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粵西春節那個大餅叫什麼

粵西春節那個大餅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27 00:26:35

1、廣式咸煎餅的做法大全

原料:麵粉。調料:白芝麻、白糖、小蘇打、鹼、紅糖、酵面、花生油、南乳汁。做法:1、將麵粉、白芝麻、白糖、小蘇打、鹼、紅糖、酵面、花生油、南乳材料一起搓勻。2、把大面團分成很多很多很多個的小面團。3、把小面團用擀麵棍把小面團擀扁擀均勻後,在面餅中間開一個小洞。4、最後就下鍋炸了,只要在翻滾的油鍋裡面呆上一到兩分鍾,肥肥胖胖的咸煎餅就完成啦。
主料4人份
麵粉適量
輔料
蘇打粉適量
鹼適量
老酵面適量
白芝麻適量
白糖適量
花生油適量
腐乳汁適量
步驟1
將麵粉、白芝麻、白糖、小蘇打、鹼、紅糖、酵面、花生油、南乳汁材料一起搓勻
步驟2
把大面團分成很多很多很多個的小面團
步驟3咸煎餅的做法大全
把小面團用擀麵棍把小面團擀扁擀均勻後,在面餅中間開一個小洞
步驟4咸煎餅的做法圖解
最後就下鍋炸了,只要在翻滾的油鍋裡面呆上一到兩分鍾,肥肥胖胖的咸煎餅就完成啦
成品圖

烹飪技巧
據說當年德昌咸煎餅(德昌咸煎餅是廣州公認的味道最好最傳統的咸煎餅)的創制人譚藻師傅,早在30年代就在龍津路的德昌茶樓干點心製作,很想創出一款美點,但是一直口味平平,沒有大作為。一天,他到茶樓飲茶,碰到賣南乳肉的盲公德,便向他大吐苦水。盲公德自然是感嘆不已,笑說:德哥,其實這咸煎餅同我的花生不是一樣嗎?以前大家不知道加南乳,故不能成為名食,一加南乳立刻味道大變,身價百倍。聽了盲公德這樣一說,譚師傅大受啟發。用這種新配料炸出來的咸煎餅果然色澤金黃,外脆內香,入口松花軟滑,且有南乳香味。大家一試之下都點頭稱好。後來,德昌茶樓掛出一個大照牌,上寫德昌咸煎餅。從此生意興隆,也成了西關行家公認的名食
德昌咸煎餅的製作之所以與眾不同,第一是原料加入南乳,以增加香味。但使用的南乳,要較為陳舊而又夠香味的。將買回來的南乳放在天台半陰半曬的地方,太陽出來時,南乳受熱,太陽過後,熱能漸散,經過一熱一冷過程的處理,南乳的香味更好。而且,它用糖的配方不同。一般咸煎餅,以麵粉搭配白糖,德昌咸煎餅使用白糖、紅糖各半,份量又比一般的增大一倍,其作用在於:白糖使其脆皮,紅糖達到心軟。再加上用中火炸,糖量多,咬油大,故成品皮脆心軟,特別松香

2、廣東陽江有哪些特產

陽江十八子,陽江十八子被譽為「中國第一刀」,是「中國馳名商標」。外地人提起陽江,最先想到的就是十八子,已經成為了陽江的名片。

陽江漆器,陽江漆器歷史悠久,馳名中外已有三百多年,是中國廣東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其色彩絢麗,造形奇巧,技藝精湛,防潮耐用,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美術工藝品鑒賞。

陽江豆豉,陽江豆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色澤烏黑油潤、豉肉鬆化、豉味濃香、風味獨特、鮮香可口,是「陽江三寶」之一。

陽江炒米餅,陽江炒米餅俗稱「粉酥」,廣東省漢族名點之一,與佛山盲公餅、中山杏仁餅、廣州淮山米粉餅合稱廣東「四大名餅」。

風箏,陽江的風箏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為我國南派風箏之首,號稱「南陽江,北濰坊」,其知名度遠揚海外。

3、佛山有什麼特產,除了西樵大餅&盲公餅

佛山特產大全
佛山盲公餅——始見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屬米制餅類,當時一盲人因際遇創出而得名盲公餅 ,現由一廠家獲得產品專利獨家生產。開發已具一定程度,是佛山旅遊產品貨架上必備的貨品。知名度高,但難當主角。
醞扎豬蹄(佛山扎蹄)——流傳一百多年,以老字型大小得心齋製作為佳品。在佛山菜系品種中,因接近北方口味算是另類,也因此外地人也較受落。建議象肇慶裹蒸那樣加以推廣,相信還有不少的發展空間。
佛山柱候雞(系列產品:柱候鴨、柱候鵝等)——名飲食店「三品樓」因擅製作此類品種而名動一時,可惜逃不過關門的厄運。
西樵大餅——其特點是松軟、香甜,入口松化。是佛山第一旅遊聖地西樵山的名牌產品。
平洲福肉餅——相信佛山很少人知道有這個特產。其實它出現的時間比盲公餅要早,一直是家庭和小作坊式製作,與中山的杏仁餅相似。
九江煎堆——與龍江煎堆一起一直是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廣州和珠三角,名聲比盲公餅還要響。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盡管多方面已有所改良,但也逐漸遠離人們的注視。
龍江煎堆——與九江這二個地域相連的地方,卻產出二種不同的同名產品,並且叮當碼頭,各有「尋芳客」,內里相信還有不少故事待人們發掘。二種煎堆並稱二大流派,際遇也幾乎一樣。
大良磞砂——同樣有相當知名度,與盲公餅、西樵大餅一起可稱三大佛山「手信」特產。
南海麻奢狗肉——用干迫烹制,加以特殊的醬料調配,突出豬肉的香味。在局部范圍知名度甚高,有廣州及港澳食客專門驅車前往品嘗,開有專門小店10來間,生意火紅。
高明橫江狗肉——以特殊方法炆制,突出原汁原味。位於高明與新興交界之地,也有不少外地食客前往品嘗,及至肇慶、高要、新興以此名招攬生意,在產地有7、8間家庭式店鋪,但各店口味差異較大。
海天豉油——不用多說,是佛山特產中開發得最好、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已集團化經營並開發出多個系列產品,在全國不少地方已享有名聲。
鹽步秋茄——近年常登上穗禪飲食店的大雅之堂,其實早已盛名,在粵菜材料介紹上有專門說明。在產地當地人稱之為金手指,有青皮、粗不及中指、長6至8寸、鉤尾、柔軟、頭尾彎接不折等特徵。據傳,僅二畝地所產為之皆品。
平洲金絲柚——因產量低,一種相信已被人遺忘的特產,果僅拳頭大小,皮薄、無渣、無核、汁多、肉爽、酸甜適中。
平洲石硤龍眼——有一年一外地果販到平洲石硤村賣正宗石硤龍眼,被當地人帶到老果樹下,說得此人無地自容,現在不少打正宗石硤龍眼的,但真正嫡傳子孫不足2000斤。
高明合水西瓜——多年前每當盛夏,廣州、佛山的空地上幾乎都堆滿打著合水招牌的西瓜,甚至因小販的么喝牌寫上「合水西瓜,紅過張國榮」而登上《羊城晚報》頭版。但現在因地土未能休養生息而嚴重酸化,這一特產已幾乎「滅絕」。
官窯石碣西瓜——在佛山相信甚少人知,但老廣州人卻家喻戶曉。以前,在廣州騎著大書架紅棉牌單車,兩邊掛個大籮賣西瓜的,十之八九就是石碣西瓜,它是西瓜精品的代名詞。石碣村就在南國桃園一帶,種西瓜已有幾百年歷史,是合水西瓜的太公輩。
九江雙蒸酒——香港的廣告唱到街知巷聞,是灑類中的萬寶路。
佛山秋色——明代永樂年間(1403年~1425年)就已經出現,是佛山最響亮的名片之一。
石灣公仔——同樣是佛山的名片,近來因為爭議而名聲大震,是目前收藏家們熱門的種類之一,前景看好。但也存在隱憂,一是產品要急需提高工藝品位、二是產品創作千篇一律,題材創意欠缺、三是龍蛇混雜,良莠不齊、四是門派相爭。
官窯馬蹄——以果大、多汁、清甜、無渣而聞名,與桂林馬蹄並稱雙雄,年出口量位居榜首。
石灣米酒——與九江孖蒸同出一源,分別只在水源不同,但近年有式微的跡象。
鳳城小炒(美食系列)——如果一定要作個比喻,它是佛山的「市萃」當之無愧。
南海刺綉(粵綉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關於粵綉的記載唐朝已有了。據蘇鄂《杜陽雜編》載:永貞元年(805年),南海貢奇女子盧眉娘,其"工巧無比",能在長僅1尺的絹上綉《法華經》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於毛發,唐順宗大嘆其工。據聞舊時南海人嫁女,是以剌綉的優劣來確定禮金多少的,相信現在給一千萬禮金也沒幾人綉得出好的剌綉來。
順德蠶絲——早在宋代,此地便開始種桑養蠶,千百年來,從未間斷,是蠶絲中的極品。現在無數的桑樹已被無數的高樓壓在地下,順德蠶絲可能只全留在記憶里了。
南海沙溪馬蹄粉——與廣州泮塘所產有過之而無不及,傳說有一年廣州泮塘馬蹄失收,無法完成商家的訂單,無奈之下收購沙溪所產代之,怎知商人反應奇好。但終究廣州的名氣大,還是把沙溪馬蹄粉壓在下面,現在沙溪馬蹄粉OEM廣州泮塘馬蹄粉,撐起了90%的江山。
高明香荔——果型小核更小,60%的荔枝核需要放大鏡幫助找尋,還有更妙的是不會上火,神奇吧。
佛山莨紗綢——因製成衣服穿在身上活動時「紗紗」作響,故又稱「響雲紗」後來逐漸取諧音而美其名為「香雲紗」。莨綢是平紋組織的坯綢,烏黑透亮,又稱之為「薯莨綢」或「黑膠綢」。沈廷芳《乾隆廣州府志》記載:佛山絲綢之精,金陵蘇杭皆不及也。香雲紗是佛山絲綢的傳統珍品,是佛山人的驕傲。但現今已擺上歷史博物館了,建議重新生產,再作商業包裝,省運會時作頒獎服會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佛山鑄造——「三支香」倒後,三大支柱也轟然塌下,要欣賞其過去的輝煌,幾乎全國各地的歷史博物館例無少缺。
南海藤席——南海藤織品已有100多年歷史,除銷港、澳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歐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相關製品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直到上次裝修才轍下,而現在海南廳、香港廳還在用其作裝飾。以前福建廳也用作裝飾,不少領導人都曾用作接見外國貴賓,曾獲外國通訊社稱為「最中國」的。可惜現在多數人都夢詩(思)想雲,這一特產已日漸式微。
順德燉雙皮牛奶——順德雙皮奶白而滑,給人一種端莊而溫柔的感覺;香氣濃郁, 奶味濃,入口香滑,口感細膩,順德雙皮奶始創於清朝末期,是當時順德的一位農民無意中調制出來的,味道甜味,深受廣大的群眾歡迎,流傳至今,成為佛山(順德)的特產之一,還被評為 「中華名小食」稱號。
(雙皮奶為什麼比其它燉奶好,先賣個關子)
佛山應記雲吞面——傳統的製法已經棄用了,現在只餘下一個外殼,如果不把舊時的「婀娜」喚醒人們的食慾,恐怕沉淪下去已有定期。
南海里水冬瓜——粵菜材料介紹的產品,作為特定地產的只有21個,南海里水冬瓜是其中之一,最能體現其優於其它同類品種的,就是用作冬瓜盅時久燉而不塌。沸煮而湯不濁,低價值的產品高登大雅之堂,當顯其「修為」不淺。其實真正的里水冬瓜,僅產於現至高空調的所在地甘焦一帶,據聞該地蒲姓村民是元朝皇族後人,被朱元璋驅趕潛逃至此,走前錯把優良的冬瓜種子誤當神葯攜上,才得以於此落地生根。
佛山剪紙——稱為佛山特產的精品最為恰當,它把佛山的高雅文化遠遠帶出佛山的「界碑」,已有500多年歷史。傳神、剔透、嚴謹、工整為主要特色。
佛山中成葯——曾經盛極一時,品牌眾多,為中外所認同。可惜現在除飄出海外的,總產值不及國內一間二線的葯廠。
佛山扎獅——南獅的扎作,惟廣州狀元坊與佛山所出,但不知現在後繼人才如何?
西樵山四方竹——奇吧?西樵山的八絕之一。如果把它栽種上盆,帶入家庭,當會有所作為,不然早晚會被高樓壓在底下。
西樵山無篤田螺——第二奇,也是八絕之一。
西樵山煎狑層恪諶媯忠桓靄司U獾敝謝褂蟹鶚止稀⒍啪輟⒃莆聿璧取?BR>石灣陶作——石灣陶作享有「石灣瓦、甲天下」,到現在還是獨霸全國,發揚光大。有近30萬人從事同一個傳統行業,不知還有那些例子呢?其它日漸式微的特產,好好研究石灣陶作的發展,相信會有很大俾益。
高明合水粉葛——以粉質多,味甘甜、無渣而享譽市場,短短的廿來年時間,能夠「造」出一個特產,沒有過人的物產特質,用其它理由作解釋都顯得單薄無力。
金箔、銀箔、銅箔、錫箔——金屬制箔業是佛山特有的手工藝。始於元末明初,已有500多年歷史,最初的產品主要是製作金花的厚片銅箔。至清代,隨著生產的發展,技術的改進,已能製作更薄的銅紙,且金箔、銀箔、銅箔、錫箔也同時興起,各行業均有會館。公元1906至1915年間最盛,廠號有200餘家,工人3000餘人。金箔製作的刺綉線遠銷歐美。後來,由於洋裝璜紙大量輸入,市場逐步縮小。
南海炮竹——曾幾何時,春節的炮仗聲幾乎是過年的符號,南海炮竹亦以「南炮莞花」而威名遠播,二大炮竹廠把全國的第一把交椅抱得緊緊的,但隨著各地禁炮的政策,這個行業也萎縮得厲害,來了個長痛不如短痛,從此南海炮竹只餘人們的記憶中。
順德魚皮角——此魚皮並非魚外表的那一層皮,而是用魚肉經加工製成比紙還薄的皮,包上餡料就是魚皮角了。只要稍加想像,就知道製作工藝有多難。順德這一特產在廣州的知名度遠遠在佛山之上,這一特產也充分反映順德人食不厭精的豹斑。
三水冬菇老抽——很難以找出一樣三水的,品質不錯,單就特指產品來說,就算海天也恐有不及,只可惜一直在海天的光環底下。
石灣魚腐——在南番順一帶,魚腐是很平常的菜式,製作也大致一個模樣,唯獨石灣的製法與眾不同,加之比其它魚腐滑而綿,如配搭其它原料作菜,常常登上高級筵席餐台。
高明瀨粉——就粉質而言,意粉、桂林米粉也要甘拜下風,與中山瀨粉的爽紉相比,高明瀨粉側重軟滑,可以講二者優點各不相讓。只可惜後者不注重包裝,一直只是藏於民間。
和順欖——在高檔的零食店,化皮欖一直充當「生」、「旦」的角色,要知道這化皮欖就是由和順欖而來。曾祖母在世時常有提及,相信百年以上歷史吧。
和順蝦——僅在金山寺前後二公里的河段才有,因蝦腳及蝦殼邊緣呈黃色,被形容為金邊蝦,在當地甚至傳說多多,披上一層傳奇的色彩。但此蝦確實肉質特爽、特鮮,蝦殼特薄。廣州清平市場打此招牌的,價格比其它高20%以上。

4、你認為月餅的正常價位應當是多少?

月餅的正常價格應該在1塊到10塊之間。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有文字記載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每年在月餅黃金銷售季,生產商家在包裝上「爭奇斗艷」,極盡奢華之能事,月餅價格也普遍水漲船高,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這種季節性食品的過度包裝不僅將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更帶來了大量不必要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一番佳節盛宴落幕、消費者吃完了月餅之後,剩下的大量「美麗包裝」隨即淪為垃圾,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

在選擇中秋月餅的時候,望、聞是必不要少的,高品質的月餅,形態應是表面和側面圓邊略微外凸,紋印清晰,無漏餡現象。從顏色上看,好的月餅表面呈有光澤的金黃色,側面部分餅皮呈乳黃色,餅皮表面沒有氣泡,底部周圍沒有焦圈。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