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過春節吃的美食哪裡
1、北方過年吃什麼?
北方過年年夜飯必吃的菜有紅燒魚、燉排骨、醬豬爪肘子、油燜大蝦、冷盤等這些是標配,半夜12點要吃餃子,初一、初五早上也要吃餃子。
磨豆腐 臘月二十五,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豆腐是春節加工菜的重要原材料。炸豆腐、豆腐盒子、製作豆腐繭等菜餚均需要豆腐。
殺年豬 臘月二十六,殺了年豬,除了腌制咸臘肉,剩下的都掛在倉房裡。快過年時拿回屋子裡,「緩」一宿。烀肉時用一口大鍋,底下燒柴火,慢火烀上半天,這樣烀出來的肉入味、好吃。但小孩子往往都等不及,不時地催大人給撈出一塊來嘗嘗。於是,這一天往往一點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頭就飽了。當然,還要留出一些生肉用來炒菜,還要一些瘦肉剁成餡,留著包餃子、炸丸子。
2、北方的春節吃什麼?
北方的春節吃:
1、吃餃子
北方人春節第一餐吃餃子,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餃子中有的餡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里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個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新年裡面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各地餃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餃,東北的老邊餃子,江南的水煎餃,玉潤玲瓏,餡鮮味美。
2、吃湯圓
北方也吃湯圓只不過以咸口湯圓為主,用自製的湯圓粉或市場上出售的干湯圓粉製成各種餡心的湯圓,味道又是不同的風味。
3、吃魚
意為「年年有餘」,有的在餃子中放糖塊、花生和銀幣,意味著「生活甜蜜」、「長生不老」、「新年發財」。
4、豬前蹄
北方過年,啃豬蹄兒是要給來年有個撓頭!(撓是指往回賺錢的意思)買豬蹄兒還有一規矩,就是一定要買豬的前蹄,因為前蹄是往回撓,後蹄是往後蹬。豬蹄紅燒,鹵水都可以,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做法。
5、雞
雞與吉同音,寓意吉祥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飛黃騰達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
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6、柿餅
柿子也是北方新年市場常見的食品,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會准備糕點瓜果,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柿餅,即象徵事事如意。
3、北方過年吃什麼
春節作為華夏兒女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美食是肯定不能少的。中國被分為七大地理地區,每個區域的春節習俗也各有差異,但我們一般以北方、南方來區別。那你知道北方過年要吃什麼嗎?
餃子
北方過春節吃什麼?
1、餃子
對於北方人來說,餃子是每個重要節日必不可少的食物,春節當然也不例外。北方地區一般在年三十12點前把餃子包好,新年鍾聲敲響後煮餃子吃,這時正好是正月初一,取「更歲交子」之意。同時,餃子與元寶頗為相似,寓意進寶。
2、魚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過年吃魚是必不可少的。魚與「余」諧音,寓意年年有餘、錢財有餘、生活富裕等。另外,有些地方年夜飯吃魚時要留頭留尾到正月初一,祈盼新一年「有頭有尾」。
魚
3、豬前蹄
豬蹄也叫豬手,春節啃豬蹄是給來年有個撓頭,吃了豬蹄可以「撓一撓」,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抓到更多的財富和幸福。而北方人過年吃豬蹄還有個講究,必需是豬前蹄,因為前蹄是往回撓,而後蹄是往後蹬。
4、柿餅
柿餅春節前後在北方市場比較常見。有些地方在年三十守歲的瓜果糕點中有柿餅,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討個好彩頭。
柿餅
5、豬肉燉粉條
豬肉燉粉條是最具代表的東北菜,是「東北四大燉」的第一燉。將殺豬肉大塊大塊切下來與粉條一鍋燉,粉條是東北特產的土豆澱粉軋制而成的。
6、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是一種甜甜糯糯的糕點。剛過臘月二十三,人們就開始碾面篩面,互相幫襯著包粘豆包、蒸粘豆包。
窩窩頭
7、殺豬菜
殺豬菜在北方比豬肉酸菜燉粉條還要出名,是北方人過年愛吃的一道菜。殺豬菜的做法是將秋天曬好的干白菜用開水煮過後撈起來放入冷水浸泡,然後瀝干水分切碎;把豬板油或肥肉放入鍋里炒出油,並撈出油渣;然後把切好的蔥段、姜塊與其他調料一起熗鍋,倒入切好的干白菜輕炒,再倒入煮肉的湯,加入切好的血腸、豬肉、豬骨頭一起燉煮。煮熟後就是一鍋誘人的殺豬菜。
8、棗花饃
「二十八,蒸棗花」,棗花饃是北方過年都會做的糕點,主要用料是麵粉、紅棗。棗花饃是用來祭祀的貢品。
豬皮凍
9、豬皮凍
肉皮凍是滿族人發明的,是北方年夜飯桌上必備的一道菜。春節前,北方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然後把豬皮割下來,煮熟後刮掉皮上的肥肉,切成絲放進鍋里慢慢熬制,一直到水變成白色,有點粘手的時候盛出來,待冷卻凝固就做好了。
10、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是東北過年的必備硬菜。這道菜既是宴客菜又是款待「貴客」的佳餚。東北有一句話「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斷魂」,就是說新姑爺第一次到丈母娘家,一定要用這道菜招待。
4、中國春節吃什麼
中國春節吃的食物:
一、吃餃子
餃子是北方人的除夕夜必不可少的美食,餃子形似元寶,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的寓意。除夕夜全家人一起擀麵皮、包餃子,餃子包好之後,留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除夕與春節的交替之時,「餃子」有「交子」的諧音,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有"恭賀新年"的寓意。
二、吃年糕
年糕是很多南方地區必備的春節美食,如同北方的餃子一樣重要。年糕與「年年高升」的寓意,一般是由糯米或者大米做成的,吃起來甜甜糯糯。
年糕的種類很多,可以做成原味的、紅糖的、紅棗的、蜜豆的等等,也可以包上各種餡料,像豆沙、肉餡,咸甜口味都有,可蒸、炸、炒、煎等多種吃法。
三、吃湯圓
湯圓也是春節的重要美食之一,在北方正月十五吃湯圓,南方很多地方是在除夕吃湯圓的,湯圓有糯米湯圓或者黃米湯圓,餡料有黑芝麻、花生等,吃上去甜甜糯糯,非常好吃。湯圓外形圓潤,寓意著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
四、吃春卷
很多南方地區春節不吃餃子,而是要吃春卷,春卷又叫做春餅。把麵粉做成薄薄的麵皮,把各種蔬菜和肉卷進麵皮中,用蒸或者炸的方式做熟。
一般在立春的時候吃春餅,除夕吃炸春卷,炸春卷外酥里嫩,吃起來香而不膩。春卷類似於餃子,把各種餡料包在麵皮中,營養豐富,象徵著「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一切又是嶄新的開始。
五、吃圍爐
在福建和台灣地區,過年很多家庭要吃圍爐,圍爐是火鍋的一種形式,守歲跨年之時,家人圍爐而坐,桌子中間一般會放一盆火鍋,大家邊聊天邊吃,氣氛熱熱鬧鬧,沸騰的火鍋寓意紅紅火火,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
圍爐中的每一樣菜也都有特殊寓意,比如雞象徵「吉祥如意」,魚象徵「年年有餘」,蘿卜象徵「好彩頭」等等。
5、關於春節的食物有哪些?
春節的食物有:
一、吃餃子
餃子是北方人的除夕夜必不可少的美食,餃子形似元寶,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的寓意。除夕夜全家人一起擀麵皮、包餃子,餃子包好之後,留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除夕與春節的交替之時,「餃子」有「交子」的諧音,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有"恭賀新年"的寓意。
二、吃年糕
年糕是很多南方地區必備的春節美食,如同北方的餃子一樣重要。年糕與「年年高升」的寓意,一般是由糯米或者大米做成的,吃起來甜甜糯糯,年糕的種類很多,可以做成原味的、紅糖的、紅棗的、蜜豆的等等。
三、吃湯圓
湯圓也是春節的重要美食之一,在北方正月十五吃湯圓,南方很多地方是在除夕吃湯圓的,湯圓有糯米湯圓或者黃米湯圓,餡料有黑芝麻、花生等,吃上去甜甜糯糯,非常好吃。湯圓外形圓潤,寓意著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
四、吃春卷
一般在立春的時候吃春餅,除夕吃炸春卷,炸春卷外酥里嫩,吃起來香而不膩。春卷類似於餃子,把各種餡料包在麵皮中,營養豐富,象徵著「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一切又是嶄新的開始。
五、吃面條
西北地區人們喜歡吃面條,過年的時候吃面條有長長久久的寓意。在很多地方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都要吃面條,有的地方在除夕吃面條,寓意全家健康長壽。
6、北方人過年吃什麼食物-春節
北方人過年是非常有講究的,除了要貼春聯、放鞭炮、掛燈籠這些習俗之外年夜飯的質量也很重視,北方人過年一定要有四大件,餐桌上少了哪一樣都感覺不地道,那麼這四大件都有啥呢?雞、魚、排骨、肘子,缺一不可,在東北的農村過年家家都會殺豬,殺豬菜、東北大燉菜、骨架燉酸菜這都是東北的名菜,過年自然也不會缺少,小雞燉蘑菇也是東北人過年必須要吃的菜餚,燉的蘑菇以榛蘑為主。
過年吃餃子是東北人的習慣,餃子餃子意思就是交子,辭舊迎新的意思,一般午夜12點敲鍾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年夜飯就開始了,大家都會煮餃子吃,還會在餃子裡面放錢幣,誰要是吃到錢幣就預兆著新的一年有好的運氣,會發大財。餃子餡東北人比較喜歡吃白菜餡、芹菜餡、酸菜餡以及韭菜餡。
1、餃子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2、腌臘肉
臘肉在成都年夜飯里的地位可絕對不低於任何一樣肉類製品。一般是由豬肉經過鹽浸漬數日,而後經過柏樹枝條樹葉熏烤和晾乾,最獨特的就是煙熏香的美味。
3、饅頭
對於北方人來說,饅頭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食物,過年蒸的饅頭與平時蒸的饅頭有所不同,裡面有很多說道,過年蒸饅頭的面發酵得越好,就預示著來年的日子越紅火,「發面」的「發」意喻「發財」、「蒸」象徵生活「蒸蒸日上」。
4、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5、魚
魚也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而且不可以吃光,要剩下一點,寓意著「年年有餘」。在銀川,清燉鯽魚和紅燒鯉魚是年夜飯桌上的.常見菜,有「大吉大利」的意思。魚一定要在宰殺之後放置2~6小時烹飪。在做紅燒鯉魚時,放些豆瓣醬,魚肉會很入味。
6、豆兒醬
北京人的年飯里,還有一道不得不提的傳統菜品--「豆兒醬」,這道菜對於老北京人來說還是家喻戶曉的。「豆兒醬」是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冷盤,清爽可口,用來佐酒開胃,再合適不過了!
7、生蘿卜
北方一些人家吃年夜飯還專門購買生蘿卜,每人咬一口,謂之「咬春」。因蘿卜俗稱菜頭,取「有好彩頭」之意。
8、長面
當南方人吃湯圓的時候,中國北方一些地區的飯桌上,面條也開始熱氣蒸騰了。年夜飯桌上的面條,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意味著健康長久的願望。中國人吃面的習慣由來已久,唐朝開始面條成了祝福新生男兒長命百歲的象徵,沿襲到今天,中國人過生日就必吃面條了。而年夜飯桌上的則寓意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