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怎麼跟親戚玩

春節怎麼跟親戚玩

發布時間: 2023-01-18 05:04:23

1、過年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和親戚相處愉快?

春節是歡慶的日子,每個人都感受著這種美好,不想破壞這個和諧的氛圍。但是在和親戚朋友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讓自己感到不適或者不舒服的話題,這個時候學會如何應對很重要。那麼怎麼才能讓彼此之間相處愉快呢?我就個人的經歷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些方式方法。

01、多傾聽、多附和、少主導

在過年走親訪友或者對方到你家拜年的時候,在攀談的過程中要多引導對方去談談自己的事,然後你認真傾聽,適時點頭表達對對方觀點的認可。在對方說事情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打斷對方,尤其是他說到一些自身覺得比較驕傲的事情。

我每年過年和親朋好友交談的時候,基本發言都是比較少的,主要就是聽對方去說,然後給予對應的附和。也正是因此,許多人喜歡和我傾訴或者說一些事情,他們覺得我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其實,很多人說一些事情並不是為了讓你提供幫助,幫著他去解決,他只是單純想要表達這個事情,想找一個可以傾訴的人。

02、鴕鳥式應對親戚朋友提出的敏感問題

作為年輕人,逢年過節,親戚們詢問你一些關於感情、工作上面的事情也是在所難免的。對於這些敏感的問題,你鴕鳥式回答就行了,不必過於在意問題的本身。你可以「顧左右而言其他」,適當地轉移話題或者一笑而過。

我還沒結婚的時候,每年過年回家都會被問到這樣的話題,根本躲不過。後來也就平常心了,你們說你們的,我就假裝聽不見。即使被迫「聽見了」,也就是隨意說兩句話,然後一笑帶過。如果真的和他們針鋒相對,那彼此都會因為這個事情鬧得不開心。

03、適當表達對親戚的感激以及崇拜

在和親戚接觸的過程中,要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比如飯桌上吃飯的時候)表達出你對親戚的感激以及崇拜。這樣他不僅會覺得你這個人懂得感恩,而且也會因為你的崇拜和給面子而產生一種愉悅的感受。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些感激和崇拜的話並不是在拍對方的馬屁,這只是基於事實去說一些恰當的話,這樣的話語有助於和諧氛圍的打造。我每年都會這么說,事實證明這么說也的確很有用。

過年過得就是一個氛圍和心情,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一些小事鬧得不愉快,有啥事寬容看待就好。

2、春節過年拜訪親友親戚的基本禮儀

拜訪 親友的基本禮儀是什麼?走親訪友,是最常見的交際方式。每逢節假日,到親戚、好友、長輩家作例行拜訪;或是受長輩委託,到親朋家中遞送物品,捎傳口信。下面是我給大家搜集整理的拜訪親友的基本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拜訪親友的基本禮儀

1、走親訪友,是最常見的交際方式。每逢節假日,到親戚、好友、長輩家作例行拜訪;或是受長輩委託,到親朋家中遞送物品,捎傳口信;或是有時到有關的人家家中去請教問題,這類交際是經常發生的。這些活動,雖然普通,但也處處需要講究禮節。

2、最好能事先通知。確定要拜訪親友的日程之後,通過一個電話或一個口訊,與被拜訪的人約定具體日期,這有利於對方提早安排,不然則可能造成突兀,令對方毫無准備而打亂原定的生活程序。

3、選擇適當時間,一般不要在別人吃飯和休息的時間去拜訪。如果是晚上拜訪親友,逗留的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影響主人及其家人的休息。

做客時穿戴要整齊,儀容要整潔,以表示對親友的尊重和禮貌。

4、進門前要按電鈴或輕輕叩門,待有迴音或有人開門後方可進入。即使主人家門是敞開的,也不能亂闖一通,應站在門外招呼,等有人應答後再入內。

5、如果拜訪的人是長輩,或自己第一次前往做客,要特別注意:主人未坐下時,自己不能先坐。如拜訪的親友很熟,則可以隨便一些。進屋後,對親友家的其他成員要主動打招呼。如遇到許多人在座,應經主人介紹後,對其一一問好。

   拜訪親友的注意事項

走親訪友,人之常情。一次理想的拜訪,不論時間長短,雙方都應該是輕松愉快的,均感到是一種友情的享受或有所收獲.要獲得做客的最佳效果,就必須懂得做客的禮節,講究做客這種社交活動的藝術.

做客應以不妨礙對方為原則,要選擇適當的時間,應盡量避開吃飯,午睡,主人家最忙碌的時間.如果晚上訪友,不要去得太晚,更不要在主人臨睡的時候去拜訪,以免影響主人及家人的休息.

到達主人家,不能破門而入.要以其他方式(按門鈴或敲門框)使主人知道有客人來訪,聽到主人招呼後再進門.

進屋後,見了主人家裡的人,不管熟悉與否,都要與之一一打招呼,微笑點頭致意或握手問候.進屋之後不要貿然就坐.如果有人引你到客廳稍候主人,要站著等候,待主人出來說"請坐"後再坐下.如果主人是位長者,自己不能先坐,待長者坐下後再坐下.如有其他客人在場,可先在一旁坐一會,不要隨意打斷人家的談話.主人遞茶點煙時,要站起來,說聲"謝謝",並用雙手接過來.吸煙者

要盡量克制,能少吸則盡量少吸;若主人不吸煙,則不吸為佳.在朋友家裡,要注意舉止彬彬有禮.即使來往頻繁,非常熟悉的朋友,也理應不過於隨便.若是知己至交,彼此性情相隨,脾氣相合,雙方毫不介意,自然可以隨意一些,這都另當別論.拜訪的時間不宜過長,尤其是平常鄰居,朋友"串門",大多數情況下,三日不見,五日見,只是假日,飯後,隨意看看走走而已.要是這樣的話,逗留時間更不能太久.一般是應邀喝些飲料,聊兩句家常,逗留幾十分鍾到一小時是最適宜不過了.如果雙方關系親密,興致又好,可多談些時間.但

千萬不要拖得太久,寧願和對方在興趣最濃的時候分手,也不要拖到彼此興趣索然的時候.但有些老友之間,不盡興不散已成慣例,那就另當別論.此種情形,時間已是次要問題,整日不休,通宵達旦,也不乏其人.如果遇見對方心不在焉,或是心情不太好,精神不振,談話則適可而止,

及時告辭為好.若尚有事情必須與對方商量或向對方請教,那就開門見山表明來意,不可東拉西扯,拐彎抹角,浪費時間.你說明來意之後,對方若明

確表示願意現在和你交談,則談下去;如果對方仍表現淡漠,則堅決"剎車",有話只能改日再談了.

走親訪友還應注意守時守約,一旦約好,應准時到達,不要讓對方久等.如有特殊情況誤了時間,應盡可能及時通知對方,並表示歉意。走親訪友,還要講究告辭禮節.告辭之前,不要顯出急著要走的樣子,

以免使主人誤以為你待得不耐煩了.一旦提出告辭,只要不是主人誠意執著地挽留,就應該起身,向主人道別,對主人的家人及在坐的其他朋友致意道別.如主人送你出門,你要走出幾步,或在街巷拐彎處,回過身來說"請回",或"請不要送了,謝謝",或"請留步",或"好了,再見".不可把人家

甩在後頭,頭也不回地大踏步昂首而去;也不能和送行的人說個不休,讓人家陪你沒完.如果人多的聚會,宴會時要早走一步,不必大聲道別,以免驚動所有的人為你送行.只要悄然地向主人告辭,並表示歉意.如果被其他客人發現,可以輕聲地個別道聲"再見".總之,提前告辭不能引人注目,以免使其他

人以為他們也該走了,而煞了風景,影響人家的興致.如果給親友帶來禮物,告辭之前把禮物拿出來,向主人說明表表心意,勸說主人留下。

相關 文章 :

1. 2020年春節拜年禮儀常識大全

2. 中國春節拜年習俗

3. 春節拜年禮儀

4. 春節怎麼拜年 春節拜年禮儀方式有哪些

5. 你知道中國春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6. 拜年禮儀的基本知識

3、春節走親戚怎麼玩

走親戚是各地過年的習俗,也是過年的主要內容之一,規矩甚多,歷時很長,貫穿了整個年節。初一之前稱拜早年,十六以後稱拜晚年,初一至十五為高峰期,二月初二送年後即告結束。拜年要先長輩、後平輩,先緊鄰、後遠親。不同輩分和親屬之間在時間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的習俗至今在河南民間廣為流傳。到長輩家拜年要攜帶酒肉、糖果之類禮品。長輩們根據自家的親戚情況,早早的安排好了酒菜,在約定俗成的時間里,在家等候拜年客的到來。拜年客到後,有的行磕頭之禮,有的以寒暄代之,互相祝福後即食午飯。初四以後,次要親戚、朋友之間相互拜年。

4、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過年走親戚有什麼注意事項?

過年的時候,我們傳統習俗都會走親戚。那麼不少人困惑,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呢?關於,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過年走親戚有什麼注意事項?我來為您一一解答!

過年走親戚有什麼注意事項 訪客禮儀注意細節
如果去別人家作客,家長要教育孩子,去作客不要兩手空空,應該帶上一些小禮物以示禮貌。到達主人家後要先輕輕敲門,見到主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好、拜年。進入屋內後,不能弄亂主人家的擺設,更不能床上床下亂竄。如果寶寶發現了自己特別感興趣的物品,千萬不要亂動,只有在徵求主人同意後,才能拿出來玩耍。玩完後一定要放回原處。

另外,父母和主人交談時,孩子不能隨意打斷,有事需要說時,可以先通過拉父母衣服等方法示意,在父母允許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主人家有小朋友,就要告訴孩子,小主人對他家裡的玩具具有支配權,不能跟人爭搶。果皮、食品包裝袋等要扔到垃圾桶里,或放到指定的地方,不隨處亂扔。臨走時要學會對主人的照顧、款待表示謝意,並邀請主人有機會到自己家裡做客。

客人到訪禮貌至上
當聽到敲門聲後,發現是親友來訪,要教孩子主動開門問候,表示歡迎。把客人領進門後,應該禮貌地請客人坐下。招呼客人坐下後,孩子可以與爸爸媽媽一起准備茶飲、水果、零食、點心,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注意的是,在大人交談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隨便插話,否則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客人離開時,可以叫孩子一同送客,而且要送到門口跟客人道別,並邀請客人下次再來。

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
春節親友上門拜年,孩子吃飯就不能像平常在自己家裡那麼隨便了,要講究禮貌。家長要告訴孩子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入座,然後請長輩嘗嘗,然後再自己吃,即使看見自己喜歡的飯菜也不能搶著吃。取菜時,盡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能在碗或盤子里亂撥,夠不著的菜可禮貌地請求別人幫忙,不能站在椅子上或者橫在桌子上自己夠取食物,更不能用手抓。自己吃完飯後先放下碗,然後有禮貌地對還沒吃完的人說:「請大家慢用」。

另外,孩子就餐時要注意坐姿,不能歪著、斜著或趴著,也不可大聲喧嘩,或者邊玩邊吃,甚至爬到桌子底下玩耍。不要舞動筷子、勺子或刀叉,以免妨礙到旁邊的人用餐。咀嚼時盡量控制自己不要發出怪聲。不管菜的味道是否符合自己口味,都不能評論菜的味道不好。

主動跟別人打招呼
無論是客人到訪還是到別人家作客,孩子碰見一些不常見的客人時,大多數情況下會羞於不知道怎麼稱呼。要解決這種尷尬場面,父母最好提前教導孩子該怎樣稱呼將要見面的客人,事先「排練」一下,這樣孩子稱呼起來就很自然了。
拿紅包吃零食禮貌也講究
拿紅包也是有禮儀的。親戚朋友給孩子紅寶時,教孩子用雙手接紅包,一定要說「謝謝」,千萬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拆紅包,那是非常沒禮貌的。

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 春節走親戚講究一、春節走親戚的順序
走親戚的大體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

(1)大年初一:晚輩向長輩拜年。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一是不走親戚的,真正的春節走親戚是從大年初二開始的。

(2)大年初二:女婿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

女婿必須到岳父、母家,並且必須帶禮物,倘若你是新婚的女婿的話,這個禮物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等下的伴手禮選擇可一定要認真看哦。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這個風俗在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3)大年初三開始之後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

大年初三開始之後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由於初三起大家普遍開始走親戚,所以這時候去走親戚一定要注意好時間的安排,首先是確認主人在家否,其次,登門的時間不宜選擇大早上或者晚上,早上容易影響到主人休息,讓人措手不及,晚上的話如果逗留時間一長就會打擾主人休息。最後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鍾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春節走親戚講究二、春節走親戚的時間
時間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並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說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著年味正濃時,膠東人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從這種演變上看,生活節奏在加快、婦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春節走親戚講究三、春節走親戚的禮節
(1)忌叫他人名字催人起床、忌倒污水、垃圾、掃地、忌掏取他人口袋、忌向人討債等等。

各地過年期間都會有一些忌諱,例如:忌叫他人名字催人起床、忌倒污水、垃圾、掃地、忌掏取他人口袋、忌向人討債等等。所以我們過年走親戚的時候一定我十分的留意這些,以免觸了忌諱,徒生尷尬。

(2)聊天中應以「過年言好事,出口稱吉祥」為准。

聊天中應以「過年言好事,出口稱吉祥」為准,縱然平日有所積怨,亦不應提起,聊侃時不談粗俗之事,不講無聊低級話語。

(3)難以一一去拜訪,也應該打個電話或者送張賀卡

倘若親戚太多難以一一去拜訪,也應該打個電話或者送張賀卡,將自己的心意送到。

(4)小朋友過年時應該注意的禮節。

最後是小朋友過年時應該注意的禮節,春節也正是教導孩子中華傳統禮儀的好時候,做父母的可以趁著這個時機讓孩子過一個春節,懂事多一點。帶著孩子去親戚家做客時,應教導孩子主動問候「新年好」,親戚朋友給孩子紅寶時,教孩子用雙手接紅包,一定要說「謝謝」,千萬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拆紅包,那是非常沒禮貌的。吃飯時,不能像平常在自己家裡那麼隨便了,要講究禮貌。家長要告訴孩子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入座,然後請長輩嘗嘗,然後再自己吃,即使看見自己喜歡的飯菜也不能搶著吃。取菜時,盡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能在碗或盤子里亂撥,夠不著的菜可禮貌地請求別人幫忙,不能站在椅子上或者橫在桌子上自己夠取食物,更不能用手抓。

春節走親戚的伴手禮 (1)一般先去舅家、舅爺家,這些親戚去的時候相對禮物要重一些。
在傳統習俗中,春節走親戚的伴手禮可是一門學問。一般先去舅家、舅爺家,這些親戚去的時候相對禮物要重一些,必須拿禮條(一條4斤左右的豬肋肉),再配把粉條或點心,返回時娘家不能稍別的禮物,一定要給老姑娘帶回幾個臘月二十三炕的火燒饃,也算是讓吃了娘家的飯。其次才是走姑家、姨家及其他親戚,禮物一般兩包點心(一種油炸的甜食品,也叫果子)就行了,下午返回時,親戚家會給帶點炸的麻葉(油炸的菱形面葉)、點心、餅乾等。
(2)一般走親戚的話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
一般走親戚的話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能夠表示自己的心意,最好能夠投其所好的送一些禮物。如果親朋家裡有小孩子,還要准備好壓歲錢,裝在大紅封套里,可寫上祝願語。拜年禮物還應講究衛生。比如,別人送給自己的糕點,一般不宜轉送他人;給年邁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應該有益於對方強身健康等等。此外還應注意節儉,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禮物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點子,既可以表示出心意,又能顯示自己的才華。

5、對於「親而不熟」的親戚,如何進行過年社交?

親戚不熟,逢年過節湊在一起很尷尬,尤其是進門那一瞬間,看到一群陌生的親戚沖你笑,你卻不知道怎麼稱呼他們的時候,就特別尷尬,這時候你的父母一般會在旁邊一一介紹,也算是「救你一命」,那麼到底該如何跟不熟的親戚聊天呢?


有網友說,既然是不熟的親戚,那就專門挑好聽的話來說,比如說一直誇,真誠的恭維對方。如果和長輩在一起,那就誇大姑姑家的孫子機靈、兒媳婦懂事,誇二姑姑新做的發型好看、新買的棉襖顯年輕、孫女活潑可愛等.....然後再找話題,比如和親戚們聊聊日常做飯買菜,還有別人家的家長里短,聊著聊著也就熟悉了。






若是跟同輩的人聊天,那能聊的可能就多一些,比如說交流一下工作,或者最近打算考什麼證,看了什麼書,然後繼續延用真心誇贊套路,說這個證真的很難考啊,你果然厲害;新買的衣服不錯啊等等,其實跟親戚聊天很容易的,就從細枝末節入手開始誇,誰不願意聽好話呢?


其實跟親戚聊天,就跟在外交際是一樣的,甚至更簡單,因為親戚之間是比較和氣的,再怎麼說都比外面那些陌生人更有安全感,所以說想要聊天的話並不是特別難,「不知道他喜歡什麼顏色,不知道他喜歡吃什麼,也不知道他討厭什麼,不知道他鍾意什麼」,這不就是話題嘛?


「你買衣服喜歡淡顏色還是深顏色啊?」「吃辣吃得慣嗎?還是吃甜?」這些都能開啟一些話題,比如對方說不能吃辣,然後你問「為什麼呢?」他自然會說出原因,然後就能順著聊下去了。


其實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聊天方法,沒有人會拒絕,親戚聚在一起不可能對你沒有禮貌,也不可能對你愛搭不理,就算真的不喜歡你,也不會表現出來,除非情商極低。如果連這些都不會,那說明你很內向,或者有點社交障礙。

6、過年時你走親戚嗎?過年回家和親戚們聊些什麼可以不冷場?

走親戚好像是每年過年必須要經歷的,只不過隨著我們年紀的不斷變大,再加上現在年味兒越來越淡,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並不是很想要去跑親戚,反正我自己就是這樣,可能也是跟我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本身就不是很喜歡跟不熟的人來往,有很多親戚都是屬於一年才能見一面的,對我來說就是很陌生的,就不是很想要跟他們來那些比較虛的。

當然我不願意走親戚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每次去了他們家裡,他們就會一直問東問西的。上學的時候就會一直問自己的成績,等到畢業之後就會問自己的工作、工資以及有沒有談對象,說實話這些我都不是很想回答的,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情況的出現,自己就是能不跑就不跑了。但是對於那些無法避免的,我就說說大家應該聊什麼可以不冷場。

一、附近可以旅遊的景點。

我個人是覺得聊這個話題是比較好的,既不會令誰感到不快,同時還可以讓大家都參與到其中。我不知道其他家庭在過年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我們家裡每年過年都是會出去逛一圈的,也不會選擇多麼遠的地方,就是可以當天往返的。畢竟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在家裡呆著也沒勁兒,於是一家人就想約著一起出去逛逛,看看近處比較油意義的景點。而且每當到了過年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新的景點出來,聊這個的時候大家都可以參與到裡面,自然就不會出現冷場的局面了。

二、 投其所好。

還有一個不會導致冷場的就是投其所好,專門去挑親戚們比較喜歡、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聊,當然也可以多誇獎、贊賞他們,但是這個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額,所以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別人在聽到贊揚自己的話的時候心裡肯定都是高興地。

7、如何在春節期間與家人一起娛樂?

春節期間,闔家歡樂,有很多可以和家人一起參與的活動,這樣才能體現家庭和睦團圓的氛圍,小編就結合自身過年回家過年的一些經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方法/步驟
1/6分步閱讀
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春節各地習俗種類繁多,差異很大,但是有個全中國甚至全球華人都會全家參與的活動,那就是春節聯歡晚會,這是一慢慢發展起來的民俗,極大程度的豐富了人們的春節娛樂活動。

2/6
全家一起鬥地主

鬥地主是一個很好的紙牌類游戲,而且幾個人都可以玩,比如3個人有3個人的玩法,4個人有4個人的玩法,在鬥地主的時候,可以加上賭金,不必在乎金額的多少,只是娛樂而已。

3/6
准備年夜飯

除夕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有些地區會在早上,有些地區會在晚上,全家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由於年夜飯需要很豐盛,所以家裡無論是男丁還是女眷,都需要參與到其中,這樣的年夜飯吃起來才更有意義。

4/6
焚香祈願祈禱平安

除了必須要的焚香祭祖,還有到寺廟里邊焚香祈願,祈禱來年的福氣,以前這些活動是禁止家裡邊的女眷參加的,現在隨著風俗越來越開化,變成一項全家都可以參與的活動。

5/6
全家一起打麻將

說到過年全家可以參與的活動,那麼不能不說全球都知道的打麻將,這個活動四川人發揮到了極致,無論三九天還是三伏天,四川總是可以一直堅持的打麻將,在春節這樣的時刻,更是必不可少的。

6/6
去親朋好友家拜年

春節回家的事情很多,其中去親朋好友家做客是必不可少的,雖然七大姑八大姨回來催婚,但是那又怎樣,過年了,不能壞了他們的興致,一年到頭也就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可以好好的和你說說話。

8、快過年了,你們那裡親戚朋友聚在一起會安排什麼樣的娛樂活動?

快過年了,你們那裡親戚朋友聚在一起會安排什麼樣的娛樂活動?

快過年了,我們那裡親戚朋友聚在一起:首先會拿年貨,🍵招呼親戚坐在一起聊聊在外面打工經歷了什麼?……也會聊聊過完年後有什麼打算……?另外和親戚一起搞飯菜,邊吃邊聊,來一杯酒飲飲很快樂!三個人或者四個人圍著火爐考火,邊考火邊飲茶,桌子擺一大盆年貨,幾個人玩起撲克牌。

9、過年如何走親訪友

過年如何走親訪友

過年如何走親訪友才是正確的做法呢?下面過年如何走親訪友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過年如何走親訪友,歡迎大家瀏覽。

提前聯系:

無論拜訪還是邀請,這塊最好能提前聯系,避免出現過去對方正在招待別人,或者他們已經去其他家串門了,一般都要選個時間,提前溝通,遇到有沖突,根據情況來調整。

准備禮物:

如果去串門,那麼過年過節,禮物這塊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以前早期大家見麵包冰糖之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禮物也越來越多樣,新鮮水果、保健品,甚至有些國外禮物等,根據各家情況自行挑選,最好不要空手串門。

安排好時間:

春節走親訪友,最好控制好時間,不要拖拉遲到,很多時候親戚家中可能邀請了好多人,如果因為我們自己沒安排好,遲遲不到,讓其他親戚都在等或者親戚電話催了幾次,才慢慢響應,這種要避免。春節期間出行工具這塊也要考慮,現在私家車的數量越來越多,春節出行很容易遇到擁堵的情況,所以要合理提前。

聚會:

到親戚家基本上就是各種嘮嗑,聊聊一些家常事宜,各種沒見過的親戚介紹認識一下,這個可能會遇到七大姑八大姨問情況,如果外向的人幽默回答,如果內向的人真誠回答,不要怯場,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返程:

春節期間如果自行開車,喝酒這塊就要注意,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同時安全到家之後,最好能發個信息或者打個電話和親戚報一聲,感謝他們今天的招待以及告知已經順利到家。

回邀: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去了親戚家中,一般也會邀請他們過來自己家做客,回邀他們,然後提前准備一些零食,一頓聚餐,為親戚到來准備。這樣互相聯絡、互相串門,將平時少見面的生疏感驅離,增進聯系和關系。

過年走親訪友,你知道孩子們害怕什麼?

可怕的團圓飯

3歲的佑佑看著顏朵把東西一件一件地放進行李箱,突然使勁抓住了顏朵的手:「媽媽,回姥姥家還要一起吃飯嗎?」

從去年五一聚餐開始,家族聚會似乎變成了佑佑的陰影。那次聚會,佑佑幾乎是剛進門,就立刻把頭扎進媽媽肩膀,親戚們半開玩笑地說:「佑佑可是男子漢啊,怎麼不識逗、見不了大場面呢?」好不容易撐到飯局開始,沒想到大姨一聲令下:「今天太姥爺大壽,你們小朋友都要先表演個節目!」

表哥的女兒澄澄躲到了廁所,還是被強行拽出來,推到鋼琴前。表姐的兒子嘟嘟被一眾長輩拉著「背個三字經來聽聽」,然後當老師的舅舅化身裁判,評價嘟嘟「背得慢了、吐字不清楚、怯場」,於是還要重背一遍,好讓大家拍下完美的視頻,上朋友圈顯擺一番。到了佑佑,還沒等顏朵來得及拒絕,小姨發話了:「不唱歌太姥爺不高興了,一會兒不給你飯吃!」大姨也用上了「激將法」:「佑佑不唱先讓妹妹表演,佑佑是男孩子怎麼膽子那麼小,還不如妹妹呢!」顏朵沒辦法,只好拉著佑佑唱了幾句。

那次回來,本來非常愛唱歌的佑佑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怎麼也不肯開口唱歌,一聽到要和別人一起吃飯就很抗拒地跺腳說:「不去不去!」

比表演更可怕的事

顏朵在微信群里抱怨的時候,立刻被閨蜜們「握手」了。馮馮心有戚戚地說,過年聚會,比表演更可怕的就是叫人。

女兒伊伊不到4個月的時候,就拒絕陌生人抱她,現在3歲多了,見到不熟悉的人就躲在媽媽身後。馮馮講過道理:「伊伊,懂禮貌的小朋友才有更多人喜歡。」套過近乎:「叫阿姨,你最喜歡的小兔子就是張阿姨送給你的!」甚至威脅過:「下次還不叫人,就不帶你出門了……」可無論怎麼說,伊伊還是金口難開。

馮馮憂心忡忡地說:「馬上要過年了,親朋聚會,表演得差點大人倒不會計較,可不叫人,顯得沒禮貌沒家教怎麼辦?」

當你逼迫孩子的時候,失去了什麼?

曾有一個媽媽不明白為什麼兒子一到超市就哭鬧要抱,怎麼也不肯自己走,直到有一天,她蹲下,跟兒子同樣的高度,她才發現,從孩子的高度看過去,到處都是看不到臉的行人,只有密密麻麻的腿。

沒有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羞辱,但我們卻會毫不猶豫的、高高在上的責備尚不及腰的孩子。因為我們從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於是看不到孩子的自尊,也看不到站在巨人森林裡的孩子對陌生人的畏怯。當然,我們也不會知道,當逼迫和責備孩子的時候會失去什麼:

失去情緒識別的能力

傷害孩子的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以後他們也不會正視別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和他人相處時,無須顧及對方,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可以做。大人通過各種誘導、哄騙或強迫讓孩子叫人或表演,孩子會學習到,為了達到某個目的,可以採取一切手段。這樣的情緒傷害就像個輪回,永無止境。

失去安全意識

孩子對陌生人的畏懼和羞怯,是與生俱來的保護自己的能力,當孩子看著陌生人,他們會靜靜的觀察、判斷:這個人安不安全?這種直覺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但大人卻剝奪了孩子的'「安檢系統」,一旦孩子接觸到陌生人,他們很大程度上就會缺乏安全意識。

失去自我主見

孩子到了2歲,自我意識飛速發展。在寶寶構建自我的過程中,也需要自我感覺不受打擾。當寶寶沉浸在自己的事情或情緒中的時候,家長非要打斷他招呼客人或表演節目,這會讓他失去判斷,無法堅持自我。你盼著孩子成為喬布斯,可惜,你卻把他們的個性和堅持早早地扼殺了。

無條件的接納,才是成就孩子的終極武器

當孩子小的時候,特別願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順應天性,讓他自己選擇表演項目,不要強迫他一定表演自己最拿手的節目。如果孩子不願意,可以說:「寶寶不喜歡現在表演,那麼就自己去玩吧!什麼時候喜歡了,再表演也不錯啊!」當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跟孩子探討:「如果有客人希望看你表演,你願意嗎?你心裡會有什麼感受?」無論孩子如何選擇,都尊重他。

如果孩子不願意叫人,千萬不要用語言勸,甚至當著外人的面說她「不聽話,沒禮貌」,這只會讓她越來越緊張。留給孩子一定的距離和時間,大人先介紹對方給孩子認識,親身示範如何與人問候,等到孩子安心後,再引導他如何做,並詢問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開口,不妨試試別的方式,比如跟對方勾勾手指,或者拍拍手掌。如果對方是熟人,試試問問他願不願意給對方一個擁抱?如果他不願意用語言,也不喜歡用肢體,媽媽可以跟她一起創造屬於她的打招呼方式,或許是一顆糖果,或是一張自己畫的卡片。

這些只是方法,最重要的是內心。只有大人深深的、無條件的接納,才能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去迎接挑戰。就像旅美心理專家蔡真妮分享的一個故事:參加一個中國孩子的生日Party,吃完蛋糕後幾個中國家長輪番讓自己的孩子表演彈鋼琴。有個美國孩子跟他爸爸說:「爸爸,我不會彈鋼琴,我可以翻跟頭。」爸爸摸著他的腦袋說:「孩子,你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去表現自己。」

;

10、過年回家該如何與親友們一同娛樂互動?

過年回家和親戚互動,可以分享一下一年有趣的見聞,還有自己的經歷,可以分享工作經歷,也可以分享一些感情經歷,大家在一起互動,才是過年的意義。
還有就是互動可以一起打撲克,打麻將,一起嗑嗑瓜子聊聊開心的經歷,再說一些趣事,還可以給小孩子們買些小禮物,問問他們未來的夢想,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才是真正的過年,吃完飯可以一起去唱歌,一展歌喉,都是比較不錯的娛樂互動方式。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