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春節吃什麼
1、安徽蚌埠過春節有什麼習俗?簡要寫寫
安徽蚌埠過春節的習俗如下:
1、掃塵:年終的時候,無論貧富人家都要進行一次衛生大掃除。從庭院房屋,衣物用具,都要打掃、洗刷干凈,以除塵布新 ,名 曰 「掃塵」。
2、接年:農歷正月初一,是蚌埠最盛大的節日。這天五更焚香,鳴放鞭炮,以示新年的到來,這叫「接年」,又曰「迎春」。早飯吃扁食(水餃)、湯圓(元宵)。
3、拜年:大年初一早晨,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服新鞋。吃過早飯,大人帶著孩子出去拜年。拜年的時候一般要提四盒點心,點心裝在厚紙包的果盒裡,果盒是長方形的,用棉紙繩捆紮,上面還包上一塊正方形的大紅紙,紅紙上印著灑金的福字。
這種互相拜年的活動要持續到年初四。人們就穿戴整齊准備出去拜年或在家等候接待前來拜年的人們。
4、吃團圓飯:吃除夕晚飯前,各家都到水邊去燒香放炮,以敬井神,謂「封井」的舊俗。除夕晚上要吃魚,意思是「年年有魚」(余),過去飯鍋不可空,一般也是存放一條魚,有的故意叫小孩揭飯鍋看看有什麼東西。
小孩跑去看了看回來大聲說:「鍋里有魚。」大人則又高興地說:「好呀,我家鍋里有魚(余),不愁吃了!」這也是為討口彩、圖吉利的一種習俗。
5、守歲:吃完年夜飯,由主婦在灶前燒香接灶神爺,晚輩們向長輩叩頭辭歲。長輩對未成年的子女給紅紙包的壓歲線,祝賀他們又增一歲。這夜到初一天亮,一夜不熄燈,叫長明燈堂屋燒一盆火,全家圍著火盆聊天,一邊吃糖果、瓜子、花生,通宵不睡覺,名曰守歲。
6、廟會和花會:春節期間,大小廟宇均向香客、遊人開放。在廟內及門前設有集市,稱做廟會。郊區的花會在春節期間最為活躍,幾乎村村都有,花會表演的項目繁多,有高蹺、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會、獅子、小車、竹馬等。有些村子還要搭上大棚,懸燈結綵,表演各種節目。
2、安徽春節的時候有哪些習俗?
1、除夕
安徽過春節俗稱過年,節日氣氛濃厚,無論家人在何處,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祭祖儀式相當講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須有雞有魚。
2、年初一
年初一清早起床後,開門要放鞭炮,有的地方稱接門神。家人團拜,互相祝賀,吃棗、栗、茶葉、雞蛋、長壽面,然後出門向其他長輩們拜年。
初一這天不能掃地,茶水也要倒在專備的盆中,不潑出門,意思是不把財 氣掃(潑)出去。這天一般不勞動,因而有「趕忙三十夜」這一稱呼。
3、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4、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5、正月十五旱船會
每逢正月十五,在合肥城鄉還可常見玩旱船活動。旱船的「燈芯」為女性,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隨旱船扭來扭去,合著鑼鼓節奏,不時地哼唱小調。唱詞多望風采柳,即興發揮,幽默、詼諧,為節日街頭最為逗引看燈人的一道風景。
3、安徽有什麼風俗?
(1)安徽過春節俗稱過年,節日氣氛濃厚,無論家人在何處,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2)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祭祖儀式相當講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須有雞有魚。
(3)吃飯之前,長輩要用紅紙包錢給每個孩子,稱為「壓歲錢」.飯後,全家人圍在一起,邊吃瓜子、花生、糖果邊聊天,看著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天明,這就是「守歲」.
(4)年初一清早起床後,開門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稱接門神。家人團拜,互相祝賀,吃棗、栗、茶葉、雞蛋、長壽面,然後出門向其他長輩們拜年。
(5)初一這天不能掃地,茶水也要倒在專備的盆中,不潑出門,意思是不把財氣掃(潑)出去。這天一般不勞動,因而有「趕忙三十夜,清閑初一朝」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