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父母逼婚怎麼辦
1、春節在家如何應對父母催婚?
<
2、回家過年被家人催婚,該怎麼辦?
很多父母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大齡剩女或者大齡剩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早點結婚,自己能夠抱上孫子或者外孫,因此很多人都遭遇過催婚,尤其是在春節回家過年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更加常見了,回家過年被家人催婚,該怎麼辦?關於這個話題,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一、不要和家人起沖突,積極回應。
沒有結婚的人,回家過年總會被家人催婚,有些人當家人催婚的時候就會不耐煩,頂撞家人,和家人相處不愉快。本來喜慶團圓的日子鬧得不歡而散,作為成年人,一定要孝順父母,催婚的時候應積極回應父母,表示會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這樣才不會和父母產生矛盾。
二、多和家人溝通。
作為兒女應該理解父母的心情,父母希望自己找一個好人結婚,歸根結底都是為兒女好,希望兒女有人照顧,有子女相伴,老有所依,不會孤單。過年回家之後,可以和父母溝通,告訴父母自己為什麼現在還沒有結婚,到底是怎麼想的?如果想先發展事業再結婚,這樣才是有擔當的人,相信父母也會支持自己的子女。
三、想策略應對。
如果不想讓父母嘮叨自己,那麼自己就可以想一些策略,比如告訴父母,年後同事們給自己介紹了相親對象,自己一定會好好相親,爭取找到滿意的對象,盡快結婚。當然,這並不是欺騙父母,而是真的會付諸行動,這樣父母才會心裡踏實一些,才不會一直嘮叨你的婚事。一家人就能夠快快樂樂在一起。
關於“回家過年被家人催婚,該怎麼辦?”這個話題,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各位有何想法,歡迎到評論區積極留言。
3、過年如何應對父母催婚?
過年如何應對父母催婚?把戀愛要求說清楚
身高一米七八以上的帥哥,皮膚白皙至少有六塊腹肌,喜歡旅行至少會兩門外語,,學歷研究生以上且自己創業有公司,至少有一套海景別墅,另一套在市中心。
要用魔法打敗魔法。
現在時代變了,普遍晚婚晚育,無論男女,都已經經濟獨立,而婚姻能帶來的收益和之前比少了太多,這些和父母那一輩不一樣,但父母的認知還沒有及時跟上來。
所以父母會焦慮和害怕也會理所當然。害怕孩子嫁(娶)的不好,害怕別人說閑話,這種焦慮就會被以「催婚」的形式傳導到孩子身上。
這焦慮的背後其實都是希望孩子過好,即使你願意聽父母的,隨便找個人嫁了,但是這只能緩解眼前的焦慮,如果以後自己過得不開心,鬧各種矛盾,那麼父母依然會焦慮。
焦慮很大程度源於對未來的恐懼,要想搞定父母,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給父母一個預期,讓父母覺得我們現在過得好,未來會過得更好,讓父母減少對未來的焦慮。
這里需要注意下,不是你自己覺得好,而是讓父母覺得好。
遇到父母催婚,如果我們去對抗,那麼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傷了和氣,很多人之所以對抗,可能是因為沒有其他辦法了,只好用對抗來隔離父母的焦慮傳導。
首先是認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先認同父母的焦慮,讓父母覺得我們是理解他的。
然後是表態,也就是說表達自己對婚姻的積極想法,以及自己正在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
前面的鋪墊完了之後,下來就是幫父母解除焦慮:讓父母看到你已經成長為一個大人了,不再需要父母操心了,讓父母覺得你現在過的很好,未來也會過得很好。
最後是乘勝追擊,轉移父母的注意力,這個是為了防止反復,可能父母當時理解了,但第二天又想不通了或者被周邊環境所影響,所以這個時候,你需要給父母找一個轉移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幫父母培養一個愛好,比如教父母玩手機等等。
4、怎樣應對過年父母催婚?
對於長輩催婚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去做,就可以避免麻煩和尷尬。
要理解一下父母的心理,他們受到傳 統文化的影響很深,希望有子女家庭和睦、多子多福,催婚是因為他們覺得為你好,希望你過得好。當你弄清楚父母催婚的出發點,尊重她們,是不是覺得催婚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煩人了。
學會正確的回答。只要不牽扯原則性的問題就不要太較真,在家跟父母口頭答應就好了,盡量不要和他們起沖突。難得回家一次,不要把家裡氣氛弄得太緊張。等你假期結束上班以後該幹嘛幹嘛。如果父母找了其他關系一般的長輩催婚,可以禮貌應對+不參與討論+不反駁+盡快結束話題。
保持微笑,主動問候,端水果、倒水,給長輩留個熱情好客的好印象。讓他們不好意思批評你,或者用吃的堵住即將脫口而出催婚的話。打完招呼就盡快躲到角落裡,因為自己不是中老年社交圈的主角,不要參與談話,否則容易被集火。中老年社交圈的是你爸媽的主場,你減少和他們的接觸,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沖突了。
乖乖聽話,不對抗、不反駁,長輩說什麼都認同,讓長輩找自己說的話保持在兩句以內。主動和長輩聊天,詢問他們家裡的事情,轉移他們催婚的話題。注意三兩句就行,不要聊太多,否則會兜兜轉轉再次回到催婚。
在飯桌上集體性地敬一杯酒,挨個兒招呼親戚們吃菜喝酒,不給他們留下詢問和催婚的時間,不要讓他們一對一詢問你。其實跟長輩口頭爭執、起沖突是一種挺沒意思的事情,過年大家都喜歡團圓樂樂呵呵的。催婚又不是什麼大問題,也不涉及原則,反正也不在家和父母長期相處,短時間應付一下就行了。尊重長輩的觀點,然後正確做就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