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什麼過節經典食物
1、上海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答:關於這個問題,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海美食融合了本土菜和外來美食的精華,創造出了很多非常經典的滬上美食。特別是老上海有許多特色小吃讓人吃過一次就難以忘懷,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幾種經典上海美食,快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呢?
1、白斬雞。
白斬雞做法並不復雜,關鍵在於火候和選材。選用適齡的三黃雞,煮到骨頭里微微帶點鮮紅色。皮黃肉嫩,鮮美多汁。點上一份老上海名店「小紹興」的白斬雞,皮脆、肉嫩、味鮮、形美,一切美好都在這一盤白斬雞里了。
2、生煎包。
上海的生煎包小巧精緻,底酥肉香,非常好吃。在芝麻和蔥花的陪襯下,肉香伴著焦香,一口一個,上海人非常喜歡的早點之一。
3、鮮肉月餅。
提到上海的鮮肉月餅,就不的不提老字型大小「老大房」了。他們家的鮮肉月餅一盒十個,都是剛出鍋的,熱氣騰騰,外麵皮子酥酥香脆的,裡面的肉餡卻軟嫩多汁,肥而不膩,真是滿滿的老上海味道。
4、德興館燜蹄面
在上海,德興館也是老字型大小了。而他們家平均賣出每兩碗面,其中就有一碗是燜蹄,老湯味濃稠唇,被時間打磨得鮮潔醇真,雖說呈現醬油色,但卻是清可見底、層次分明,帶著微甜喜人的肉香,就是讓食客天天見面,卻也不會不生厭。面條放進去之前,還要再加一勺高湯沖淡,這也是手藝,太多味淡,太少又嫌咸。
5、城隍廟五香豆
城隍廟五香豆皮薄肉鬆,鹽霜均勻,咬嚼柔糯。吃到嘴裡香噴噴、甜滋滋,別有風味。
6、高橋松餅
又名細沙千層餅,形如月餅,餅面呈金黃色,油潤光潔,四周乳白色,底部不焦結發硬,酥皮層次分明,餡心無雜質,皮薄餡足,酥鬆香甜。
7、南翔小籠
蒸熟後的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皮呈透明,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姜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其味更佳。南翔小籠包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外顧客歡迎的風味小吃之一。
2、老上海的飲食文化
上海的飲食 文化 都有其自己的歷史,並以其自身的存在證明著歷史的滄海桑田。為此,下面就不妨跟著我一起來看看老上海飲食文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老上海的飲食文化習慣
1 、鮮活生猛 上海人的口味,以鮮為特色,所選用的原料,無論是蔬菜或肉類,都要求新鮮為了迎合這種飲食 愛好 ,肉菜市場均設有水族箱或 飼養 籠,將各種魚類、禽類活養著供顧客選購,即點、即宰、即售,方便家庭。
2 、夏秋清淡、冬春香濃 夏秋季節,由於上海天氣炎熱,人們食慾不大,為增進食慾,保證營養,上海日常飲食以清淡、鮮爽、嫩滑等消暑祛熱的菜式為主,家庭一般常用瓜類製成清香可口湯、煲等菜式。夏天上海時蔬有貢菜,金針菜,米蓰等等,不過夏天上海人一般講究清淡,菜諸如糖拌番茄,糖拌黃瓜,毛豆絲瓜就可以打發湯,一般是番茄煸尖冬瓜湯,要麼雪菜肉絲豆腐羹。在北風凜烈、寒氣襲人的冬春季節,上海的家庭飲食以營養豐富、滋補暖身、 味道香濃的菜式為主。這時,狗肉、羊肉、鴿、蛇等,都是家庭的常用菜式。 春節 ,現在上海人春節大多外出蹭飯,家裡無非應付些春卷、湯圓之類的小點心。
3 、一日三餐有湯水 上海人在飲食方面講究營養、滋補、口感。因而在一年四季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可口滋潤的湯、羹、粥品。飯前飯後一碗湯,成為上海人飲食特點之一。
4 、濃油赤醬與清湯掛面:老上海人歡喜吃油爆蝦,新上海人歡喜咂鹽水蝦。老上海偏愛吃糖醋排骨,新上海更愛吃椒鹽排條。老上海過節燒紅燒回魚,新上海興吃清蒸鮭魚。不過也有大家都喜歡的,像鹹菜毛豆,紅燒獅子頭等。
5 、 清真食品?隨著城市的進一步開放,不只是 “新上海人” 為這個城市帶來了新口味,就是 “老上海” 的飲食口味也在悄然變化。看看 “小肥羊” 的若市門庭,清真食品也成為上海人飲食特點之一。
老上海的飲食文化知識
明清以來,隨著上海商業日趨繁榮,人口不斷增加,從上海本地食攤起家的小吃日益發展。據《嘉定縣續志》《松江府志》《上海縣志》等史書記載,開埠前的上海,“春璽”、“糖團”、“花糕”、“紗帽”(即燒賣)等各種民間小吃已達百餘種。上海開埠後,銀行、錢庄、交易所、商行、旅館紛紛開張,海內外商賈紛至沓來,催生了小吃攤擔的迅速發展。當時飯店還不多,許多流動職業者、海關人員、洋行跑街、交易所職員等一日三餐不能定時的人員,常在攤上就食,許多市民除正常用餐外,也需要食用點心,造就了“吃食攤擔舉目皆是,八方美食里弄飄香”的繁榮景象。至上世紀40年代末,全市已有幾萬家小吃攤擔、上千個小吃品種。
在小吃攤擔成群發展的同時,各種小吃店和糕團店也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上海小吃市場的主體。創建於1875年的沈大成糕團店,集南北風味小吃之大成,注重選料,講究製作,善於創新,一舉成名。於明嘉靖年間開業的綠波廊,其點心小巧玲瓏、色調高雅、造型精美、口味獨特,堪稱滬上一絕。創始於1909年的喬家柵雲集了眾多點心名師高手,所做的糕團點心在滬上也獨樹一幟。始建於1945年的王家沙點心店,以上海點心為本,結合江南點心風味變化出新,兼收並蓄,自成一格,所做的蝦肉餛飩、蟹粉生煎、豆沙酥餅、兩面黃四款特色點心,被譽為老上海點心的“四大名旦”,有“上海點心狀元”之稱。杏花樓、南翔小籠、小常州、小紹興、蘿春閣、老半齋、松月樓等都是老上海有名的小吃店。
在眾多的上海小吃中,有不少是創於上海本地的經典小吃,穿越世紀,馳名中外。已有百餘年歷史的南翔小籠,小巧玲瓏,晶瑩透黃,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久負盛名。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咸甜適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贊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糟田螺是用個大肥美、肉頭厚實的田螺為原料,燒好後加陳年香糟製成,肉質鮮嫩,汁鹵醇厚,入口鮮美,是上海五味齋和鮮得來兩家點心店的特色風味小吃。擂沙團是喬家柵的風味名點,色香俱全,軟糯爽口,攜帶方便,深受遊客歡迎。老上海著名的小吃還有小常州的排骨年糕、小紹興的雞粥、城隍廟的開洋蔥油拌面、春風松月樓的素菜包、沈大成的桂花條頭糕、綠波廊的棗泥酥、杏花樓的月餅、老半齋的千層油糕等。
老上海的小吃也是海納百川,薈萃了全國各地的著名小吃。揚州的翡翠燒賣、淮陰的湯包、黃橋的燒餅、廣州的雲吞、寧波的豬油湯團、嘉興的粽子、山東的水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等。同時,來自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丹麥、俄羅斯等國的西點也都隨著上海的開埠雲集滬上,上海成為當時全國風味小吃品種最多的一個城市。解放後,上海小吃在曲折中發展,但一些傳統名點在民間保留了下來。改革開放使上海小吃業煥發了青春。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加速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上海小吃市場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小吃門店數以萬計,小吃種類無以計數。
在餐飲業日益繁榮的今天,如何繼承和發揚本幫傳統小吃的技術精華,融傳統、創新、引進於一爐,使上海的傳統小吃工藝煥發新的活力,形成以本幫傳統小吃為特色,各種中西小吃薈萃的小吃市場,則是需要上海餐飲業關注的問題。
老上海的十六款特色美食
1鮮奶小方
鮮奶小方超多人愛,一定要吃紅寶石的!口味香醇、濃郁,一個下去,超滿足,再搭配一杯解膩的咖啡,百吃不厭!鮮奶小方可能成了一種美食神話了吧,上海這么多 蛋糕 店, 烘焙 店,再牛,也改變不了小方在許多人心中第一的地位!
2小紹興白斬雞
白斬雞似乎是上海人的至愛,上海灘上經營白斬雞的店家之多品名之繁就是明證。說起白斬雞,要數小紹興”,這已成為了許多上海人的口頭禪。 由於“小紹興”精選上海浦東一帶所產著名的“三黃雞”,質量好、味道鮮美,而贏得了廣大顧客的喜愛。“小紹興”也成了上海久負盛名的名店。
3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是上海地區漢族傳統小吃,由三黃雞、上白粳米輔以各種佐料製成。本粥雞肉白嫩滑韌鮮美,粥中帶綠,顏色鮮亮,營養豐富,是一道滋補佳品。
4大閘蟹
吃大閘蟹絕對是上海人的享受啊!俗語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
5老大房鮮肉月餅
誰說月餅只能在中秋吃,老大房的鮮肉月餅每天都有排隊!外地人說,只有吃了上海的鮮肉月餅,才能感受到上海的味道。一口咬下去,酥皮脆而粉,肉鮮多汁,真是“打個耳光也不肯放”。那滲透著兒時暖暖的回憶,至今想起來還是綿香纏繞。
6鮮得來排骨年糕
經濟實惠、獨具風味,“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
7德興館燜蹄面
上海非常出名的百年老店,創建於一八七八年光緒年間。他家的燜蹄面也深受上海人喜愛,蹄髈酥、湯汁鮮,面條也勁道。
8七寶白切羊肉
七寶老街白切羊肉出了名,所以基本上家家熟食店都賣白切羊肉。很多人到七寶去就是為了嘗一嘗那邊的白切羊肉的。白切羊肉和一般熟食店裡買的不一樣,熟食店裡買的是冷凍的羊肉,但是白切羊肉就不一樣了。白切羊肉貴在兩個字——新鮮。
9爆魚
爆魚又稱熏魚,是上海寧非常喜愛的特色魚製品哦!它的製作工藝和配料簡便,色、香、味俱美,宜於直接食用,當然,我們也會把它當做面的配菜吃~
10春卷
很久很久以前,春卷可只有在年節那幾個月才吃得到。小菜場有人現做春卷皮子:矮凳煤爐,抓一團面在鐵板上饒一圈,一張薄薄的春卷皮子就做好了,而那團面,卻無絲毫粘連,牢牢的還在小販手中握著,煞是有趣。
11咖喱牛肉湯
牛肉酥嫩,湯清味鮮!採用熬煮氽燉燴燜法製作,在食攤及生煎饅頭店均有,以大壺春、蘿春閣和天樂園製作的最為著名,湯濃味鮮,牛肉酥爛,頗具風味哦!
12薺菜肉絲炒年糕
看看這白白凈凈的年糕,碧綠青翠的薺菜,粉白的肉絲點綴其間,是不是覺得有一種小家碧玉的感覺?嘗一口,這個味道,嘖嘖年糕軟糯不粘牙,肉絲Q彈鮮美,薺菜清爽甜香,簡簡單單到不行的組合,卻會有令人amazing的口感!
13兩面黃
此面有硬“兩面黃”和軟“兩面黃”之分,硬“兩面黃”是生面油炸,軟“兩面黃”是下的硬面濾干再炸,要兩面都炸成金黃色,香味飄出,然後撈出放在盤子上,再將澆頭連鹵澆在面上,讓面條吸足鹵汁,味道又香又可口。
14爛糊面
爛糊面是上海人的叫法,就是把面煮得爛爛的,帶有一定的糊狀,但卻又要爛而不黏,糊而不焦,簡單卻非常“吃功夫”。考究點的爛糊面,裡面有青菜,肉絲、蝦仁,鴨肫干碎粒,茭白碎粒等不少輔料,味道極其鮮美,有“鮮的眉毛掉下來”之稱。
15冷麵
面在上海夏日裡已經盛行多年,父母輩的兒時就已經享譽上海灘,大大小小的飲食店一到夏日最火爆的就是各色冷麵,三絲澆頭的是最傳統的,歷史悠久,現又多了好些品種,鱔絲的、菌菇的、牛肉絲的等等,味道都各具特色。
16蟹殼黃
3、上海傳統名吃都有什麼呢?
上海十大名吃
1. 上海生煎饅頭
因為上海人的習慣叫法,上海生煎包在當地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上海生煎包的最大特色就是皮薄、底脆、汁濃、肉香,生煎包的底部通常煎的金黃,上班部又撒了芝麻、香蔥,一口下去餡料的香濃湯汁配上芝麻香、酥香使它深受上海人的喜愛。
2. 蟹殼黃
蟹殼黃俗稱小麻糕,因圓形色黃似蟹殼而得名。海派的蟹殼黃有咸有甜:甜的主要以白糖豬油做餡,也有玫瑰、棗泥、豆沙餡的;鹹的以豬肉為主,考究的還會加進一些蟹粉、蝦仁。蟹殼黃吃起來油多不膩,香脆酥鬆,是上海十大名吃中有名的點心。
3.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區的一種風味小吃,主料是大排和年糕,經過燒制排骨肥嫩香鮮,年糕軟糯解膩又有排骨的香味,燒制的時候還會加入甜面醬和辣椒醬兩種醬料,吃起來甜辣適中,十分可口。
4. 四喜烤麩
四喜烤麩是上海人年夜飯中常見的冷盤之一,「四喜」指的是香菇、黃花菜、黑木耳、花生米這四種主料,因為名字夠喜氣,所以經常出現在過年過節等場合,可以當下酒冷盤食用,適合喜甜口的朋友。
5. 糟田螺
糟田螺是上海十大名吃中夜市必備的一款小吃,使用的田螺講究個大肥美、干凈鮮美,田螺要吐凈沙泥才能烹飪。將田螺用茴香、桂皮等燒制,再加上陳年香糟才能食用,這樣的田螺湯汁醇厚,十分鮮美,還帶著香糟的獨特味道。
6. 鴿蛋圓子
鴿蛋圓子是滬菜的傳統菜系之一,以糯米和白芝麻做主料,糯米滑潤,冷而不硬、糯而不粘、因形似鴿蛋而得名,看著小巧玲瓏令人歡喜,入口香甜清涼,是夏季的必備甜點。
7. 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是地道的上海地區傳統小吃,是由雞湯原汁燒煮成的粳米粥,配以三黃雞雞肉和各種調味佐料做成的,雞粥粘韌滑溜,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營養豐富,令人唇齒留香。
8. 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饅頭是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吃,它的餡心是用夾心腿肉做成的肉加入調味料調制而成的,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吃時再配上香醋姜絲更為美味。
9. 蔥油拌面
蔥油拌面是上海的一道招牌美食,通常是將煮熟的面條加上蔥油拌勻一起吃,蔥油中有料酒、桂皮、大料等調味,使面條油而不膩,韌勁十足又爽滑,做法簡單,材料不復雜,是一道在家裡就能做成的上海名吃。
10. 擂沙圓
擂沙圓是清朝末年上海雷嫗為了多些生意,將湯圓表面滾了乾粉便於存放和攜帶而發明的,在煮熟的湯圓上滾一層干豆沙粉,既有湯圓的原味又有赤豆芳香,便於攜帶冷熱皆宜,是上海十大名吃中遊客最愛的小吃之一。
4、上海人中秋節必吃的食物是什麼?
過去上海人中秋必吃三樣東西:毛豆、芋艿和鴨子,這些食物各有其說法。江南仲秋,正是新鴨上市,毛豆、芋艿採摘的季節,此時毛豆飽滿,芋艿香酥軟糯,都在最佳品嘗期,八月十五又是祭祖的日子,毛豆、芋艿就是最好的供品,也成了節日必備的食品。
毛豆音諧「毛頭」,在滬語中指嬰兒或稚童,而芋艿食用部分是長在地下的塊莖,出土時,一定是中間一隻頗大的芋艿頭,四周相圍著許多個體小一點的芋艿仔,如把芋艿頭比作「阿奶」(滬語祖母),那許多相圍的芋艿仔不就是「阿奶」生的許多子嗣嗎!而且眾多的子嗣圍在「阿奶」身邊,那就是闔家團聚的形象。所以中秋食毛豆、芋艿出典於中秋「薦先」風俗,蛻變為祈子、祈禱團圓風俗。
今天的上海仍有中秋吃毛豆、芋艿的習俗,本地毛豆搭配本地芋艿,洗凈後兩樣一塊兒放入鍋中,放些鹽、加水,大火燒開後再轉為小火慢「烤」。這是中秋時節上海人家餐桌上的一道名菜——芋艿烤毛豆。
5、地道的上海人中秋節都吃些什麼美食?
上海寧中秋節必吃的幾道菜,看一下都有什麼?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日就儀式感滿滿!阿拉上海寧,看看你的中秋節菜單欄上有這樣的嗎?上海人只有吃完這些有喻意、有時代、有口感的傳統式菜餚,才算過了一個完整的中秋佳節!
小鮮肉月餅
在上海許多老一輩的朋友都知道,更能意味著上海寧的中秋美味可口的那就是小鮮肉月餅。許多百年老字型大小月餅例如老大昌、杏花樓等,一到中秋節前夜,大門口就排了很長很長的隊。為了能吃到正宗上海月餅,分毫不願湊合。
扁尖鴨子湯
秋的家鴨,肉質地美味,滋陰生津,是上海寧中秋節家宴上必點的一道菜。做這一道湯也有講究,食物有:瘦削的老鴨,香腸,鹹的扁筍,枸杞子等。小火燉2個個小時以上,營養成分全都在鍋里。那也是秋季滋補養生的最佳選擇菜。
芋艿
芋艿這個東西,挖起來時,的中間芋艿頭被很多芋艿仔圍住,江南地域覺得這是多子多福、合家團圓的標志,在中秋時吃,更為應情。比較常見的芋艿可以製作油蔥芋艿,顏色口味淡、味道鮮香。江浙一帶,芋艿發音與「運進」類似,因此中秋節吃芋艿,也暗示著喜事連連。
豌豆角
吃毛豆這樣的說法更加趣,有一種說法要在江浙一帶,豌豆角稱之為毛豆莢,而莢楷音「佳」、「吉」等字,因而吃毛豆是希望可以萬事如意,
上海寧吃毛豆時,都會將豌豆角的首尾剪去,讓調料能夠更好地滲進里邊,進味。因此,針對吃這件事情,上海寧真的是細獲得。細致的意味著!
螃蟹
俗話說得好,秋風瑟瑟,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針對魔都上海的吃客,怎能少得了螃蟹呢?並且,優選陽澄湖的螃蟹,上海寧一到秋天,自己開車買,出去吃,繁華的很。
響油鱔糊
伴隨著滾油淋在蒜末上傳來的「吱——啦」一聲,香氣瞬間騰空而起,響油鱔糊因此而出名。這個菜看上去色調偏深紅色,可是新鮮的爽口,沒什麼油膩感所感。鮮嫩的鱔肉味兒濃厚,轉秋吃一點泥鰍~有健脾開胃鍛煉健身作用。
6、上海十大名味小吃具體都是哪些?
上海的小吃能給大夥兒聊一聊,下邊就給各位介紹一下我記憶中上海市的十大有名的小吃。
1、生煎包
生煎包肯定算得上上海市及附近江浙滬許多地域的傳統式特色美食,備受當地人及來滬工作人員的鍾愛。所說的生煎饅頭實際上是一種生煎包子,上海市區,把小籠包稱之為饃饃,素饅頭就是指素餡包子,肉饅頭是指大包子,而生煎饅頭是指生煎包子。生煎饅頭的餡通常會拌入肉皮凍,持續高溫煎熟後,豬皮凍化了,吃的過程中一咬下來,滿口香,美味無比。
2、蔥油拌面
蔥油拌面是上海市面點的經典優秀作品,一碗簡易的蔥油麵透著上海弄堂人悠閑又無失質量的日常生活。開洋蔥油麵,以熬香的蔥油再加上燒透的開洋,和鮮面條一起拌著來吃。面條有韌性又軟滑,開洋美味,蔥油則是香噴噴,組成在一起後的味兒立刻提升了。
3、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包是上海市的傳統式美味小吃,以其皮薄餡多,料汁細嫩而聞名天下,是到了上海市必嘗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南翔小籠這道特色小吃最主要重要部位便是小籠包的餃子餡,是由夾心巧克力豬腿肉製成肉醬,撒少量姜沫和肉皮凍、鹽、生抽、糖和水調配而成。咬一口小籠包,情不自禁地吮吸這美味的料汁,使你立刻有一種成就感。
4、蟹殼黃
蟹殼黃實際上是油酥燒餅的一種,因餅形近螃蟹殼,熟後顏色如螃蟹殼背一樣深紅色,因此稱之為蟹殼黃。它選用油酥餅面加酵面制坯,製成扁圓餅,餅面沾到一層白芝麻,貼在爐內壁經熬開而成。包餡有咸有甜,鹹的有蔥油、小鮮肉、蟹粉、鮮蝦等,甜的有白砂糖、玫瑰花、紅豆沙、棗泥等。
5、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市的傳統特色小吃,也是上海本地人的心頭好,鬆脆顏色金黃色的筒骨香醇,潔白年糕軟糯,再淋上甜滋滋醬料,吃過一次後那類味兒就無法忘記。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烹煮而成,不僅有筒骨的香醇,又有年糕的軟糯鬆脆,十分爽口。
6、三鮮小餛飩
上海市的三鮮小餛飩和其他地區三鮮小餛飩是有差異的,這兒的三鮮並不是說包餡是三鮮的,反而是全肉的,三鮮就是指湯里邊帶有蛋絲、蝦米皮、海菜。三鮮小餛飩皮薄餡足,湯鮮香美,是一道十分非常好的盡早。
7、海棠糕
海棠糕是上海傳統式的地方名點,用精製的模貝注漿烤制製做。這類用紅豆糖水灌溉出爐的海棠糕盡管貌不驚人,可是其發黃的表面,綿軟的餃子皮,及其里邊細致的紅豆沙,都令人很有胃口。
8、湯團
湯團實際上也是大家常說的湯團,上海市許多地區叫丸子,不但是元宵佳節必吃的節日點心,也是各種餐飲店裡邊的當家的甜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里,來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團,是多麼的甜蜜的一件事情啊!
9、鍋貼
鍋貼也是上海市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許多上海本地人把生煎當做一種盡早,加上一個簡單的湯或是粥便是一頓極致的盡早。上海市的生煎底脆、薄皮、汁多,咬上一口,焦脆鬆脆,汁液鮮甜,很是美味可口!
10、油墩
針對許多上海本地人而言,油墩是一種小時候零食的記憶力,類似每一個上海本地人兒時都吃過油墩吧,那巷子中賣油墩的老太太是否還像近日?橢圓型的生鐵勺里,先倒進薄薄的一層調節的面漿,再堆上漲好的包餡,放入鍋中里炸透,金黃色鬆脆的油墩子就起鍋了,這一定是冬日裡的小美味可口呀!
7、第一次去上海玩,必吃的6大美食,你吃過幾個?
來上海 旅遊 ,這6大 美食 一定要記得去品嘗下。
生煎
提到上海 美食 ,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上海的生煎,上海生煎已有百年 歷史 ,正宗上海生煎皮酥汁濃,一口咬下,肉的鮮美、皮的香酥、蔥和芝麻的香味都融合在嘴裡,實為一大享受。現
白斬雞
白斬雞是一道冷盤菜,是江浙滬地區經典名菜,始於清末,因將烹飪好的三黃雞掛在窗口,客人隨要隨斬,白斬雞的名字來源於此。現在的白斬雞經過多次改良和推廣,已經成為上海各大餐廳必有的一道菜。
糕團
糕團是上海一系列傳統點心的總稱,全國人民熟知的青團就是糕團的一種。糕團對於上海人來說不只是點心,更是逢年過節、生日、婚慶,遷居、造屋必備的祝福禮品。
紅燒肉
紅燒肉可以算是中國的國民料理,每個地方根據地方口味的不同演化出了不同的紅燒肉,上海的紅燒肉與其他地方的相比更加註重油濃醬赤,同時和上海的很多菜一樣,上海紅燒肉口味偏甜,上海人做菜「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的說法在紅燒肉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小籠湯包
上海 美食 的另一張名片,小籠包因形狀小巧,用竹籠蒸熟而得名。正宗的小籠包皮薄餡足,汁水更是豐富,很多時候需要小小咬出一個口,先吸取一點湯汁後再一口吞下小籠包,避免汁水四濺。
醬鴨
醬鴨也是江浙滬一帶的一道名菜,上海的醬鴨與其他醬鴨相比更加色澤光亮、油濃醬赤,鴨肉的肉質也較為鮮嫩。醬鴨咸甜適中,味道濃郁,肉質筋道,是一道老少咸宜的 美食 。
8、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小吃呢?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是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28.14萬人。上海的城市性質使得這里變成了各色各樣小吃薈萃的地方,集合了全國甚至全球的風味小吃又加以自己的特色。這里綜合一下上海的著名小吃:
1、上海的著名小吃:
蔥油拌面、生煎饅頭、生煎韭菜雞蛋包、鮮肉生煎、腐乳炒菜心、金槍魚粢飯糕、炸藕盒、上海陽春面、上海素鴨、鮮肉油墩子、自炒滬味辣肉澆頭、生煎包、上海白斬雞、上海冷麵、上海炸豬排、上海小籠包、上海私房醬牛肉、排骨年糕、上海本味八寶飯、糟鹵蝦、蟹殼黃、山楂酥角、蛋花酒釀圓子等等。
2、推薦小吃:
蔥油拌面:是上海了一道招牌美食,通常是將煮熟的面條放上蔥油一起拌著吃,麵筋斗,味獨特,做法簡單,在家庭可做的上海名吃。
生煎饅頭:是上海生煎包的叫法,最大特色皮薄、肉香、底脆、汁濃,底部通常煎得金黃,上面撒上芝麻、香蔥,鮮香可口,深受上海人的喜愛。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區的一道風味小吃,主料為肋排、年糕,輔以姜、料酒、糖、鹽等,燒制的肋排肥嫩鮮香,年糕軟糯解膩,香甜適中,十分苦口。
蟹殼黃:上海十大名菜之一,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又叫小麻糕,圓形色黃似蟹殼得名。有甜、咸兩種,吃起來油多而不膩,香脆酥鬆,超級棒。
小籠包:是上海為數不多的經典小吃,皮薄、餡多、味鮮。最有名的是城隍廟南翔饅頭店的小籠包。
啊啦上海人吃貨多,滿街的小吃也多,總有一款是你喜歡的。
9、上海最有名的糕點是什麼?
1、定勝糕
定勝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紅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勻放入模子蒸熟,呈內紅容色。上海的定勝糕淵源來自杭州,始於南宋。糕整體比較軟,鬆鬆的,帶著甜甜的豆沙味。
2、條頭糕
條頭糕又名豆沙條頭糕,以玫瑰細沙作為餡料,裹上纖薄的糯米粉團,很是好吃。在頭條糕外面撒糖桂花即為桂花條頭糕,吃起來除了香甜還帶有桂花香,很受歡迎,現在還有創新作法是撒上椰蓉,號稱雪花條頭糕。
3、重陽糕
重陽糕顧名思義就是重陽節的時候吃的,這種做法始於唐朝,糕粉為鑲粉,餡料為豆沙,面料有紅綠瓜絲、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等。重陽糕外觀看起來五顏六色,很是勾人食慾,因為用料眾多的緣故,口感也很是豐富。
4、薄荷糕
薄荷糕是以薄荷為製作主料的糕點,將鑲粉中間挖一個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及冷水,拌和擦透後用16眼篩篩成糕粉,用模子製成生糕坯,放在旺火上蒸熟就可以了。薄荷糕帶著淡淡的清香,糕的顏色碧綠通透,吃起來又涼爽可口,夏天消暑吃最合適不過了。
5、桂花拉糕
將白糖用熱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調製成糊狀,倒入塗過油的盤內,上籠蒸熟,冷卻後撒上白糖、桂花,切塊即成。桂花拉糕色澤玉白,香甜糯滑,一口一個直教人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