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吃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1、春節傳統食品有哪些
<
2、春節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春節是個合家團圓的大好日子,不僅家裡的氣氛會變得非常的熱鬧,同時美食也是非常的多,那麼春節的時候都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春節的特色美食有哪些,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里,「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又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溫馨的家庭氣氛才是人們至今仍然珍視餃子的最重要原因。
2、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油角
油角是廣州家常小吃的一種,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3、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糍粑
糍粑同樣也是春節里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糍粑為春節做准備,其樂融融。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5、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春卷
春卷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6、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麵食的一種,由於流行於廣東地區,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7、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型大小以「年糕錢」為名。
8、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圍爐
在福建和台灣地區,過年很多家庭要吃圍爐,圍爐是火鍋的一種形式,守歲跨年之時,家人圍爐而坐,桌子中間一般會放一盆火鍋,大家邊聊天邊吃,氣氛熱熱鬧鬧,沸騰的火鍋寓意紅紅火火,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圍爐中的每一樣菜也都有特殊寓意,比如雞象徵「吉祥如意」,魚象徵「年年有餘」,蘿卜象徵「好彩頭」等等。
9、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盆菜
在廣東和香港地區,有一種傳統的美食就是「盆菜」,很多家庭多年的時候全家人只做一盆菜,裡面擺上各種豐富的食材,由雞、鴨、魚、肉、蝦、蚝、貝、腐竹、蘿卜、香菇、等十幾種原料組成,不同的家庭做法也都不一樣,盆菜裡面的肉都是提前製作好的,用煎、炸、燒、煮、燜、鹵等多種加工方式把肉和菜做熟,然後依次擺入大盆中,一家人圍著一個大盆,象徵著「一團和氣」,把所有食物全部擺入盆中,而且要擺滿,最好溢出來,象徵著「盆滿缽滿」,寓意新的一年能夠「財源廣進」。盆菜里的'食物也比較有講究,「雞」寓意「吉祥如意」,「魚」寓意「年年有餘」,「蚝」寓意「豪氣沖天」,「鮑魚」寓意「招財進寶」等等。
10、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花饃
北方人喜愛麵食,過年除了吃餃子,還要蒸很多好看的「花饃」,花饃的樣式都是比較吉利的,也展示了很多人製作麵食的精湛手藝。普通家庭也要蒸各種花樣的棗花饃,擺上桌不僅好看,還有美好的寓意。
11、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粽子
粽子是廣西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廣西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就如同北方人家家戶戶包餃子一樣,廣西人的粽子無論是從口味還是外表來看都是非常獨特的。廣西人的粽子不同於端午節的粽子,每一個都包很大個,裡面放上豐富的餡料,廣西人包的粽子每個至少都有兩斤重,裡面一層一層的包裹著綠豆、豬肉還有糯米,粽子在廣西是一種吉祥物,很多節日都要吃粽子。
12、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面條
西北地區人們喜歡吃面條,過年的時候吃面條有長長久久的寓意。在很多地方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都要吃面條,有的地方在除夕吃面條,寓意全家健康長壽。
3、春節吃的食物有哪些?
1、花饃,也稱「面花」,是中國民間麵塑品。聞喜花饃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傳統名點,因花式各樣而命名。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已有1000多年歷史,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
2、湯圓,別稱「湯團」「浮元子」,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嚮往和期盼。
3、年糕(nián-gāo,rice cake; new year cake),中國漢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大米或糯米,煮成飯用打制或水磨成粉後壓制而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4、餃子又稱水餃,深受中國人民喜愛,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諺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5、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
4、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春節的傳統食物有:餃子、年糕、元宵、春卷等。除此之外,人們在春節還會吃許多其他的食物,不同的地區會有一些不同的差別,比如北京: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東北:粘豆包;湖南:雞、肉、魚三樣。
1、餃子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是古老的漢族傳統麵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東漢時期南陽鄧州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作為葯用。
2、年糕
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3、元宵
元宵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屬於節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均為不同的食品。
4、春卷
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並且在漳州一帶清明時節也吃春卷,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