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箏怎麼放
發布時間: 2023-01-01 15:29:56
1、風箏怎麼放
放風箏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場地及合適的天氣,掌握正確的放風箏方法。
放風箏要到空曠有微風的地方放,公園的草地就很合適。開始放風箏時,面向著風,手拿著風箏提著線邊跑邊看。
一人手持風箏後面的中心條,迎風站立在風箏的背後或側面,將風箏舉起與肩平(或舉過頭頂),並使風箏略向前傾5°到10°。一人手持線拐子,左手挑持風箏線,放出一段線,至距離持風箏者10到20米遠。
兩人互相配合,待風力適宜時,持風箏的人將風箏向空中一推,持線人拉緊線繩,盡量增加風對風箏的阻力,使風箏藉助人的拉力和風勢沖上藍天。
注意風箏的高度,等感覺到風的力量很強,風箏慢慢往上升時,要慢慢放線。時而收線,時而放線,放風箏的技巧是讓風與風箏保持平衡。
風箏:
風箏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東周春秋時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的時候,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指的就是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