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菜價怎麼辦
1、每年過年的時候,蔬菜水果的價格都會上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過年的時候,蔬菜水果的價格都會比平時價格有所上漲,其實也不只是蔬菜水果吧,其它的一些服務項目也會有一定的程度的漲價。
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已經進入了休息的狀態,但還是會有一些人堅守在崗位上,比如說賣蔬菜水果的商販,畢竟還是有需求的,有供有求,漲價就是一種市場行為,由供需關系決定的,過年期間,商家會比平時要少,而還有一些商家繼續經營,想著的也是趁過年多賺點錢,賺的也是辛苦錢。所以在過年期間價格會有一定的上漲。
盡管因為供需關系,蔬菜水果價格上漲,但上漲也要有一個尺度,不能因為是過年期間就亂漲價,應該在大家能夠接受的一個范圍內,因此價格也要受到市場的監督,如果價格超過一個界限,是要不能被允許的。
蔬菜水果價格波動是正常的,我們在購買的時候也可以對比一下平時的價格,如果某些蔬菜價格偏高,也可以暫時不購買,比如說芸豆,我之前買的時候的價格基本都是7塊左右一斤,便宜的時候也有賣到5元左右一斤,但最近幾日卻要到12元左右一斤,不過這家超市平時的菜價還是比較便宜的,因為其它超市裡芸豆可能平時就要賣到12元左右一斤。而像菠菜,最貴的時候要10幾塊一斤,而最近只要4、5塊一斤。
除了蔬菜水貨的價格有一定的上漲以外,如果過要理發的話,價格也是比平時要貴一些,因為很多理發店過年期間也是要放假的,而還在經營的理發店,自然是放棄了自己一些休息時間,為大家服務的同時,再賺點錢,當然也是同樣的問題,可以漲價但是不能漲價過多。
2、元旦春節肉價菜價會大幅上漲嗎?
近期蔥姜蒜等小宗農產品漲價,已經被大家普遍認知,紛紛驚呼「姜你軍」、「向錢蔥」、「蒜你狠」來襲,可仔細觀察可知,其他蔬菜漲幅也不少,不過是大家對蔥姜蒜尤為敏感而已。
這是今天去市場買的絲瓜,9元一斤,很鮮嫩,沒捨得多買,買一根花了10元錢,切好就這一小盤,炒好還不滿碟子,這些錢,擱在往常,至少能買2-3根,若是在夏秋季節,鄉村農戶家院子里,門前,哪兒哪兒都是吊著長的絲瓜,每人當是好東西。
大白菜也8毛多一斤了,買了一棵白菜也花了近10元。再看大蔥價格,零賣大蔥4.99元一斤,成捆拿便宜一塊錢,3.99元一斤,這價格相比於絲瓜等蔬菜,價格差異也沒那麼大。核算了下,大蔥成捆拿雖然看著便宜,可一捆有二三十斤,家裡地暖太盛,根本不好存放,若是放不好乾了或爛了,不是更不劃算?還是吃多少買多少吧。零買了四棵蔥,花了15元。
再看看冷凍豬肉和排骨,都是26元一斤,查了下日歷,40天前我買的冷凍豬肉是18.98元一斤,這一波豬肉回漲反彈,沖的勁頭也是不小。那麼,近期蔥姜蒜蔬菜肉類小貴,元旦春節肉價菜價會大幅上漲嗎?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波漲價?
阿兮分析,這波漲價還能持續一段時間,不只是小宗農產品異軍突起,也不是局限於個別地區,而是普漲態勢,但也不到擔心元旦春節肉價菜價大幅上漲的地步。造成這波上漲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其一,疫情全球性,影響到宏觀調控。
新冠病毒世界性的肆虐,讓一切改變。比如,若是以前豬肉漲價,安排進口,短時間內就可以平抑。現在就麻煩了,你得考慮各種突發狀況。進口的冷凍豬肉,各地頻頻爆出包裝物表面檢出陽性,不只是不能進入市場平抑豬肉價格,還需要人力物力去處理。像河南鄭州物流港暫時關閉,湖北襄陽封存進口冷凍食品,西安農貿市場禁售凍貨,山東等地也緊急下架封存過進口肉類,這些都屬宏觀層面的影響。
被牽扯的還有其它大宗商品,比如玉米,阿兮前些日子在招遠南鄉農村了解到,現在到農村收購玉米價格是1.15元一斤左右,農民手裡還存著約么三四成玉米,等著春節後陰歷二三月份賣。其他地區有做養殖業的網友透露,養殖場現在拿玉米,已經到了1.3元一斤左右。養殖成本提高,豬肉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了。
其二,防疫因素,對農業生產有較大影響。
大家都親身經歷過待在家裡全民抗「疫」,那段時間,農業生產承受了巨大壓力,很多生鮮農產品根本運不出去,更不能擺攤自銷,收購商也進不來,只能眼睜睜地砸在手裡。就拿蘋果舉例吧,往年聖誕節前到春節後,都是出貨好時機,可因疫情影響,冷風庫門可羅雀,價格低廉,也無客戶上門,很多果農虧了錢。
這教訓讓許多種植戶心有餘悸,上個月和鴻姐一起去南京農業大學參加活動,她帶了自家種植的柑橘給我們吃,是那種老廣柑,酸甜多汁,好吃得不得了。南農俞院長問她在當地行情,又問果園直發不?鴻姐說5斤果子15.8元,就可以果園直發到家。當時大家都有點方,怎麼可以這么便宜?鴻姐就說,她是考慮今年冬天疫情不知道會啥樣?怕萬一像去年那樣,路一封發不出去,就爛手裡了。
有鴻姐這樣想法的農人很多,他們經歷過一次次慘痛,便有了風險意識,哪怕人人說種植養殖是機遇,他們也不會拿身家性命冒險。比如說養豬,豬二哥價格哪怕飛上天,經歷了非洲豬瘟的養殖戶,也不會在一頭仔豬都要上千元,玉米等飼料大幅漲價的時候,一個猛子扎進去,砸鍋賣鐵搞養殖,一旦出點事,怕是再也別想翻身了。
大家看新華網發的農業農村部關於全國生豬存欄分析就知道,如今生豬生產也不過是恢復到常年水平90%以上,預計得到2021年上半年產能有望完全恢復 。這說明短期內想豬肉大幅降價,太難了。能維持在上年同期水平,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總之,沒有無緣無故的漲跌,今年情況特殊,諸多因素趕在一起,價格有波動,也在情理之中。因疫情仍未解除,一切都無法按照正常年份來預測。奢望像以前一樣全球一盤棋,下活農產品平衡,怕是不好辦了,還得早早適應,做好自力更生的准備。
3、春節的菜價紛紛暴漲,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反映說物價較之前都有了大幅的上漲,尤其是人們經常買的雞蛋、大蔥、白菜、肉類、水果等與大家息息相關的商品,越來越多的人感覺錢不夠花了,說去超市沒買什麼東西,好幾百就花出去了。
還有人都說價格上漲是因為某些人囤積商品,形成物資短缺從而造成物價上漲,其實這個說法也不全面,決定商品價格的高低有許多種因素,不見得只是某些人就能操縱得了的,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春節的因素,我們都知道每到大型節日之前,大家的采購需求比較旺盛,尤其是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看重的一年中最大的節日,采購年貨成了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最近臨近年關巨大的消費需求推高了某些商品的價格,尤其是各種肉類、蔬菜等,年底價格上漲屬正常現象。
二是疫情的因素,最近全國各地疫情較之前有所反彈,許多地方都出現了交通管控,尤其是山東、河北等蔬菜、雞蛋等食品主產區,許多商品無法外送,導致部分商品出現了短缺,供小於需的情況下,價格自然就有所上揚了。
三是寒潮的因素,入冬以來尤其是12月中旬以後,全國許多地區溫度驟降,還有雨雪天氣,蔬菜的采購、運輸、倉儲等成本不斷的上升,也造成了物價同步上升。
四是成本的增加,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農產品的成本較之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比如種子、農葯、飼料、人工、倉儲、運輸、銷售等成本都在增加,相應的商品的銷售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以上分析的都是比較直觀的一些直接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而從大的方面講其實還有許多因素,比如我國經濟一直在高速增長,人們對物資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加,而人們的收入較之前也有一定的增長,所以也推動了物價的上漲。
還有我國一直在實現寬松的貨幣政策,發行的貨幣超過了經濟社會應該有的貨幣數量,造成市面上商品佔有的貨幣價值就會增加,這樣就會推高物價的上漲。而有人說了為什麼要這樣呢?少發行一些貨幣不行嗎?其實從經濟學的角度說,國家適度的多發行一些貨幣,通過補充流動性來刺激經濟增長,可以有效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從而調動市場經濟活力,但是貨幣寬松也是有度的,不然很容易就會引起物價高速上漲導致通貨膨脹。
最後就是國際因素的影響,現在全球是個大的經濟體,只要其中一個國家發生變化就會帶動其他國家發生改變,尤其是類似美國這樣的大國,其實我們國家超發貨幣很大程度是由於美國因素,在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背景下,他在印製鈔票的同時,全球其他國家就得跟著印發,從而導致了全球貨幣超發,進而引起通貨膨脹。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物價的上漲,綜合了方方面面的多種因素,是個比較復雜的過程,至於近期的物價上漲,我想更多還是因為年末、疫情及天氣等因素疊加而產生的上漲現象,相信春節過後,物價水平會有一定的回落,並逐漸步入正常的運行軌道,但是已經有專家表態,今年的物價將會「溫和上漲」,大家還是應做好相應的心理准備。
4、上周蔬菜、水果批發價上漲2.2%、2.4%和2.6%,春節菜價如何?
春節臨近,百姓都開始了春節的大采購,為自己家的年夜飯添磚加瓦,當然各種肉類、蔬菜、水果、海鮮等是必不可少的存在,隨著春節的臨近這些物品的價格也隨之增長,現在春節的菜價也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高的時期,菜農們也可以藉助這個盛大的節日而得到一些利益。
由於今年豬肉價格的飛速增長,導致其它食物的價格也隨之增長,豬肉價格可以說是增長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甚至於與平時的牛肉等有一個相同的高度,這對於老百姓的生活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壓力,因為豬肉原來的價格比較低,而且所富含的營養也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這次豬肉價格的只增不減讓百姓們吃不起豬肉,這也是社會不想要看到的一種景象。而正是因為豬肉價格的突漲從而導致人們去購買其它食物來滿足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所以其它蔬菜水果等的價格也漲了不少。
而春節臨近各種蔬果的價格也有所增長,每年的新春佳節都是各個領域的商家可以“大展身手”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物品,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都會隨著新年的臨近而不斷地漲價。春節作為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節日,百姓們都會為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而早早地做准備,所以都會在過年之前囤很多地年貨,年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而上一周蔬菜的批發價格就同比上漲了很多,這一周更是新年周所以所有的蔬菜水果等的的價格都上漲了一個新的高度,可以說現在的蔬果價格是一年之中最貴的。
臨近春節所有的蔬果等食品或是物品的價格都會增長,這也是為商戶們一年之中提供的便利,為他們一年中付出的辛苦謀取福利,所以很多的百姓都會提前購買年貨,這也是每一年新年的流程。
5、春節回家車站餐館的飯菜為啥那麼貴?
又到了春節該回家的時候,很多的人都已經收拾起行囊,准備回家。可能大家都遇到的一個情況就是,在火車站等車餓的時候,去餐館吃飯發現飯菜味道不怎麼好吃,而且價格還比平常貴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飯菜貴的原因之一是時間特殊。
春節期間,客流量大,客運主體以學生和農民工為主,他們大部分時間是待在當地上學或打工,只有在假期時才會大批量地回家,尤其是在春節期間。
其次,商家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
平時餐館的營業額可能一般,因為客流量不夠大,但是在春節期間,回家的人多,去餐館吃飯的人肯定會比平時多出幾倍,更有些餐館就是趁著過年的這幾天提高飯菜價格來狂賺錢。有些人可能會嫌貴,但是轉念又想,反正一年可能也就吃這一次,就即使是小貴也會選擇去。
還有就是現在的通貨膨脹比較厲害,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物價依然在上漲,房租,水電費等可能都隨之上漲,像在餐館里工作,更是有各種人工費,員工獎金都得要算在其中。為了緩解這種情況,餐館老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有甚者,不僅是提高了飯菜價格,還減少了飯菜量,以此增多可銷售飯菜的數量。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回鄉人們在心理上感覺在這個時候可能不太在意這些。
畢竟大部分人一年就只能回家一次,平時都待在大城市裡打工,積攢了一年的積蓄,回家時也想要犒勞一下自己,此刻覺得吃一頓稍微貴點的飯菜也沒啥。
6、春節將至,蔬菜往往價格會上漲,你的城市菜價怎麼樣了?
春節將至,蔬菜往往價格會上漲,你的城市菜價怎麼樣了?2022年春節蔬菜價格預計會怎樣?過年菜價會漲到什麼價呢?據了解,我們維持看空生豬03合約的看法,且對雞蛋01合約的後市上漲空間保持謹慎態度,且預計春節之後肉蛋價格將與蔬菜價格加速共振下行。
中信建投稱,蔬菜正成為農產品鮮食品類價格的重要影響因子,「菜比肉貴,繼而,何不吃肉糜」不再是一個笑話。今年6月以來蘿卜,白菜,菜花,菠菜,芹菜,西葫蘆,絲瓜,苦瓜,番茄和茄子等蔬菜價格上漲幅度已經超過100%,而其中芹菜,西葫蘆,絲瓜的價格漲幅居前,已經達到200%以上。
蔬菜是肉類消費的重要補充,大幅的價格變化對雞蛋和豬肉價格存在擾動中信建投研究認為,蔬菜、肉類、禽蛋、豆製品等是構成餐飲結構中「菜」的主要部分,在正常情況下,我們講求維生素、纖維、蛋白的合理搭配,因此,蔬菜作為維生素的主要提供方,蛋肉禽類作為蛋白質的主要提供方,民眾消費的主要目的是不同的。不過,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通常講求葷素搭配,而搭配的比例如何,一方面可能受到價格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價格。
如果觀察雞蛋價格指數和蔬菜價格指數的變化,一定能夠得出兩者具有較強相關關系的結論。實際測算可以得到,2021年兩者的相關系數約為0.41,相關關系比較明顯;不過,如果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下,例如十年,兩者的相關關系僅為0.18,屬於弱相關。
肉蛋和蔬菜本身作為食品,確實具有一定的替代關系,不過長期的相關關系更多來自於兩者面對共同的需求波動。
當季節性需求偏強時,蔬菜和雞蛋等產品容易出現共同漲價的情況,而又由於蔬菜的種植周期、面臨的天氣等風險因素同養殖不同,因此供應端的節奏並不一致,最終就形成了相對較弱的相關關系。因為兩者的相關關系不具有因果性,長期以來我們在分析雞蛋和肉類時並沒有將蔬菜價格作為主要因素。但隨著蔬菜價格的上漲,近期明顯提升的相關關系表明,除了原有的共振因素外,更多了一層替代傳導。
雞蛋和豬肉當中,雞蛋受到蔬菜的影響是更加明顯的。雞蛋在餐飲環節介於純肉類和蔬菜之間,是最貼近蔬菜消費的動物蛋白,在過去的歷史中也能夠發現因為蔬菜價格上漲導致的雞蛋價格上漲。
蔬菜和豬肉要形成相互的替代,單一方面的價格漲跌可能還不夠,而當前市場出現了豬價較前期大幅下跌而蔬菜大幅上漲的情況。兩者價差迅速收縮,原先因為豬價極高導致的消費萎靡在菜價平穩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更快的時間恢復,但由於菜價的大幅上行,恢復速度也就超越預期。
中信建投研究認為,受到生產的自然條件限制和非均衡上市的影響,蔬菜價格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總體上,每年5-6月春季蔬菜的集中上市是蔬菜整體價格的最低點,其後的7-9月隨著高溫和南方台風的到來,蔬菜價格逐漸回升,至10-11月秋季蔬菜大量上市繼續拉低價格。12月開始,冬季帶來的露地蔬菜供應結束和春節帶來的季節性消費將蔬菜價格推至最高,其後隨著貯藏蔬菜品質下降及氣溫回升供應增加,蔬菜價格再次回落。
今年10月之前的蔬菜價格走勢基本與往年一致,但自10月開始,蔬菜價格迎來了反季節的快速上漲,其價格已經達到了往年春節時的水平。
導致今年蔬菜價格反季節走勢的主要原因來自前期的陰雨天氣。從九月下旬開始到十月上旬,這期間蔬菜主產區雨水偏多,蔬菜的種植、生長、採摘、存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蔬菜普遍上市推遲,而且產量不佳。這在導致蔬菜供應的緊缺的同時,推動蔬菜整體價格出現上漲。
一般來看供求變化是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基本原因,其中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的快速上升是推動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自然災害,信息不對稱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外部沖擊是農產品價格突變的重要驅動。
此外,全國蔬菜生產相對集中,其中黃淮海與環渤海區,長江區的蔬菜產量能在全國佔比超過70%,空間分布的非均衡的特點也造成了我國蔬菜價格較大幅度波動。
產銷分離是我國蔬菜市場的重要特徵,蔬菜在全國范圍內的南北調運雖然能在總體上緩解供需失衡,但流通環節的大幅增加也造成了蔬菜價格在供需不平衡時期的大幅上漲,我們認為貿易環節的增多後的流通成本及今年三季度蔬菜的歉收是本輪蔬菜價格上行的關鍵原因。
目前隨著天氣的轉涼,蔬菜供應正處於由北方向南方轉移,由露天蔬菜向設施蔬菜轉移的更迭期。設施(溫室、大棚等)蔬菜的入場將增加蔬菜供應,考慮到一般蔬菜播種到成熟需要1-2個月,預計至11月中旬,設施蔬菜就將填補秋季蔬菜造成的供應缺口。
北方地區設施蔬菜往往需要一定的供暖來解決低溫造成的負面影響,而供暖的渠道以燒鍋爐(原材料為煤)和熱風爐(原材料為煤和油)為主。今年煤炭價格至今已經翻了三倍,採暖成本的大幅上漲一方面讓部分蔬菜種植戶因預期種植收益下降選擇棄種,另一方面也切實推高了設施蔬菜的種植成本,因此設施蔬菜價格的上漲難以避免。
同時,今年拉尼娜天氣再臨,NOAA預測有82%的概率拉尼娜將持續到今年12月-明年2月。拉尼娜的到來意味著今年是冷冬的概率大增,而北方設施蔬菜在冷冬條件下的採暖需求必然上升,這亦將同步推高蔬菜採暖成本,一般年份設施蔬菜的成本分項中包含化肥和機械的物質與服務費用佔比28%左右,今年該項成本在總成本中的佔比預計將大幅上漲。
今年氣溫偏低和能源漲價帶來的採暖成本的上漲將推升蔬菜整體價格上漲,因此四季度預計蔬菜回落空間有限,我們預計未來3個月蔬菜價格將維持強勢格局,甚至進一步沖高。但中期仍舊受到農業蛛網周期的約束,尤其關注到蔬菜生長短周期的特徵,明年春節之後後的蔬菜價格面臨加速下跌的風險。
中信建投研究稱,我們認為,過去兩周肉蛋價格的大幅上行確實受到了蔬菜上行的提振,且在未來2-3個月蔬菜價格的持續偏強有助於提升肉,蛋的替代消費需求,支撐本輪肉,蛋的反彈幅度。但我們並不看好長期的蔬菜價格上行,本輪的上行在長周期里也預示著未來的大幅走低,因此蔬菜價格並不足以逆轉肉,蛋本身的供需基本面。
養殖產品在現貨市場中供給端都有追漲殺跌的習慣,現貨的大幅波動帶來期貨的上躥下跳,甚至扭曲了期貨市場中長期的預期,這反而是給我們交易和套保提供了更好的機會,我們維持看空生豬03合約的看法,且對雞蛋01合約的後市上漲空間保持謹慎態度,且預計春節之後肉蛋價格將與蔬菜價格加速共振下行。以上就是關於2022年春節蔬菜會漲價嗎?過年菜價會漲到什麼價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