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葯理作用是什麼
1、春節到,百合茯苓養胃氣
快過年了,大快朵頤的節日到了。美酒佳餚、寒涼海鮮、特色小吃等雖然滿足了舌尖的味蕾,卻給腸胃帶來了負擔。中醫認為,脾胃乃人體「後天之本」,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物質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但它最怕的就是飲食不節,一旦遭受「攻擊」,便會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噯氣反酸、腹脹腹痛、大便秘結等問題。幾千年來,中醫葯在防治胃病方面有著成熟的理論基礎和大量效驗方劑。在這個腸胃容易「受傷」的放假期間,不妨試試養胃中葯健脾和胃。本期,給大家介紹兩味具有養胃效果的葯食同源之品——百合與茯苓。
百合:鱗莖入葯,調中焦脾胃
百合屬百合科百合屬草本植物,是很好的葯用植物。百合中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食用 歷史 悠久,兼具滋補保健功用,被譽為葯膳佳品。
中醫應用百合防病治病的 歷史 長達2000餘年,最早收載於《神農本草經》中,稱其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而此處的「中」指中焦脾胃。歷代中醫葯書籍對百合的功用和主治多有描述,尤其是清代名醫劉若金在其所著的《本草述》中對百合的功效做了比較簡明扼要的概括:「百合之功,在益氣而兼之利氣,在養正而更能去邪,為滲利和中之美葯也。」
鱗莖是百合入葯及供食用部位,其肉質肥厚、色澤潔白、味甜清香、略有苦味。中醫認為,其性平微寒,歸心、肺、胃經,能滋陰清熱、潤肺養胃,對慢性胃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現代葯理研究表明,百合鮮莖含有蛋白質、澱粉、脂肪以及糖類、果膠、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其中所含的果膠具有保護胃黏膜的功效。以百合澱粉作為原料所製成的麵食,常吃可健脾養胃、滋補身體,清代劉灝在《廣群芳譜》中曾言以百合「搗粉作麵食最益人,和肉更佳」。
茯苓:預防胃潰瘍
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乾燥菌核,中醫發現和使用茯苓的 歷史 十分悠久,《淮南子》中即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描述。《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此後歷代中醫葯古籍均沿用《神農本草經》的觀點,認為茯苓不僅是一味常用中葯,也是滋補食品。
中醫學認為,茯苓味甘淡、性平和,具有滲水利濕、健脾養胃、寧心安神、補精益氣等功效,可用於脾胃虛弱、水腫尿少、腹瀉便溏、驚悸失眠等症。現代葯理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一種植物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力;茯苓粉具有預防胃潰瘍及鬆弛平滑肌的作用。
三道養胃葯膳
百合和茯苓功效如此好,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如何用它們來養胃,下面推薦三款養胃葯膳。
1.百合粥。取粳米100克、鮮百合50克(或干百合30克),冰糖適量。將鮮百合洗凈、去皮,或將干百合磨成粉,備用;粳米淘洗干凈後放入鍋內,加清水煮至粥將成;加入備好的鮮百合或干百合粉,繼續煮至粥成即可。食用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2.百合南瓜露。取鮮百合50克、南瓜500克、牛奶250毫升、冰糖適量。鮮百合洗凈、去皮,備用;南瓜洗凈後剖開,去皮籽,切小塊,上鍋蒸熟後搗泥;砂鍋中放適量清水,煮沸後慢慢加入南瓜泥,不停攪拌,待煮沸並成為羹糊狀時,調至小火,加入鮮百合及牛奶;5分鍾後,調入適量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3.八珍茯苓糕。取茯苓150克,淮山葯、白扁豆、炒薏米、芡實、蓮子肉(去芯)各50克,太子參或黨參10克,糯米粉150 克,綿白糖、酵母粉適量。將茯苓研磨成細粉,過篩,去筋和雜質,備用;淮山葯、白扁豆、炒薏米、芡實、蓮子肉、太子參或黨參研為細末,備用;糯米粉、茯苓粉及另7種葯材的細粉混合,加入適量綿白糖、酵母粉、溫水,和勻,上鍋蒸糕。
需要提醒的是,服葯膳的同時要注意調暢情志,規律起居,節制飲食,以更好地顧護胃氣。
2、葯理作用與作用機制有啥區別
葯理作用:這個葯能治療什麼病,能起什麼效果。作用機制:這個葯通過什麼生化反應來達到治療目的的!
作用機制是來解釋葯理作用的~~
不知道我這樣講是否能明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杏仁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長輩都喜歡囤一些在家裡吃,有哪些功效嗎?
杏仁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長輩都喜歡囤一些在家裡吃,有哪些功效嗎?
1.杏仁含量較高的是植物蛋白,能為人類提供優質營養,有效降低血液中有害膽固醇的含量,從而起到滋補作用。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降低患肺癌的風險。此外,富含杏仁的纖維素對腸道也極為友好。功效與作用杏仁:具有降氣、止咳平喘、通便的功效;現代葯理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具有止咳、平喘、止痛和調節免疫的作用。
2.杏仁含有油脂,可以緩解便秘,治療便秘。杏仁富含黃酮類和多酚類物質,可降低體內膽固醇含量和血液粘度,從而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系統。杏仁能促進皮膚微循環,使皮膚紅潤有光澤,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多吃杏仁有助於增強大腦記憶,有助於兒童智力發育和預防老年痴呆症。杏仁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鈣、磷、鐵等營養物質。其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在水果中僅次於芒果,人們稱大平為抗癌之果。
3.杏仁富含黃酮類和多酚類物質,不僅可以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還能顯著降低患心臟病和許多慢性病的風險。杏仁還具有美容作用,能促進皮膚微循環,使皮膚紅潤有光澤。當你吃杏仁的時候,它富含纖維素,可以幫助我們清肺瀉火,通便解毒,尤其是對於便秘的老年患者。吃杏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降低體內的膽固醇,還可以幫助心臟病患者降低發病率,所以吃杏仁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苦味杏仁中的苦味杏仁苷能促進正常動物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不僅能促進油酸型呼吸窘迫綜合征實驗動物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還能改善病理改變。
4、西洋參有什麼功效?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春節期間,中國人有給長輩和朋友送禮的習慣。這時,珍貴的中葯材是熱門選擇,如燕窩、驢皮膠和西洋參。其中,很多人喜歡把西洋參作為禮物送給老人,不僅因為西洋參是高檔中葯材,還因為西洋參有很多功效,很適合送禮。現在,西洋參的價格越來越高了。
它有什麼功效呢?花旗參,就是通常說的西洋參。是一種著名的滋補品。西洋參是從西洋參的干根中提煉出來的,西洋參是箭毒科的一種植物。它嘗起來很苦,有一種甜味。傳統中醫認為,花旗參能回歸心、肺、腎經。西洋參的作用是滋養氣陰,清火生津。主治陰虛火旺,咳嗽痰血,發熱引起的氣陰兩傷,以及體液不足口乾,內熱消渴。本草綱目》記載:"補肺降火,生津去膩,虛火為宜"。醫宗慎思錄》中也記載:"性涼補,凡飲人參不溫者,皆可代之"。
現代研究表明,西洋參含有人參皂苷、揮發油、樹脂等活性成分,是其葯理作用的來源。首先,西洋參具有一定的消除疲勞的作用,這是因為西洋參的皂甙可以幫助增強中樞神經的作用,從而消除疲勞,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為人體提供能量,消除瞌睡,保持大腦清醒,所以很多人坐車出行都會攜帶一定量的西洋參。其次,西洋參還能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很多老年人在平時吃西洋參,因為西洋參能擴張血管,還能促進紅細胞膜的流動性,幫助血液有效運輸,在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方面起到有效作用。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5、葯理作用的基本表現是什麼
葯理效應是葯物作用的結果,是機體反應的表現。葯理效應是機體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變,功能提高的成為興奮,功能降低的稱為抑制。葯理效應與劑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比例,這就是劑量-效應關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由於葯理效應與血葯濃度的關系較為密切,故在葯理學研究中更常用濃度-效應關系(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葯理效應是葯物作用的結果,是機體反應的表現。葯理效應是機體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變,功能提高的稱為興奮,功能降低的稱為抑制。如腎上腺素升高血壓,呋塞米增加尿量均屬興奮:阿司匹林退熱和嗎啡鎮痛均屬抑制。
葯理效應與劑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比例,這就是劑量-效應關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由於葯理效應與血葯濃度的關系較為密切,故在葯理學研究中更常用濃度-效應關系(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用效應強弱為縱坐標、葯物濃度為橫坐標作圖得直方雙曲線(rectangular hyperbola)。如將葯物濃度改用對數值作圖則呈典型的對稱S型曲線,這就是通常所講的量效曲線。葯理效應強弱有的是連續增減的量變,稱為量反應(graded response),例如血壓的升降、平滑肌舒縮等,用具體數量或最大反應的百分率表示。有些葯理效應只能用全或無,陽性或陰性表示稱為質反應(all-or-none response或quantal response),如死亡與生存、抽搐與不抽搐等,必需用多個動物或多個實驗標本以陽性率表示。用累加陽性率對數劑量(或濃度)作圖也呈典型對稱S型量效曲線。<br><br> 從上述兩種量效曲線可以看出下列幾個特定位點:最小有效濃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即剛能引起效應的閾濃度(threshold concentration)。如果橫坐標用劑量表示,將「濃度」改為「劑量」即可,下同。半數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是能引起50%陽性反應(質反應)或50%最大效應(量反應)的濃度或劑量,分別用半數有效濃度(EC50)及半數有效劑量(ED50)表示。如果效應指標為中毒或死亡則可改用半數中毒濃度(TC50)、半數中毒劑量(TD50)或半數致死濃度(LC50)、半數致死劑量(LD50)表示。繼續增加濃度或劑量而效應量不再繼續上升時,這在量反應中稱為最大效能(maximum efficacy),反映葯物的內在活性。在質反應中陽性反應率達100%,再增加葯量也不過如此。如果反應指標是死亡則此時的劑量稱為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葯物效應強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應(一般採用50%效應量)的相對濃度或劑量,反映葯物與受體的親和力,其值越小則強度越大。葯物的最大效能與效應強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並不平行。例如利尿葯以每日排鈉量為效應指標進行比較氫氯噻嗪的效應強度大於呋塞米,而後者的最大效能大於前者。葯物的最大效能值有較大實際意義,不區分最大效能與效應強度只講某葯較另葯強若干倍是易被誤解的。量效曲線中段斜率(slope)較陡的提示葯效較激烈,較平坦的提示葯效較溫和。但在質反應曲線,斜率較陡的曲線還提示實驗個體差異較小。曲線上的每個具體數據常用標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個體差異(indivial variation)。<br><br> TD50/ED50或TC50/EC50的比值稱為治療指數(therapeutic index),是葯物的安全性指標。治療指數為4的葯物相對較治療指數為2的葯物安全。由於TD與ED兩條量曲線的首尾可能重疊,即ED95可能大於TD5,就是說在沒能獲得充分療效的劑量時可能已有少數病人中毒,因此不能認為治療指數為4的葯物是安全的。還由於該指標所指的葯物效應及毒性反應性質不明確,這一安全指標並不可靠。在動物實驗常用LD50/ED50作為治療指數,性質相似。較好的葯物安全性指標是ED95~TD5之間的距離,稱為安全范圍(margin of safety),其值越大越安全。葯物的安全性與葯物劑量(或濃度)有關,因此如果將ED與TD兩條量效曲線同時畫出並加以比較則比較具體。<br><br> 關於葯物劑量各國葯典都制定了常用劑量范圍,非葯典葯葯廠在說明書上也有介紹。葯典對於劇毒類葯品還規定了極量(包括單劑量、一日量及療程量),超限用葯造成不良後果醫生應負法律責任。
6、什麼是葯理作用
葯理作用即葯物的作用機制,在體內與什麼結合作用在什麼酶上來發揮作用。
葯理作用與葯物的用途是有區別的,用途一般直接是指導能治什麼病。
例如人參的葯理作用如下:
1、對中樞神經功能的影響。興奮與抑制的調節作用,提高腦力工作效率,益智作用;
2、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3、增強造血功能;
4、對內分系統的影響。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性腺功能;
5、對物質代謝的影響。促進核酸和蛋白質合成,降血脂,降血糖。
7、青黴素的葯理葯效
青黴素類抗生素是β-內醯胺類中一大類抗生素的總稱,由於β-內醯胺類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而人類只有細胞膜無細胞壁,青黴素類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療指數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黴素類抗生素常見的過敏反應在各種葯物中居首位,發生率最高可達5%~10% ,為皮膚反應 ,表現皮疹、血管性水腫,最嚴重者為過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後數分鍾內發生,症狀為呼吸困難、發紺、血壓下降、昏迷、肢體強直,最後驚厥,搶救不及時可造成死亡。各種
給葯途徑或應用各種制劑都能引起過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葯的發生率最高。過敏反應的發生與葯物劑量大小無關。對該品高度過敏者,雖極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體內可致癲癇樣發作。大劑量長時間注射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葯或降低劑量可以恢復。
內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壞。肌注或皮下注射後吸收較快,15~30min達血葯峰濃度。青黴素在體內半衰期較短,主要以原形從尿中排出。
青黴素葯理作用是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青黴素的結構與細胞壁的成分粘肽結構中的D-丙氨醯-D-丙氨酸近似,可與後者競爭轉肽酶,阻礙粘肽的形成,造成細胞壁的缺損,使細菌失去細胞壁的滲透屏障,對細菌起到殺滅作用。 臨床中出現濫用葯物的問題,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尤其是青黴素與其他葯物的配伍應用,所產生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是不可忽視的。
1 .青黴素不可與同類抗生素聯用
由於它們的抗菌譜和抗菌機制大部分相似,聯用效果並不相加。相反,合並用葯加重腎損害,還可以引起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它們之間有交叉抗葯性,不主張兩種β-內醯胺類抗生素聯合應用。
2. 青黴素不可與磺胺類葯物和四環素類葯物聯合使用用
青黴素屬繁殖期「殺菌劑」,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四環素屬「抑菌劑」,影響菌體蛋白質的合成,二者聯合作用屬拮抗作用,一般情況下不應聯合用葯。臨床資料表明單用青黴素抗菌效力為90%,單用磺胺類葯效力為81%,兩者聯合用葯抗菌效力為75%,若非特殊情況不可聯合使用。
3. 青黴素不可與氨基糖苷類葯物混合輸液
兩者混合同於輸液器給病人輸液,因青黴素的β-內醯胺可使慶大黴素產生滅活作用,其機制為兩者之間發生化學相互作用,故嚴禁混合應用,應採用青黴素靜脈滴注,慶大黴素肌肉注射。
綜上所述,青黴素聯用不當,由於葯物的相互作用,而導致葯物不良反應是不可低估的。青黴素是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最常用抗生素,嚴格掌握用葯的適應證,合理聯用,措施得力,減少不必要的不良反應。
⒋氯黴素、紅黴素、四環素類、磺胺葯等抑菌劑可干擾青黴素的殺菌活性,不宜與青黴素類合用,尤其是在治療腦膜炎或需迅速殺菌的嚴重感染時。
⒌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葯可減少青黴素類在腎小管的排泄,因而使青黴素類的血葯濃度增高,而且維持較久,半衰期延長,毒性也可能增加。
⒍青黴素鉀或鈉與重金屬,特別是銅、鋅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後者可破壞青黴素的氧化噻唑環。由鋅化合物製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響青黴素活力。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環素注射液皆可破壞青黴素的活性。青黴素也可為氧化劑或還原劑或羥基化合物滅活。
⒎青黴素靜脈輸液加入頭孢噻吩、林可黴素、四環素、萬古黴素、琥乙紅黴素、兩性黴素B、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苯妥英鈉、鹽酸羥嗪、丙氯拉嗪、異丙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後將出現混濁。故該品不宜與其他葯物同並滴注。
⒏青黴素可增強華法林的作用。
⒐該品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混合後,兩者的抗菌活性明顯減弱,因此兩葯不能置同一容器內給葯。 青黴素過敏
口服後吸收迅速,約75%~90%可自胃腸道吸收,食物對葯物吸收的影響不顯著,它的蛋白結合率為17%~20%,血消除半衰退期(t1/2)為1到1.3小時,服葯後約24%~33%的給葯量在肝內代謝,6小時內46%~68%給葯量以原型葯自尿排出,尚有部分葯物經過膽道排泄,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長至7小時。血清透析可清除青黴素,腹膜透析則無清除該品的作用。
青黴素是各類抗生素中毒副作用最小的,因為其作用機理在於破壞細胞壁形成過程和結構,而人體沒有細胞壁。青黴素對人體基本沒有葯理毒性,但大劑量青黴素也可能導致神經系統中毒。青黴素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在於青黴素的提純不足,其中的雜質容易使人體過敏。
⒈過敏反應:青黴素過敏反應較常見,在各種葯物中居首位。嚴重的過敏反應為過敏性休克(Ⅰ型變態反應)發生率為0.004%~0.015%,Ⅱ型變態反應為溶血性貧血、葯疹、接觸性皮炎、間質性腎炎、哮喘發作等,Ⅲ型變態反應即血清病型反應亦較常見,發生率為1%~7%。過敏性休克不及時搶救者,病死率高。因此,一旦發生必須就地搶救,立即給病人肌注0.1%腎上腺素0.5~1ml,必要時以5%葡萄糖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作靜脈注射,臨床表現無改善者,半小時後重復一次。心跳停止者,腎上腺素可作心內注射。同時靜脈滴注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並補充血容量;血壓持久不升者給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葯。亦可考慮採用抗組胺葯以減輕蕁麻疹。有呼吸困難者予氧氣吸入或人工呼吸,喉頭水腫明顯者應及時作氣管切開。青黴素酶應用意義不大。
⒉毒性反應:青黴素毒性反應較少見,肌注區可發生周圍神經炎。鞘內注射超過2萬單位或靜脈滴注大劑量青黴素可引起肌肉陣攣、抽搐、昏迷等反應(青黴素腦病),多見於嬰兒、老年人和腎功能減退的病人。青黴素偶可致精神病發作,應用普魯卡因青黴素後個別病人可出現焦慮、發熱、呼吸急促、高血壓、心率快、幻覺、抽搐、昏迷等。此反應發生機制不明。
⒊二重感染:用青黴素治療期間可出現耐青黴素金葡菌、革蘭陰性桿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過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⒋高鉀血症(低鉀血症)與高鈉血症:如靜脈給予大量青黴素鉀時,可發生高鉀血症或鉀中毒反應。大劑量給予青黴素鈉,尤其是對腎功能減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造成高鈉血症。每日給予病人1億單位青黴素鈉後,少數病人可出現低鉀血症、代謝性鹼中毒和高鈉血症。
⒌赫氏反應和治療矛盾:用青黴素治療梅毒、鉤端螺旋體病或其他感染時可有症狀加劇現象,稱赫氏反應,系大量病原體被殺滅引起的全身反應。治療矛盾也見於梅毒病人,系由於治療後梅毒病灶消失過快,但組織修補較慢,或纖維組織收縮,妨礙器官功能所致。
6.獸醫臨床上的過敏一般較輕,主要表現為流汗、興奮、不安、肌肉震顫、呼吸困難、心率加快、站立不穩、有時見蕁麻疹、眼瞼和面部水腫,陰門和直腸腫脹和無菌性蜂窩織炎、嚴重時休克甚至死亡。
【原因】
青黴素不穩定,可以分解為青黴噻唑酸和青黴烯酸。前者可聚合成青黴噻唑酸聚合物,與多肽或蛋白質結合成青黴噻唑酸蛋白,為一種速發的過敏源,是產生過敏反應最主要的原因;後者還可與體內半胱氨酸形成遲發性致敏原-青黴烯酸蛋白,與血清病樣反應有關。有葯物過敏史或者變態反應性患者,在局部用葯及長效制劑的時候發生率較高。
臨床使用中,應該避免高溫、酸鹼、以及重金屬離子的侵襲。盡量避免使用PH值顯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而在使用0.9%的氯化鈉做溶媒時,也應該做到現用現配,否則放置時間過長,也會引起青黴素的分解,而致過敏反應的發生。
【急救措施】
⒈立即停葯,平卧,就地搶救,採用頭低足高位。
⒉皮下注射 0.1% 鹽酸腎上腺素 0.5~1 毫升,兒童酌減,每隔半小時可再皮下注射 0.5 毫升,直至脫離危險期,必要時加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葯。
⒊心臟停跳者,行心臟胸外按壓術或心內注射 0.1% 鹽酸腎上腺素 1 毫升。
⒋吸氧,呼吸抑制時口對口人工呼吸,並肌肉注射尼可剎米或山梗菜鹼等呼吸中樞興奮劑。
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行氣管切開術。
⒌用氫化考的松 200 毫克,或地塞米松5~10 毫克加入 50%Glucose40 毫升中靜脈注射,或加入 5-10%Glucose500 毫升中靜滴。
⒍根據病情需要可用血管活性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⒎糾正酸中毒及組織胺葯物的應用。
⒏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要做好護理記錄,不要搬動。
⒐可針刺人中,內關,印堂,合谷,湧泉等急救穴位。
⒑可用艾條灸內關,合谷,湧泉,關元,中脘等穴位。
青黴素腦病
青黴素腦病是青黴素的一種少見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通常青黴素僅有少量通過血腦屏障,但在用量過大,靜滴速度過快時,大量葯物迅速進入腦組織,即血及腦脊液中葯物的濃度升高,干擾正常的神經功能致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發應,如反射亢進、知覺障礙、幻覺、抽搐、昏睡等,稱之「青黴素腦病」。
青黴素腦病的發病機理未明,其原因是葯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樞神經抑制性遞質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和轉運,並抑制中樞神經細胞Na+-K+-ATP酶,使靜息膜電位降低所致。有文獻認為可能與青黴素鈉鹽中的陽離子有關,認為鈉、鋰、銨、鍶、鈣、鎂、鉀的毒性作用依次增大,此外與制劑純度,個體差異,劑量大小、注射方 法,速度、濃度均有關。有的學者證明青黴素G在腦脊液中的濃度超過8u~10u/ml,即可出現毒性反應,有人認為血腦屏障機能差是主要原因。青黴素進入機體後90%由腎臟排出,嬰兒腎功能差,使其半衰期延長,血中濃度增高,毒性增加,發生神經毒性作用。導致大腦興奮性增高——驚厥,即「青黴素腦病。目前主張嬰兒青黴素用量<60萬u/kg·d,新生兒<40萬u/kg·d,在24小時內分次輸入,腎功能不全及循環不良者更要慎用。
由於老年人腎功能的減退,青黴素和其它廣譜青黴素,半衰期延長?如青黴素G靜注,在25歲青年身上半衰期為0.55小時,而在70歲老年人身上半衰期則為1.0小時;普魯卡因青黴素半衰期在25歲青年身上為10小時,在70歲老年人身上則為18小時;雙氯青黴素在小於30歲青年身上半衰期為0.88小時,在大於65歲老年人身上則為3.97小時;羥氨苄青黴素靜注在青年身上半衰期為1小時~1.5小時,在89歲老人身上為2.67小時?。同時,由於老年人血漿白蛋白產生減少,75歲以上者僅為3.7%,因此吸收的抗生素在血液中呈結合狀態相應減少,其游離部分在血液和組織中升高。當老年人應用大劑量青黴素G、羧苄青黴素時,可出現神經~精神症狀,如反射亢進、知覺障礙、幻覺、抽搐、昏睡等,也可出現暫時的精神失常,容易形成「青黴素腦病」。
由於小兒的血腦屏障功能及腎功能不成熟,大劑量青黴素可使腦脊液濃度明顯增高,對中樞產生毒性作用,導致青黴素腦病的發生。另外,一百萬青黴素G鈉含Na+39mg,一百萬青黴素G鉀含V1+66mg,大量靜注時應注意K+、Na+在體內的瀦留。也容易形成「青黴素腦病」。
青黴素類特別是青黴素G的全身用量過大或靜脈滴注過快時,腦脊液中青黴素濃度超過8U/ml,可對大腦皮層直接產生刺激作用,出現痙攣、驚厥、癲癇甚至昏迷等嚴重反應。一般在用葯後24—72h內出現。常發生於新生兒,兒童和老年人,是因為葯物易於透過其血腦屏障。對於有腎功能減退或發生腎功能衰竭的病人,由於葯物排泄障礙,也易發生。
青黴素肌注區可發生周圍神經炎。鞘內注射超過 2萬單位或靜脈滴注大劑量青黴素可引起肌肉陣攣、抽搐、昏迷等反應。此反應多見於嬰兒、老年人和腎功能減退病人。青黴素偶可引起致精神病發作,應用普魯卡因青黴素後個別病人可出現高熱、焦慮、發熱等。
病情嚴重。主要表現為在原有疾病基礎上,突然出現驚厥、脫水、缺氧、呼吸急促及血生化學改變(如低血糖、低鈉血症、酸血症)、高血壓、心率快、幻覺、抽搐、昏迷以及呼吸衰竭等。此反應發生機理不明。有的小兒還可能出現肢體癱瘓,囟門未閉的小兒可見囟門隆起,少數小兒可出現運動不協調。上述症狀多在原患病後1~2周出現。
昏迷的時間長,可能留有嚴重的後遺症。後遺症可能包括呆傻、失明、耳聾、癱瘓等。少數病人可能會因病情嚴重而死亡。
【治療】
⒈停用青黴素 若發生青黴素腦病,及時停用青黴素。 2、立即吸氧。對昏迷病人還應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通暢,及時供氧並持續較長時期,促使腦水腫消退。必要時應進行氣管切開和人工呼吸。 3、抗驚厥,使用鎮靜、抗精神病葯物 肌注魯米那鈉,安定等。 4、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強的松、地塞米松,均有快速消炎與消水腫的作用,宜短期使用,一般不超過一周。 5、抗腦水腫葯 20%甘露醇靜脈推注。對反復顱壓增高病例宜反復應用,以防腦疝。同時還可加用快速利尿劑以增強脫水劑的作用。 6、加強透析及配合血液灌流、血液凈化等 7、對高熱、脫水、及血生化學改變(如低血糖、低鈉血症、酸血症)以及呼吸衰竭等,進行適當處理。 8、加快葯物清除,可減輕精神症狀。 9、能量支持治療。毒性在幾小時和幾十個小時可以代謝,但中毒的神經仍出於麻痹休克狀態,若得不到及早的治療使麻痹休克的神經興奮激活和營養,受累神經就會因缺血時間過長遲發缺血病理改變,醫學稱遲發性神經損害,就難以恢復。 10、本病絕大多數病人預後良好,症狀經適當治療後多在24小時內消失,沒有後遺症。如果昏迷時間持久,長達數天到數周,則可能引起小兒智能不全、失明、耳聾、肢體強直不能彎曲或癱瘓等嚴重後遺症。少數可因呼吸衰竭於較短時間內死亡。
【注意事項】
⒈青黴素的副作用中,過敏性休克是致命的,常引起人們的注意,而表現為腦病及周圍神經損害的神經毒性作用易被忽略。必須打消以往認為青黴素只要不過敏,就很少有中毒的觀念,千萬不要大劑量濫用青黴素(包括其它抗生素),必須用時,盡量少用靜脈輸注,老年人、小兒尤應慎用;此外,還須注意,青黴素與氨苄青黴素合用時,更易引起青黴素腦病的發生。
老年人應用抗菌葯物時,其消除過程影響明顯變慢。
⒉青黴素原本是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在人類抗感染的歷史上立過赫赫戰功,至今聲望不減。可能正因如此,出現了青黴素越用越廣、劑量日益增加的趨勢。有少數醫護人員給病人靜脈輸入大量青黴素,特別是靜脈輸注800萬單位以上用量,有的竟一日數次,並數日連續用葯。這不僅致血中青黴素濃度居高不下,還使得腦脊液中青黴素濃度也節節遞增,當腦脊液中的濃度>8單位/毫升時,就會刺激腦神經繼而出現反射亢進、知覺障礙、幻覺、抽搐、昏迷等腦病症狀,也可致短暫的精神失常,尤其是腎功能不全者、老人和小兒更易誘發本病。
⒊由於腎功能減退及血漿白蛋白減少,引起血濃度升高和腦脊液葯物濃度升高,從而產生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的緣故。因此,在老年人應用抗生素時,需根據腎功能調整給葯劑量,為防止「青黴素腦病」的發生,該類葯物劑量不宜過大,如病情需要大劑量時,宜每日劑量分3次~4次給予。順便提及,許多抗生素如頭孢類、萬古黴素、四環素、萘啶酸等都可因腎功能減低而血清濃度升高致使毒副作用增加。有些葯物可以減量應用,有些最好不用,而改用其它抗生素。
⒋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抗生素種類繁多諸如青黴素、頭孢菌素、泰能、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氯黴素、多粘菌素E、磺胺、喹諾酮、抗癆葯異煙肼、抗病毒葯(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種類的部分葯物都可不同程度地造成神經系統損傷,出現各種腦部症狀。
8、成都健胃消食片訂單全國第四!它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2月17日,支付寶數字生活平台發布新春數據報告顯示,成都人今年春節吃得很厲害,火鍋訂單同比翻2倍。更突出的是健胃消食訂單量——排名全國第四。
數據顯示,初一以來,餓了么火鍋外賣訂單同比去年增長2倍,年輕人“自主過年”的快樂里,奶茶螺螄粉也必不可少。成都的火鍋訂單同比翻2倍,螺獅粉訂單同比翻6倍,奶茶訂單同比翻3倍。但也有市民過年選擇食物“自律”,成都沙拉外賣同比翻4倍。
有意思的是,不少成都人為春節期間的吃吃喝喝早已做好准備,餓了么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腸胃類葯品外賣同比增長60%,從外賣訂單量排名來看,健胃消食片訂單成都排名全國第四,僅次北京、上海和福州。
健胃消食片是一味中成葯制劑。
其中的太子參、山葯補氣健脾為主葯;陳皮理氣和胃,山楂、麥芽消食化積共為輔葯。葯理作用還是在於促進胃液分泌和提高其酸度,以利於消化。以理氣消食為主,氣指的生理功能,也指脾氣的運化。消食指的幫助腸胃的消化。建議大家在飲食方面不要暴飲暴食,注意身體健康。
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春節在本地玩,更多成都市民選擇綠色出行。從全國來看,春節期間成都綠色出行熱度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成為春節期間公共交通最繁忙的城市之一。此外,支付寶上地鐵、公交、充電樁的搜索量分別增長了624%、388%、296%。
疫情後電影院線的首個春節檔回來了。隨著《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等大片火爆,支付寶上日均買票觀影人次上漲565%。奔著觀影品質的大眾越來越多,賈玲、劉德華、沈騰“新鐵三角”成為支付寶上搜索最熱的電影人,與此同時,3D眼鏡、 IMAX搜索漲幅也都超過650%。最愛去電影院看春節檔十大城市出爐,成都位列全國第六,僅次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和深圳。
春節長假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也輻射到了國內商超零售行業。全國熱門商圈的支付寶交易金額平均增長108%,成都最火爆的商圈是 寬窄巷子,交易金額上漲了142%。
9、青黴素殺菌的原理是什麼
青黴素屬於抗生素的,殺菌的機理主要是抑制細胞壁的形成。
青黴素是β-內醯胺類抗生素青黴素葯理作用是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青黴素對溶血性鏈球菌等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和不產青黴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對腸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狀桿菌、炭疽芽孢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