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期間跳水怎麼防止

春節期間跳水怎麼防止

發布時間: 2022-12-29 23:49:04

1、為什麼跳水比賽都是頭朝下入水,運動員入水前還應做好哪些防護?

我們在觀看跳水比賽時,通常看到運動員都是頭朝下入水的。以為這是賽事規則。其實是因為3個原因。一是安全第一的原則;二是技術處理的需要;三是不容易嗆水,發生危險。運動員入水前,應該做好熱身運動,避免發生意外。最好戴一個鼻夾,防止溺水。

首先,從事體育運動的人都知道,受傷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運動的前提都是安全第一。人的重心在上半身。頭朝下入水有利於看清水面及入水的角度,及時發現避開危險。如果頭朝上腳朝下入水,人與水的接觸面積會增大,難以掌握平衡,容易出現危險。眾所周知,我國跳水隊有一項要要世界領先的絕技“壓水花”技術。就是人的身體與水面的角度幾乎是直角,才能保證水花越小,得分率才越高。

其次,技術處理的需要。在跳水比賽中,有不同的動作姿勢。頭朝下落水屬於自由落體運動,可以通過手的技術動作來壓水花。腳的靈活程度跟手比起來,要差很多。因為在跳水過程中,落下來的速度很快,運動員可以張開手臂和手掌,增加與空氣的阻力,在水中流阻力變小,呈現更優美的入水效果。最後就是在水中向前游的時候,鼻子不容易嗆水,發生危險。

運動員在跳水前,要做好准備活動,讓身體適應水的溫度。彈彈手腿避免突然地劇烈運動使身體抽筋。然後站在岸邊,雙手在後背交叉。這是為了讓中心聚集在頭部,在腳蹬的過程中能夠給身體頂部一個更大的慣性,同時也方便空中變換手勢入水。注意身體呈45度傾斜。在身體以及水平時雙手就要開始朝向水面,雙手交叉。多做足暖身活動,可以發揮出更好的成績。

2、關於防止溺水的妙招

防止游泳溺水的方法: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峽谷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並且水下沒有雜草、岩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著海岸線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術不精良或體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處。在海岸做 一標記,留意自己是否被沖出太遠,及時調整方向,確保安全。


(2)春節期間跳水怎麼防止擴展資料:

防止溺水的措施:

1、不要私自在海邊、河邊、湖邊、江邊、水庫邊、水溝邊、池塘邊玩耍、追趕,以防滑入水中。

2、嚴禁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青少年,必須有大人的陪同並帶好救生圈。

3、嚴禁青少年私自外出釣魚。因為水邊的泥土、沙石長期被水浸泡,會變得很鬆散,有些地方還長了一層苔蘚,人踩上去容易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也有被摔傷的危險。

4、到公園劃船,不要在船上亂跑,或在船舷邊洗手、洗腳。尤其是乘坐小船時不要搖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被掀翻或下沉。

5、乘船時,一旦遇到特殊情況,一定要保持鎮靜,聽從船上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能輕率跳水。如果有人溺水,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

6、遇到大風大雨、大浪或霧太大的天氣,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耍。

7、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暑假防溺水安全「不放假」

3、防溺水方法

防溺水小妙招如下:
1、兒童溺水預防的首要行動是時刻有效看護。
2、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行蹤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裡,知道孩子做什麼,知道孩子和誰去,知道孩子何時回來。
3、當孩子在水中時,無論是在泳池中還是在開放性的水域中,大人不要自己看書或玩手機,因為溺水可能隨時發生,且過程很快。

4、如何防溺水 如何防止溺水事件的發生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非常重要,因此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多人同行並在老師、教練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遊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者,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4)春節期間跳水怎麼防止擴展資料:

發現有人溺水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行救助,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貿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後拖運。拖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如果水性不好的人千萬不可手拉手進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

一旦將溺水者搶救上岸,應立即進行急救。首先應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雜草及分泌物:使溺水者頭朝下,立刻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再用手掌迅速連續擊打其肩後背部,讓其呼吸道暢通,並確保舌頭不會向後堵住呼吸通道。

5、跳水的訓練中,該怎麼注意自身防護?

跳水是指運動者在必定高度的器械上起跳,結束空中動作後,以入水為結束的一項水上技巧運動。跳水運動一般可分為競賽性跳水和非競賽性跳水兩大類。

1.健康檢查。跳水前應先經體魄檢查。

2.飽食與空腹不宜跳水。跳水一般在飯後一小時左右中止為好。剛吃飽飯跳水,簡略惹起消化不良;空腹跳水,因血糖低,簡略惹起頭昏等症,招致事端的發生。

3.准備活動。跳水前的准備活動必定要充沛,必需將四肢、腰背、頭頸、關節充沛活動開。

4.防備胸腹受傷。初學跳水,沒有徹底把握入水的正確姿態和角度,因而在操練跳水時,應從低處開端,逐步增高,並留心把握好入水的姿態和角度。

5.避免鼻腔嗆水。假定入水後未能矯捷改動頭朝下的姿態,鼻咽腔中的空氣逸出較快,這時水壓相應增大,水就可能嗆入鼻腔或鼻腔深處,會發生一種異常傷心的沖擊覺得,以至能惹起鼻疾。防備鼻腔深部嗆水,入水後要矯捷打開手掌壓水並俯首,以改動頭朝下的姿態。鼻腔如有少數嗆水,應趕快上岸,並悄然擤鼻涕,以打掃鼻腔內的剩下水分。

跳水作為一項競技類運動項目,在中止的時分,需求調度全身細胞肌肉以及關節,這樣才華夠更好的中止更多高難度的動作,而且這樣也可以鍛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使體內血液循環加速,前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功用。但是在中止跳水這項運動的時分,也要留心很多細節,畢竟是一項競技類運動,假定不留神的話很簡略惹起一些身體上的傷害,很簡略發生一些意外,是專業的運發動在教練的指導下開始的,避免因為一些不當而構成身體的傷害。

6、跳水如何不嗆水

一、游泳時盡量不做大動作游泳(如跳水),避免嗆水。
二、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內有病變(如鼻竇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膿者的患者暫時不宜游泳。
三、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衛生,及時清理外耳道耳屎,避免耳屎被泡漲後引起疼痛發炎。
四、游泳時可使用游泳專用耳塞,以防止水的進入。
五、游泳後應保持耳內乾燥,上岸後可歪頭扯耳,單腳跳躍,千萬不要私自亂掏。

7、跳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跳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眼角膜損傷

跳水會使人的眼睛受到很大沖擊。跳水運動員不戴游泳鏡是因為受過專業訓練。而沒經驗的人,有的出於模仿,有的擔心游泳鏡會掉,不戴泳鏡跳水的結果是造成眼角膜損傷以及散光。

2、脾破裂

跳水的人姿勢往往不正確,很容易肚子先著水,有可能傷及內臟,甚至出現脾破裂等致命後果。

3、頸椎損傷

跳水時發生頸椎損傷大多是跳水不得法所致。例如,從出發台跳出時蹬台無力,或入水點太近,或蹬台時髖關節未伸直,或入水角度太大,或入水時撞擊正在游泳者的身上等等。此外,游泳池水太淺(不足2米)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是在江河湖泊中跳水,河底太淺或水中有木樁、石塊等障礙物則是造成頸椎損傷的主要原因。每逢夏季,跳水的人頭撞擊到河底或障礙物時,引起頭頸部扭曲而造成頸椎骨折與脫位的事故時有發生。

4、腦震盪

如果跳水者的腦袋先落進水池中,那麼將會引發嚴重的腦震盪,甚至遭遇頭骨碎裂的噩運,可能因此而命喪當場。

5、痙攣抽筋

當跳水者接觸水面的時候,由於巨大的重力影響施加到身體,他們經常會遭遇痙攣和抽筋,大量腎上腺素會流進血管。

6、傷亡

特別提醒游泳愛好者,在自然水域里游野泳的人跳水就更危險。這是因為,河、湖、水庫等處水下情況復雜,水草石塊較多,冒然跳水極易造成傷亡。

高空跳水的危險性

高空跳水是一種十分驚險的跳水運動。運動員從很高的懸崖上或特製的超高跳台上起跳並完成空中動作後入水。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只有幾秒鍾,期間要表演一系列的扭腰和轉身動作。當抵達水面時,速度將至少高達每小時60英里。當落進水池時,必須確保自己的雙腳先“著陸”,並且身體還必須保持絕對緊張和筆直的狀態。巨大的沖擊力幾乎就和落在水泥地上相似,稍有不慎,跳水者就可能會頭骨碎裂,命喪當場。

如何防治跳水受傷?

1、對初學跳水者,首先要加強安全教育,強調跳水及入水的技術要領,不可在淺水游泳池或在未摸清水底情況的江河湖泊中跳水。練習跳水前的准備活動一定要充分,必須將四肢、腰背、頭頸、關節充分活動開。另外,在下水救人或急於打撈落水物品時,應採取雙足踏水的姿勢,不要採取頭低足高的魚躍姿勢入水。

2、在搶救患者時,救護人員要沉著,在救護過程中要盡量把住患者的頭部,不能任其擺動,也不要讓頭頸過曲或過伸,更不能隨意進行按摩,以防損傷神經。

3、把患者平放在地上,如呼吸困難必須立即清除口腔內容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施以人工呼吸等急救處理。搬運頸椎損傷患者應選用木板擔架,採用滾動方式把患者慢慢滾到板上,並應有人用雙手把住患者的下頷和頸部,保持頸椎既不過伸也不過曲的位置。

8、關於如何防止溺水的方法

一、游泳安全要點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峽谷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並且水下沒有雜草、岩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著海岸線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術不精良或體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處。在海岸做 一標記,留意自己是否被沖出太遠,及時調整方向,確保安全。

二、如何預防游泳時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

游泳前應考慮身體狀況,如果太飽、太餓或過度疲勞時,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後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時如胸痛,可用力壓胸口,等到稍好時再上岸,

腹部疼痛時,應上岸,最好喝一些熱的飲料或熱湯,以保持身體溫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證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發生?對水情不熟而貿然下水,極易造成生命危險。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專家介紹,溺水者切莫慌張,應保持鎮靜,積極自救:

(1)對於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後用力張開,迅速反復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

(2)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並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採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對於溺水者,除了積極自救外,還要積極進行陸上搶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雜草和嘔吐物,首先應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暢;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護者可一腿跪著,另一腿屈膝,將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著溺者的頭,將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處理外,要進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護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著他的下顎,吸一口氣,然後用嘴對著溺者的嘴將氣吹入。吹完一口氣後,離開溺者的嘴,同時松開捏鼻子的手,並用手壓一下溺者的胸部,幫助他呼氣。如此有規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鍾約做14—20次,開始時可稍慢,以後可適當加快。

四、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見的意外,溺水後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並心跳停止的稱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則稱「近乎溺死」這一分類以病情和預後估計有重要意義,但救治原則基本相同,因此統稱為溺水。

急救方法

1、將傷員抬出水面後,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抱起傷員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或者抱起傷員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將傷員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頭部下垂,並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急救者位於傷員一側,托起傷員下頜,捏住傷員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往傷員嘴裡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鬆其鼻孔,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助呼氣。反復並有節律地(每分鍾吹16~20次)進行,直至恢復呼吸為止。

3、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讓傷員仰卧,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傷員一側,面對傷員,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鍾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為止。

五、游泳時耳朵進水怎麼辦?

由於水又有一定的張力,進入狹窄的外耳道後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兩段,又由於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與鼓膜之間產生副壓,維持著水屏障兩邊壓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動流出。有時外耳道內有較大的耵聹阻塞,則水進入耳道後更易包裹於耵聹周圍而不易流出。耳內進水後會出現耳內閉悶,聽力下降,頭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們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來。有人甚至用不幹凈的夾子、火柴棒、小鑰匙等掏耳,這樣雖然可僥幸將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損傷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導致耳部疾病。

耳內進水後應及時將水排出,最常見的方法是:

1、單足跳躍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從外耳道流出。

2、活動外耳道法:可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廓;或反復地做張口動作,活動顳頜關節,均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凈的細棉簽輕輕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觸到水屏障時即可把水吸出。

由於游泳池或河水不幹凈,污水入耳後引起外耳道皮膚及鼓膜感染,或耳內進水後處理不當,如不潔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幾種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耵聹阻塞,鼓膜炎,化膿性中耳炎。

如果耳內進水後出現以上症狀,應暫時停止游泳,並去醫院檢查,對症治療。

9、詳細介紹一個防溺水的小妙招

防溺水常識
暑假期間,青少年兒童溺水身亡事故頻發,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作為學校家長,如何預防青少年溺水已顯得尤為重要。了解一些預防溺水常識,就很有必要了。
一、游泳安全要點: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肢體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峽谷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並且水下沒有雜草、岩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著海岸線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術不精良或體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處,在海岸做一標記,留意自己是否被沖出太遠,及時調整方向,確保安全。
二、如何預防游泳時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
2.游泳前應考慮身體狀況,如果太飽、太餓或過度疲勞時,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後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游泳時如胸痛,可用力壓胸口,等到稍好時再上岸,腹部疼痛時,應上岸,最好喝一些熱的飲料或熱湯,以保持身體溫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法:
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張,應保持鎮靜,積極自救:
1.對於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後用力張開,迅速反復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
2.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並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採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四、溺水急救:
溺水後急救方法有:
1.將傷員抬出水面後,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抱起傷員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或者抱起傷員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將傷員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頭部下垂,並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急救者位於傷員一側,托起傷員下頜,捏住傷員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往傷員嘴裡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鬆其鼻孔,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助呼氣,反復並有節律地(每分鍾吹16~20次)進行,直至恢復呼吸為止;
3.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讓傷員仰卧,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傷員一側,面對傷員,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鍾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為止。
五、游泳時耳朵進水怎麼辦:
耳內進水後應及時將水排出,最常見的方法是:
1.單足跳躍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從外耳道流出;
2.活動外耳道法:可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廓;或反復地做張口動作,活動顳頜關節,均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凈的細棉簽輕輕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觸到水屏障時即可把水吸出。由於游泳池或河水不幹凈,污水入耳後引起外耳道皮膚及鼓膜感染,或耳內進水後處理不當,如不潔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幾種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耵聹阻塞、鼓膜炎、化膿性中耳炎。如果耳內進水後出現以上症狀,應暫時停止游泳,並去醫院檢查,對症治療。
六、夏天游泳注意事項:
1.飯後、飲酒不宜游泳;
2.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不宜游泳;
3.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水溫太低、太涼不宜游泳;
4.游泳時禁止與同伴過分開玩笑,不要隨興下水,特別是野外;
5.風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水淺、人多不可跳水;
6.要在有救生員及合格場所游泳,下水前先做暖身運動,下水的裝備要帶全,一定要帶泳鏡;
7.水中切忌慌、亂,如遇抽筋,請保持冷靜,改用仰漂,平日有機會就參加心肺復甦術訓練及水中自救訓練,如遇人溺水,沒有把握不應下水救人,可一面大聲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樹枝、繩索、衣服或漂浮物搶救;
8.露營、釣魚、野外活動如靠近水邊時,應嚴防小孩意外落水,海邊或戶外游泳要防止曬傷及腳底刺傷。
七、如何防溺水: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遊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甦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後,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後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採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10、怎麼防止跳水事故的發生?

跳水是一項受人喜愛的體育活動。然而,初學跳水者若是跳水時不注意安全,很容易發生頸椎損傷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導致死亡。

頸椎損傷主要是指頸椎骨折和脫位、半脫位,局部以第五、六頸椎骨折及脫位多見,骨折時常常並發脊髓損傷,臨床上表現為四肢癱瘓。據一些醫院的統計,其並發脊髓損傷率可達50%左右,外傷性截癱能恢復者不足半數,死亡率也較高,可達15~20%,如系完全性截癱,死亡率則更高。

跳水時發生頸椎損傷大多是跳水不得法所致。例如,從出發台跳出時蹬台無力,或入水點太近,或蹬台時髖關節未伸直,或入水角度太大,或入水時撞擊正在游泳者的身上等等。此外,游泳池水太淺(不足2米)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是在江河湖泊中跳水,河底太淺或水中有木樁、石塊等障礙物則是造成頸椎損傷的主要原因。每逢夏季,跳水的人頭撞擊到河底或障礙物時,引起頭頸部扭曲而造成頸椎骨折與脫位的事故時有發生。

為了防止頸椎損傷事故,對初學跳水者,首先要加強安全教育,強調跳水及入水的技術要領,不可在淺水游泳池或在未摸清水底情況的江河湖泊中跳水;練習跳水前的准備活動一定要充分,必須將四肢、腰背、頭頸、關節充分活動開。另外,在下水救人或急於打撈落水物品時,應採取雙足踏水的姿勢,不要採取頭低足高的魚躍姿勢入水。

在搶救頸椎損傷的患者時,救護人員要沉著,在救護過程中要盡量把住患者的頭部,不能任其擺動,也不要讓頭頸過曲或過伸,更不能隨意進行按摩,以防損傷神經。應把患者平放在地上,如呼吸困難必須立即清除口腔內容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施以人工呼吸等急救處理。搬運頸椎損傷患者應選用木板擔架,採用滾動方式把患者慢慢滾到板上,並應有人用雙手把住患者的下頷和頸部,略加牽強,保持頸椎既不過伸也不過曲的位置。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