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跟什麼人一起玩
1、春節期間有哪些你特別喜歡的事情?
前言
春節作為一年之歲首,人們也格外重視,五花八門的節目和各具特色的習俗,讓這個春節變得豐富多彩。除夕開始,春節正式打響,從點鞭炮,到守年夜,我們讓整個夜晚響徹雲霄,從走親戚到隔空拜年,我們讓感情不被距離所淡化,從搶紅包到打麻將,娛樂的氛圍讓春節變得不再無聊。接下來,一起來聽聽春節期間我喜歡做的事情。
《小時候的特別喜歡》
基本介紹:
一飛沖天,又是一番五彩絢爛;噼里啪啦,喜慶紅色映入眼簾。一到過年,天上除了太陽白雲,星星月亮,還有絢麗的煙花綻放。無論是鞭炮還是煙花,都是小時候的心頭愛。我們會約上三兩好友,有壓歲錢買一堆的煙花鞭炮,找一塊空地,玩出自己的新天地。
我們會怎麼玩:
小時候過年前就會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點便宜點的鞭炮,像五毛一盒的美猴王和沙泡,稍微奢侈一點就會買五塊錢一盒的沖天炮。
初階玩法,就是丟在空地,或者丟入水潭中。進階玩法,就開始炸東西了,炸瓶子,或者用盒子蓋起來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炸牛糞。早上玩完鞭炮,晚上就會玩煙花了,煙花也有各種類型,有會旋轉的,有會飛天的,有連續的也有斷斷續續的。如果說鞭炮是為了娛樂,那麼煙花就是用來欣賞吧。
喜愛原因:
放煙花和鞭炮算是小時候對過年的一個盼望吧,每次都盼著,樓下的小賣部什麼時候進貨煙花炮竹,然後在門外貼一個「裡面有煙花爆竹賣」。盼著,過年的時候一紮一紮的從小賣部「進貨」。享受著大家放完鞭炮就跑的那種活潑和熱鬧,和煙花在空中綻放的一番景象。
基本介紹:
守年夜,也叫做守歲,是指在除夕夜不睡覺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在除夕晚上,來到十二點晚上,會聽到接連不斷的鞭炮聲,響徹雲霄。放完鞭炮,你仍然會發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就是在守年夜,守年夜的晚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老人們嘮嗑,小孩們打鬧,等到天漸漸放明時,就會放第二輪鞭炮,開始迎接大年初一。
如何守年夜:
1、除夕夜早期:在除夕那天晚上,我們會先吃年夜飯,也就是團圓飯,慶祝團團圓圓。吃完之後,我們就會開始看春晚,春晚一般也會撥到十二點,到了十二點,除夕夜早期就結束了。
2、除夕夜中期:跟隨春來來到了十二點,我們就會開始放煙花和鞭炮了,用鞭炮聲和煙花聲來代替倒數聲,十二點整,也是天空最熱鬧的時候,你會發現東南西北,都有著升起來的煙花。放完煙花之後,我們一般小孩會自己玩玩小的煙花和鞭炮,而大人們則是嘮嗑的嘮嗑,打牌的打牌,打麻將的打麻將,個個都是倍精神,就這樣除夕夜中期就結束了。
3、除夕夜晚期:四點多的時候,除夕夜晚期就開始了,這時候,各種各樣的娛樂也會停止下來,小孩們會去給自己的父母拜年討紅包。討完紅包之後,一家人也會開始收拾,准備好拜神的東西,迎接大年初一。天放亮的時候,也就是第二波鞭炮的到來了,各家各戶也會比誰家的鞭炮放的大聲,來撐撐自己家的場面。除夕夜的晚期也就結束了,守年夜就就此落幕。
守年夜有何寓意:
守年夜,可以看作是對舊年的挽留,送它離去,也可以看作是對新年的迎接,待它到來。除夕夜作為舊年與新年的交界處,留戀與惋惜之情與期待希望之意,恰恰撞個滿懷。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殘夜消退,新一輪的朝陽漸漸升起。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自然理取也可以在守年夜中體現出來。
喜愛原因:
小時候的我們,有的都是精神勁,熬起夜來也是一個比一個興奮。平時被家長催著早點睡的我們,終於有了一次熬夜自由,達旦不眠,那必然是喜上眉梢。不僅如此,我們各家各戶的小孩會一起玩耍,也會一起約好天亮時,相聚於某處,共放鞭炮。當期待和約定共有,誰又能不喜歡呢。
三、走親戚——「走親訪友急歸鄉, 尋訪洞庭社橘樹。」基本介紹:
走親戚,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拜訪親戚,在過年期間,我們都會買一些水果年貨什麼的,去拜訪親朋好友,一家老小都會出門。一是為了聯絡一下感情,寒暄一下,二是為了給他們拜年,很多小孩子也會在走親戚的期間收到更多的紅包。
走親戚一般會怎麼做:
首先,我們肯定是會提前通知好對方,在大年初一或者除夕的時候,就會打個電話,口頭拜一下年,說一句新年快樂呀,什麼時候到你家來玩。跟對方商量好時間,免得遇上對方與自己的時間對不上的尷尬情況。
其次,我們會備好一些拜年禮物,表達一下心意,雖然很多時候你會很經典的一句話,「來就來嘛,帶什麼禮物」,但是比較注重禮節的中國人,肯定還是不會空手來的。這些禮物可以是年貨,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特產,適當表達一下心意即可。
最後,上門之後,先表達一下祝福,在進到家門來。然後就會看見兩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聊天,津津樂道。如果,親戚下了飯的話,就一起吃了飯再走,不必太客氣而拒絕。
走親戚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1、順序要弄清:走親戚時,我們有那麼多的親戚,先後順序我們要弄清。一般大年初一,一般不走親戚,我們是只會拜訪直系親屬的,比如爸爸一家去給爺爺奶奶拜年什麼的。大年初二,就是女婿拜訪岳父岳母,一年到頭了,自己的女兒回娘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般會在大年初二。在大年初三之後,就可以開始可以拜訪其他親戚了。
2、禮節要夠:這里的禮節不單單指走親戚要送禮,還有就是衣裝方面,言行舉止也要有所注意。我們畢竟是去做客,所以禮數禮節要到位。衣裝方面要大方得體,穿的稍微喜慶點。聊天的時候也稍微注意一下話題,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講晦氣的話,讓人有不適感,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3、始終把自己當客人:雖然對方肯定會說,隨和一點,把這當自己家一樣。但是,我們仍然要記得我們自己是客人,主次要分明。做的事情也不要超出客人的范圍。比如東西我們不能亂碰,房間不能亂進,話也不能亂說,始終把自己當客人。
喜愛原因:
我只記得,小時候最喜歡跟在爸媽屁股後面拜訪各種親戚,我不想去的時候,也有一個強大的信念讓我堅持下去,就是可以「收紅包」,雖然有點勢利,但是確實如此。收了紅包之後,如果對方家裡面沒有玩的來的小孩的話,就會變得如坐針氈。如果有玩得來的小孩,也會變得難舍難分。
四、看春晚——「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基本介紹:
除夕晚上,一家人吃著熱騰騰的團圓飯,除了有我們的歡聲笑語聲,還有電視播放春晚的聲音。電視放完新聞聯播,就轉向了春晚的舞台,家家戶戶電視上基本放的都是春節聯歡晚會。雖然節目的形式沒有變化,但是其內容總是豐富多彩。春晚也會跟我們一起從除夕倒數,走向新的一年。
春晚經典回顧:
春晚名場面,總有那麼幾個節目,成為我們心中的白月光。
1、1998-《相約一九九八》:1998年的春晚我雖然沒有看過,但是我特意搜過當年的春晚節目,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年王菲和那英合唱的《相約1998》。1998年,是王菲第一次上春晚,頭上戴著兩個丸子,穿著粉紅長裙,俏皮可愛。而那英則是一席長裙,大方得體。兩人的聲線與歌詞的融合,就像時代的烙印,讓人夢回1998。
2、2005-《千手觀音》:千手觀音,第一次看的時候,嘴裡面不由自主得就是一句國粹。千手觀音,出手干凈有力,任何一個動作不會顯得多餘,黃色的衣裳配上亮晶晶的首飾,隨著歌曲的舞動,它所帶給人的沖擊力可以說是震撼人心的。在得知表演者是為聾啞演員的時候,心裡除了震撼之外,也有由衷的敬佩。
3、2009-《魔手神彩》:09年的時候,是劉謙第一次上春晚,所有人都被這個新穎的節目給征服了。魔術師劉謙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可以將董卿的戒指變到雞蛋里,讓人難以置信。雖然放在現在可能覺得沒有什麼好值得驚訝的,只不過是個簡簡單單的障眼法而已,但是在當時魔術在中國的科普也不是很多,在春晚也是第一次見到有關魔術的節目,所以不免令人記憶猶新。
4、2009-《不差錢》:只記得當時在2009年,小沈陽這個名字,和紅色七分短裙紅遍了大江南北,我也是那時候才認識的小沈陽。《不差錢》作為最後一個出場的小品,仍然收獲了非常多的笑聲,還被評為09年的「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品一等獎。那一年「不差錢」成為了人盡皆知的口頭禪。
喜愛原因:
看春晚與平時看電視不同,你會發現有一種歸屬感,感覺所有人都在陪著你看,不單單是坐你旁邊的家人,還有全國各地的觀眾。看完之後,春晚的各個節目也成了朋友之間嘮嗑的話題,似乎沒看過春晚就成了一種「落後」。全家人坐在電視前面,嗑著瓜子,對著電視開懷大笑,或許這就是春晚的樣子。
《長大後的特別喜歡》
基本介紹:
小時候我們守年也在放鞭炮,大人們就在那打牌打麻將。那會沒事也會看著他們打,看他們怎麼摸牌,慢慢也懂了碰是什麼,杠又是什麼,耳濡目染,自然也就輕松上手了。過年就會跟親戚們一起打,也當做春節期間的一個娛樂活動,動動腦子,還可以熱鬧熱鬧氣氛,輕松又愉快。
我們會怎麼玩?
1、麻將規則:我們打麻將一般是按照廣東麻將的打法,與其他地方打麻將有一定的區別。我們不吃,能碰能杠。大胡也有不同的區別,有碰碰胡,清一色,也有缺一門,搶杠胡。對應的獎懲也不一樣。還有一大玩法,叫做「抓鳥」。當有人胡了之後,會在按照順序摸一張牌,根據摸出來的牌來定懲罰的大小,如果是一五九組合,懲罰翻倍,按照不同的組合,也有分全場懲罰,對家懲罰等等。
2、獎罰分明:我們的懲罰一般都是,先建一個群,然後輸的人在群裡面發紅包,最先胡的人不用發,其餘三個,根據情況來發紅包的大小。所以贏的人只有搶紅包的份,不用發紅包。但是與普通的發紅包又不同,最先胡的人可以定發多少包,如果只發一包,就只能贏的搶,但是金額會小,如果發三包,金額就會大一點,憑手氣搶。
3、娛樂至上:打麻將,一般也是跟同齡人打,比我們年長的人也有自己的玩法。我們打麻將也是為了娛樂,所以秉承娛樂至上的原則,一般都是玩的很小,不是為了賺錢,所以也不會因此傷和氣,也不會有讓一個人輸的不想玩的情況。
喜愛原因:
小時候看他們打就覺得自己摸一塊方方正正的麻將,然後時不時就碰就杠,自己看不懂的東西,覺得越發好奇,便一直都想著上手試試。從慢慢不知道怎麼自摸,到了解一眼就能看出各種各樣的胡。打麻將自帶一種刺激感,無論是摸牌的時候還是胡的時候,這種刺激感都讓人越打越得勁。
六、搶紅包——「接納喜悅情義重,錢財多少樂開懷。」基本介紹:
搶紅包就是在網上搶紅包了,現在基本每個人都有幾個家族微信群了,逢年過節,除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表情包,還有許多紅包轟炸,一般在群裡面活躍的,基本都是負責搶紅包的,而不怎麼活躍的,總能在發紅包上看到他的身影。一人發多人搶,有人得有人無,有人多有人少,這就是搶紅包的樂趣所在。
搶紅包的正確打開方式:
1、找准時機:我們搶紅包的時候要找准時機,別紅包雨都下完了,才發現點進去都是「紅包被搶完了」。家族群搶紅包往往都是一波一波來的,逢年過節,我們就要時不時看看家族群的動靜,看看有沒有挑起來發紅包這個頭,如果有的話就要格外留心了。如果沒有,看看有沒有什麼發紅包的字眼和話語,找准時機,不錯過一場紅包。
2、切換網路:搶紅包不單單對手速有一定的考驗,對網速的挑戰也非常大,快的話,一兩秒就沒了,有時候別人已經搶完了,你的紅包才剛彈出來,所以我們不能在網速上慢人一步。我們要懂得隨時切換網路,比如在家裡面用的wifi慢了,我們就要切換我們的4g5g。又或者去的地方沒信號,就看看有沒有wifi可以連上。
3、學會感謝:我們在搶紅包的同時,也別清一色的就是別人發的紅包,還要學會感謝,無論紅包大小,心意到位就好,我們的感謝也要到位。感謝可以是打字感謝,也可以是發個小表情包,都是非常不錯的。
4、拒絕只搶不發:搶紅包雖好,但是我們也不能光搶不發,發紅包的人發多了人累錢包也累,並且只搶不發會讓人覺得你有點摳門,搶了那麼多錢也不願意發一個。還可以運氣王接力什麼的,這樣子就不會造成一直一個人發,或者一直沒人發的局面。發紅包也不一定要多大,適當發幾個意思意思就可以的。
喜愛原因:
1、營造熱鬧的氛圍:雖然是在隔空搶紅包,但是群裡面熱鬧的氛圍一點也不會減少。家族群裡面的大人們會因為手不夠快而調侃大家,小孩也會因為搶到了而得了便宜賣個乖,各種語音,各種俏皮的表情包,即使兩人相隔萬里,也能在同一個群,感受熱鬧的氛圍。
2、突破了傳統模式:小時候,我們都只有紙質紅包,用一個紅包封裝好錢然後分發給小孩。如今,科技發展,網上發紅包突破了傳統發紅包的模式,人們可以隔空發紅包,搶紅包了。隔空拜年,隔空發紅包,不在局限於紙質紅包,並且也變得更加方便了。
3、緊張又刺激:我最喜歡的還是搶紅包時候,那種緊張又刺激的感覺。搶的時候,要目不轉睛盯著屏幕,生怕錯過了一個,眼快了,還要手快。打開紅包的時候,紅包打開的時候也是一種刺激,紅包的金額決定了搶到紅包後的興奮程度,也可以看看自己跟別人的手氣誰好誰壞,這種緊張又刺激的感覺讓人很上頭。
七、網上拜年——「乾坤日月當依舊,昨夜今朝卻異同。」基本介紹:
相較於小時候的走親戚,我更喜歡現在的網上拜年。網上拜年不單單可以給長輩拜年,還可以給朋友同學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在我這種社恐的人眼裡,如果線下的話,難以啟齒,現實我們唯唯諾諾,網路上我們重拳出擊,我們在網上拜年,也不會面臨尷尬,也不會語塞,拜完一個拜下一個,能拜一個是一個。
兩種狀態的網上拜年:
1、給長輩拜年:給長輩拜年,一般是給過年不在同一個地方的長輩拜年,那必須是規規矩矩的。一句新年快樂之後,還會接上許多長輩們喜歡聽的四字成語,也可以特意搜一些他們平常會發的長句,總之,說的話正中他們下懷。說的話好聽了,那紅包也會給的很樂意。
2、給平輩拜年:給平輩拜年,一般是給同學朋友之類的,比較隨心所欲,不用那麼拘謹。表情包起手,就知有沒有。稱呼也是特別的隨意,什麼狗蛋,兒砸,怎麼損怎麼來。跟平輩拜年,通常也是為了討個彩頭,互相口嗨一下,並不是為了要紅包而去,如果能有個意外收獲,那肯定在好不過了。
喜愛原因:
1、社恐福音:對於我們這種大社恐的人來說,網上拜年簡直就是福音。曾幾何時,面對不明稱呼腳趾抓地,曾幾何時,面對語塞無地自容。在網上拜年,不僅沒有了現實中的壓迫感,並且說話也可以緩沖一下,經過一下大腦在出口。
2、突破了地理限制:大過年的,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各有各的去處,那麼地理上就形成了一個限制,而網上拜年就可以突破這種地理限制。無論何地,都可以傳遞我們的祝福,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收到不在身邊的親戚的紅包。
八、過一人世界——「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基本介紹:
越著年齡的增長,從小時候的期待過春節,開始變得有點害怕過春節。這種害怕不是來源於這個節日本身,而是各種親戚行為讓人不寒而慄。所以,長大後,喜歡在春節過一人世界,沒有外界的打擾,想幹嘛幹嘛,這看似簡單,但在春節期間似乎成了一種奢侈。
各種讓人不寒而慄的親戚行為:
1、七大姑八大姨的詢問:「你有對象了嗎」「工資多少啊」「准備啥時候結婚啊」是不是聽到這些問題,大多數年輕人都有所共鳴,身體條件反射,讓人很想逃避。在網上一發你被七大姑八大姨的追問經歷,你會發現有很多人感同身受,有才的網友們在過年還唱出了:「最怕親戚突然關心」。還有網友將過年親戚最愛提問的十大問題列了出來,可以想像多少人是有過被親戚支配的恐懼了。所以,七大姑八大姨的詢問讓人不寒而慄。過年親戚最愛問的十大問題
2、讓你表演才藝:一到親戚們聚餐吃 團圓飯的時候,這時候的你又面臨著被親爹親媽支配的恐懼,那就是讓你表演一段才藝,你會聽到:「我家閨女/兒子學了一下xxx,讓她/他給你們露一手。」而事實真相就是,其實你啥也不會,只是那時候看過幾個視頻。典型的葫蘆沒看到,讓你照葫蘆畫瓢了。所以,被cue表演才藝讓人不寒而慄。
3、熊孩子的搗亂:親戚一到你家來拜年,除了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一道終極boss,就是它的孩子。熊孩子的威力就在於,他不懂事,但是你得懂事,你不能跟他較勁。熊孩子分為三種級別。
A、簡單:熊孩子屁顛屁顛跑過來問你,哥哥/姐姐你的手機上有游戲嗎,吵著要玩你的手機,這算簡單難度的boss。
B、困難:熊孩子直接把你的樂高摔碎,把你的口紅弄斷,把你心愛的東西當做樂色一樣糟蹋,這時候你就要警醒了,你遇到的是困難級別的boss。
C、終極:當上面兩件事都涉及到了之後,簡單難度和困難難度的boss會知道及時止損,而終極難度的boss不一樣,他可以召喚,召喚誰呢,召喚大人,如何召喚呢,誒,他就哭,越哭越大聲,這就是終極boss的威力,你無力抵抗,你百口莫辯,六月飛雪,你比竇娥還冤。
喜愛原因:
為什麼喜歡過一人世界,這並不算是喜歡吧,這有點屬於是被逼無奈了。一個人,自由又快樂,待在自己的小房間,避免那些沒有必要的「麻煩」。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年輕人不會講場面話,自然要避開點。面對熊孩子,年輕人要為自己著想,自然也要避開點。
不同的時期有不同喜歡的事物,小時候你喜歡坐搖搖車,小車模型是你愛不釋手的玩具。長大之後,你愛玩悠悠球,對搖搖車出現了有點嫌棄的眼神。在長大一點,悠悠球早就被你丟在不知道哪個角落裡面,你喜歡拿起相機到處拍,看到搖搖車,你不會嫌棄,但是會羨慕坐在上面的小朋友。
面對春節,小時候與長大後,心情不一樣,喜歡的事情也有所變化了。
主觀:
1、心態的變化:一段時間一段心境,俗話說的好,人都是會變的,心態也是如此。面對小時候我們會很喜歡走親戚,那是因為我們小時候活潑,喜歡到處亂走,而長大後面對親戚,只能聯想到數不清的嘮叨和攔不過來的熊孩子,於是長大後相較於走親戚,我更喜歡過一人世界,圖個清靜。這種心態的變化,也是我們成長的體現,就像我們對搖搖車的情感,從喜愛到嫌棄到羨慕。
2、有落差感:何為落差感,現實與你想像不符,這種差距造成的失望。面對春節,我們小時候是無憂無慮的,「沒心沒肺」就過完這個春節,每天都在盼著還有幾天過春節。而長大後,我們依然會盼望著,盼望著跟小時候一樣,無憂無慮,但是現實會「打臉」,我們並不能像小時候一樣,無所事事,擺起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我們在慢慢加入大人的行列,壓力也逐漸變大,無形之中,想像和現實的春節形成了一種落差感。
客觀:
3、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自然理趣也是原因之一。小時候喜歡的搖搖車,但它不可能永遠在我心中都是top1,那是因為我在成長過程中,發了有比搖搖車更有趣更好玩的事情,有了悠悠球,有了相機,那搖搖車也只會被拋之腦後。春節也是如此,我們小時候喜歡拿鞭炮炸牛糞炸各種東西,但是我們長大後,卻更執著於吃碰杠的麻將。這就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這也是小時候與長大之後的差別。
4、客觀因素的結果:除了新事物取代舊事物之外,還有許多客觀因素導致這種變化。
A、政策的限制:現在的煙花沒有小時候那麼隨處可見,就是因為許多地方都被禁止燃放煙花炮竹了,仍然部分地區可以自由燃放。這種政策的限制,使得我們也不能隨手燃放了,那我也只有隨遇而安,另尋其他途徑來尋歡作樂。
B、社交軟體的普及:隨著時代的發展,社交軟體的普及也越來越廣,可能以前的父母還不知道微信是什麼,但如今他們現在玩的比我們還多,隨處可見的掃碼付款也是很好的佐證。正因為有了社交軟體,我們不用山高水遠的,跨越大江南北,跑到親戚家裡面,只為說一句新年快樂,社交軟體也能讓遠在天邊的兩人,感受到近在咫尺般的溫暖,天涯若比鄰。有了社交軟體,我們也可以隔空搶紅包,即使是冷冰冰的聊天窗口,也變得熱鬧了起來。
不管是小時候的守年夜也好,長大的搶紅包也罷,為什麼他們能成為我們心目中的特別喜歡,究其原因,就是他們在特別的時間,遇上特別的我們,給予了我們特別的心靈慰藉。
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守年夜單獨來看,他也不過是一場普通的夜晚,正是由於我們的通宵達旦,徹夜未眠,使其變得有意義。拋開紅包,冰冷的聊天室,也本就是一個人們互相聊天的場地,正是由於我們不斷的發送紅包和信息,讓屏幕充斥著紅包和文字,冰冷的聊天室也變得格外有餘溫。
很多時候,其實不是我們特別喜歡什麼,而是我們做什麼會讓我們變得特別舒服。就好像年味,其實並不是指的是「物質的豐盛」,而代表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物是人非,是因為我們會成長,所以我們更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追隨自己心之所向。
2、春節有哪些不需要花太多錢又能很有意思的全家娛樂活動?
春節將至,可能許多人都已經開始按捺不住激動的內心了。春節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在這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可以做許多事情,比如聊聊天、喝喝茶,說說自己一年來的工作以及生活上面的事情。但是除了聊天喝茶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事情可以做,這些活動既不需要花很多的錢還非常有趣。
01、一家人一起去KTV唱歌
一家人能夠聚在一起本就十分開心了,但是為了讓這個氛圍更上「一層樓」,大家可以一起去KTV唱個歌。有的人可能說自己不會唱歌,但是其實這不重要,因為活動並不是為了一展誰的歌喉,而是為了讓我們都參與到這個活動當中,增添彼此的感情。
去K歌可以說是我家每年的必備節目了。每年春節期間家裡人都會一起去KTV定個包廂,然後開開心心唱個歌,即使有的人不會唱,我們也會要求他去附和或者哼唱。雖然有時會引發大家的鬨笑,但這個時候的笑單純是因為覺得好玩,不包含任何的其它意思。
02、一家人聚在一起打打牌、打打麻將
俗話說,「大賭傷身,小賭怡情」,過年當天的晚上,我們一家人會聚在一起打打麻將或者撲克。這個時候的輸贏都不重要,因為沒有人會在意那點錢,畢竟都是自家人。如果誰贏錢了,贏的錢也都會給家裡的晚輩(小孩子們),並不會自己留在自己手裡。
每次打麻將,自己都是輸得最慘的那個,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真的很少打麻將,不會去算牌(我爸會記牌然後算該打什麼,每次都是贏得最多的那個),另一方面也是覺得輸贏無所謂,一家人開心就好。
03、大家可以去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等
打羽毛球、踢毽子以及扔沙包和斗雞(每個地方叫法不一樣,別的地方還稱之為頂膝蓋、打拐等)都是屬於童年記憶。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人在休閑的時候就會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活動活動自己的筋骨,同時也是用來打發時間。
玩這些休閑活動基本都是下午2、3點的樣子,因為那個時間段天氣比較暖和,運動起來會覺得更加舒服。如果太過寒冷,可能大家都不願意伸出自己的手。去年斗雞的時候,我和嫂子以及妻子三個人都沒有斗過我哥一個,這也讓我意識到有時候胖也是有優勢的,哈哈。
其實,過年一家人在一起參加活動,即使活動很簡單甚至普通也都會開心,因為你的內心是溫暖、歡樂的。
3、春節和家人做什麼?
社會在逐步發展,時代也是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以前人們期待著春節的到來是因為可以穿新衣服和吃很多好吃的東西,但是從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後春節的年味兒好像越來越淡了,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在春節應該和家人做一些事來讓增加一家人的情感和讓年味兒越來越濃。
除夕之前可以和家人一起置辦年貨,在這個網路很發達的時代,人們可以享受足不出戶就能夠送貨上門的喜悅,但是也正因為如此讓一家人的溝通和交流變得越來越少了,因此一家人到超市裡去制備年貨,一邊選東西一邊聊天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和家人一起制備年貨會增加彼此之間的溝通,讓一家人有更深的了解。
大掃除也是一家人應該做的事,在除夕之前有除塵的習俗,這個習俗可以全家人一起做。老話兒說:「二十四,掃房子」,這些傳統習俗也被我們漸漸遺忘了,和孩子一起,告訴她們過年的這些習俗,一起來一個全家大掃除,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自在其中了。除塵也代表著將迎接新的一年,對新的一年寄託了著美好的願望。
春節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一餐豐盛的團圓飯,不要把做飯的任務只交給父母或者會做飯的家人,越是不會做飯,越要趁著在春節的時候學一學,親自下廚比等著吃更有意義,關鍵是自己會吃的更香。和家人一起做飯分工明確,自己能夠享受到一起參與做飯的成就感,也讓自己和家人的距離變得更近。
一年中能與家人見面的日子可能只有春節的時候,因此在這個時期應該多與家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增進與家人之間的距離。
4、春節期間,有什麼適合家人一起參與的娛樂項目?
春節期間,有什麼適合家人一起參與的娛樂項目?我個人認為適合與家人一起參與的項目是打麻將、看電影還有旅行;為什麼這么說,我們一起來看下;
過年了,大家熱鬧熱鬧,這是應該的,所以我個人認為打打麻將是適合大家一起參與的娛樂項目,一起玩玩麻將,大家可以一起熱鬧熱鬧,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在棋牌中感受到節日的氛圍,也可以加入一些獎賞,比如獲勝方可以獲得一些紅包,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小玩怡情,大玩傷身啊;
還有,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看賀歲片,大家好不容易有閑暇時間,正好可以去電影院放鬆一下,最好可以是去萬達這種地方,看完電影可以去好好地美食一頓,然後可以去按摩一下,這感覺真是不錯,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啊!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旅旅遊,看看名勝古跡,瀏覽大好河山,出去遊玩其實挺好的,不僅可以遊玩看美好的景色,也可以鍛煉身體,因為,過年大家肯定少不了大魚大肉,出去玩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也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何樂而不為;特別推薦!
如果是在北方,在春節的時候下雪,我們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堆雪人,這樣,可以和孩子增進感情,也可以在堆雪人中讓孩子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
過年了,大家不要只在家裡玩游戲,吃好吃的東西,也要關注一下自己的健康,出來運動運動,鍛煉一下自己的身體,還要有一些文娛活動;
在這里,先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希望大家在新年,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過一個有意義的新年!虎年快樂
5、春節期間,有哪些適合全家人玩的聚會小游戲?
例如:狼人殺,猜字謎,對對聯,劇本殺等。
以下是春節的相關介紹:
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回寅」為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新的輪回由此開啟。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春節
6、春節是一個團聚的節日深受人們喜愛春節期間人們會互相干什麼?
春節期間是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圍著昨日吃團圓飯。然後。過了節。可以互相串門。互相送禮。互相請吃飯。這都是老一輩人的傳統。也流行到現在。
7、春節是家人團員的大好日子,你過春節一般都有什麼娛樂活動?
沒當過春節的時候就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候。春節的到來意味著一家人可以團聚了,可以走親訪友了。所以,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在這個熱鬧的節日上,大家在一起都是會有許多活動的。大人們有大人們的活動,孩子們也有孩子們的活動。有人問,春節是家人團員的大好日子,你過春節一般都有什麼娛樂活動?首先,在自己小的時候,大家會在一起放鞭炮。其次,長大之後,大夥兒們會圍坐在一起打牌。最後,年輕人多的時候,大家會一起去KTV唱歌。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小的時候,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放鞭炮。小時候商店裡有賣許多類型的鞭炮,有的是帶引線的,有的是直接摔在地上就會響的。所以,春節到的時候,我們一群小夥伴會在一起放鞭炮,想必許多人小時候都玩過吧?不過,放鞭炮是一項比較危險的活動,小夥伴們尤其要注意一下。
長大之後,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們就不會再放鞭炮了,而是會選擇坐在一起打牌。有時候,自己也會跟一些長輩們打牌。自己會打的牌有很多,我們這一帶地區大多都是打雙扣,就是二打二的打法。
如果年輕人多的話,大家有可能就會出去一起唱歌。畢竟,有些年輕人不是很喜歡打牌,但是喜歡唱歌。所以,如果有機會,我們一群人就會去唱歌。每次唱歌的時候,自己就會成為全場的麥霸,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唱歌很好聽。
那麼,大家過春節的時候都有什麼有趣的活動呢?不妨在這里跟我們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