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懷集過春節的習俗是哪些

懷集過春節的習俗是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25 17:26:54

1、春節有哪些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春節習俗有:

1、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2、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

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蚝豉(寓好市)、發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3、齋日: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齋菜拜祭太歲神,早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早吃完,往後便可以大魚大肉。

4、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5、送窮鬼:農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漢代東方朔《歲占》收錄的古俗認為,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中國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2、過年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過年習俗早在春節前就已經開始了,從小年開始南北方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了

小年是春節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時間段,每家每戶都要進行掃塵和祭灶,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就決定了這一天幹得活不一樣,除了一起打掃之外,基本上其他習俗都不一樣,在祭灶這個項目上,江浙一帶會將「灶王爺」奉上飴糖做的「金元寶」等等,而北方人到了小年之後,就要著手准備蒸花饃,還經常會給「灶王爺」特地蒸一個大棗山。

但是這都不是最大的差異,最大的差異是南北方的小年相差一天,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是臘月二十四過年。按傳統節日來講,本應該是臘月二十四是小年,在晉代的《風塵記》中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拜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所以小年按照遠古的習俗來講應該是臘月二十四,但是北方為何會在臘月二十三就過小年呢?

這還要追溯到清朝時期,雍正為了能省一點錢,將祭天和祭灶一起進行,就把時間提前到了臘月二十三,後來北方的人就沿用了這個傳統,紛紛改日子過小年。

小年說完了,我們來說說年夜飯,南方的年夜飯可是相當的豐盛,大魚大肉都有,十分的大氣,而且年糕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這是因為諧音「節節高升」,吃了這份年糕,預示著下一年的生活就會節節高升。

北方的年夜飯也差不多,也是相當的豐盛,滿桌子的「硬菜」,和南方一樣,魚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年年有餘」。但是北方人比南方人多了一份執著,可能有的家庭年夜飯不是很豐盛,但是少什麼都不少一份餃子,有的家庭過年的時候可能只會准備一份餃子。餃子承載了北方人太多的眷戀,凡是有喜慶的節日,餃子都是不可缺少的,這一份執著,讓南方人不解。

南北方除了的喜好也有很大的差異,北方人喜歡葫蘆,南方人喜歡金桔,在北方人眼裡,葫蘆同「福祿」,而南方認為金桔有「大吉大利」的意思,所以過年的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大桔的植物花卉。

北方在過年期間有很多廟會,有些農村每天都有鞭炮聲。南方的傳統文化氣息就愈發濃厚,張燈結綵,舞龍舞獅,還有各種大型遊街活動,北方很多地區都很羨慕這種氛圍,除此之外,廣州等地還會有花市,絢爛多彩十分奪目。

南北方的差異還有很多,中國地大物博,不能一一道盡。有機會親自體驗一下才能感受。

3、肇慶有什麼風俗習慣?

肇慶的風俗習慣有很多,其中比較出名的有爆龍、財神誕、佛爺誕、炸獅子、搶炮會、包公誕、聖妃誕、天後誕、龍母誕、歌圩燕子節、河燈節、舞火龍和祭孔大典。

4、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春節的習俗

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春節的起源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舉行各種慶賀新春的活動,帶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1.    祭灶吃灶糖

農歷十二月廿三,是祭灶吃灶糖的日子。在這天入夜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放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還要燒香、點燭、放紙炮等。祭灶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祭灶吃灶糖

1.    撣塵掃房子

農歷十二月廿四,是撣塵掃房子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間,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床單,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將自家環境整理清掃乾乾凈凈迎接新年。大掃除不但具有美好的辭舊迎新寓意,還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寓思。

撣塵掃房子

 

2.    推磨做豆腐

農歷十二月廿五,是推磨做豆腐的日子。據說玉皇大帝在當天會親自下界,查人間善    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生活清苦來博取來年降福。而「豆腐」又與「頭富」諧音寄託著人們祈禱富貴、平安的心願。

推磨做豆腐

3.    殺豬宰年肉

 

農歷十二月廿六,是殺豬宰年肉的日子。所謂殺豬,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宰年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

殺豬宰年肉

4.    殺雞趕大集

農歷十二月廿七,是殺雞趕大集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采購。趕集主要是買年貨,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飾等。這是因為「雞」同「吉」諧音,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殺雞趕大集

5.    發面蒸饅頭

農歷十二月廿八,是發面蒸饅頭的日子。在這天人們會盡情發揮想像,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發面」的「發」意喻「發財」、「發家」,「蒸」象徵「蒸(爭)「,都是圖一個吉利,就是想來年的時候能夠蒸蒸日上。寓意著新的一年日子越過越好,蒸蒸日上,闔家團團圓圓,幸福滿滿。

發面蒸饅頭

7.請祖上大供

農歷十二月廿九,是請祖上大·供的日子。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識,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節慶,都要對祖先告祭一番,這不僅是一種向祖先的告慰,也寄託了後人對祖先的感恩與思念之情。

請祖上大供

8.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是吃年夜飯的日子。這天大家會聚在一起包餃子,因為餃子的外形像元寶,寓意著發財吉祥的寓意,有的時候包餃子會在餃子里放上一枚硬幣,如果誰吃到了硬幣,就預示著在來年會有好運氣,發大財。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喝酒,一起說說笑笑。寓意著闔家歡樂,幸福美滿,萬事順心。

吃年夜飯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