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怎麼讓父母感覺孝順
1、親情也有「新鮮感」,如何才能讓父母寵愛你整個春節假期?
想讓父母寵愛你整個春節假期,你可以做以下這幾件事,我也是這樣做的。首先是不要在家裡待太長時間,可以多去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其他親屬家裡待一會兒。二是在家裡盡量不要發出特別大的聲響,以免招來父母的注意。三是在家裡勤快一些,多干一些活,這樣不僅可以被寵愛,還會得到父母的表揚。
1.避免在家裡長時間待著
人和人的相處之間都是有新鮮感的,你剛從學校回來家長肯定會對你非常好,因為已經很長時間沒見到你,對你很有新鮮感,非常願意給你做很多好吃的或者其他什麼活動。但是如果你在家待兩天以後,父母對你的新鮮感已經消失了,你就會去要自己創造新鮮感。你可以去你其他的親屬家,例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待兩天之後再回家,這時候他們又對你有新鮮感,又會好好寵愛你了。
2.在家裡盡量勤快一些
回家的前兩天可以不用勤快,因為他們會對你非常地好。但是在之後的時間里還是勸你盡量勤快一點,因為你每天躺在家裡玩手機也不幹活,沒事就和同學出去玩,他們會對你嗤之以鼻,甚至會指責你。如果你年齡大一些,放假回家的話,如果你沒有女朋友他們就會更加嚴厲甚至會指責你。所以還是要勤快一些哦。
3.在家裡盡量避免吸引注意
在家想偷懶的話,你最好就把自己的房門關起來,靜靜地躺在那裡不發出一點聲音,也不要到客廳廚房其他地方去遊走。如果你在外你的父母就會發現你,他們發現你,如果你正好在家待了很長時間的話他們就會看你不順眼,你就會受到指責,不能被寵愛了。所以在家如果想偷懶還想被寵愛的話就要盡量避免吸引他們的注意。
2、談談春節如何盡孝心35o字(作文)
自古以來,「孝」是中國家庭生活乃至社會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規范,《二十四孝》曾經影響了中國社會幾百年。在發展和諧社會的今天,人們是如何盡孝的呢?大家普遍認為「只要讓父母感覺幸福、滿足就是孝順」,而孝順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孝」是親情的感恩反饋。「孝」作為中華民族心理文化的積淀物,正以尊敬父母、贍養父母等嶄新內容,為我們的時代所繼承和發揚。因此,它可以成為當代家庭生活的道德規范而存在。「孝」也是一種親情的感恩反饋,即對自己生身養育的父母應盡子女的本分和義務。而「孝順」並不是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是要子女為父母做出讓他們感到生活的幸福,心安理得的行動。
??天下人子,盡孝的方式可以大相徑庭,但孝心卻一樣。有人大而化之,有人細致入微。這也是為什麼按現代倫理看古代的二十四孝,某些事情已顯得不可思議,卻仍然被稱頌至今的道理。但如果想樹立現代人孝順的標准,無疑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
??如果僅以父母是不是吃好了、穿好了來衡量,現在大部分人都可以算做高等孝子。天寒地凍時,晉朝王祥想給繼母尋找鯉魚,只能到河面上用身體融化冰層,最後還是鯉魚自己跳出來救急。而現在,別說吃鯉魚,就是想吃螃蟹、龍蝦,也並非什麼難事。更別說想吃橘子、西瓜、荔枝什麼水果了。
??周朝曾參之母,為了讓兒子回來迎客,只能咬疼手指讓其感應。現在,我們現代人用電話乃至藍牙科技,就能成為古代人夢寐以求的千里眼、順風耳,今後實現心理感應也未嘗不可。我們還可以用營養品代替鹿乳讓父母健康長壽,用蚊香驅除蚊蟲換來父母好的休息環境,用空調來為父母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用汽車帶著父母去欣賞自然風光……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讓我們越來越方便於盡孝。工作繁忙,社會競爭壓力大是我們現代子女面臨的共同問題,但只要做到心中有父母,心中有孝道,有時候打個電話,道句問候,留下叮囑,就可能勝過送長輩名車豪宅。
3、過年回家如何孝順父母
孝順父母是人的立身之本,如果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孝順,縱使其他方面表現得再好,也都微不足道,因為那已經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了。在《論語》中,孔子對孝的闡述有很多,最關鍵的就是「色難」,供養父母衣食住行容易,能夠對父母和顏悅色,就很難做到了。下面末學總結了12種孝順父母的方式,藉以自勉,也方便供大家參考:
1、要主動用心供養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應該仔細觀察父母有什麼需要,主動為父母准備好,不要等父母張口。除非迫不得已,父母永遠不會張口跟孩子要東西。等父母開始要東西了,就已經說明,你對父母實在是太不用心了。
2,要記住父母的生日。子女的生日,父母永遠都不會忘記,父母的生日,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父母不一定希望生日過得多麼熱鬧排場,希望收到多少禮物,但起碼你要記住給父母打個電話,告訴她:「生日快樂!」
3,要經常給父母拍照。現在拍照方便了,在給寶寶拍照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給父母拍照。父母年事已高,拍照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沒准兒哪一天她們就會撒手人寰,到時候再想拍,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4,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如果能守護在父母身邊,那當然最好,如果做不到,一定要記得多打打電話。父母不打給我們,是因為怕打擾我們的工作生活,是怕拖累我們。能夠和子女聊天,其實是父母最開心的事。
5,跟父母聊天要有耐心。不管是當面和父母聊天,還是打電話,一定要有耐心,老人年齡大了,耳朵可能會有點兒背,她如果聽不清,自己就已經很難受了。你就大點聲,或者多說幾遍,千萬不要有厭煩的情緒,不要讓父母傷心,想想我們兒時的時候,父母何曾厭煩過我們?
6,食物要軟的、熱的。人老了,牙口大多不好,為父母買吃的,一定要軟的,容易消化的;為他們做飯菜,一定要燉爛,要熱的,不能涼的。
7,常帶老婆孩子回家看看。父母不盼望子女大富大貴,只盼望子女能夠平平安安、一家團圓,多回去看看父母,讓她們安心。
8,每年幫父母至少洗一次腳。父母照顧我們無微不至,尤其剛出生的三年,是最難照料的時期,即使現在每天照顧父母,也難報萬分之一的恩情。工作再忙,也要記住,每年至少為父母洗一次腳,捶一次背,剪一次指甲,或者梳一次頭,體驗一下父母當年為我們做的事情。
4、過年回家准備如何孝順父母
多刷碗幹活,回家買點禮品就可以了,畢竟是自己父母,不會介意太多的,即使買點水果也是自己吃的多。
5、過新年,你會用怎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孝敬父母?
如果是我的話,想要讓孩子孝順父母,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自己的行為。就是把孩子帶回家,然後復,然後通過行為讓自己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孩子在看到了之後其實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最重要的。
其實在中國都是以孝為先的,不管是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父母,都要承擔起孝順父母的責任,因為父母把我們撫養長大確實是很不容易,所以在過新年的時候,我會通過自己的言語和行為來讓孩子感受到孝順父母的意義。因為孝順父母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都是需要從言行舉止上去做到的。因其次就是用言語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其實孩子是不太能理解的。只有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樣的話其實是最有效的,而且孩子也是能夠很准確的去了解的。畢竟孝順父母這種觀念是需要從小就養成的,而且價值觀的形成也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長輩也是很孝順的話,那麼自己的孩子自然也是從小就形成這種孝順父母的觀念的。
我對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就是我會通過我自己的方式來告訴孩子,我們作為子女的就應該孝順父母,孝順長輩,而孝順的話是需要從言語上甚至是行為上出發的,不能說心裡覺得自己孝順父母,那就是可以了,還是需要通過行為的方式,只有這種方式才是最能夠展現出來的。我就是對自己的父母很孝順,基本上會經常回家抽空去陪他們,因為我覺得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對於父母來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與孩子在一起無論是否貧窮,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就會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