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為什麼要守歲段落
1、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
據說春節守歲歷史悠久,自從魏晉就開始了。年長者守歲意在「辭舊歲」,珍愛光陰,不讓自己隔年,睜著眼睛跨過,不知不覺到下一年,以便長壽;而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現在人們守歲目的是為了年增加歡樂祥和的氣氛。已經沒有了古代的意味。。
2、春節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講究一見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會在在吃過年夜飯後,將茶點瓜果擺滿一桌,全家人圍桌談話。
關於守歲,有三個不同的傳說。一個為,迎接灶王奶奶。相傳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從臘月23開始,「灶王奶奶」便開始收集年夜飯所需東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齊,為了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連夜趕回人間,人們守歲就是為了迎接她。
還有一個傳說為「守歲熬年」。這也是人們最常聽說的一個傳說,即為了一年來一次的年獸,每到除夕之夜,人們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為消磨時光,一家人團聚交談,有祈求平安度過這一夜的意思。時間長了後,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形成了。
守歲還有驅走邪瘟病疫之說。傳說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因此人們在除夕之夜燈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為了驅走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
3、春節為什麼要守歲?
春節作為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會有很多不一樣的習俗,就比如說守歲。為什麼要守歲呢?守歲的意義又是什麼?
首先為什麼我們要守歲呢?
守歲算是一個傳統了,守歲就是在大年三十那一天晚上吃完團圓飯一直到新的一年到來,這短短的幾個小時內都不睡覺,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大半夜或者凌晨。其實說白了,受罪也就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算是祈求明年的平安順暢,所以首先還有另一個說法叫做熬年。等熟睡過去之後,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然後再去睡覺。
還有就是有一個傳說故事,就是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他們會侵害村民們的家園,這種怪獸會趁著夜色正濃來偷襲我們,當時的老白象把這一天晚上叫做年關,所以每到這天晚上,村民們都會提前做好飯菜
點起蠟燭,掛起明燈,坐在一起交談,讓年的怪獸認為大家都沒有睡覺,都做好了防禦准備草兒不敢下山來侵害他們,如果成功收過了的話,會放鞭炮慶祝,您聽到了這種鞭炮聲,還以為村民們要做好反打,所以來年就不敢下山了。
守歲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守歲的意義很簡單,就僅僅是為了來年新的一年裡,自己以及家人的身體能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能夠事事順利,也是為了跟過去的一年的自己做一個告別,祈禱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愉快的生活。還有就是為了能夠祈求來年一年裡病災什麼的,都不會到來,這樣往後一年的日子會好過一點,其實守歲也是家人聚在一起暢談心意的時候,可以相互聊聊天,交流一下去年的好玩的事情,也做一下對來年的規劃期盼什麼的。
所以說守歲也算是春節的一個傳統了。
4、春節為什麼要守歲?
守歲,漢族傳統的年俗,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也叫除夕守歲。守歲最早在西晉時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守歲是我們對舊一年的依依不捨,也是對新一年即將到來的殷切期盼。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