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風險是什麼
1、春節理財存在哪些風險和陷阱?
春節理財存在哪些風險和陷阱?春節臨近,各大理財公司和銀行紛紛春節專屬理財產品,理財市場十分熱鬧。但是年尾各類詐騙手段也層出不窮,春節理財需小心謹慎。那麼,春節理財存在哪些風險和陷阱?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1、謹防「貼息存款」陷阱
所謂貼息存款,就是在銀行利息外,還能從中間人那裡獲得額外利息。2015年10月底一輪降息後,銀行一年期存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降至面對微不足道的利息,一些儲戶輕易相信資金掮客的說辭,陷入「貼息存款」的陷阱之中。從近一段時間爆出的銀行存款失蹤或是無法兌現事件來看,大部分都是貼息存款惹的禍,而且任何貼息存款均屬於違法行為。
2、辨明「飛單」營銷
不少投資者會選擇固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實現資產的保本增值。但面對春節前理財產品扎堆現象,再加上屢禁不止的銀行「飛單」,節前選擇銀行理財應更加謹慎。
3、P2P問題平台高息攬客
臨近春節,一些P2P平台15%甚至20%以上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產品,但由於P2P網貸一向屬於高風險行業,由於監管措施跟不上,問題平台數量也會增加,一旦捲款跑路,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因此建議投資此類理財產品不要被短期高息迷惑,一定要選擇綜合實力強的大平台投資。??
2、春節注意事項有哪些?
春節注意事項:
一、不酒後駕駛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餐,難免小酌幾杯,但飲酒過量或不當勸酒,不僅會造成身體健康損害和生命危險,也會為勸酒者惹來麻煩。如果不顧後果進行勸酒,造成對方健康受損,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不違反防疫規定
春節期間,自然少不了一頓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年夜飯,很多人也會借著假期走親訪友,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但若不遵守防疫規定,這些行為都是助推疫情擴散的高危行為,甚至會觸犯法律。
三、不燃放煙花爆竹
燃放煙花爆竹,是不少人心中的年味兒之一,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不安全、不遵守燃放時的注意事項,不可避免的給自己帶來風險,一旦釀成事故,還要賠償給他人帶來的損失。若是造成了嚴重後果,還極有可能面臨刑責。
四、不聚眾賭博
春節期間,家人、朋友之間坐在一起打牌搓麻,嚴格來說,多數情況下並不違法,也不算賭博,只是正常的娛樂活動。但是專門組織他人聚眾賭博,從中獲利的,參與人員輸贏超過規定的,那麼打牌搓麻就會變成聚眾賭博。
五、安全用火用電用氣
居民家庭要注意安全用火用電用氣,取暖電器遠離可燃物,教育小孩不要玩火,及時清理陽台、走道、樓梯間、疏散通道的雜物,防火門保持常閉狀態,出門不要忘記關閉電源和燃氣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