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怎麼讓孩子做好小主人
1、春節期間如何更好的陪伴自己的孩子呢?
春節期間如何更好的陪伴自己的孩子呢?
一、首先應該製作一個春節期間的活動規劃。
很多孩子都是非常喜歡寒假生活的,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尤其是春節幾天里,父母都不上班,能夠陪伴自己,孩子們更是開心。要想讓春節過的有意義,再長能夠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就要有一定的規劃。比如孩子想要做什麼事情,想讓家長一起陪伴去哪裡玩,都可以在表格上面羅列清楚。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每天過的都很充實。
二、和孩子一起製作手工製品,各種春節裝飾物。
孩子們都是非常喜歡做手工的,平時家長工作忙,沒有時間陪陪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感覺非常失落,春節期間時間比較長,就可以做一些關於年俗的物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燈籠,一起寫福字,一起寫對聯,把家裡裝飾的煥然一新,非常有過年的氣氛,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一個美好的回憶。
二、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勞動之中。
在春節期間,全家人都在家裡面,其實會有很多瑣事的家務事,有些家長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好好玩,不要做任何勞動,其實這樣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參加勞動是對孩子的一種鍛煉,對於孩子閱歷的增長有很多的好處。如果是上了小學的孩子,可以幫助家長一起烹飪,包餃子,炒雞蛋,洗菜,淘米,這些都是孩子非常樂意做的。過年的時候會做很多麵食,餃子和饅頭等,六歲以上的孩子是可以幫助擀餃子皮的,也可以揉饅頭,孩子和家長一起做,吃飯的時候也會吃的多一些,覺得自己做的有成就感,春節期間,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做,更重要的是,家長要陪伴孩子,度過高質量的,有意義的春節。
2、幼兒春節的禮儀教育
春節將至,最高興的莫過於孩子,可以吃糖果、收紅包,然而很多父母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春節禮儀教育。拜年的時候如何說話得體?收紅包有什麼注意事項?在餐桌上怎麼做才能不失禮?孩子學會這些,保證你這個春節過的有滋有味,別人對寶貝也會贊不絕口!
幼兒春節的禮儀教育 篇1教孩子學會稱呼
外公、外婆、叔叔、阿姨這些常見的親人很容易稱呼,可是對不常見的客人,父母就要提前為孩子做足功課。很多稱呼孩子平時不常用,叫的時候會口生。如果家長提前告訴孩子要來的客人叫什麼,並「排練」著稱呼一下,孩子稱呼起來就會很自然。為了避免冷場,那麼現在抓緊時間,快點教出一個「嘴甜」寶寶吧!
教孩子餐桌禮儀
平時的生活一般是三口之家,爸爸媽媽比較遷就寶寶,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他們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講究禮貌。要知道,好東西大家都喜歡,如果飯桌上有好東西,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留點給別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沒人喜歡的。
告訴寶寶在餐桌上不要舞動筷子、勺子或刀叉,以免妨礙到鄰座。寶寶落座後,應等待其他人到齊,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會開始後方可開吃。取菜時,盡量取自己面前的,看準哪個就夾它,別翻來覆去地挑。更要小心夾菜,以免濺臟了自己或者別人的衣服。吃完飯後放下碗,要有禮貌地對還沒吃完的人說:請大家慢用。
教孩子待人接物的禮儀
去別人家做客時要輕輕敲門,千萬不可以隨便翻主人的東西。長輩給壓歲錢時要雙手接,並說「謝謝」。拿了紅包,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拆紅包,那是非常不禮貌的表現哦。
教孩子和他人和睦相處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沒人跟他們爭奪什麼。可是去有孩子的家庭做客,或者有孩子的來自己家裡做客,情況就不同了。家長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間常會有不愉快。
對寶寶來說,最難接待的是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小客人。因此,事先跟寶寶打招呼,教會他如何接待小客人。當你們看的`電視頻道不一致時怎麼辦?你們喜歡的玩具只有一個怎麼辦?這些問題都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
趁春節帶孩子去親朋好友家做客,教育孩子各種禮儀,讓孩子年齡大一歲,懂事多一點,請父母一定要抓住春節這個好機會。
幼兒春節的禮儀教育 篇2問候禮儀
一、見人稱呼不可少
一般來說,比較常見的親人,懂禮貌的寶寶們都會稱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但是春節期間客人比較多,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導該怎麼稱呼就要見面的客人。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孩子相應的稱呼:伯、叔、姑、姑、叔公、叔婆、舅公……
媽媽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孩子相應的稱呼: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稱呼為祖輩的,我們則稱呼為「太祖輩」……
(各地叫法不一,家長們根據當地的習俗教會孩子相應稱呼)
二、祝福話語要多說
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寶寶用手勢打招呼: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兩歲以上的寶寶可以教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和祝辭。
紅包禮儀
一、接過紅包要致謝
長輩們給紅包的時候,寶貝們要雙手接過並向長輩們說「謝謝」.
二、紅包不可當面拆
寶媽寶爸要提前跟寶貝說好,不能當面拆紅包。
餐桌禮儀
一、好吃的東西別獨享
有的家長比較慣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會讓孩子有意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好東西大家都喜歡,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學會分享,太自私的孩子是沒有人會喜歡的」
二、用餐衛生要注意
要教育我們的寶貝,吃飯時,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準哪塊就夾,不要翻來覆去的抄,那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表現。帶湯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夾,以免濺臟了衣服,人家會說你是不講衛生的孩子。
三、形象端正有禮貌
就餐要注意坐姿,不能歪著、斜著或趴著,也不可以大聲喧嘩。不要舞動筷子、勺子或刀叉,以免妨礙到鄰座。落座後,應等待其他人到齊,尤其是主人、長輩落座後,宣布宴會開始後方可開吃,不要評論菜的味道不好,吃完飯後放下碗,要有禮貌的說:「請大家慢用」!
1)吃飯時餐具不可敲得叮當作響;
2)不可用手抓飯抓菜;
3)上菜後要禮讓長輩先夾菜;
4)別人給自己夾菜時,要禮貌地說謝謝;
5)吃飯時間不可以大聲喧嘩,更不能含著飯說話。
待客禮儀
一、對待客人要親切
有客人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屋後,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給客人倒茶水等。
二、大人講話莫插嘴
在大人談話時,要讓孩子明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來回走動和隨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做客禮儀
一、主動問候說聲謝
領著孩子去別人家做客,進門後,家長要引導孩子在問好之後主動把脫下的鞋子排整齊。當孩子受到招待時記著讓孩子說聲「謝謝」。
二、他人東西別亂動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環境中更是如此,告訴孩子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時記住不要打擾大人談話,玩過之後,記著讓孩子把東西放好。
注意衛生,特別要注意的是孩子的鞋襪衛生。不可讓孩子在別人家爬高上低,更不能穿著鞋踩沙發等等。此外,也要提前教會孩子,去別人家要有禮貌,要說吉祥話,同時要多謝主人家的款待。
交際禮儀
一、主動分享別吝嗇
當有小客人時,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會讓小客人格外開心。客人走時家長可以領著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長可以和孩子說:「和××說再見,有空再來!」即使是家長教孩子說的,從孩子嘴裡說出來也會令客人感到快樂。
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後,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小主人。
二、和睦相處要忍讓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是小皇帝,家裡沒人跟他們爭奪什麼。可是到有孩子的人家家裡做客,或者有孩子來自己的家裡做客,情況就不同了。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間常會鬧個不愉快。
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趁春節帶孩子做客其間,教育孩子交際禮儀,讓孩子年齡多一歲,懂事多一點。
春節尷尬事應對
1、寶貝害怕出門做客。出門時父母可以帶一些孩子習慣吃的食品,另外,孩子出門前如果帶上一兩件心愛的玩具,父母應該尊貴孩子的意願。
2、寶貝害羞不說話。春節拜年,家長可以稍微先教導孩子,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去誰家裡,跟我們家什麼關系,希望寶寶可以怎麼做」,其實過年拜年,只需要教會孩子說:「謝謝」「新年好」兩句話就夠了!
3、孩子當面拆紅包。父母過年前要告訴孩子不要當面拆紅包,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的感受,這樣才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孩子要拆紅包時,父母應該及時制止,並對孩子說:這個紅包好漂亮啊,我們裝在衣服口袋裡好不好?如果孩子沒有忍住拆了紅包,不管給了多少壓歲錢都要謝謝別人,家長也可化解尷尬:寶貝是不是特別喜歡阿姨(或者其他稱呼),所以送你的東西著急想要看一看?壓歲錢是對你的祝福哦,趕緊謝謝阿姨吧!
4、孩子說了不吉利的話。拜年時,感覺孩子要說錯話,趕緊轉移話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孩子說了不吉利的話,家長可以說:童言無忌,再說上幾句吉祥的話來彌補。
5、孩子不肯回家。過年前可以教給孩子,別人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還是要回家的。當孩子玩在興頭上時,不要驟然命令孩子停止,可以事先有所提醒,讓孩子有準備的接受,例如可以對孩子說:寶貝,我們再玩10分鍾就准備回家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