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初一都有哪些節目

春節初一都有哪些節目

發布時間: 2022-12-14 07:19:01

1、春節節目單

2020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單:

1、歌舞《春潮頌》,宋丹丹、張國立、莫文蔚、羅志祥。  

2、舞蹈《一帶一路嘉年華》,俄羅斯莫伊謝耶夫學院舞蹈團。  

3、相聲《生活趣談》,岳雲鵬、孫越。  

4、歌舞《過年迪斯科》,陳偉霆、張藝興、董寶石。  

5、情景報告《愛是橋梁》,白岩松、康輝、水均益等。  

6、小品《婆婆媽媽》,賈玲、張小斐、許君聰。  

7、歌舞《春風十萬里》,張也、劉濤。  

8、小品《走過場》,沈騰、馬麗、黃才倫等。  

9、雜技《綻放》,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  

10、小品《風雪餃子情》,賈冰、秦嵐、張若昀、沙溢、吳磊。  

11、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成龍。  

12、歌曲《共同家園》,劉嘉玲、陳坤。  

13、魔術《層出不窮》,甄澤權、吳磊、彭於晏、彭昱暢。  

14、歌舞《你好2020》,朱一龍、周冬雨、李沁、李現、馬思純。  

15、舞蹈《晨光曲》,朱潔靜。  

16、歌曲《帶著地球去流浪》,劉歡、鄭楚馨。  

17、小品《機場姐妹花》,黃曉明、金靖、宋祖兒、王自健等。  

18、歌舞《我的祖國》,郭蘭英、金婷婷、阿魯阿卓等。  

19、少兒歌舞《「鼠」我們幸福》,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  

20、小品《父母愛情》,郭濤、梅婷、劉琳等。  

21、歌曲《爸爸媽媽》,李榮浩、於毅、王俊凱。  

22、歌曲《黃河頌》,楊洪基、霍勇、蔡程昱、馬佳等。  

23、鋼琴協奏曲《黃河》,郎朗、高昱宸。

24、歌曲《幸福長流母親河》,孫楠、李宇春。  

25、京劇《空城計》,王佩瑜、楊少彭等。  

26、越劇《紅樓夢》,吳鳳花、李敏。  

27、崑曲《扈家莊》,谷好好、馮蘊等。  

28、京劇《蟠桃會》,孟廣祿、李哲等。  

29、小品《喜歡你喜歡我》,謝娜、肖戰、鞠婧禕、楊迪。  

30、歌舞《邊寨喜訊》,呂繼宏、周旋。  

31、小品《快樂其實很簡單》,孫濤、閆妮、王迅  

32、歌舞《青春的起點》,羅志祥、王嘉爾、易烊千璽、李汶翰等。 

33、歌舞《親愛的中國》,李光羲、蔣大為、蔡國慶、阿雲嘎等。  

34、歌舞《明天會更好》,歐陽娜娜。  

35、歌舞《編花籃》,全體演員。  

36、歌舞《錦綉小康》,烏蘭圖雅、鳳凰傳奇、魏大勛等。  

37、歌舞《再次相約二十年》,張韶涵、楊紫、王源。  

38、舞蹈《泉》,宋潔、張天愛。  

39、武術《武林雄風》,河南少林塔溝武校。  

40、歌曲《生命之河》,譚維維、韓雪。  

41、歌曲《難忘今宵》,李谷一 湯非 扎西頓珠等。

2、春節有什麼節目?

春節期間的一些民俗及傳統習慣:

一、掃塵

「臘月二十三,撣塵掃房子」,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二、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三、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四、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五、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六、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七、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3、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有哪些?

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有如下:

1、開場《歡樂吉祥年》

表演者:陶玉玲、張藝謀、葛優等。

2、歌曲《時代感》

表演者:鄧超、李宇春、易烊千璽。

3、小品《父與子》

表演者:孫濤、王雷、穎兒等。

4、音樂短劇《萬象回春》

表演者:沙寶亮、王莉、劉迦。

5、歌曲《春風十萬里》

表演者:殷秀梅、閻維文。

6、小品《還不還》

表演者:沈騰、馬麗、常遠等。

7、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選段)

表演者:孟慶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

8、景觀太極《行雲流水》

表演者:楊順洪、梁壁熒、楊德戰。

9、小品《喜上加喜》

表演者:賈玲、張小斐、許君聰等。

10、歌曲《這世界那麼多人》

表演者:韓紅。

4、春節的活動有哪些?

春節的活動:

1、拜年

從大年初一開始,一直到元宵前,都可以去親戚朋友家拜年,恭祝對方新年大吉大利。

2、燃放炮竹

從除夕開始每家每戶就會開始燃放炮竹,通過爆竹聲辭舊迎新,慶祝新年。

3、守歲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很多人都會不睡覺,和家人一起守歲過12點,祈求來年家人幸福健康。

4、吃湯圓、水餃或年糕

根據南北差異,每個地方春節要吃的美食都不一樣。

5、祭祖、祭神

春節祭祖或祭神,祈求來年家人幸福、健康、事業順利等。

6、貼對聯、福字、門神

除夕那一天,就會在家裡的門前、牆壁或大門上貼對聯、福字、門神,裝扮屋子,它們也帶有美好的幸福含義。

7、打掃

一般在大年二十八就會將家裡打掃乾乾凈凈,它具有「除陳布新」的意義,將家裡的壞運氣掃出去,讓好運進來。

8、逛廟會

春節各地有廟會的,很多人都會去逛一逛,熱鬧熱鬧當地。

9、舞龍、舞獅

古人用舞龍、舞獅祈福、求雨等,現代舞龍、舞獅則是為了給節日增加熱鬧氣氛。

10、踩高蹺

踩高蹺是古代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但現代越來越少了。

5、春節節目單的內容

2020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單:

1、歌舞《春潮頌》。  

2、舞蹈《一帶一路嘉年華》。  

3、相聲《生活趣談》。  

4、歌舞《過年迪斯科》。  

5、情景報告《愛是橋梁》。  

6、小品《婆婆媽媽》。  

7、歌舞《春風十萬里》。  

8、小品《走過場》。  

9、雜技《綻放》。  

10、小品《風雪餃子情》。  

11、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  

12、歌曲《共同家園》。  

13、魔術《層出不窮》。  

14、歌舞《你好2020》。  

15、舞蹈《晨光曲》。  

16、歌曲《帶著地球去流浪》。  

17、小品《機場姐妹花》。  

18、歌舞《我的祖國》。  

19、少兒歌舞《「鼠」我們幸福》。  

20、小品《父母愛情》。  

21、歌曲《爸爸媽媽》。  

22、歌曲《黃河頌》。  

23、鋼琴協奏曲《黃河》。

24、歌曲《幸福長流母親河》。  

25、京劇《空城計》。  

26、越劇《紅樓夢》。  

27、崑曲《扈家莊》。  

28、京劇《蟠桃會》。  

29、小品《喜歡你喜歡我》。  

30、歌舞《邊寨喜訊》。  

31、小品《快樂其實很簡單》。

32、歌舞《青春的起點》。 

33、歌舞《親愛的中國》。  

34、歌舞《明天會更好》。  

35、歌舞《編花籃》。  

36、歌舞《錦綉小康》。  

37、歌舞《再次相約二十年》。  

38、舞蹈《泉》。  

39、武術《武林雄風》。  

40、歌曲《生命之河》。  

41、歌曲《難忘今宵》。  

(5)春節初一都有哪些節目擴展資料:

晚會利用5G、8K、4K和VR(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為觀眾帶來全新觀看體驗。基於5G網路的移動拍攝和景觀等機位的4K信號,都接入春晚製作系統,為春晚全4K智能直播提供技術支持。同時,總台還採用5G+8K技術實現多機位拍攝,並製作8K版春晚。

首創的虛擬網路交互製作模式也在春晚首次應用,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觀看春晚VR直播和多視角全景式直播。

央視頻春晚VR虛擬現實直播,實現歷史上首次春晚畫面全程VR播出;首次為VR春晚的「V」賦予更豐富的定義:VIP的「V」,帶給用戶置身現場的體驗,獲得第一排VIP觀眾的360度視角。

首次架設隱藏於高科技舞台高點之上的VR機位,用戶通過觸控屏幕或轉動手機,自由轉換觀看春晚的角度。

用創新技術、獨家多視角VR視頻和直播態相結合的新形式,為觀眾呈現一場驚艷震撼的VR春晚,實現全媒體時代視聽新表達,充分展現新時代春晚的魅力、活力和創新力。

參考資料:

網路-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


 

6、中國過年時都有哪些節目?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7、春節聯歡晚會有什麼節目?

春節聯歡晚會一般會有雜技、小品、相聲、歌曲、舞蹈、戲曲等節目。

2022年春晚聚焦奏響新征程上的迎春曲,堅持溫暖熱烈的主基調,藝術呈現上兼具中華文化底蘊和時代審美追求,注重科技與藝術的深度融合。

虎年春晚聚焦奏響新征程上的迎春曲,堅持溫暖熱烈的主基調,以新穎別致的文藝精品在喜氣洋洋、歡樂吉祥中為海內外華人奉上一台「歡笑、優美、驚艷、淚目」的春節文化大餐。

央視春晚的由來:

春節聯歡晚會是現代媒體和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產生絕非偶然。1979年,中央電視台錄制、播出了「茶座式」晚會,名為「迎新春文藝晚會」,執導晚會的是鄧在軍以及《西遊記》的導演楊潔。不過,因為1979年全國的電視機不過485萬台,沒有產生社會影響。

1983年,中國的電視業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快速發展的階段,電視業的快速發展,電視的普及,為春晚的產生提供了技術前提和保障。而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人民的物質生活逐漸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終較為匱乏,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娛樂方式較為單一。

基於此,中央電視台藉助電視手段向全國人民演繹了春節這樣一個隆重的文化事件,為全國人民奉上一道文化盛宴 。

8、2019大年初一有哪些賀歲片上映?初一大家會去看電影嗎?

首先,2019年春節的賀歲檔,無疑是負責任的賀歲檔。可以鼓掌慶祝一下。

春節本是闔家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在電影市場尚不成熟的那些年(現在也未見得成熟到哪兒去),我們有過將表現國仇家恨、極端殘酷的《金陵十三釵》放在賀歲檔公映的經驗,不管導演多大譜,顯然不合時宜。電影是要有深刻的屬性和內涵,但在某些特定時段,應當充分體現其 娛樂 性。試想,你看完《金陵十三釵》,放到餐桌上的話題,要怎麼避開那些視覺沖擊和不良 情感 共鳴。

就目前掌握的情況,2019年的賀歲檔,主打喜劇(《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江湖喜事》)、科幻(《流浪地球》)、科幻喜劇(《瘋狂外星人》)、奇幻喜劇(《日不落酒店》)、奇幻動作喜劇(《神探蒲松齡》)、科幻冒險(《動物出擊》)、犯罪懸疑(《廉政風雲》)和兒童題材(《小豬佩奇過大年》《豬豬俠:豬年吉祥》《熊出沒:原始時代》),幾乎都在大年初一公映,不管真硬還是看起來比較硬,造就史上最殘酷賀歲檔、整體票房飆個新高,應該不成問題。

問題的另一半是:初一大家會去看電影嗎?從年俗上來說,大年初一即春節,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拜年是重要活動,寓意團結興旺。隨著時代的發展,初一干什麼事兒的都有,似乎拜年的並不多。年輕人除夕晚上陪完老人早已按捺不住,加之春節多在家裡不遠行,全國大多數地區又是寒冷的冬天,所以,看電影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咱們最後來聊聊這幾部賀歲電影吧。

從類型上看,今年的賀歲檔在老百姓看來極端喜聞樂見。最不討巧的無疑是麥兆輝的《廉政風雲》。有劉青雲、張家輝、林嘉欣又怎樣,都不是具有絕對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大家辛苦一年了,除非很嚴肅的喜歡懸疑類型中年群體,或是麥兆輝、庄文強的影迷,或是《無間道》情結者,整體上受眾並不強勢。

《小豬佩奇過大年》《豬豬俠:豬年吉祥》都契合了豬年的主題,加上每年一見的《熊出沒》,題材限制了受眾,家裡有個適齡的兒童,作為大人,你就有得選,也是沒得選,只是要在三者間做出決定而已。當然,爸爸們也可以拋棄媽媽和孩子,走進另一間時間差不多能對上的放映廳。

《日不落酒店》《動物出擊》《江湖喜事》基本沒有大卡司(有沒有「小鮮肉」我不知道),可能很多人會對馮小寧(《紅河谷》《黃河絕戀》《紫日》《舉起手來》)有興趣,也有人覺得新晉喜劇人黃才倫不錯,但是說實話,即便三部中有黑馬姿態的出現,票房也好不到哪兒去。因為今年的主菜太硬。

好了,該到「正餐」了。《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瘋狂外星人》《神探蒲松齡》《流浪地球》,無論你為哪一部影片買票走入影廳,都很體面,都代表著滿足於賀歲檔的絕佳取向。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多部。

韓寒的前兩部作品《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都是充滿情懷的水準之作。作家出身的導演,台詞功底深厚,劇情結構有趣,雖然很多並不新鮮,但處處充滿奇思妙想,帶你不由會心一笑,加上尺度火候拿捏准確的黑色幽默,加上沈騰拉風傳神的喜劇表演,《飛馳人生》會受到年輕人特別是文藝青年的喜愛。

《新喜劇之王》不必多說,之前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每個人都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今天在電影頻道又聽見史航老師說「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足見他的影響力。不管你怎麼詬病,如何批評,周星馳就是周星馳,做演員、做導演都被標簽化、傳奇化的明星,你很難找出第三個。為《新喜劇之王》買單幾乎會是每一個走入影院的人的考慮。

《瘋狂外星人》里有瘋狂的沈騰,一年賀歲檔兩部主演電影,若票房都好,輿論界立刻會有一個「沈騰年」。加上黃渤和鬼才導演寧浩,你有女朋友嗎,有的話,推薦你看,大體不會失望。

前面說做演員、做導演都被標簽化、傳奇化的明星,你很難找出第三個,在華語領域,確實如此,另一個可以是成龍。成龍就是成龍,在屬於他的領域,他這輩子都沒差到哪兒去。這次主打奇幻動作喜劇,大家要慢慢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動作為主要元素支撐起一部電影對他來說越來越難,所以,他的電影只會愈發偏向多元素。《神探蒲松齡》唯一需要擔心的,是沒聽說過的導演嚴嘉,別亂了節奏就好。

最後說說《流浪地球》,如果演員片酬的總成本沒有高出天際,在可控范圍,作為一部純科幻題材,我們對《流浪地球》的特效水平是有期待的。而《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劉慈欣,他那部著名的《三體》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廣泛影響。科幻玩兒的就是想像力的天馬行空,良好的原著基礎,前所未有的科幻概念設置,《同桌的你》的導演郭帆,加上全民期待的吳京,覺得理論上,《流浪地球》最有可能在賀歲檔票房奪冠。對中國影迷來說,國產科幻電影基本沒什麼概念,不談個人喜好,無論如何,都希望《流浪地球》能彌補這一空白。

你會去看哪一部呢?

說說我的選擇,無論初幾,都會去看至少一部電影,個人首選《飛馳人生》,偏向《瘋狂外星人》,祝《新喜劇之王》好運。

晚安,朋友們。

2019大年初一,一共有11部電影上映他們分別是。

1 瘋狂的外星人,由黃渤和沈騰參演的喜劇科幻電影。

2 飛馳人生,由沈騰和黃景瑜參演也是一部喜劇電影

3 流浪地球,由吳京和屈楚蕭參演是一部科幻電影

4 新喜劇之王,周星馳導演,王寶強和鄂靖文參演是一部劇情 喜劇電影

5 廉政風雲,劉青雲和張家輝參演是一部劇情 犯罪 懸疑電影

6 神探蒲松齡,成龍和阮經天參演是一部喜劇 動作 奇幻電影。

7 小豬佩奇過大年,動畫

8 熊出沒 原始時代,動畫

9 日不落酒店,黃才倫和沈騰參演是一部喜劇電影

10 動物出擊,科幻冒險電影

11 江湖喜事,喜劇電影
不知道你喜歡那一部?我比較喜歡流浪地球和新喜劇之王,可惜大年初一那天沒有時間,不能去捧場了。你喜歡那一部?大年初一有時間去了看嗎?

《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流浪地球》、《神探蒲松齡》、《廉政風雲》、《小豬佩奇》、《熊出沒》,豪華陣容,炫彩特技,豐富情節,還不趕快准備好苞米桿享受這饕餮盛宴?!!!

我看只要他倆的表演節目受大眾認可,就一定會上春晚的。

1、《神探蒲松齡之蘭若仙蹤》成龍,潘長江,喬杉等主演。

2、《誤入江湖》劉燁,李子雄等主要。

3、《瘋狂的外星人》寧浩導演。

4、《八仙之各顯神通》

5、《飛馳人生》沈騰,黃景瑜等主演。

家裡習俗,初一不出門。過了初一回去看的。

《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流浪地球》《神探蒲松齡》《情聖2》等。

大年初一,回去看看新喜劇之王

本人比較想看飛馳人生 大年初一估計沒時間 過了大年肯定回去看噠

本人將要去看新喜劇之王

我家是農村的,父母一輩子沒有進過電影院看過電影。

今年要,老爸老媽一起去看一場電影,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