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老丈人春節有什麼習俗

老丈人春節有什麼習俗

發布時間: 2022-12-12 06:23:22

1、老一輩人都有哪些過年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送灶王

南方似乎是過二十四的,小時候我一直誤以為是接灶王,後來才知道正月初四才是。

臘月二十三那天,灶王爺到了跟大老闆玉帝匯報工作的日子,誰家不希望灶王爺在餘地面前美言幾句?所以這天家裡或做僅次於除夕年夜飯的一頓盛宴,以前是說孝敬灶王爺,但現在基本上算是拉開了過年的序幕。

 

臘月二十九上墳祭祖

除了清明、陰歷十月一(南方七月半)之外,這天也算是比較大的祭祖活動日,在某種程度也體現了中國人敬老的美德。小時候姥爺剛去世的幾年,這天還比較神傷,但後來時間過得久了,祭祖就變成一個全家踏青(冬)郊遊的活動,會帶上貢品,走路去上墳,一路上都是絡繹不絕的行人。

 

貼春聯貼窗花

過年前家家戶戶一定會貼福、貼春聯,我們知道春聯以前是驅鬼的桃符,但到了現在,老人在買的時候會很注意字體,會告訴我們一定要買字體周正、看上去就福氣十足的,那種瘦瘦的字沒福氣(豐腴的字體,笑)。

至於貼窗花也一定要在北方才有感覺,窗戶上會有一層霜花,配上室內玻璃的大紅剪紙,年味兒頓時就烘托出來了,尤其是到晚上家裡的燈亮起,洋溢著溫暖和喜慶。

 

二月初二前不剪頭

我們家始終有這個習俗,就是如果你臘月二十三之前不剪頭發的話,除非過了二月初二,否則是不能剪頭發的,俗話說「二月二剃龍頭」,在這天剪頭發會鴻運當頭吉星高照,所以如果是男孩子一定要記得過年前打理下自己的頭發喲!

2、春節還有哪些民間習俗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打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

春節的民間習俗

1、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已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如今的人們除了沿襲以往拜年的方式外,又興起了網路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2、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是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3、貼畫雞

中國民間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著門或貼畫雞於門,稱之為貼畫雞,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

4、吃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5、吃湯圓


大年初一早晨吃湯圓具有著特殊的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一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

6、飲屠蘇酒


據傳,屠蘇酒是由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葯入酒浸制而成。這種葯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每年臘月,孫思邈總是要分送給眾鄉親一包葯,告訴大家以葯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 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

7、給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3、女婿什麼節日送丈人禮

那就看你自身的經濟條件和你與老丈人的關系了,你經濟條件好、跟你老丈人關系又比較好。那春節、中秋、老丈人生日都應該送。如果經濟條件不好就看情況而送,送禮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孝心嘛,沒必要一定要怎麼怎麼樣。

4、家鄉的春節有什麼習俗

臘月二十三(1月20日 大寒),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臘月二十四(1月21日),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臘月二十五(1月22日),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臘月二十六(1月23日),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臘月二十七(1月24日),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臘月二十八(1月25日),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臘月二十九(1月26日),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大年三十(1月27日),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大年初一(1月28日),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1月29日),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1月30日),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四(1月31日),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大年初五(2月1日),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2月2日),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七(2月3日 立春),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5、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過年習俗有:

1、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2、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3、大年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4、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5、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6、中國春節有什麼習俗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貼春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祭祖等。除夕這天,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派發「壓歲錢」,然後「守歲」,迎接新年到來。在農歷新年第一天,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恭祝新年大吉大利。從正月初一開始,人們會舉行舞獅、放爆竹、拜年等活動。在年節期間,親朋好友之間還要相互走訪拜年,以此來表達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而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民間還有賞花燈、猜燈謎、鬧元宵等慶祝活動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