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過節費按什麼標准
1、杭州退休人員過節費一年共多少?
法律分析:杭州退休人員過節費一年共3500,春節前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又稱為過節費或春節補貼,1、離退人員每月按下列標准增加離休費:行政管理人員,省部級正職及以上1400元,省部級副職1140元,廳局級正職900元,廳局級副職730元,縣處級正職570元,縣處級副職480元,鄉科級及以下400元。2、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82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540元,講師(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400元。3、退休人員每月按下列標准增加退休費:行政管理人員,省部級及以上1100元,廳局級700元,縣處級460元,鄉科級350元,科員及辦事員260元。4、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70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460元,講師及相當職務350元,助教(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260元,工人,高級技師和技師350元,高級工以下(含高級工)及普通工260元。5、按國家規定辦理退職的人員,按每人每月260元增加退職生活費,在按以上標准增加離退休費的基礎上,1934年前出生的離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第二條 工人退休以後,每月按下列標准發給退休費,直至去世為止。
(一)符合第一條第(一)、(二)、(三)項條件,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給。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革命工作,連續工齡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發給;連續工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發給;連續工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發給。退休費低於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發給。
(二)符合第一條第(四)項條件,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給一定數額的護理費,護理費標准,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飲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同時具備兩項以上的退休條件,應當按最高的標准發給。退休費低於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發給。
第五條 不具備退休條件,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人,應該退職。退職後,按月發給相當於本人標准工資百分之四十的生活費,低於二十元的,按二十元發給。
2、八個過節費發放標准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
再過半個多月就是中秋佳節了。根據國家假日安排,中秋節當天9月13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中秋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根據相關規定,基層工會可以向職工發放一定節日慰問品,廣大職工群眾可依法享受來自工會組織的法定節日福利。都有什麼標准,一起來看看。
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2017年12月15日印發的《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
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即: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和經自治區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少數民族節日。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
全國31個省區市職工福利標准
河南
節日慰問品不得超過2000元。
河南省下發《河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節日慰問品總額視基層工會經費情況確定,最高不得超過2000元。
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可直接發放慰問品或慰問品領取券,但不得發放現金、購物卡、代金券等。
北京
全年支出總額不高於當年本級工會經費預算支出的50%。
北京市總工會下發《關於2019年度基層工會開展慰問活動有關經費事項的通知》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向全體會員發放的少量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職工群眾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慰問標准由全年支出總額一般不高於當年本級工會經費預算支出的30%調整為50%。
天津
全年節日慰問品最高每人不得超過1000元。
天津下發《天津市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規定:工會逢年過節可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嚴禁發放現金和各種購物卡。發放標准必須控制在基層工會當年全部經費收入的50%以內,全年節日慰問品最高每人不得超過1000元,發放范圍為全體工會會員。
河北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1800元。
河北省下發《河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800元。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實物發放或指定地點限時領取確定物品的提貨憑證,但不得發放現金、購物卡及代金券。
山西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800元。
2019年4月22日,山西省總工會下發關於調整基層工會逢年過節慰問標准和方式的通知,《關於服務職工經費支出若干問題的具體規定》中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向全體會員發放慰問品的標准,調整為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1800元。
內蒙古
全年節日慰問品總額不得超過2000元。
2019年1月23日,自治區總工會制發的《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關於調整基層工會逢年過節慰問品標準的通知》規定:基層工會使用工會經費在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標准提高為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2000元。
遼寧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800元。
遼寧省下發《遼寧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均支出總額不超過1800元。
吉林
每位會員最高年均不超過1800元。
吉林省下發《吉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
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靈活便捷的發放方式,但不可以發放現金、購物卡等代金券。此項支出每位會員最高年均不超過1800元。
黑龍江
年度發放慰問品總額不得超過1500元。
黑龍江省下發《黑龍江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發放慰問品總額不得超過1500元。不得購買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明令禁止發放的物品。
上海
發放節日慰問品需附本人簽收清單。
上海下發《上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節日慰問品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不得購買發放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明令禁止的物品。年度發放總金額不得超過基層工會當年度留成經費的50%。
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可以為實物或到指定地點限時領取確定物品的提貨憑證,所發放的節日慰問品需附本人簽收的清單,不可發放現金、購物卡等。
江蘇
節日慰問品不超1800元。
江蘇省下發《江蘇省總工會關於貫徹落實全國總工會〈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規定:
逢年過節時,基層工會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其中,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即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發放標准為每位會員每年不超過1800元。
浙江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500元。
浙江省總工會印發的《關於加強和規范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實施細則》明確:基層工會可在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發放標准原則上每人每年不超過1500元,同時全年用於慰問支出總額不得突破當年撥繳經費收入的60%。
安徽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500元。
安徽省下發《安徽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每人每年不超過1500元。
福建
慰問品年度總額1800元。
最新版《福建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於2019年1月1日開始執行。其中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1800元。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如月餅、粽子、米、面、油、肉、蛋、奶、水果、乾果及日常生活用品等。
江西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2100元。
江西下發《江西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工會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2100元,先從基層工會留成的撥繳經費中列支。
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但不可發放現金、購物卡等代金券。
山東
慰問品年度總額不超過2000元。
山東省下發《山東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規定:逢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各級工會可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2000元,但不可發放現金、購物卡等代金券。
湖北
基層工會每人每年不超過1700元。
2019年1月22日,湖北省總工會發出《關於調整基層工會職工集體福利標準的通知》,將職工福利標准在一些方面進行了調整: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700元,工會經費充足的企業單位工會每人每年不超過2000元。
湖南
節日慰問物品每人每年不超2100元。
湖南省下發《湖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2100元。
廣東
節日慰問品年度總額不超過人均2500元。
廣東省下發《廣東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如普通粽子、普通月餅、米、面、油、肉、蛋、奶、水果、乾果等,年度總額一般不超過人均2500元。
廣西
年均總額不超過1500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下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明確:基層工會在本級當年留成經費范圍內,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可採取實物發放或提貨單等便捷方式實施,提貨單須註明物品名稱和數量;不可發放現金、購物卡和代金券;每位會員發放慰問品年均總額不超過1500元。
海南
年度總額不超過1500元,單次不超過500元。
海南省下發《海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1500元,單次不超過500元,不得從行政補助收入中列支。
重慶
端午、中秋200元以內,國慶1000元以內。
重慶市下發《重慶市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春節慰問標准控制在1000元以內,勞動節、國慶節慰問標准分別控制在300元以內,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慰問標准分別控制在200元以內。
四川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2100元。
四川省下發《四川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慰問標准不超過2100元。
貴州
春節慰問品人均不超過500元,其他節日不超過200元。
貴州省下發《貴州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暫行)》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發放標准為春節人均不超過500元、其他法定節日及符合規定的少數民族節日人均不超過200元。
雲南
每人每次不超過300元。
雲南省下發《雲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發放標准每人每次不超過300元。除不得發放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明令禁止的現金、購物卡外,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
西藏
年人均不超過1500元,每人每次不超過300元。
西藏自治區下發《西藏自治區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即: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和經自治區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少數民族節日(即:藏歷年)。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如米、面、油、肉、蛋、奶、水果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年人均不超過1500元,每人每次不超過300元。基層工會嚴禁發放現金、購物卡、代金券、提貨_等。
陝西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2200元。
今年1月15日,陝西省總工會發出關於調整基層工會逢年過節慰問品發放標準的通知,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向全體會員發放慰問品的標准上限提高700元,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2200元。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須的生活用品等,不得發放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明令禁止的物品,基層工會可以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
甘肅
節日慰問物品每人每年不超2000元。
甘肅省下發《甘肅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暫行)》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即: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和經自治區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少數民族節日。發放標准每人每年不超過2000元。
青海
全年所有節日慰問合計總額不得超過1000元。
青海省總工會制定下發的《關於貫徹落實中華全國總工會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實施細則》規定:基層工會經費可用於工會組織逢年過節向全體會員發放少量的節日慰問品。
其中「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須的一些生活用品等。關於「少量」的標准,每位會員全年所有節日慰問合計總額不得超過1000元,慰問形式為實物。
寧夏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800元。
《寧夏回族自治區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逢年過節的節日是指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法定節日(即: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開齋節和古爾邦節)。
節日慰問品每人每年不超過1800元,節日慰問品的資金來源僅限於基層工會的撥繳經費收入。
新疆
每年每位會員發放不超過1500元的節日慰問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明確: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每年向每位會員發放不超過1500元的節日慰問品。這些節日即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古爾邦節、肉孜節。
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如粽子、月餅、米、面、油、肉、蛋、奶、水果、乾果、洗護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但不得發放現金、購物卡、代金券等。
基層工會經費收支這些「紅線」不能碰
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印發的《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基層工會應嚴格執行以下規定:
(一)不準使用工會經費請客送禮。
(二)不準違反工會經費使用規定,濫發獎金、津貼、補貼。
(三)不準使用工會經費從事高消費性娛樂和健身活動。
(四)不準單位行政利用工會賬戶,違規設立「小金庫」。
(五)不準將工會賬戶並入單位行政賬戶,使工會經費開支失去控制。
(六)不準截留、挪用工會經費。
(七)不準用工會經費參與非法集資活動,或為非法集資活動提供經濟擔保。
(八)不準用工會經費報銷與工會活動無關的費用。
3、八個過節費發放標准
八個過節費沒有明確的發放標准。過節費是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的,給員工的福利。國家法律不幹涉,完全由用人單位自己決定是否發放。法定節假日休息的,用人單位要依法支付工資。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4、農民工節假日享受三倍工資嗎
法律分析:《勞動法》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該支付工資,也就是說,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的正常工資中已經包括了法定節假日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