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贈送禮物 » 古時給皇帝送禮稱為什麼

古時給皇帝送禮稱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30 14:31:09

1、古代 下級官員 獻給 上級官員的禮物 叫什麼 就是 在下把這副畫___給您 (填動詞)

呈、送、獻,給皇帝的叫貢。

2、在古代如果直接向帝王送東西這個算作是行賄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之大,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皇帝的,那麼直接向皇帝送東西自然不是行賄,並且還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進獻」。當然,我們要明白「行賄」的含義,行賄是指通過不正當手段,比如錢財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一種行為。

首先皇帝是那片土地上的主人,即使在古代存在分封或者租賃關系,但土地上的一切東西在原則上還是屬於皇帝一人的。所有依託於土地而生的東西都是皇帝的,而其他人只是幫皇帝打理土地,賺取中間差價。在古代這種思想深入人心,所以用這片土地生產出來的東西直接送給皇帝只能稱為進獻而不是行賄。

對於腦力勞動者而言,他們費盡心機,冥思苦想創造出來的珍奇古玩能被皇帝看上是會有很大的好處的,這是一種交易。首先,皇帝作為那片土地上最尊貴的人,每天或日理萬機、勤勤懇懇,或貪圖享受、沉迷玩樂,他們都會有娛樂上的需要。如果誰搗騰出了什麼奇淫巧技逗得皇帝開心,那必定是大大有賞,不僅收獲了錢財,還收獲了名聲,這個只能算是你情我願的默認隱形交易,而不能稱之為行賄。

在國家層面上,無論是因為調節兩國關系,還是因為處理國家內部的事務而向皇帝送東西也不能算作行賄。尤其是在處理兩國關繫上,因為兩國相交一定會伴隨著相互的巨大的利益或重大的戰略布置,而此時向對方皇帝送貴重的東西可以表現出自己的誠心,讓對方皇帝更放心,促成同盟。

而在處理國家內部的事務上,臣子向皇帝送東西也不算是行賄。因為臣子的生殺大權都握在皇帝的手裡,向皇帝送東西只是討皇帝開心,讓自己的日子更好過些,如此不平等的關系我還真不覺得是在行賄。

3、送禮文言文怎麼說

1. 送人禮物別人推辭,怎麼用古文將

明馮夢龍《古今笑》之《貧儉部》中,輯有兩則關於送禮的故事。一則是南朝孔琇之給皇帝送禮的事,他送的是居然二片乾薑:「孔琇之為臨川太守,在任清約,罷郡還,獻乾薑二片。」(註:正史里說孔所獻乾薑為二十斤)另一則是明朝魯鐸給其老師送壽禮的事。這魯鐸,居然送的是半條枯魚:「(趙永)一日過魯學士鐸邸,魯曰:『公何之?』趙曰:『憶今日為西涯先生誕辰,將往壽也。』魯問:『公何以為贄?』趙曰:『帕二方。』魯曰:『吾贄亦應如之。』入啟笥,無有。躊躇良久,憶里中曾饋有枯魚,令家人取之。家人報已食,僅存其半。魯公度家無他物,即以其半與趙俱往稱祝。」馮夢龍的《古今笑》,本來就是輯的一些笑話,這兩則故事,著實也令人好笑。這兩人從哪裡借來這么大的膽量,敢動心思給自己的長官、老師(文中受禮的西涯先生為大學士,實際也是魯的長官),送二片乾薑、半條枯魚?所幸兩人的受禮者並不見怪,那皇帝雖然對孔的禮物「嫌其少」,但「知琇之清」後,「乃嘆息」,而那西涯先生更是毫不在意:「烹魚沽酒,以飲二公,歡甚,即事倡和而罷。」

希望採納~

4、帝王給臣子禮物叫什麼?

在我國古代,皇帝御賜給大臣的禮物 (御用品)稱作賞賜

網頁鏈接這里有一篇關於賞賜的文章,可以讀一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5、古代帝王如何過生日?大臣都會進獻什麼禮物祝壽?

在我國古代祝壽的風俗很早就已經出現,而皇帝的生日更是全國的大事,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為天子過生日祝壽的記載,《詩經.大雅》篇中有這樣的詩句:「虎拜稽首:天子萬年!虎拜稽首,對揚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漢代的時候,太中大夫東方朔曾經為漢武帝舉酒祝壽。三國時魏文帝在過壽之時免除譙地三年稅收。

到了唐朝,更是將皇帝的生日定為了全國性的節日,並且每個皇帝的生日名稱都不相同,唐玄宗的生日那天叫做「千秋節」,唐肅宗的生日叫做「天成地平節」,唐宣宗的生日叫做「壽昌節」等等。每到這些日子,全國都會休假三天,各地紛紛舉行慶祝活動。

朝中群臣要在皇帝生日的這一天,向皇帝獻上萬歲壽酒,此外還少不了一些珍寶玩物。地方官員也要進獻壽禮,據記載,在唐朝初年一般各路節度使在為天子上壽時進獻的壽禮總額能達到二十多萬兩,到了唐朝末年,這個金額已經達到一百多萬兩了。

《新唐書 .禮樂志》:

侍中代表群臣跪奏:「稱千秋令節,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皇帝答:「得卿等所獻壽酒,與卿等內外同慶」

當然皇帝再接受群臣上壽之後,也會按等級高低給之相應的賞賜,但都是些珠囊、束帛之類,與收到的壽禮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在唐朝,為皇帝祝壽自然少不了賦詩助興,很多的唐詩都描寫了為皇帝祝壽的場面,如「自罷千秋節,頻傷八月來」、「舞階銜壽酒,走索背秋毫」等等。

兩宋時期,宋、夏、遼、金先後對立而起,每當有皇帝過生日的時候,其他國家也會派使臣來賀壽,把皇帝的生日與「朝歲」、「祭天」這些節日並列起來,使得這一天有了更加崇高的意義,並且除了為皇帝祝壽以外,皇後、太後的生日也會有大規模的慶祝活動,後來太子的生日那天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但皇帝的生日都統稱為「聖壽節」或者是「萬壽節」,不再像唐朝那樣每位皇帝的生日都起一個專用的名稱。

到了明朝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每到自己生日的時候,就會想起自己的父母早逝,心中就會不勝悲悼,所以他下令在他過生日的時候不接受任何祝賀,在這一天,朱元璋會「靜居終日」、「齋居素食」。直到朱元璋晚年,才在他的生日當天接受朝賀,宴請群臣,但同時規定「不受獻、不賦詩、不賜酺、不齋醮」。總之就是一切從簡。

而到了清朝,為皇帝賀壽的風氣又重新興起,並且賀壽規模比之前的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康熙年間還會在皇帝生日「萬壽節」這一天,開科取士,大擺千秋宴。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曾演過為康熙祝壽時的情形,在暢春園,康熙擺設千秋宴,所有六十五歲以上的直隸省官員、致仕漢員等都可以參加。

九十歲以上的可以進入宮門內,八十歲以上的至丹墀下,七十歲以上的在宮門外,皇帝會親自賜給這些臣子酒水食物,皇太子和眾貝勒賜給大臣妻子彩緞、珠寶等物品。並且我國周圍的一些國家也會派使臣參加。

臣子上壽時的稱呼也是隨著朝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在宋朝之前一般都是「謹上千萬歲壽」,元朝的時候可能覺得千萬有點少,於是改成「上億萬歲壽」,明朝時候可能又覺得「億萬」有點過了,但「千萬」又的確不太過癮,便改成了「敬祝萬萬歲壽」。

不止是上壽時的稱呼有改編,皇帝生日的名稱每朝每代也略有不同,唐朝時期是每個皇帝的生日都會有一個專屬的名稱,到了宋朝就統一叫做了「千春節」,元朝的時候改叫「萬春節」,到了明清又改成了「萬壽節」。

以上就是古代帝王過生日的大致情況,說到底,其實就是以各種繁瑣的禮儀、盛大的規模、奢華的布置來滿足古代帝王的愛慕虛榮、好大喜功之心。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