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類節日 » 聖誕節毒雞湯

聖誕節毒雞湯

發布時間: 2023-02-26 11:29:59

1、聖誕大餐:聖誕節的聖誕食譜是什麼呀.?詳細點呀

公歷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們紀念耶穌基督誕辰的日子,也即「聖誕節」。這是一個在歐美各國普遍盛行,並在全世界也頗具影響力的節日。它不僅是虔誠的教徒們的一個盛大節日,而且同時也類似中國的春節,是每一個家庭聚會的大喜日子。在節日期間,人們要在教堂舉行隆重的宗教儀式,還要在家裡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為了這個節日,在西方許多家庭往往一進入12月份就開始忙著采購各種節日用品和聖誕食物及禮品等。在12月24日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舉行聖誕晚餐。餐宴餐桌上的食品種類繁多,豐富多彩,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傳統佳餚&mdash mdash;烤火雞。在西方人眼裡,沒有烤火雞的晚餐就算不上是聖誕晚餐。有時,聖誕晚餐還要為「主的使者」設一席之位。聖誕晚餐之後,人們還要上禮拜堂報告佳音,並為唱詩班預備糖果點心等。

有些西方人還習慣在聖誕晚審的餐桌上擺一隻烤整乳豬,英美等國人們還往往喜歡在豬的嘴裡放一隻蘋果,據說這個習慣源於一些大家庭,因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頭豬,後來一些講究排場的人在聖誕請客時便紛紛效仿。晚餐後的甜食一般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餡餅等,英美等國人認為,吃過這幾種食物之後會大吉大利、福星高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國過聖誕節的飲食習俗也是各有不同。澳大利亞人最愛吃喝,傍晚時分一家老小或攜親伴友成群結隊的一起到餐館去吃聖誕晚餐。因為每家飯店酒店都為聖誕節准備了豐盛的食物,有臘雞、火雞、豬腿、美酒、點心等。在美國,聖誕晚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一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並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在丹麥,當聖誕晚餐開始時,人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則喜歡在12月24日的晚上載歌載舞,伴著白蘭地和香檳酒的濃郁酒香,醉度聖誕。英國人、德國人都喜歡暢飲啤酒。英國人除開懷痛飲之外,還喜歡去異地旅遊。比較保守的家庭則在聖誕前夜舉家團聚。

2、聖誕大餐:聖誕節通常會吃什麼

聖誕晚宴極為豐盛.種種美食,色香味形俱備,令人大快朵頤,所以聖誕晚宴又叫聖誕大餐。在餐桌上,黃色圈狀的鮮橙片預示著美好的祝願。玫瑰、核桃、桂皮和顏色鮮艷的水果,是聖誕節傳統的桌上飾品。 聖誕晚宴最主要的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傳統佳餚——烤火雞。在西方人眼裡,沒有烤火雞就算不上是聖誕晚宴。有些西方人還習慣在聖誕晚宴的餐桌上擺一整頭烤乳豬,英美等國的人們還喜歡在豬嘴裡放上一隻蘋果。這個習慣可能源於一些較大的家庭,因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頭豬。後來一些講究排場的人在聖誕請客時也紛紛效仿。晚餐後的甜食,通常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餡餅等——英美等國人認為,吃過這幾種食物後就會福星高照、大吉大利。在美國,聖誕大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並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

在丹麥,當聖誕大餐開始時,人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

在法國,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喜歡在12月24日的晚上載歌載舞,伴著白蘭地和香檳酒的濃郁酒香,一醉方休,醉度聖誕。

在英國,英國人除開懷痛飲啤酒之外,還喜歡去異地旅遊。比較保守的家庭則在聖誕前夜合家團聚。

在德國,一向比較嚴謹的德國人都要開懷暢飲啤酒戴白葡萄酒,吃甜食、酸食、酸豬蹄、啤酒燴牛肉、奶製品和各種生菜。

在義大利,雖然平時已吃好喝好,但過聖誕節時,那才真叫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美饌佳餚,玉盤奇饈,應有盡有,是饕餐之徒大顯身手的時候。

在澳大利亞,每家飯店酒店都為聖誕節准備了豐盛的食物,有火雞、臘雞、豬腿、美酒、點心等,人們在傍晚時分或一家老小或攜親伴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聖誕大餐。

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

3、聖誕節的來源是什麼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據說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聖母瑪利亞所生的。神便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瑪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瑪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瑪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瑪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羅馬教會設立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那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歷史學家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基於此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