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地道小吃
1、據說平遙古城有108種小吃,你都知道哪些?
我知道的平遙古城小吃如下:一、和和飯:和和飯是平遙的另一道風味麵食,也是平遙人的經典早晚餐。和讀音為「huo」,意思為攪拌、混合;「飯」,有菜有面有米有湯。「和和飯」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將菜、面、米、湯混在一起做成的麵食。
二、抿尖:抿尖就是眾多麵食中的一種,平遙話稱為抿圪抖兒。抿尖的抿字表示此種麵食的製法,尖則是指此種麵食出鍋後的形狀。比較傳統的抿尖用豆面製成,也叫豆面抿尖。現在通用的做法中常以豆面或玉米面、高粱面摻白面(普通麵粉)為原料。
剪刀面,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製法起源於隋末。
四、剔尖:剔尖又稱撥魚、剔撥股,是山西麵食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平遙人的主要午餐之一。剔尖,簡單說就是「用筷子撥出的面條」。剔出的剔尖,呈中間圓、兩頭尖形狀,用筷子沿盤邊剔面,操作別致,筋軟爽口,易於消化。配上葷素打鹵,吃起來又香又滑十分可口。別具一格。
五、乾麵餅子:乾麵餅子是平遙人最普通的食品,無論城裡還是鄉下,飯店還是各種小吃攤上,這種餅子最常見。這種餅在製作簡單,不需要油炸,而是用山西民間製作餅類食物的炊具鏊(ao)子燒烙而成。看著色黃,聞著味香,吃到嘴裡更是柔軟可口,酥香味美。這種食品,既攜帶方便,又易放置。
黃菜火燒是一種冬季人們最喜歡吃的餅子,它的味道是咸酸的,很好吃的。 下面是它的做法; 1.先和下發酵好的面團。主要是麵粉,酵母,泡打粉,白糖和水。和起面以後醒好就能用了。 2.面團揪成劑子後,擀成薄皮包上黃菜餡,包住就行。放到電餅鐺上烙熟就能吃了。
「莜麵搓魚」,俗稱「搓魚兒」,是平遙人常食的一種麵食,因其是用手搓後,成為兩頭尖、中間粗的魚狀,故名搓魚兒。搓魚是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並賦以美好的喻意,早在遠古時期就已進入先民的裝飾香案了。 搓魚兒所用的原料有麵粉、蕎麥、 麥、高梁、玉米及雜糧等多種。其形狀有長圓條形、螺紋形、中間寬扁兩頭尖細形等,其熟制和吃法則有煮、蒸、燜、燴、煎、炒、等方法,熱吃可澆配羊肉臊子、生蒸羊肉、炸醬鹵、酸辣菜鹵等葷素澆頭;涼吃可拌各種汁料;炒吃則配綠豆芽燜炒,蘸以醋蒜汁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