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小吃特色
1、傣族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傣族的特色美食有傣族牛撒撇、傣族燒魚、傣族竹筒飯、傣族炸牛皮、酸筍煮魚
1、傣族牛撒撇
西雙版安傣家牛撒撇是傣族一種風味很獨特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牛肚。西雙版納傣家牛撒撇之所以特殊,在於它所用的獨特的佐料——牛胃裡已和胃液混合在一起,但還沒被消化吸收的東西。聽上去似乎難以置信,然而如果沒有它,牛撒撇就不能成其為牛撒撇。
2、 傣族包燒魚
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美食。 魚打理好後,配上蔥、姜、蒜、辣椒面及香茅草、檳榔青、野芫荽、鹽巴果、小米辣,可煎、炸、蒸、煮、燒烤、腌、熏。尤以包燒魚和竹筒燒魚、烤魚、酸魚、魚剁生、「臭」魚的做法和味道最有特點。
3、傣族竹筒飯
雲南傣族竹筒飯是融糥米香、青竹香於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是雲南民族美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州、德宏州、普洱地區、臨滄地區等等。
4、傣族炸牛皮
西雙版納的傣族特色佐酒佳餚,其口感泡脆,蘸番茄醬吃,辛香回甜,獨具風味。
5、酸筍煮魚
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筍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筍去殼後切成絲,再加入鹽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備用,通常與雞肉或魚肉放入鍋里同煮。
2、西雙版納有哪些特色小吃?
西雙版納特色小吃有:香茅草烤魚、香茅草包蒸雞、酸筍煮魚(雞)、炸牛皮、酸筍煮雞、菠蘿紫米飯、黃螞蟻蛋、酸筍煮螺螄、油炸等。 酸筍煮雞是將酸筍用水漂去酸味,然後放入鍋里煮透,再把准備好的雞肉放入鍋里同煮,待雞肉煮爛後起鍋。
菠蘿紫米飯製作時,首先要把紫糯米用水浸泡七至八小時,然後淘洗干凈,與剁細的豬肉攪拌均勻,把准備好的菠蘿用刀在其頂部端切出一個蓋,然後掏去菠蘿心,放入紫糯米,再把切去的蓋蓋上,放到甑鍋里蒸熟,當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時,即可食用。
黃螞蟻是一種生長在樹上的小動物。身長約兩厘米,可跟我們平常見到的小螞蟻大不相同。它腰細肚子大,嘴巴上長著兩顆大牙。它們把很多的大葉子連接在一起,做成一個圓球形的巢,在巢里生活、繁殖。但是,如果你想吃到它的蛋,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取黃螞蟻蛋需要有根豐富的經驗和耐心。
3、傣族八大特色菜是什麼?
傣族特色菜有:火燒乾巴、傣族手抓飯、撒撇、傣族檸檬雞、傣族香茅草烤魚、傣族鬼雞、傣族茴香鴨、五香烤傣鯉。
1、火燒乾巴
是採用肥膘黃牛,選其無筋、順刀之精鮮肉,配以多種名貴且具清熱降火之天然香料,經木炭火燒、木錘舂制而成,肉質細軟,原汁原味,干而不燥,好吃不上火,是傣族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
2、傣族手抓飯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的特色美食:它是先在桌子上鋪一層冼干凈的巴焦葉,然後上菜,菜是對稱擺放,米飯放在桌子中間;有大米飯和紫米飯,上邊用雞蛋來點綴,正中放的是辣子雞。
3、撒撇
這是用特製配料涼拌肉食的代名詞。主要有牛撒撇、豬肉撒撇、魚撒撇。這三種撒撇取材料不一樣,製法各異但口感都很好,一次食之,終生難忘。其製作方法繁瑣費時光清洗牛腸杜,熬煮苦水及加工肉糜配菜就得半天。廣泛認可棒賽撒撇為最真宗最地道牛撒。食之健胃強骨消食敗火,體寒者少食。
4、傣族香茅草烤魚
是傣族的特色菜。它有兩個特點:一是用當地生長的青竹片夾住魚,用明火烤,因此既有烤肉的香,又有竹的清香;二是該菜用的是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盛產的香茅草和香菜,所以帶著一股香茅奇特的香味。
5、傣味鬼雞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當地民族危殺雞祭鬼的習俗,火紅的辣椒,味道濃重的大蒜,加上富有柔韌感的稚嫩雞絲,使這道菜的色彩猶如夜晚霓虹燈般繽紛,而其濃郁香辣的地方風味更是讓夏日昏睡的味蕾馬上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