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山西三月三什麼節日

山西三月三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3-29 03:21:25

1、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1、是一個紀念皇帝的節日。
2、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肢仿巳(sì)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農歷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散飢遲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農歷三月三日。不少專家倡議將軒轅黃帝誕辰三月三日、上巳節設立「中華聖誕節」,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3、三月三也是壯族人民的沖李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2、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里,《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期改為陰歷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三月三風俗如下:

1、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

2、黎族:稱三月三為「裂大隱孚念孚」,節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仿答,預祝「山蘭」(山地旱稻)、狩獵雙豐收。老人們攜帶腌好的山味和釀好的糯米酒,來到村中最享眾望的老人家裡,席地圍坐,在芭蕉葉和木瓜葉上痛飲。

3、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肆廳間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里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4、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

3、我想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

相傳三月三臘和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農歷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盛大的節日,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散態糯米飯。

歌圩一般以唱山輪掘盯歌開場,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風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個方塊都很有壯鄉特色,人們捧著五色糯米飯,抱著壯鄉的美酒,扛起勞作的鋤頭,精緻的簸箕也被舉在手中。

4、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是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漢民族傳統節日  ,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  。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 

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收錄在漢初的文獻里,《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陵緩期改為農歷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節日別稱

三月三又叫女兒節,也叫「桃花節」,是一睜汪陪種古代少女的成人禮,一般在這個日子舉行成人禮。女兒們「上巳春嬉」,臨水而行,在水邊遊玩采蘭,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驅除邪氣。而且女子春天最愛在水邊遊玩。

與日本女兒節的區別,日本女兒節也在三月三悉蠢,又叫「雛祭」。因為舊歷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是跟中國上巳女兒節來的,但是不一樣的是,日本給幼年的小女孩也過節,主要針對幾歲的小女孩,中國則更側重未出閣的妙齡少女,這天,大人開始裝扮家中的小女孩,皆盛裝打扮,由媽媽領著互相串門,頭戴石榴花避邪求福。

5、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農歷三月三,亦稱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每年這一天,世界各地的華夏子孫都會來到黃帝故里新鄭市尋根拜祖;這一天,也是古上巳節,是古人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中所記的暮掘灶拆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與《蘭亭序》中曲水流觴都與上巳節相關。

三月三在壯族傳說中,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在廣西,農歷三月三,不僅是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據記載,三月三歌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1、包五色糯米飯

節前家家戶戶准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或黃吉、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

2、搶花炮

在農歷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沖等方式沖進對方炮台,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制圓環,直徑約5厘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辯沒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3、綉球傳情

歌圩的綉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判棗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綉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綉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綉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6、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當日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在江邊飲宴。漢族三月三為上巳節,當日有煮蛋的習俗。

三月三的節日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古時期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在江邊飲宴。在壯族的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

漢族三月三為上巳節,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被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此習俗,逐漸成了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三月三吃雞絲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將葉子與大米混合後研磨成粉,再將其製作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味道鮮美甘甜,是本地的特色小吃,另外漢族當日還會有煮雞蛋的習俗。

7、三月三日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日是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

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現在的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冊擾宴。在壯族盤古扒鄭、布洛陀傳說里此日為亦為盤古誕辰日。也是廣西壯族、瑤族、侗族、苗族、漢族等民族傳統節日。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定傳統公眾假日,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會放假2天。

(7)山西三月三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三月三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的節日活動:

1、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2、出遊賞杏花的習俗。三月初三,舉家出遊,有的人家帶著酒菜在郊外野餐,而這時正是迎春第一支杏花開放的時期,古有「三月杏花香」的說法。實際上杏花並不算好看,但除去迎春花以外,它在農歷三月是最早綻放的,正好被人賞玩。

3、吃雞屎藤。農歷三月三春姿頌吃雞屎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我們將葉與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用這種面做成的雞絲藤粿仔湯,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愛的特色小吃。

8、三月三是什麼傳統節日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鬧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亦稱上巳節,農歷“三月賣告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想要繼續了解三月三是什麼傳統節日的讀者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三月三的具體介紹

1、農歷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稱為上巳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稱為祓禊,也叫春浴日。

2、不同民族過三月三其習俗也有所不同,如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

3、而瑤族的三月三為紀念民族英雄,人們把這天取名為三月三,又名乾巴節,每年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狩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

4、而布依族三月三節日的這天,寨里的每戶,除了一個男家長去參加祭祀山神活動外,其餘老少聽到祭山神殺豬前鳴放的鞭炮後都要上山去“躲蟲”,也就是躲避各種蟲液配運害、災難和瘟疫。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