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中旬有什麼節日
1、12月的節日/紀念日有哪些?
1、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為增進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世界艾滋病日的標志是紅絲帶,象徵著大眾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關心與支持。
2、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3、12月24日是平安夜
在大部份基督教會中是聖誕節日的一部分。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
4、12月25日是聖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5、12月12日是西安事變紀念日
發生於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稱「雙十二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2、中國12月份節日
陽歷: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2日:廢除奴隸制國際日(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12月4日:中國法制宣傳日12月5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自願人員國際日12月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12月7日:國際民航日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紀念日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1950)12月第二個星期日: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12月20日:澳門回歸紀念日12月21日:國際籃球日12月25日:西方聖誕節 聖誕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陽歷12月1日至12月31日,陰歷是10月26日至11月26日。其中含節日:大雪節 十一月初二冬至節 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 十一月十七日日光菩薩聖誕 十一月十九日農歷12月節日:小寒節 十二月初三日釋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大寒節 十二月十七日灶王節 十二月二十三日監齋菩薩聖誕 十二月二十三日華嚴菩薩聖誕 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 十二月三十日
3、12月份都有什麼節日
1、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世界衛生組織將歷年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為第一個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的12月1日診斷出來的。全球衛生部大臣在艾滋病預防計劃的高峰會議上提出這個概念。從此,這個概念被全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採納。
2、全國交通安全日——12月2日
確定12月2日為「全國交通安全日」,主要考慮數字「122」作為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報警電話,於1994年開通並投入使用,群眾對此認知度高,方便記憶和宣傳。
同時考慮每年12月2日我國已進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發期,春運等道路交通出行和運輸高峰也即將開始,在此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全國范圍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有利於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證廣大民眾出行安全。
3、國際殘疾人日——12月3日
12月3日的「國際殘疾人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動,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舉行了自聯合國成立以來首次關於殘疾人問題的特別會議。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殘疾人日」。
4、國際志願者日——12月5日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為「國際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志願人員日」( 簡稱:國際志願人員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國政府通過慶祝活動喚起更多的人以志願者的身份從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事業。
5、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包含慰安婦),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6、冬至——12月22日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
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4、12月份有什麼節日?
12月節日一:冬至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12月節日二:平安夜
是聖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會中是聖誕節日的一部分。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
12月節日三:聖誕節
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5、十二月有哪些重要的節日?
1、12月20日 澳門回歸紀念日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大雪: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在公歷12月6至8日入節,時太陽到達黃經255°。節氣大雪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是表示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天氣更冷,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南方地區降雪量較小,而在北方已千里冰封。
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世界衛生組織將歷年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為第一個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的12月1日診斷出來的。全球衛生部大臣在艾滋病預防計劃的高峰會議上提出這個概念。從此,這個概念被全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採納。
同時考慮每年12月2日我國已進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發期,春運等道路交通出行和運輸高峰也即將開始,在此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全國范圍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有利於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證廣大民眾出行安全。
12月3日的「國際殘疾人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動,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舉行了自聯合國成立以來首次關於殘疾人問題的特別會議。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殘疾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