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節日本有些什麼活動
1、日本春節祭文化介紹
日本春節祭文化介紹
日本春節祭文化
春節祭這種以當地唐人街(中華街)或華人聚居小區為中心的文化節式“春節祭”,是每年春節日本國內最重中華味、最重春節的地方。這種文化節式的“春節祭”一般分為兩種形式,概括為“橫濱-神戶”流和“名古屋”流兩種。
“橫濱-神戶”流的春節祭以鄰近大阪的兵庫縣神戶市為例,神戶市春節氣氛最濃郁的地方就是南京町。接近中國農歷年尾,南京町從標志性的牌坊開始,就會換上中國春節的傳統裝飾,比如橫幅、標語、燈籠、福字、年畫等等。絕大部分商鋪都會適時擺賣一些應節商品,所以說現在的華僑比起老一輩華僑幸福多了,起碼過年要買的東西氏蘆御比較齊全,而且比較集中,方便購買。神戶南京町春節祭的最大特點是“春節祭”期間的活動建立在原來固定的商鋪上進行,除了文化表演外,其他販賣年貨的活動都在原有的商鋪內進行。
“名殲岩古屋”流的春節祭以名古屋的榮町為例,名古屋並沒有像橫濱、神戶那樣形成規模比較大、比較成嘩或熟的中華街經濟圈,因此,榮町的春節祭比橫濱、神戶的看起來更像國內舉辦的啤酒節、美食節活動。榮町不像神戶的南京町和橫濱的中華街那樣已形成比較成熟的中華街經濟圈,它沒有建成固定的中國式牌坊。因此,榮町在舉辦春節祭的時候只能用紙牌搭起簡易的牌坊,由於今年的名古屋春節祭是第五屆,所以紙牌牌坊上用中國傳統的紅底白字寫著“第五回名古屋中國春節祭”等字樣,牌坊的“門口”處還寫著斗大的“春節”二字,十分醒目。
紙牌牌坊前面是一個小型的舞台,舞台上定時會有一些中國傳統的小節目表演,舞台雖小卻中國味濃郁。榮町的春節祭現場兩邊築起了臨時的.攤檔,賣吃的、賣玩的、賣春節飾品的……就跟我們國內的什麼“東北節”、“新疆節”、“啤酒節”之類差不多。不僅吸引了附近地區的華人光顧,還吸引了一些好奇的日本人近來獵奇,不用走出國門就能體驗中華的春節文化。
無論是“橫濱-神戶”流和“名古屋”流的春節祭,傳統的中國文藝演出都是不可或缺的項目。在春節祭現場,醒獅、京劇、粵劇、雜技、民族樂器(如二胡)演奏甚至四川的國技“變臉”都會定時表演,是主辦方送給當地在日華人的免費春節文化大餐(日本人也順道沾了光)。在看雜技表演的時候,不少圍觀的華僑會大聲喝彩,眉飛色舞;在欣賞二胡演奏的時候,不少人會被二胡獨有的悲涼音色勾起思鄉之情禁不住落淚。
春節祭是在日本先富起來的華僑牽頭為在日同胞異國過年辦起來的,體現著中國人之間的互助精神和“先富”不忘“後富”的人情,令在日華人的春節過得比以前更春節。春節祭的舉辦是對家庭慶祝和好友聚會慶祝的有益補充,為在日華人過年提供了好去處,也為宣傳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家庭慶祝、好友聚會和春節祭並存,這就是在日華人過春節的三部曲。
;2、春節日本也過嗎?
問題一:日本也有過年嗎? 過啊,古代天朝超強,日本從天朝引進了農歷後就過農歷年。後面日本見天朝衰落,西方崛起,立即又效法西方,搞維新、脫亞入歐,然後果斷甩了農歷換西歷,年也就成了西歷年,叮就是元旦。
問題二:日本什麼時候過年?????? 小日本,愛忘本,春節是祭祖團圓的節日,這個不足為奇,本性就看得出。
問題三:日本人怎樣過新年 日本人的新年不叫過年叫《大晦日》都是新歷12月31日則是除夕日
日本人除夕是也會進行大掃除。門前擺上松、竹、梅(「松門」)(現多已改為畫片代替),以示吉祥如意。除夕完餐,全家吃蕎麥面條 後一面看專為新年播送的電視節目即是紅白歌會 就像我們春晚一樣 一面等待新年鍾聲,稱「閥歲」。 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還有樓上的說 去廟會 去搖那個大鈴鐺
問題四:日本過年的習俗和中國有什麼不一樣 1.壓歲錢用白色的紙袋裝
2.過年前為了迎神會先大掃除,初一會去神社祭拜
3.家家戶戶裝飾門松
4.除夕一定要吃「過年面」和年糕
5.初二日本人回娘家則要寫書法
6在門口掛國旗
7小孩會放風箏
問題五:日本過年有什麼習俗 吃年飯的習俗 (日本人的年飯) 在除夕夜一家人一起吃團年飯,這是中日兩國人民過年的必備項目之一。和中國的情況類似,日本人由於「嫡長子繼承家業」制,其他子女因此必須外出謀生。一家人可能長年分散在各大城市謀生,但除夕這天(日本人稱為「大晦日」),分散於各地打工的家庭成員都會回到老家,一家人一起吃一頓團年飯。日本人的年飯稱為「御節」,作用和中國的團年飯是一樣的。 拜神的習俗 (拜神也是日本人新年的習俗) 中日兩國均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在缺耐封建社會中,上至君王下至庶民都十分迷信,人們相信世上有鬼神的存在。中日兩國在歷史上均形成了本土的宗教信仰,如中國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同時,佛教文化對中日兩國的影響深遠,兩國人民中篤信佛教的人口很多。每逢過年這種重大的民間節日,中日伏指春兩國人民都有通過拜神的方式祈求來年平安幸福的習俗。有的在家拜神,有的到寺廟、神社裡參拜,目的都是為了祈求神明、佛祖的庇佑。 給利是錢的習俗 (日本人的利是「御年玉」) 長輩給予晚輩利是錢是中日兩國相同過年習俗,是長輩對晚輩表達的一種新年祝福形式。中國人把利是稱作「壓歲錢」、「紅包」,通常會用一個紅色的紙包或者紅紙把一定數額的紙幣包起來,然後再贈送給別人;日本人把利是稱為「御年玉」。如果中國人的利是稱為「紅包」,那麼日本人的利是則可稱為「白包」了。因為日本人用來裝利是錢的袋子通常是白色的,稱為「御年玉袋」,御年玉袋上面通常畫有各種象徵吉祥的圖案,如門松、緣起物等等。中國的「紅包」與日本人的「白包」雖然顏色上有所不同,但它們要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均是兩國過年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 賀年話的習俗 國人往往把領導在酒桌上隨口承諾的話稱為「過逗納年話」,意思是說得動聽,但未必能兌現,是一種反諷的語言。但最初的「過年話」卻是人們表達對對方真誠祝願的話語,在中日兩國都非常流行。中國人過新年說的賀年話一般是「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等;日本人過新年說的賀年話一般是「新年おめでとう」、「謹賀新年」、「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等等,其含義跟中國的差不多。畢竟日本傳統文化中依然流淌著大量漢文化的血液。 吃年糕、吃餃子的習俗 過新年吃餃子、吃年糕是中日兩國又一項相同的新年習俗,也體現出古代漢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但兩國的餃子和年糕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說,日本的餃子比較小,肉的比例較多,這和中國北方的大餃子有所不同;中國的年糕通常是一大盤的,但日本人的年糕比較精緻,口感更加彈牙。
問題六:日本的新年是什麼時候?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訂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 *** 聆聽「除夜之鍾」,鍾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上床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
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問題七:日本過新年一定要穿和服嗎 新年不一定,
只有畢業結婚等人生重大時刻才穿。( *** 的也有)
問題八:日本人有過春節的嗎? 不過,他們所說的お正月,是咱的元旦。大晦日,相當於咱的除夕,他們不吃餃子,吃咱叫年糕。看紅白歌合�椋�就是當年當紅的歌星,分男女比唱歌,然後比出個勝敗來。這就是我理解的。1月1日他們一般去神社參拜,祈福。日本人有比較多的活動。
不過咱過年的時候,他們上班。這是一個在日本獨資企業里工作的伯伯說的,因為他今年因工作就要過年的時候去日本的總公司學習,真是辛苦。
據我所知,新加坡不過年,我同學在那邊上學,他臘月二十九還有課呢。
很多亞洲地區有中國的傳統節日,像端午(韓國認真可惡,中國人要加油啊),七夕,日本有,不過日本的節日日期都是陽歷對咱農歷。
問題九:日本什麼時候過年 日本國聖誕節,明治維新後就取消了傳統春節,韓國人和咱們一樣,年輕的過聖誕,全家人過春節。
據說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
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 *** 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 *** 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功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
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
問題十:韓國和日本過春節嗎? 日本過聖誕節,不過春節。明治維新後就取消了傳統春節,韓國人和咱們一樣,年輕的過聖誕,全家人過春節。 據說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 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 *** 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 *** 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 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
3、日本人有過春節的嗎?
日本過去跟中國一樣有「春節」,現在沒有,只過元旦。目前仍然過春節的除了指指中國(包括香港,台灣),還有越南,泰國,新加坡,北朝鮮,韓國等亞洲國家。
由於春節在1月底2月初,是日本的元旦過年後1個月左右,因此是公司新的一年開始最忙碌的季節。
日本年的概念,現在就是元旦(1月1日)。這一天日培逗並本人祝賀新年的到來。從元旦到1月3日這三天叫做「正月」,是全然不幹活的。新年裡,大家去參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裡獨特的美味佳餚。孩子們玩日本式紙牌、放風箏、拍羽毛毽子。新年裡,還在門上拉配跡上稻草繩、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樹木迎接神靈降臨」。裝飾松枝的時間是1日至7日,這一期間也叫「松之內」。
4、日本春節習俗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的習俗比較 要旨中國和日本從古代開始在文化習俗上就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和交流。然而,隨著時間的變化,兩國在節日的習俗上都多少發生了變化,因此出現了很多共同點和不同點。其中,從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的比較上,明確的表明了兩國之間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融合與發展的特徵。首先很久以前,中國和日本在習俗上就表持著深厚的關系,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習俗上存在很多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我們通過對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的起源、習俗、語言、數字、傳統文化等的比較,明確的理解了兩國之間文化的吸凱梁收和融合、融合和發展的獨特特徵。1、新年的起源早在夏朝時期就有了"年"的概念。那時的農業不是復作,一年當中只有一個季節種植作物。因此,每年一次成熟的時候,每個人都為了再次收獲農作物而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感應神的恩惠,同時期望來年的天氣會風調雨順,避免災難,遠離魔怪,這就是春節的起源。日本的元旦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這種新年的形式從中國的古代開始廣泛傳播,這個節日的意盯肢運義和中國的春節相同,都是祈禱來年有好運,好的新的意思。2.1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習俗上的共同點2.1.1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相同,全都是快樂的慶祝,到處洋溢著辭舊迎新的節日氣氛。例如,大掃除、裝扮房子;有的地方裝飾著燈籠和絲綢、城市和農村各地都裝扮的煥然一新。商業區不僅華麗而且五顏六色的很美麗;機關、學校、醫院、企業、大街上到處都掛滿了國旗和彩旗,貼著節日的標福,大部分的正門都裝飾著花和秸稈。總之,無論哪裡都充滿著節日的氣氛。2.1.2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是全國性的節日 中國的春節的假日通常是舊歷的1日到7日,共7天。日本全國的休息日是每年的12月29日到1月3日,共5天。2.1.3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都有除夕夜,通宵迎接新年,一家人吃著團圓飯,收禮物等習俗。例如,在節日時,全家人聚集在一起,除夕夜一家人吃著團圓飯,喝著酒;親人們通過新年的問候方式互相辭舊歲,加深友情和感情;晚輩向長輩致意,長輩送給晚輩禮物等。2.2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習俗上的不同方面2.2.1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的娛樂和食事 在中國新年到來時,家家的門都開著,首先,燃放爆竹,在劈里啪啦的鞭炮聲中迎來新的一年。日本的元旦期間不燃放爆竹,每家每戶都安靜的慶祝新年。中國的春節通常在除夕夜的晚上全家人吃餃子,放一些零錢在裡面,吃到它就代表著幸運。在日本的元旦,除夕夜的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長壽面慶祝長壽並慶祝新年。2.2.2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日期 中國的春節是舊歷的正月初一,日本的元旦是西歷的一月一日。2.2.3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期間屋子的裝飾 中國的春節時貼紅色的春聯,表現對來年的祝福;貼年畫,表示辭舊迎新;貼"福"字表示"福"到了,體現了每個人對來年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日本的元旦時掛著草繩,窗戶上掛門松來慶賀。元旦期間,日本人通常在門上掛一根草繩,門前插門松,然後在繩子的圓環上掛著枳實,橘子,海帶,龍蝦。門松的裝飾物是普通的竹葉,松枝,橙子,草繩,龍蝦等,表示希望來年能夠幸福,家庭長壽,並祈禱活到百歲,遠離魔怪。2.2.4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習俗上的守歲 在中國的春節全家人一夜不眠,歡樂的談笑著欣賞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愉快的度過一夜。在日本的元旦,願家人圍坐在火爐旁迎接新年,靜靜的等待著寺院里108聲鍾響,日本的男男女女分組進行紅白歌會來度過一夜。2.2.5 從以上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習俗上的不同可以看出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節日的風俗文化上都具有獨特的特點,不管是近是遠,都具有融合和發展的特點。3、從語言的比較來看3.1 文字語言的使用3.1.1共同的祝福語 在文字語言的共同使用上,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的共同語言是新年好,好年頭,祝福將來,得到富裕,萬事如意,五福臨門,新春大吉,五穀豐登,財源廣進,財運亨通,金玉滿堂飢茄,千金百順,積聚財富,祈禱家族的幸福。像所期待的那樣,實現自己曾想像過的一年。3.1.2 忌諱的祝福語 兩國都有生、老、病、死、殘、破、碎、終、絕、失等起源不好的詞語不能使用。例如中國春節時點背、倒霉、破了等詞語不能使用,日本元旦期間"丟了、分了、沒了"等語句也要避免使用。3.1.3 我們通過文字語言的使用,知道了中國春節和日本的元旦時人人都喜歡使用語言起源好的句子,避免使用起源不好的語句。3.2 數字的比較來看3.2.1 數字4的比較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習俗的不同即使在數字上也可以表現出來。在中國,4和事的發音相近、44會聯想到很多事,表現了想到很多事的意思。然而,日語當中的4的發音和死相同,14的發音和"重く死ぬ"相同,42的發音和"死ぬに"相同。日本人因此會聯想到4或者含有4的同音句子,會感覺起源不好。因此,避免使用4.3.2.2 數字9的比較 在中國,9和久的發音相近,用於對幸福的祈禱和長久的好運。所以,春節時2喜歡使用帶有9的語句。然而,日語中9的發音和"苦しみ"相同,日本人認為4989和3396的數字組在一起是禁忌的組合。因此,節日時基本上不用含有4和9的語句。所以,通過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數字4和9的禁忌比較看,中國和日本在節日習俗上對數字語言的發展存在著各自獨特的特點。4、傳統文化的比較看4.1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東亞文化的中心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節日習俗上為何存在這么多的相似處。湯重南先生的《日本現代文化》一書中提到了中日傳統文化的主要特點。東亞文化以中國為發源地,中國是東亞文化的中心,中國古代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歷史,它對其周邊的地區和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影響。4.2 日本吸收中國的傳統文化 日本的地理位置處於與大陸分離的西太平洋島嶼上,古代的文化成立後,大約西歷時期,大量的吸收中國古代先進的傳統文化,模仿並引入中國的傳統文化,當時的民族傳統文化被廣泛的信任。因此,日本為了獲取這些思想,在舊正月前後舉行活動,大部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就這樣被引入到日本。4.3 日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 任何文化的融合都具有以下的一種現象:不改變自己的文化,少量的吸收別的文化,接受者的主體性通過多種條件的選擇和變形,從而逐步的接受。因此,對於日本的傳統文化,日本人在積極的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同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改變創新,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母體上,孕育出了新的文化子體。這種類型的新的文化子體具有更新的生命力。總而言之,中日兩國的傳統文化雖然是同根的,但是果實卻具有很大的不同。4.4 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是中日傳統文化范疇內表現力最強的 我們從以上可以知道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的發展過程具有吸收和融合、融合和發展的特點。總結總之,從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之間的起源、習俗、語言、數字、傳統文化的比較上來看,之所以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在習俗上存在這么多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主要是中日兩國人民始終保持著友好的交流和接觸,在節日的習俗文化上具有吸收和融合、融合和發展的特點。因此,對於我們這樣的語言學習者來說,通過對中國的春節和日本的元旦的比較,能夠更好的理解中日兩國之間的傳統文化,對日語的學習具有很大的益處。因此,在中國和日本的傳統文化上,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發揚,根據日本民族文化的優點以及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積極創新,也觸近了中國和日本的傳統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5、日本最重要的節日都有什麼?
日本人最重視的節日是陽歷新年。通常,政府機關和企業在新年之前的三天和新年之後的三天放假。到了年末,人們進行大掃除,將年糕、稻草繩以及門松等新年飾物布置好,做好迎接新年的准備。新年元旦(法定假日)這一天,人們一般會穿戴一新,吃著燴年糕以及專為新年准備的正月料理,心情也為之煥然,然後人們會去神社、寺院進行新年後的第一次參拜。元月2日、3日會與親戚朋友一起度過這段愉快的時光。另外,在這段時期,日本人還有互相寄送賀年卡的習慣,孩子們也會收到「壓歲錢」,用作零花錢。
在日本,舊歷新年——春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人們大多對春節並不關心。但是也有例外,在橫浜、神戶的中華街,到了春節會有舞獅表演,以示慶祝,飯店也會特意准備以餃子、魚等為主的特別飯菜。
二戰之後,聖誕節在日本逐漸成為一個比較大的節日,它為人們提供了家人團聚的機會——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孩子們從父母那兒得到聖誕禮物。年輕人則會在平安夜情侶們約會,互相交換禮物,這種習慣逐漸固定下來。只是由於日本並非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所以聖誕節並非是法定節假日,而且大多數人也不會參加宗教儀式。
6、日本有哪些節日,習俗???
日本節日
1月1日 元旦 是新的一年中最初的一天,也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幸運、幸福,和擬定這一年的計劃的日子,這一天也到神社或附近的寺廟去做第一次的參拜。
1月15日 成人節 是慶祝年滿20歲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節日,有各市、鎮、村的行政機關舉行成人儀式的典禮。
2月11日 建國
紀念日 根據日本最早的一部史書《日本書紀》中的記載,這一天是為了要追憶當初建國不易,以及培養愛國情操,而以此為宗旨,於1966年追加的。在日本國內,目前仍有人反對所謂的"建國紀念日"。
3月21日 春分之日 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是掃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5月3日 憲法紀念日 是為了紀念1947年5月3日的現行憲法制定之日。
5月5日 孩童節 本來是慶祝男孩的端午節,慶祝小孩成長,祈求幸福之日。
9月15日 敬老日 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在1966年補制的節日。
9月23日 秋分日 為秋之彼岸的中心日。和春分一樣,要掃墓及祭拜祖先靈位。
10月10日 體育節 紀念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的日子。這是接近體育、認識健康重要性的日子。1966年補定。
11月3日 文化節 為紀念1946年11月3日頒布日本現行憲法,並以培養尊重文化的意識而制定的節日。
11月23日 勞動感謝日 此時正值收獲的季節。為了表示對收獲的謝意,重新廣泛認識勞動的喜悅,而以此制定了以感謝勞動為宗旨的節日。
12月23日 國慶日
3-4月 櫻花節
1972年9月29日 與我國建交日
參考資料:http://www.starglory.com/jp/article_one.asp?type_name=&type2_name=ſ;;&type_id=10010
回答者:apple_lup - 助理 二級 11-9 20:08
--------------------------------------------------------------------------------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Thank you very much!
--------------------------------------------------------------------------------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好
100% (1) 不好
0% (0)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櫻花節
評論者: 霜冰雪 - 試用期 一級
--------------------------------------------------------------------------------
其他回答 共 2 條
三月三日(日本五大節日之一的上巳節)在日本稱之為女兒節,或雛祭典(Hina Matsuri),父母會為家裏的女孩子設置階梯狀的陳列台(如圖),由上至下,擺放穿著日式和服的娃娃,這種娃娃在日本稱為雛人形。(Hina Ningyou)
五月五日(日本五大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在日本稱之為端午的節日(Tangono Sekku)也同樣是真正的兒童節了,但對像是以男孩為主,1948年正式成為日本國定假日。
七三五節就沒有特定男孩女孩了。日本人認為三歲、五歲以及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十一月十五日就是為他們而設定的。
這次先介紹,女兒節。
3月14日 白色情人節 情人節接到禮物的人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這天以相應的禮物回贈對方,以示謝意;庸俗地說,就是糕點業要趁機撈上一把……無怪乎一些日本的年輕人一邊掏錢一邊忿忿不平地說:「白色情人節純粹是糕點業的一個陰謀!」
節假日大體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政府規定的節日,例如:元旦、成人節、建國紀念日、春分、天皇誕辰日、憲法紀念日、兒童節(5月5日)、敬老日、秋分、體育節、文化節、勞動感謝日等;第二種帶有傳統性的節日,例如:立春、端午、七夕、中秋。日本過去也按照中國的習慣過節,只是明治維新以後,學習西方,有些節也不過了,比如春節改成了元旦,不再過春節了。還有些受西方影響的節日,如聖誕節、五一、婦女節。另外還有日本自己的節日,如女兒節、盂蘭盆節、七五三等。第三種是例行的星期六、星期日。
7、日本的過年習俗有哪些?來歷是什麼?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 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 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 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 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鍾」,鍾聲 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上床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 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 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 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 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日本新年裡的很多習俗都歸結到一個只有正月才下到人間的神——年神身上。就像聖誕節所有的慶祝活動都是圍繞基督的誕生一樣,日本人在玄關前插門松,門上掛草繩做的裝飾,家裡供鏡餅等,都是為了這個主角的到來。
年糕 門松 締飾
年糕在日語里寫作餅。餅在古代的日本是十分貴重的食品,所以在新年裡,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哦。過去,在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用木槌、石杵將糯米飯槌成年糕。現在都市裡年輕人多半直接到超級市場去買。
所謂門松,很好理解,就是在門口插上松樹枝。門松是請年神在這里下車記號。雖然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習慣,古代京都的上流社會是不興這一套的,所以至今皇居的門口是不裝飾門松的。我想,貴族大概比較有咐譽自己的驕傲,不會像平民一樣,用幾個樹枝來討好,年神年神,快到我們家裡坐一坐。
壓歲錢
在這個假期里,人們要給他們的子女以及親戚的孩子一些零用錢,日語叫做お年玉,又作御年玉,相當於中國的壓歲錢。這是玩具店鋪最繁忙的季節,因為他們要吸引兒童來花掉他們的「お年玉」。
御節料理
御節料理是供奉給神吃的料理,其實第二天就撤下來祭了人的五臟廟。日本人吃這個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從神那裡得到吃的東西。什麼話,明明是自己做的菜奉獻給了神,自己吃的時候反倒是從神那裡得到了恩賜。做御節料理的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年神在家裡,所以不便在廚房裡弄出很多丁丁當當的嘈雜聲,所以三天不開伙。最重要的一點我想是,可以讓繁忙的主婦得到三天的休息,所以在這三天里大家都吃這種保衡虧存食物。
御節料理的擺法很有講究,專用的飯盒裡一共有四層,多半是些圖吉利的菜色。比方,紅白蘿卜絲衡攔段---紅白至喜。海帶卷---歡樂,愉快
黑豆---勤勞工作。鯡魚籽---子孫昌盛,等等
抄來的你看看吧
8、日本都有啥娛樂活動或方式詳細點,多點,還有什麼傳統節日。我想了解他們的習俗。
日本新年風俗 本與我國一樣也有過新年、春節的風俗,可是由於日本人在飲食、服裝、建築等方面的日益西簡裂局洋化,因此一些古老的傳統風俗也隨之發生變革。當今的日本將新年做為最攔讓隆重的節日,而春節在城市卻漸漸地被人們忘卻,只有在農源滑村還殘存著過春節的習慣。現在,還有不少人將「聖誕節」做為最隆重的節日。 在辭舊迎
3月21日 春分之日 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是掃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5月3日 憲法紀念日 是為了紀念1947年5月3日的現行憲法制定之日。
5月5日 孩童節 本來是慶祝男孩的端午節,慶祝小孩成長,祈求幸福之日。
9月15日 敬老日 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在1966年補制的節日。
9月23日 秋分日 為秋之彼岸的中心日。和春分一樣,要掃墓及祭拜祖先靈位。
9、日本寺廟迎春節舉行祈福活動,他們在春節還有什麼習俗文化?
在忙忙碌碌中,一年中具有紀念意義的春節會給人們帶來很多快樂,我國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會張燈結綵,在家裡貼春聯和福字,放鞭炮來凸顯年味。在日本春節也是很重要的節日,日本寺廟會舉行迎春節祈福活動,日本在春節有哪些習俗文化呢?
日本在春節來臨前會進行大掃除,把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來迎接年神,而且也會丟掉一些不用的東西,由於日本很注重垃圾清理工作,所以每家每戶丟棄垃圾的時候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春節前的大掃除人們都會很積極完成。春節前很多人家會在門前懸掛一根繩子,被稱為注連繩,它是編好的草繩, 主要用來驅邪。
日本人在過年期間的飲食也很講究,在除夕子夜,按照傳統家家戶戶都要吃蕎麥面,因為它有很好的寓意,就像中國的長壽面一樣,這種食物代表著健康長壽,是人們的一種美好心願的寄託。另外家庭主婦們還會為家人准備食盒,每一樣食物都會很精緻,食盒裡的食材都是有美好寓意的,像魚子代表子孫繁盛,蝦代表長壽,小魚代表著豐收,過年期間的美食是非常多的,犒勞人們一年的辛苦。
春節期間日本人還會進行祈福活動,在除夕夜,全國的寺廟會進行敲鍾祈福的活動,寺廟會響起108下的鍾聲,代表著煩惱散盡,新年到來。很多人會在春節期間去逛廟會,去燒香拜佛,祈禱幸福的生活。在春節期間日本人大多穿傳統的服飾,大街小巷會看到穿和服的女人。日本人在春節期間很少去拜會親戚好友,因為他們更喜歡留在家裡,也避免給其他人帶去麻煩,這也是日本的傳統習俗之一。
10、中國人過春節 日本人過什麼節?幾號?有什麼傳統
日本過新年,也就是新歷1月1日,大年夜就是手帶12月31日。
傳統有很多,地方不同傳統也不同。有的地方大年夜要吃
年越しそば(蕎麥面),有的地方吃
餅(もち)類似年糕等等····還有一些傳統習俗,比如去神社拜拜許願求護身符,吵薯源新年零點去寺廟聽新年鍾聲,跳跳獅子舞(像跳大神那樣,驅邪用。升態和中國的沒得比,估計是以前傳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