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什麼節日
1、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
端午節吃粽子,吃咸鴨蛋都是我們熟悉的,在一些地方還有端午節吃雞蛋的習俗。你知道端午節吃雞蛋是哪裡的習俗嗎?
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則是改善生活。端午節吃雞蛋的習俗,民間有很多說法。端午節吃雞蛋的習俗同吃粽子一樣,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早晨孩子還沒出被窩時,大人就把雞蛋送到孩子嘴邊。相傳吃蛋能生心。因為雞蛋形狀如心形,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好更精神。端午節吃雞蛋大家都是為了圖個吉利,期望一年不生病不長災,另一方面也是改善改善生活。用艾葉煮雞蛋,不僅會有艾葉的特殊香味,據說還能祛除晦氣和疾病。
在我國北方,五月節煮粽子的鍋里必須要煮雞蛋,有條件還要煮鵝蛋和煮鴨蛋。雞蛋在粽子鍋里煮一夜,起床後洗漱完要吃雞蛋,要吃蘸鹽的雞蛋「壓頂」。傳說吃粽子鍋里煮的雞蛋,夏天不會生瘡;而把粽子鍋里煮的鵝蛋、鴨蛋放在陽光下曬一會再吃,夏天不頭痛。還有在端午節立雞蛋的習俗認為在端午節雞蛋才能大頭朝下立在桌面上,以求得一年的好運。
2、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雞蛋 端午節吃雞蛋的原因
1
3、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
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則是改善生活。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而雞蛋的營養價值確實也比較的高。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
傳說中女媧說過胸前掛有雞蛋的小孩是女媧的孩子,瘟神就不敢傷害他們。後來,端午節吃雞蛋的習俗就逐漸流傳開來了。
在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平安無事、逢凶化吉。
傳說吃粽子鍋里煮的雞蛋,夏天不會升瘡,把雞蛋放在陽光下曬一會再吃,夏天不會頭痛。端午節吃雞蛋更多的是一種對健康的祈福,求一種好的兆頭。
4、三月三吃雞蛋是哪的習俗
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發際。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相傳在楚地,人們因為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三月初三,神農路過雲夢澤(今孝感),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的習俗也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