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農村什麼節日好

農村什麼節日好

發布時間: 2023-01-08 05:31:31

1、農村有哪些城裡沒有但卻很有意思的節日

農村有一種節日叫火把節,這是我小時候經常玩的。就是點燃一支火把,我們可以盡情的玩耍,在城裡是不可能享受到這樣的,這是我們童年樂趣。

2、農村過節有哪些習俗?

在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貼春聯。貼了對聯,要賬的就不可以再登門了。除了各個門口的對聯外,要寫各式各樣的福字和春字,貼到所有能貼的角落:糧囤上要貼「五穀豐登」;羊圈豬圈等地方要貼「牛羊滿圈,六畜興旺」;牛圈等要貼「槽頭興旺」;自行車要貼「日行萬里,夜行八千」;機動車要貼「出入平安」等吉祥的對聯。對聯一貼完,過年的喜慶氣氛馬上就出來了。每年,貼春聯的任務都包在我身上,因為家裡的院子多,所以天還蒙蒙亮,我便開始忙碌起來,把父親買好的春聯拿出來,裁剪、歸類、做漿糊,一忙就是一上午。

2、包餃子 吃到幣餃代表有福氣

到了大年三十下午,一家人就開始忙起來了,有的壓餃子皮,有的包餃子,分工很是明確。在我們這里,餃子餡料一般都有肉餡、糖餡和硬幣餡。在這里,就說說這個硬幣餡的餃子。由於家人很多,所以每年每家每戶都包一個硬幣餃子,誰能吃到就說明他有福氣。有的人肯定會問,硬幣的餃子肯定與一般的餃子的外形不一樣,是的,如果仔細看是不一樣的。但大家還應該知道,我們這頓餃子是放在初一凌晨四點多鍾吃的,父母都在大鍋裡面用勺子隨便盛的,所以如果想挑著硬幣餃子吃是很困難的。

3、請家堂 讓列祖列宗回家過年

大年三十天黑之前,是請家堂的時候了。請家堂,主要就是到墳頭旁,燒香燒紙,放點鞭炮,磕頭,把死去的親人請回家一起過個新年。請家堂的時候一般都拿著香,在老輩墓前說一些「老爺爺、老奶奶,過年了,現在一起回家過年吧」等之類的話。誰家請家堂,就會專門在堂屋的正中央擺張桌子,上面擺著供品(雞鴨魚肉等),旁邊放兩張椅子給祖先們坐。

初一清晨,給長輩們拜年

大年初一,父母在凌晨四點左右就會把全家人喊起來,都穿上新衣服,祭老天爺爺,還有門神,放鞭炮,下餃子吃早飯。吃完餃子後,一家人會出門拜年,一般先到近門近族家拜年,給長輩磕頭,然後近門近族聚在一起到別人家中拜年。從村西拜到村東,不管姓什麼,只要家中有老人,都拜一遍。這些活動均在天亮之前完成。東方發紅的時候,早已經拜完年了。

磕頭,是拜年不可少的禮節。

也許很多地方沒有這個風俗,但在我們那邊卻一直保留著。走家串戶地給輩分高的人磕頭拜年,有的時候輩分高的人的院子里會跪一地人,場面甚是壯觀。

磕頭也有規律,大都遵循從近到遠的規律,把家門口附近的磕完後,再去村的另一頭去磕頭。磕頭都是統一標準的,男人們一般都在長者家中的主前磕四個,給老人都是磕一個,把整個村子磕完一遍。由於當時天還沒有亮,所以在大街上能遇見很多人,但大都是看不到對方,只是聽著聲音耳熟,就互拜新年。在街上只聽到「大叔,在這就磕(頭)了啊。大爺,新年好」等問候語。

初二,去姥姥家走親戚

大年初二,女婿必須到岳父、母家,並且必須帶禮物,倘若你是新婚的女婿的話,這個禮物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等下的伴手禮選擇可一定要認真看哦。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這個風俗在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初五以後,走親訪友,喝酒必不可少

從初一到十五(一般都是初五之前把親戚走完,因為一些打工的人都在初六就走了),人們會互相走親訪友,加強感情交流。「要想感情深,就得一口悶」,這期間的酒宴是必不可少的。親戚、朋友一年就能見這一次,談談自己一年中的得與失,暢想一下新一年的工作。這大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父母為來客准備好了酒菜,一年只能在一起吃一次飯,也不免會多喝幾杯。

總之,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風俗,我也沒有在外面過過新年。但我覺得在農村過年真的能夠體會到過年的樂趣。有的人感覺年味越來越淡,如果一些城裡人能夠到農村感受那裡的過年氛圍,感受農村的過年傳統,貼對聯、包餃子、拜年磕頭,感受農村人朴實的言語,也許他們對過年會有另一種體會。

3、你們那的農村有哪些城市沒有卻很有意思的節日?

秋收節,這個節日可能大多數人沒有聽說過,但是在我的家鄉,人們會過這個節日,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村裡的人每年秋收節都會用收來的果實聚在一起,在村子裡的大隊一起聚餐,進行全村人的盛宴

4、農村的中秋節怎麼過?各地風俗不盡相同,哪個地方最好玩?

據史書記載,早就在周王朝,古代帝王就會有立春祭日、小暑祭地、立秋祭月、立冬祭祀的習俗。其祭拜的地方稱之為日壇、地壇、月壇、北京天壇。單設在東南大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便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區域。《禮記》載:「君王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兒的夕月之夕,指的是恰好是夜裡祭拜月兒。這類風俗習慣既為皇宮及頂層皇室所秉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逐步影響到了民俗。《周禮》里出現過中秋節這詞,但是它指的是並不是中秋佳節,反而是秋天的第二個月。漢朝有「中秋」,的時間是寒露的那一天,並不是八月十五,唐朝類書內有四時十二節氣史料記載,都沒有中秋佳節,但唐詩中已出現「中秋月」。

中國地域眾多,人口非常多,風俗習慣各不相同,中秋節的過法都是各種各樣,還帶有濃郁的地方文化。

在福建浦城,女人過中秋節要穿梭南浦橋,而求長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籠為向月宮求孕的兆頭。上杭縣人過中秋節,子女多的是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父母會在中央挖出來孔徑二、三寸的餅形供老人服用,近義密秘事不要讓小輩了解。這一習俗是源於中秋月餅中存有反元殲敵信息傳說。九洲中秋節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全國各地有中秋節拜月的習俗,通常是女性和小孩,有「男不月亮,女不送灶神」的俗諺。夜裡,明月升出,婦女們便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超燃,煙草縈繞,台上還堆滿果類和餅食做為祭禮。地方也有中秋節吃芋頭的好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口型,芋仔食到」.八月間,也正是芋的收獲季節,農戶都習慣以山芋來祭拜祖先。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挺風靡。絕對高度1-3米不一,常用碎瓦片壘砌,大一點的塔還要用磚頭壘砌,約為絕對高度的1/4,然後用瓦塊疊砌成的,頂部留一個塔口,供推廣然料用。中秋節夜裡便打火點燃,然料有木、竹、稻殼等,火太旺時潑松脂粉,引焰吶喊助威,極其壯闊。民俗也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如的或者在燃燒現象坍塌的則負,勝的由節目主持人發送給旗子、獎勵金或禮品

江南一帶的民俗在中秋節人習俗都是各種各樣。南京人中秋節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特色美食南京桂花鴨。「南京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際應市,肥實而不膩口,爽口可口。喝醉酒必食一小糖山芋,澆以桂漿,美還不等言。「桂漿」,取名字自司馬遷《楚辭?少司命》「援北方地區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桂花糖,中秋節前後左右採收,用糖及話梅腌漬成的。江南地區女性靈巧,把詩中的托物言志,變成桌子美味。南京人闔家中秋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月亮」,出行步行街稱「走月」。

明朝初期南京有希望月樓、玩月橋,清朝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任人中秋賞月,而去玩月橋者為最。許多人在明月高懸時,搭伴同登望月樓、去玩月橋,以共睹月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姬馬湘蘭府第,這夜,士子集聚橋底笙簫自彈自唱,回憶牛渚玩月,對月作詩,故名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逐漸沒落,後代有詩去:「風流韻事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酒長板橋,卻憶玉人大橋上坐,明月相對性教吹簫」.長板橋,即原來的玩月橋。近些年,南京夫子廟已再次修繕,修復明朝清代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等到中秋節時,就能搭伴同來領略到此處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寫成,上邊插有扎紙的魁星及五顏六色錦旗。上海人群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吉安縣在中秋節的黃昏,每一個村會用麥草燒陶罐。待陶罐燒變黃後,再放醋進來。這時候便會有香氣吹遍全村人。新城縣過中秋節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架通草燈,直到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縣中秋佳節,少年兒童以磚瓦窯堆一中空寶塔面板。塔上掛以帳幔牌匾等裝飾物,又置一桌於塔前,擺設各種各樣敬「塔神」的器材。晚間則里外都點上燭燈。績溪中秋節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節炮要以麥草綁成辮子狀,淋濕之後再拿在手裡向石邊嚴厲打擊,使傳出轟鳴且有游魔龍的習俗。魔龍要以稱草綁成的牛,的身上插有香柱。游魔龍時會腰鼓隊同行業,玩遍各鄉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節除開吃月餅外,還需要打粑、殺鴨子、吃香酥餅、蜜餅等。有些地方也點桔燈,懸在大門口,以表慶賀。也是有孩子在紅心柚上插進香,臨街扇舞,稱為「舞流量香球」.嘉定縣中秋佳節祭土地公、飾演元雜劇、器樂、珍貴文物,稱之為「看著」.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院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之為「青苗社」.諸城市、臨沂和即墨部分地區除開祭月外,也要掃墓拜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區大地主也在中秋節酒宴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時令食品類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酒宴姑爺。大同縣則把中秋月餅稱之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值夜之俗。

河北萬全縣稱中秋節為「小元旦節」,月色白紙繪有太陰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秋春像。河間縣人覺得中秋風秋雨為苦雨,若中秋佳節雨天,本地人卻認為蔬菜必然味兒欠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人行船登崖,女人分配佳宴。無論窮富,必食甜瓜。中秋節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獎勵。洛川縣中秋佳節父母率學生們帶禮物為老先生拜節,午餐超過校園內聚會。

一些地方還構成了許多獨特的中秋習俗。除開中秋賞月、祭月、吃月餅外,也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節、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彝族的拜月、瑤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5、「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一個什麼節日?這個節日是咋慶祝的?

2018年秋分這天,我國第一次舉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屬於我國為農民舉辦的第一個節日。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國家層面為農民舉辦的第一個節日,對我國農民具有重要意義。大家都知道,從古到今,農業,對於我國都至關重要。但是有關農民辛苦忙碌的節日,卻沒有一個。國家為了體現出對農業的重視,設立了“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個節日的成立,充分的體現了國家對農業,對農民們的重視,對“三農”工作的重視,以及向社會傳遞了一個信號——重農崇農的價值取向。

在古代,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現在我國部分農作物依賴進口別的國家的,這對我國來說,或許是一個威脅,一旦我國與購買國關系緊張,就威脅了農作物的出口,我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要重視農業發展,關心糧食安全。

我國成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有幾個重要意義: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升農民光榮感,幸福感,獲得感;傳承弘揚中國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為鄉村振興提供巨大力量。

這個節日的慶祝方式很簡單,各地將收割好的糧食展現出來,慶祝豐收,比如,有些地方舉辦一些關於農業的活動,像稻子親子運動會、稻米切割、糧食採摘,單輪糧食運輸、稻田拔河;還有一些城市別出心裁,他們利用成熟了桃子,舉辦了一個主題為“盛夏桃子醉西蜜”的活動,這個活動吸了許多人來參觀,有遊客、新聞作者、媒體、詩人以及攝影師。

各個城市都在拿出各自最有特色的農作物進行籌劃,活動精彩也好,一般化也罷,都是老百姓們的一腔熱情,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盼望。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