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禮物推薦 » 感謝陳大哥

感謝陳大哥

發布時間: 2022-12-27 06:26:21

1、陳大哥 對不起 我不配作你的朋友 請原諒。這句話什什麼意思呢?

做了愧疚於你的事,礙於你兩的關系不方便說出來。此事有點大條。注意咯

2、從你的全世界路過|FM 90.2

在寫之前容我先吐吐槽,為什麼要讓茅十八死?!!燕子回國後拋棄了豬頭,幺雞為了成全陳末也選擇了離開。而最終被撮合的陳末也還是沒和小蓉在一起。雖然這是悲的主旋律,但,用死來刺痛觀眾的心這樣好嗎?為了加深悲的基調,草率的切換鏡頭讓荔枝深陷險境,而在茅十八被破碎的啤酒瓶刺中後,立馬就流血身亡,都不帶止血送醫院的。雖然是劇情需要,但以這樣的方式,我不接受,確切的說,我看的很不爽!!!

當然,雖然在這個鏡頭上很不滿意,但畢竟是個人感受,整部電影還是有很多很艷的地方的,比如說一些伏筆埋的就挺好,起承轉合,前後呼應,很是奇妙。

第一處伏筆就是開頭的一個電話,因為這個生日電話,陳末向小蓉求婚被拒,從此一蹶不振,昔日電台里的溫暖不再,自爆自棄。而正是這個改變讓幺雞覺得是自己的過錯,內疚之下,努力考到陳末所在的電台。當結尾面試視頻的回顧與最開始幺雞打電話在電台里傾訴的兩幕重合的時候,簡直不能再巧妙,當下的感受就兩個字,驚艷!

第二個伏筆就是賭約。陳末在小蓉要挖牆腳的時候,在同事的起鬨下和小蓉打了賭。如果他贏了,他就娶她。如果她贏了,他要被罰去遊街。而當同事問小蓉,牌子上要寫什麼的時候,小蓉掏出了手機,上面寫著四個字——我是蠢貨!一開始並沒看懂這個賭有什麼含義,後來小蓉在陳末去稻城替他頂班的時候講了這個故事。大學的時候他們倆就是搭檔,而小蓉做陳末的女朋友也是因為一個賭約。當畫面切換到陳末應賭跳水的那一幕,兩個賭很好的銜接,前後照應的時候,又一次被驚艷到!

第三個伏筆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伏筆。茅十八因為荔枝出門總是太抬頭看天,不記路,不敢出遠門而為她專門設計了一個導航儀。他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更換了裡面的語音系統,全部換成自己的聲音。而這一切在他去世之後,聲音再次陪伴荔枝的時候,就感覺之前知道要走一般,他的話還是那麼的協調。只要太陽照常升起,你就不會孤單,因為我會一直陪著你······

除了這三處照應,電影中的三次向全世界宣布也很讓人震撼。

第一次是豬頭在港口,他對著對面隔江的樓大喊,你們都給我起來,我要讓你們都知道,我愛燕子,燕子,我愛你!豬頭用他的執著向全世界喊出了他最真摯的愛。

第二次,當幺雞為了成全陳末和小蓉而徹底失聯,當陳末知道幺雞對自己所有的付出之後,當他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到幺雞的時候,他在電台里向全世界發出請求,如果你聽到了我的聲音,請幫我開一下雙閃。哪怕是一個人,一輛車,一盞燈。因為他想讓她知道,他在找她。就在陳末以為全世界都拋棄了他的時候,窗外一片閃爍,這一次,全世界都為他開啟了雙閃。

最後一次是茅十八要帶給荔枝的驚喜,雖然之前他傻傻的分不清什麼是秘密什麼是驚喜,雖然他不能親眼看到荔枝在收到這份驚時的感動,但當一周年紀念日到來的那一刻,當整條街道的電子設備響起同一個聲音的時候,茅十八最終讓全世界都知道了,荔枝,我愛你······!

當然除了電影的情節布置和拍攝手法,裡面的小細節讓我很感動,感觸頗多,體悟也深。

也許是因為鄧超本身就是一個愛逗的人,劇中陳末的生活態度我很喜歡。他很幽默也很熱心,當然也很樂觀。當幺雞第一次介紹自己說,你好我是幺雞,陳末獃獃的回應我叫白板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

在打賭的時候,陳末對小蓉說,這個女人,顴骨突出,四肢瘦小,雙目無神,三長兩短,絕對是一副標準的國際克夫相,誰要娶了他回家那就倒了大霉了,這樣吧,如果我贏的話呢,我娶你。明明就是想要娶對方,但在打賭的時候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心聲,簡直不能再自然了,當然這種黑色幽默的前提是他倆關系好。

再有就是當豬頭翻出自己20萬的存款單,陳末說我能做你的女人嗎,豬頭說不能,因為你沒有她漂亮,我又被逗笑了。當陳末對幺雞的智商感到無語,幺雞在地鐵上一個人不高興的時候,陳末很快主動的逗她開心,假裝聽眾跟幺雞互動。小細節既讓我看到了陳末的幽默,也看到了他的溫暖。而他的溫暖同樣也體現在他對喜歡的人的特殊表達上。

當小蓉被騙,資產被銀行凍結的時候,被小蓉拋棄的他並沒有像某些人那樣冷嘲熱諷她當初錯誤的決定,而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她的關心。當陳末打開藍蓮花的音樂,開車撞向小蓉的車(這樣讓她可以得到賠款)的時候,那一刻,我覺得他好酷。他的樂觀和幽默,讓我覺得,讓他人開心是一種能力,用自己的態度帶給他人能量更是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暖,而這種生活態度,恰好我很喜歡。

8年,2923天,豬頭執著的愛著燕子,小心翼翼的呵護著這份愛情。他從大三的時候就偷偷喜歡上了燕子,燕子在學校里是校花,豬頭有自知之明,一直不敢表白。直到燕子因為被冠以偷竊之名而被通告批評的時候,豬頭崩潰了。他圍著操場拚命的跑,直到自己精疲力盡。他相信燕子 ,就算他懷疑全世界,他也不會懷疑燕子。

他有自己的膽怯,但是在燕子被所有人冷眼的時候,他站了出來,陪燕子承受這一切。他們一起上自習,一起走校園最美的路,在最美的青春里,他們終於戀愛了。豬頭拚命的賺錢,當他拿著錢去找那個女生,想讓她幫燕子澄清,沒有偷錢,可是那個女生轉學了。豬頭就是這樣傻傻的愛著燕子。

後來燕子出國了,豬頭更是努力的掙錢。家教,黑車,飯館,豬頭什麼都干,他每個月都給燕子寄錢過去,他可以苦了自己,但他不能苦了自己的女人,甚至在籌錢買婚房的時候,他都會傻到去做被人打一拳10塊的副業。他是為了燕子可以付出一切的人。

再後來燕子回國跟他分手,雖然心理難受,酒桌上,為了燕子,他還是硬壓住心中的悲傷,調整自己的情緒陪燕子演好戲。在燕子走的時候,他都還是一直重復著,沒有了我,你要幸福啊!燕子,沒有了我,你要幸福啊!!!在車開走的那一瞬間,豬頭終於崩潰了,燕子,沒有了你,我怎麼活啊!!!

「一旦下雨,路上就充滿了泥濘,所有人都踩過去。我只有一條命,我拚命賺錢,努力賺錢,我把一切都給他,我把所有都給燕子……」

分手的第二天,豬頭就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也沒有人能聯繫上他。後來陳末他們在帶電視采訪中看到了豬頭,他在非洲的一個地方,推著車賣餐飲。那是個天天打仗的地方,就連采訪中,突然旁邊也發生了爆炸。茅十八認出那裡是燕子去過的地方,陳末覺得豬頭很傻,為你一個女人而改變自己值得嗎?茅十八堅定的說道,值得!

豬頭傻嗎?義務反顧的愛,還是被拋棄。但那有怎樣,至少他一直愛著。陳末說過,只要豬頭的坐標還是燕子,那麼他們就還在青春里。不管燕子對豬頭怎麼樣,從始至終,豬頭用自己的方式活著,愛著,執著著。愛情里沒有太多的對錯,因為一旦開始了戀愛,你就變成了傻子,聾子,眼裡什麼都看不見,全是他。就算是被傷害了,也會當成是對戀愛的檢測,還傻不兮兮的告訴自己,要堅強!

燕子拋棄了豬頭,酒桌上,陳末為了安慰他,對豬頭說,我斷定,當初偷錢的就是燕子!陳末本想打算以這樣的方式來緩解豬頭的痛。但是陳末不知道,有些守護是不能被觸碰的,而燕子就是豬頭要用生命去守護的。陳末的話徹底激怒了豬頭,兩個男人打了起來,在地上撕扯著。小蓉實在看不下去了,拿起椅子砸向他們。陳末你夠了,豬頭為燕子付出一切,燕子就該嫁給她嗎?你們說的出女人究竟想要什麼嗎?你們能不能成熟點!

女人究竟想要什麼?為什麼付出了一切,還是不能走到一起,說好的愛情呢,還能再相信嗎?豬頭是這樣,陳末也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悲劇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正如小蓉說的,跟不上別人的腳步,就不要抱怨!不對等的愛情最後很難走下去。

豬頭和燕子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沒有對等過。豬頭是在燕子最需要一個人渡過難關才開始走入燕子的生活的,後來的戀愛也是豬頭一直在付出,而燕子,也許並沒有豬頭想像中的那麼愛她。在門外,豬頭對燕子說,燕子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對不起我改。燕子,我一直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我覺得我們在一起了,我知不知道無所謂啊!豬頭一直都不知道燕子在想什麼,這是對等的愛情嗎?這能無所謂嗎,這很危險,豬頭拚命的付出,把自己一切能給的都給了燕子,但燕子真正需要什麼,他也許根本不知道。

小蓉對陳末說,你以為相愛就可以,我覺得合適才行。小蓉想去更高的地方看看,所以陳末就被拋棄了。因為,在小蓉看來,陳末給不了她想要的,他已經跟不上她的腳步了,而不對等的愛情終將長久。

反觀現實生活中很多一開始很美滿的家庭,為什麼當女主人做了一段時間的全職太太以後,就會各種出軌和不幸福呢。因為大多數全職太太一旦撲進了瑣事中就停止了成長,或者不願意成長了。而現實是一個人在成長,一個人在落後。最後回家以後,慢慢沒有了共同語言,在家裡找不到快樂,而外面充滿了誘惑,所以,最後往往會有很多悲劇。所以愛她的最好方式,我覺得就是和他或者她一起成長,因為不對等的愛情,終難長久……

我一直覺得陳末是個很懂得生活的人,在照顧母親的方式上,他也很讓我感動。幺雞打傘送他回去,當看到母親坐在台階上等兒子的時候,他立馬從傘裡面跑了出來,讓母親快回屋,怕她著涼了。

母親說,我要等我兒子回來,因為三年前就患了老年痴呆,陳末媽媽已經不認識陳末了。當陳末媽媽要打電話給兒子的時候,作為他的兒子且就站在他旁邊的陳末,並沒有制止母親無理的舉動。而是掏出手機陪母親演戲。他們的對話也很讓我動容。

「陳大哥,你貴姓啊! 你說呢,劉大姐! 陳大哥你要干什麼呀? 給你送飯啊。 我不吃,我要等我兒子回來。 那這就是你兒子讓我給你帶的,混沌!」陳末成功的讓媽媽吃上了混沌。沒有煩躁和任何的不耐煩。他順著母親,也孝著。

孝順孝順,不光要有孝,順更是重要。子曰:色難!對於最親的人,我們往往最沒有耐心。我們總以為給父母一點錢,給他們買一些東西,給他們更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孝順了。而在與他們相處和溝通過程中,我們總是會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懂,甚至覺得他們很煩!這樣真的是孝順嗎?至少是沒有順的,而對父母來說,讓他們順心,比給他們更好的物質條件更重要。因為他們從不需要回報。

他們要的很少,而我們都能給到,而且能給的很多。出門在外,報個平安,因為他們在牽掛你。遇到事情與他們商量商量,雖然可能他們什麼都不懂,但是這樣你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在你心裡很重要。也許你最後不一定要聽他們的,但是聽聽他們的意見又會有多大的害處呢?遇到他們不懂的,用有趣的方式配合他們,不讓他們難堪。因為你無知的時候,他們對你的耐心是你現在的10倍以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

我很討厭老陳,就像趙大媽說的,他欺軟怕硬,不是什麼好人。他逼瘋傻子,讓傻子情緒失控拿刀砍他,最後被警察抓走,好好的生活就被打破了。而社會上向老陳這樣欺負那些本來就已經很可憐的人也不少,我勸他們最好中午出門,因為早晚會遭到報應的!

有一次,老陳去騙傻子,陳末剛好路過,陳末並沒有大罵老陳的卑劣行徑,而是拿過肉放稈上一稱,半斤多,36一斤,給你便宜點,20好了。陳末用自己詼諧的方式幫傻子解了圍。傻子很感謝陳末,把肉包好送給他。陳末不要,可拗不過傻子的堅持,收下了,走的時候,順其自然的把錢留在了桌上。小小的細節,很是讓我感動。

如果陳末就這樣拿著肉走了,並沒有什麼,也很理所當然,但這樣感覺起來總是有一些異樣。類似的情節我在電影《游龍戲鳳》里也看到過,當舒淇帶著劉德華去逛市場的時候,所有人都跟舒淇打招呼。路過一個攤,大娘把好吃的包好送給舒淇,舒淇要給錢,大娘堅持不要。舒淇打趣到,您不要錢的話我再也不來了。硬是把錢給了大娘,因為大娘賣一些東西也不容易。大娘對舒淇熱情,舒淇也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回應她,而不是理所當然的接受,這種相處方式,讓我感覺很溫暖。

而生活中,當面對我們認為很熟的關系的時候,我們往往接受的理所當然,認為對方就應該這樣,甚至還覺得對方做的不夠。但並有誰需要為你做什麼,不是嗎?太多關系的破裂就是你理所當然的接受,卻絲毫不懂得感恩與付出。任何關系都是相互的,一味的索取,終將讓你全部失去!

三年前,一個女孩來到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她很害怕,也很膽小。在她最無助的日子裡,有一個聲音一直給她溫暖。有一次,她在打工的超市對面的牆上畫了一副畫,畫中是她想要的家。一天,外面下起了大雨,她發現有一個沒有打傘的年輕人也在牆上畫畫,他給畫中的女孩畫了一把傘,而她多希望有畫里般的生活。後來,她知道了,那個畫畫的人,就是一直用聲音溫暖著她的陳末。

一個電話,戲劇性的讓陳末墮入低俗,一蹶不振。而她,想要幫她。她偷偷的為他貼小廣告,她努力的考到他所在的城市ridio去幫他,就算高燒出了3D效果,她為陳末也拼了!後來,她想和他一起去稻城,聽說那是個很美的地方,那裡有蔚藍的天空,金黃的麥地,還有她對他的愛。

後來在小蓉在廣播中講陳末的變化,說陳末成了最孤獨的人的時候,她哭了。她為自己哭!她忍不住下了車,大罵陳末,你不就是失戀了嗎,你知不知道這四年來你溫暖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因為你的聲音而挺了過去,怎麼到你這就不行了。你自己失戀了,就要拉著所有人為你陪葬,你就是一個自私懦弱的人!她的生氣,是不忍他如此頹廢。

再後來,她為了幫他,給他和小蓉做了一個可以在一起的精心策劃,然後,她就這樣消失了。當陳末明白自己也愛上了幺雞,想找她的時候,她卻不在了。她從陳末的全世界路過了。

當全世界開了雙閃,幫陳末找幺雞的時候,陳末在廣播里給幺雞說的話,我想送給所有人。「你總是覺得自己不夠漂亮,不夠完美,但那又怎麼樣,你是幺雞啊,雖然你是麻將牌里最小的那張,但是沒有你,一樣胡不了十三幺!」我們每個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雖然我們有著各種不完美,但那又怎樣,那又怎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意義,都有!

幺雞徹底的路過了,但那又怎樣,如果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一場路過的話,那我在終點等你!

3、納米比亞艷陽下

[2017年7月1日]- 由綠到黃

上午11:00,計程車到我所住的Century City來接我,11:25就到了機場,大概10分鍾完成登機程序,隨即到咖啡廳吃午餐。

FNB的Slow Lounge只有國內線才有,納米比亞則屬於國際線。納米比亞舊稱西南非(South West Africa),原為德國之殖民地,第一次大戰後由南非託管,於1990年3月21日獨立。南非的台灣僑胞,往往仍稱呼納米比亞為西南非。

從開普敦到納米比亞,可以選擇飛到溫土克(Windhoek)或者華維斯灣(Walvis Bay)這一次我選擇了飛到華維斯灣。

飛機起飛的時候會看到桌山以及桌灣,雖然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然而這漂亮的海景以及山景依然讓人目眩神迷。

原來的鬱郁蔥蔥的一片草綠,過了北開普省,變成一片土黃色,從地中海型氣候逐漸向乾燥氣候過度。

從飛機上面看,左手邊是大海、右手邊這是一片片地黃砂,是冷與熱的交會、是海與陸的連接、也是生命和死亡的交融。

飛機降落華維斯灣前,只看得到海及沙漠,幾乎看不到什麼建築物。下降時機場跑道則讓人驚奇,因為除了跑道外、就是沙漠,什麼都沒有。這次來華維斯灣,已經有新的入境大廳,上次來的時候,所謂的國際機場航廈不過是鐵皮屋及帳篷而已。

租車公司就在機場外,我在開普敦的時候就已經事先預定了一台四輪驅動車(4 by 4)以及衛星導航。納米比亞的路況很差,自駕務必租4 by 4或SUV,否則困在沙漠就慘了。領車時請細心檢查車況、尤其是輪胎的胎紋及胎壓。

當天晚上下榻Flamingo Villas Guest House,晚餐在Anchors Restaurant,承蒙僑領陳先生熱情招待,萬分感謝。

[2017年7月2日]-最長的一日

在民宿用完早餐後,走到對面的沙灘看火紅鶴(Flamingo),因為已進入冬季,火紅鶴已經北遷,此次看到的火紅鶴並不是很多。

退房後,首先開車到加油站買礦泉水及零食,並為輪胎洩壓。此次要走相當長的土石路,所以胎壓Bar數必須降到1.8-2.0之間。其原理很簡單,飽氣的輪胎行經沙質路時受力面積小,會很難開;而走在碎石路時則容易劃破輪胎,好比用尖錐插入充飽氣的皮球一般,很容易爆掉。

打開衛星導航,將目的地設在Sossusvlei,我開始了征程,這是我非洲探險記中所犯過最大的錯誤,生命中最長的一天……

從Walvis Bay到Sossusvlei,只能走C14接C19,一開始衛星導航確實導向C14,然而開了沒多久,突然指引左轉,開了20分鍾後,路標居然顯示到Swakopmund只剩10公里,我心中非常的疑惑,於是停車問人。遇到的第一個人是當地的修路工,他並不清楚。當時我考慮是否折回Walvis Bay? 最後還是決定再開一段路再問人。

過了Swakopmund,問了另一群人,他們用當地語言討論了一下,推出一位英語較好的人向我解釋,從該地到Windhoek轉Sossusvlei大約四個小時,所以建議遵照GPS指引的路線。結果光從當地開地Windhoek就花了我4個半小時……

下午2點半,我終於到了Windhoek,慎重決定是否乾脆改行程,直接留宿於Windhoek,然而想到已預訂了兩天的旅館、Bush Dinner及沙漠導覽,取消損失實在不小,再考慮車程「只剩」大約450公里,因此似乎可以一拼……

從Windhoek走B1大約1個小時,到了Rehoboth,我已經無法再相信GPS,也沒辦法相信人,所以只能靠地圖了。根據地圖, 最短的路是從B1-C24-C14-C19,我大膽的接C24,一轉彎我就傻眼了。全是碎石路,一有車輛超車時,塵土飛揚到2層樓高,看都看不到。

開了一個多小時,接C14,這是信心大考驗,因為沿路不只是碎石路,還有上下起伏的坡道、彎道、偶而還有陷坑(pothole),此時已是退無可退,真是一種進退維谷的感覺。

快5點了,我還在C14,我真誠的祈禱輪胎千萬別破,雖然出發前已學會換輪胎,但是在這種不平坦的路面,估計要架千斤頂也是個技術含金量很高的工作。

5點30分,接上了C19,以為快到了,但我又錯了。6點整,光線已經非常的暗了,這台四驅車仍然在了無人煙的路上賓士,車輪在顫抖,我的手也是。

6點30分,終於看到Sossusvlei的路標,還有40公里。開了十分鍾左右,眼前突然看到一龐然大物橫向穿過,緊急煞車,結果車子打滑,幸好車速慢沒翻車。定神一看,居然是一頭班馬。大約7點,終於抵達下榻的飯店- Sossusvlei lodge。

到Sossusvlei lodge時,會先經過一個安排活動的咨詢中心,因為次日有預訂行程,因此在入住前即先詢問第二天的集合時間。里頭的那位小姐表示,您就是王先生吧?繼表示,本日房客只剩你還沒抵達,所以猜你就是王先生…… 我真的快哭了……

Sossusvlei lodge住宿附晚餐,而且餐點其實不錯,基本上是沙拉、各式烤野味(跳羚、班馬、劍羚、疣豬……)及甜點,如果點酒則另外收費。晚餐的氣氛還不錯,很有療愈效果。

[2017年7月3日]-紅色沙漠 Sossusvlei

雖然前一天跑了超過10個小時,大約1000公里,但是越累越是醒的早,大約5點就醒了。

5點40分到櫃台報到,是最早報到的遊客。6點整導游Chris到了,所有的人大約6點15分到齊,隨即全體出發。

Namib-Naukluft國家公園入口就在Sossusvlei lodge出口右方50公尺處,此時稍有很短的車陣,大門管理員登記完車號及人數後隨即放行。

Chris開了大約20分鍾,在一個略為隆起的台地停車,向遊客介紹Namib-Naukluft國家公園的地形、地質及生態。Sossusvlei之沙來自於南非的橘河,自東北向西南入海後,再被大西洋的潮水再度沖回非洲大陸,也就是納米比亞的西海岸基本上是上古時期橘河沙所堆積而成,該堆積現像迄今仍持續進行。Chris同時在該台地挖了一個小洞,找到了一隻White Lady Spider,表示一般沙漠的生態較為簡單,Sossusvlei為全球第二古老沙漠,但就生態多樣性角度則為全球第一。

一行人接著前往45沙丘(Dune 45),Chris表示45號沙丘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坡度約為45度,距離國家公園大門約45公里,而從坡上看來之景色最美,因此較為出名。然而因為當日溫度上升甚快,因此建議先前往最高之沙丘Big Daddy,並造訪旁邊的Sossusvlei及Deadvlei後,回頭再去Dune 45參觀。

Big Daddy是全球最高的沙丘,如體能好,爬到頂點大約須2個半小時,從頂點下來則只須約30分鍾。如果體能不佳的老人或小孩,一般從停車場直接走到Deadvlei。然而,一般人都選擇折衷的路線,直接爬到Deadvlei的後方高處,在那邊拍照後再轉向下走至Deadvlei,同車的德國人都選折衷路線,我也從眾。

Deadvlei後方的沙丘上可看到Deadvlei全景,到最高處直接從大約10多樓高的地方直接沖下來,看起來很危險,其實很安全,因為沙是軟的,然而也得小心扭傷腳踝。

Deadvlei是合成字,即英文的Dead(死的)及荷蘭文的Vlei(沼澤),合並的意思是已死的沼澤,該處尚有已成化石的千年數木群,見證千年的蒼桑。

逛完Deadvlei,Chris續載大家到Sossusvlei,Sossus在Nama語中是「不回頭」(No return)的意思,所以Sossusvlei也是一個合成字,意即無出口的沼澤。Chris表示,從2010年迄今,國家公園已經6年未下雨,或許在可見的未來Sossusvlei也可能死亡。

Chris介紹了一種神奇的果子,表示其外殼雖硬,但其果肉倒是又軟又甜。然而我只覺得那果子長得真丑。

大約是日正當中時,我們一行人回到了Dune 45,因為已經非常熱了,所以我決定第二天早上自己再來爬,所以只在下面拍照,沒有試著登頂。

回到飯店,已經是下午1點。直接回到房間,休息到下午4點。Sossusvlei畢竟是沙漠地區,下午非常的熱,雖然已經擦高系數的防曬油,然而皮膚依然非常的紅腫,有脫皮之虞。

下午4:00,司機來接我去Bush Dinner,這個活動包括看野生動物(game drive)、黃昏雞尾酒(sundowner)及叢林晚餐。

司機正是上午的Chris,非常仔細的介紹乾燥氣候的動物及植物,這一次運氣非常得好,看到了地松鼠(ground squirrel)。完全沒有想到在沙漠中居然會看到松鼠。

黃昏雞尾酒的地點在一個巨石的下方,司機首先擺好桌子後,在各種木製盤子上擺了放堅果、肉乾(bolting)、餅干、香檳、啤酒以及各式的飲料,在夕陽的余暉之下,面對著色彩不斷變化的夕陽,及一望無際的莽原,心中不免產生蒼茫感。

晚餐的地點非常的神秘,司機首先用對講機呼叫廚房,確認餐點以及桌椅等是否已准備妥當。大約6:30的時候,司機就帶我到用餐的地點。

首先看到營火,一排排的火把錯落有致,彷佛路燈一般。當晚新月如鉤,星空燦爛,雖然沙漠的夜晚非常的寒冷,但是營火讓人全身暖烘烘,各式食物的香味讓人食指大動。餐台上有沙拉、冷盤、炒蔬菜、熱湯、四種荷蘭鍋(potjiekos)以及約10種野味肉排可選擇,肉排由廚師現場燒烤。納米比亞並不產葡萄酒,因此晚上配餐的紅酒來自於南非Stellenbosch,與野味非常的搭配。

晚餐結束後,我坐在車上,隨著晚風及月色,伴著昏黃的燈光,搖搖晃晃地回到旅館。在沙漠中的夜晚,帶著些許微醺是好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風吹過沙漠、穿過樹梢,萬物漸趨寂寥,我也沉沉睡去。

[2017年7月4日]- 破碎的車窗

上午6:15,自己開車到國家公園,打算完成攀爬45號沙丘的任務。

國家公園的管理員,一如昨日上午,首先攔車登記車牌號碼以及人數,並發給ㄧ張登記紙。入園費包括遊客以及車輛,旅客不必馬上付款,可以在結束行程後,再到管理中心付款,再離開園區。

園區的限速為60公里,因此開到45號沙丘大概需時45分到50分鍾,在路上看到很多搭乘熱氣球的人,非常的醒目,相信坐在熱氣球上面的人,必然覺得天高地㢠,而在下面的我,也覺得他們飄緲非凡。因為在澳洲的時候,已經搭過熱氣球,所以這次就放棄了。

到了45號沙丘,發覺已經很多人在爬了。在下方時沒有感受到什麼風,奇怪的是爬的越高風越強,腳步也越來越沉重,原來是鞋子進了沙子。Dune 45具有非常好的視角,從上方往下方拍照,長長的稜線好似美女白凈的脖子,帶著恰到好處的美。在最高點大約30公尺遠處,有許多遊客在玩太空漫步,二腳並在一起向下跳。雖然很高,向下跳時會落在不遠的沙上,所以沒有什麼危險。同一個地方也有人在向下快跑,這個游戲比較沒那麼吸引眼球。如果有機會去那裡的朋友,建議先到最高處,再折回玩上面的游戲。

完成了45號沙丘,已無遺憾,就先去管理中心繳費,沒想到在那邊看到找了許久的大鳥巢(grey head social weaver,灰頭織巢鳥),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接著就折回飯店整理行理,准備開車前往納國首都溫土克(Windhoek)。

這次的路線,本來是要照C19-C14-C24-B1的路線走,然而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開在C19時,只覺得車子抖動的比7月2日還大,非常擔心會爆胎,所幸我撐過去了。到了C14,看到一台車快速從側邊車道迎面通過,突然聽到砰一聲,似有石頭擊中車窗的聲音,一開始我不以為意,認為無大礙,繼續開了大約五分鍾,接著就聽到玻璃掉落的聲音。這時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手機還沒訊號,別無選擇,只能繼續開。此時距Windhoek大約還有350公里,但是考慮如果走碎石路導致爆胎,就真的會困在曠野里了,於是決定立即改接B1,但是距離增加約150公里。我又進入了馬拉松模式了。

開這輛破窗車,緩慢的行駛,兩個小時後,我終於終於回到了高速公路B1,回到文明世界的感覺,真好。

手機一旦有了訊號,馬上打電話給租車公司Avis,要求在機場換車。Avis表示,最近的服務站,在Windhoek的市區,可以節省約40公里車程,建議在那邊換車。

下午5:30,夜色逐漸的迫近,距離Windhoek還有約50公里,我不自覺的加快油門,試圖在六點之前抵達服務站。5:55我終於到達Windhoek的服務站,看到工作人員的表情,我心裡很明白他們是非常的無奈,他們下班時間是6:00,填寫了一堆表格之後,Avis換給我一台較小的4 by 4,此時我的手機又響起來…

原來是僑胞陳先生打電話給我,他表示首都的僑胞郭先生ㄧ家以及蕭先生夫婦已經到了Joe's Beer house,詢問我大概還要多久才會到達那邊。為了不讓他們感到擔心,我告訴他們大約還要20分鍾。

在Joe's Beer house,我再度感受到納米比亞僑胞的熱情。這個啤酒屋,是非常有名的觀光據點,內部的設計非常的具有現代感以及非洲特色,納米比亞知名的啤酒品牌如Windhoek及Tafleberg等品牌,以及南非的各廠牌啤酒在此均有銷售。

到啤酒屋,不吃德國豬腳似乎很奇怪,所以我點了德國豬腳。這邊的一些僑胞,也有人點了像劍羚等野味。

我向在場的僑胞敘述的7月2號發生的事情,對於許多當地人指引我錯誤的路線感到萬分奇怪。僑胞蕭大哥說,多數的當地人這輩子根本就沒有去過Sossusvlei,向他們問路根本就是問道於盲。陳大哥及郭大哥則表示,他們移民納米比亞已經20多年,哪裡都去過了,就是沒去過紅沙漠。他們這些常常向外跑的老闆都沒去過紅沙漠,靠每天200台幣左右生活的當地人,又有幾個人真去過?

僑胞蕭大哥表示,在納米比亞旅行,不能相信衛星導航、也不能相信當地的人,民用衛星導航的設計是為了適應柏油路面,這就是我會被導引ㄧ個大圓圈的原因,而當地人生活范圍少有超過半徑100公里者,問他們其實是白問。

我問: 「那怎麼辦呢?」他們ㄧ齊笑道:「當然是靠小學教的地圖概念了。拿出指南針及地圖,就可以上路了。」

當天晚上夜宿於Caotinha Guest House,白人屋主的英語不是很流暢、口音甚特別,看到房屋內有安哥拉國旗數面,或許是安哥拉移民。

開了六百多公里、又吃了德國豬腳、還喝好幾杯生啤酒,洗過澡後,我不勝酒力沉沉的睡去了。

[2017年7月5日]- 血的抗爭

濃睡不消殘酒,睡醒時已是早上9:00,早餐並看看民宿的環境後,10:00出發前往Windhoek的路德宗教堂及獨立紀念館。

路德宗敎堂是Windhoek最早的公共建築,其玻璃花窗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所贈送,這個教堂星期一到星期六開放參觀,星期日仍有德語敎會,暗示納米比亞過去曾經是德國的殖民地。

讀史時曾看到德國曾殖民納米比亞(1884-1915),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該地乃由南非託管。然而為何德國會到此不毛之地殖民讓人百思不解。

與當地人提及我的疑惑時,有人回答:歐洲各國在非洲瓜分土地時,德國因忙於統一大業(1871年統一),因此最後只剩納米比亞可占。大道至簡,小國的命運也受權利平衡的左右。

獨立紀念館就在路德教堂對面。走上獨立紀念館的階梯,可以看到納米比亞國父Sam Nujoma的銅像,右手高舉納國憲法。因為發音近似,有些台僑以「三兩豬肉」稱呼Sam Nujoma。獨立紀念館造型有點像美式咖啡壺,外面的雕像以及壁畫除了臉孔還是非洲人外,風格則非常的平壤。

紀念館的畫作以及雕像簡述納米比亞歷史。從一開始納國的原始部族社會,迄德國殖民西南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託管、反抗運動此起彼伏、斗爭獲得國際支持及成功獨立後百廢待舉的艱辛等。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國對當地土著民族的滅絕行動。德國佔領西南非後,展開掠奪與壓榨,納米比亞的赫雷羅族人在1904年忍無可忍,揭竿「赫雷羅起義」,殺死約百位德國移民,卻引來德國更殘暴的血腥鎮壓,曾將8萬人趕進沙漠中,並在水井裡下毒以切斷水源。僥倖存活的婦女除遭性虐,也與孩童一起關進集中營讓他們餓死或勞動而死。在德國人長達3年的大屠殺結束後,赫雷羅族從數十萬人口銳減為1萬人、1905年起義的納馬族也有一半人民被殺死,被視為20世紀的第一場種族滅絕,也為日後二戰屠殺猶太人埋下種子。

第二個引起我注意的是納米比亞獨立是靠國際支持:盡管該紀念館強調人民不懈的斗爭精神,然而他們認為國際支持才是納國最終得以獨立的關鍵。抗爭是否成功的決定因素是國際局勢及宗主國的內政。1970年代以來國際反種族隔離的聲浪及1980年代末期南非內部局勢不穩,是納國得以獨立的要件。無畏犧牲、國際支持及對手內亂是獨立的必要條件。

納米比亞的北韓味很重,除了建築很多是北韓援建外,納國建國之父Sam Nujoma流亡時也受朝鮮勞動黨的力助。紀念館爭取國際支持的照片中,金正日的相片高掛在最上方,照片也較江澤民大的多。

在參觀完紀念館後,隨即駕車前往德裔小鎮Swakopmund,大約四個小時的車程。

大約下午5:30,車子開到了Swakopmund附近約50公里處,除了看到一些「中廣核」的工程車及鐵路外,就是黃沙及碎石,要不是曾經去過Swakopmund,我都要懷疑自己又走錯路了。

今晚下榻於Hotel Deutsches Haus(德意志屋飯店),在網路上查到是評價不錯的飯店,然而很不湊巧這飯店正在整修,雖然旅館提供的房間很雅緻,但光是提行李走過工地就先扣了不少分。

晚餐選在海濱的The Tug Restaurant,餐廳外是一個長長的海堤,從高處望去,落日餘暉氣像萬千、海潮來回波光粼粼,確是看晚霞的好地點。

Tug Restaurant一如字面所述,為船型造形,內部結構也模仿船隻,非常有個性。我選擇了機房用餐,晚餐則點了龍蝦、透抽及生蠔,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到海邊當然要吃海鮮啦⋯⋯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雖然沒有李白的文采,寫不出上百詩篇,但是喝幾杯酒附庸風雅也是沒問題的。酒足飯飽,帶著微醺的感又「酒駕」回到飯店。

[2017年7月6日]- Swakopmund

Swakopmund深具德國色彩,當地白人的母語多數為德語,建築、飲食習慣及節慶服裝也很德國。

Hotel Deutsches Haus的早餐,很不幸的很德國,基本上吃個兩口就不吃了,我喝個咖啡就離開,另外找地方吃早餐。

根據TripAdvisor,當地排名第一的咖啡店是Village Cafe,查了GPS具離Hotel Deutsches Haus只有五分鍾車程,所以不假思索就開過去了。

到了咖啡店的門口,一開始覺得有點失望。原來這間咖啡店我曾經與僑胞去過,但是因為時間尚早,也沒有什麼地方好去,還是推開門進去了。

一進入咖啡廳,發現裡面坐滿客人,本來打算離開,店家表示咖啡店後面仍有座位,詢問我是否願坐那邊,我有些不情願地答應了。

走到後方咖啡座,原來別有洞天。盛名之下無虛士,這間咖啡店的裝潢真的太有特色了。

後方的左手邊,居然停著一台巴士,一位老先生正坐在那邊品嚐他的咖啡。另一個房間,窗檯上有一個真人大小的娃娃,撐著白洋傘,身著白洋裝,似乎是饒有興味的觀察者來客。還有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海報及裝飾,引人懷舊。

Village Cafe的早餐還不錯,德式香腸皮可能是用羊腸,非常的脆,咬下去有崩裂聲音,肉汁隨即流淌而出。咖啡就有一點讓人失望了。

4、「你掙錢少,活該被離婚」,婚姻里,掙錢多少有那麼重要嗎?

「我離婚了,我老婆嫌我不會掙錢,她帶著孩子和別人跑了,呵呵。」看到陳大哥給我發的這句話,我想起了電視劇《我愛男保姆》裡面的男保姆,同樣也是因為掙錢少,漸漸地成為了全職的家庭煮夫,到最後,妻子嫌棄他沒有掙過錢,嫌棄他沒有本事,帶著女兒去了美國,他連孩子都見不到。

我很同情陳大哥,他不是好吃懶做,他其實很努力,也許錯就錯在,娶了個實力不相當的妻子。陳大哥人很努力,年輕時他就拚命工作,奈何機遇不對,即使他再努力,也沒用。後來遇到現在的妻子,妻子的事業蒸蒸日上,而他仍停留在原地,兩人的差距就是這么拉開了。

等到有了孩子,他們夫妻兩也商量著誰來照顧這個孩子,本來是陳大哥的母親來照顧孩子,但突然身體又突發狀況,力不從心了。兩夫妻商量之後,決定讓陳大哥辭職來照顧孩子,順便照顧自己的母親。

辭了職,就是無業遊民了,但他偶爾也會找些網路上的兼職,他不想讓別人覺得他是吃軟飯的。我們其實都挺羨慕陳大哥的妻子,自己能掙錢,又有個心甘情願對她好的男人,我們一直覺得她很幸福,可原來她心裡想著的卻是:「我自己能掙錢,多了個他反而多了個負擔。」所以就有了現在的事情,陳大哥被離婚了。他問她為什麼離婚,她說:「你掙錢少,你活該被離婚,活該我不要你。」

陳大哥的這件事,其實更像是發生在很多女性身上的事。很多女性都和陳大哥一樣,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由於孩子需要人照顧,便辭職照顧孩子,最後卻被嫌棄,再最後,就是離婚。

在婚姻里,掙錢少的,就活該被離婚嗎?

其實在婚姻里,確實不應該計較誰掙得多誰掙得少,掙錢少的那個可能是付出得最多的那個

夫妻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婚姻里最好的狀態是勢均力敵,但如果有一個人因為家庭而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勢均力敵這個詞,就很難做出比較了。陳大哥因為孩子的出生,而放棄了自己的職業,他對家庭的付出,相對來說是很大的。他的妻子雖然掙得多,但這都是基於有陳大哥一直在照顧家庭上。

在婚姻里,並不應該計較誰掙錢多誰掙錢少,因為你不知道對方為了家庭付出了多少,你不知道這中間有多辛苦,他為了能讓你吃上好吃的飯菜,可能要倒騰一個下午,他為了讓你每天很舒心地回家,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打理家裡,他為了減輕你的負擔,也會費盡心思地找兼職做,其實他為家庭付出的也不少。

掙錢少的那個,可能是付出得最多的那個,他費勁心思地想讓這個家更好,而你卻一直在盤算你掙了多少錢,他花了你多少錢,那這個婚姻,還有意思嗎?

5、陳紀平的英雄事跡

陳紀平,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62年1月8出生於山東省沂源縣悅庄。1979年11月26日入伍,歷任北京軍區炮兵第206團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副參謀長等職。1998年轉業至皇姑分局泰山派出所,先後任泰山社區外勤民警、網巡民警。2006年月12日13日19時許,為了抓捕持刀搶劫犯罪嫌疑人陳紀平身負重傷,在被送至遼寧中醫學院後,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
氣貫雲天 熱血鑄就豐碑
2006年月12日13日19時6分,泰山派出所接110指令:報警人稱在皇姑樂購超市看到曾搶劫他項鏈的犯罪嫌疑人。接警後,值夜班民警陳紀平、王照傑帶領社防隊員王岩孝、夏重軍乘110警務車(王照傑駕車)迅速前往,19時9分到達皇姑樂購超市肯德基店門前,遇到跟蹤犯罪嫌疑人的報警人趙信(皇姑樂購超市美特邦威服裝店員工),經詢問得知,報警人趙信發現於12月3日夜,對其進行搶劫的兩名罪犯正在213路公交樂購終點站附近,陳紀平和王照傑立即帶領社防隊員王岩孝、夏重軍及報報警人趙信一同趕往車站,但未發現犯罪嫌疑人。經路訪,有群眾提供看見犯罪嫌疑人從過街地下通道到馬路對面去了。由於超市門前黃河大街中央有鐵柵欄,警車無法直接通過,繞行又耽誤時間,為快速實施對犯罪嫌疑人的抓捕,並時刻保證與分局調度室和派出所的聯絡暢通,陳紀平指派社防隊員夏重軍留守在警務車上,隨後與民警王照傑一起帶領社防隊員王岩孝及報警人趙信從地下通道由西向東追趕。追出地下通道後,陳紀平和報警人趙信在地下通道的北出口側232公交車站附近發現了著白色棉服的犯罪嫌疑人,陳紀平立即沖上去,與隨後趕到的報警人趙信一起將犯罪嫌疑人的雙臂抓住,將其控制住。此時,民警王照傑和社防隊員王岩孝也從地下通道的南出口處前來增援,此時,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正向西南方向逃跑。為了不貽誤戰機,將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到位,陳紀平同志把看管已抓獲犯罪嫌疑人的危險任務留給自己,讓王照傑和王岩孝立刻追趕,同時告訴報警人趙信也前往辨認協助抓捕。就在陳紀平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搜身時,忽然這名犯罪嫌疑人起身奮力反抗,並從身上掏出一把尖刀,對著陳紀平同志的左胸部連刺3刀,頓時鮮血涌了出來,此時陳紀平死死抓住犯罪嫌疑人,與其進行搏鬥,終因體力不支,被犯罪嫌疑人掙脫,陳紀平並沒有倒下,踉踉蹌蹌地追了出去,並把槍掏了出來,推上了子彈,然而,拿槍的手卻怎麼也抬不起來,當他追出10餘步時,最終倒下了,鮮血已經侵透了他的心愛的警服,染紅了英雄身後這短短十餘米的最後戰場。
錚錚誓言 盡展赤子之心
1962年1月8日,陳紀平出生在革命老區山東省沂源縣,因為生活貧困,他從小就與姐弟四人共同幫助父母維系生活。貧困落後的農村生活使陳紀平自小就具備了同齡人所不具備的家庭責任感,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造就了陳紀平朴實本份、處處為人著想的優秀品格。在落後閉塞的小山村,能夠走出大山,入伍參軍成為了陳紀平少年時期的最大願望,他希望到大山之外的軍營世界鍛煉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對改變家鄉面貌有用的人。1979年11月,17歲的陳紀平終於實現了自己多年的願望,光榮入伍,成為了北京軍區炮兵第206團的一名戰士,著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哭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自己對得起這一身軍裝。在部隊期間,他以山裡孩子特有質朴、熱情和勤勞贏得了戰友們和部隊領導的贊賞和肯定,入伍不久就被提拔為班長、排長,擔任領導職務後,他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深受戰士的尊敬,經過幾年的磨煉,又相繼被提拔為連長、營長、副參謀長等職。那時候,陳紀平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的國防事業,獻給他所鍾愛部隊,他先後被部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並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嘉獎。這身軍裝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要回饋和報答,這是他的責任。
1998年,兩地分居的妻子患了癌症,他們的女兒當時只有8歲,一個男人對妻兒、對家庭的責任感,使他不得不忍痛脫下這身軍裝,轉業到沈陽照顧妻子和女兒。在轉業安置工作時,陳紀平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當一名人民警察,成為了沈陽公安隊伍中的一員。參警後,同志們曾問他,轉業時為什麼要選擇警察。他說:我從小就愛穿制服,離開了部隊,我認為只有當一名警察才能實現我當初回報祖國、回報人民的誓言。
金色盾牌 無怨無悔的追求
從1998年轉業直至英勇犧牲,陳紀平同志一直工作在基層派出所一線,雖然他在公安戰線只工作了短短9年,可是無論擔任社區民警還是網巡民警,他始終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全身心地投進了他所摯愛的公安事業中。
他始終發揚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保持了普通一兵的本色。在擔任社區民警的7個年頭里,他紮根社區,置身於群眾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社區群眾中走訪。轄區內的家家戶戶、大街小巷,留下了他平凡而閃光的足跡。負責的1100餘戶、3000餘名居民家的情況,他了如指掌,有時候社區幹部會以開玩笑的方式考一下他人口熟悉率,每次隨意說出一個住址,他都能馬上回答出,這戶居民的自然狀況,甚至是生活的情況。社區幹部和戰友們都稱他為「電腦」。扎實的基礎工作,使他在完成各項任務時,都游刃有餘。一次外地公安機關核查在他轄區內居住的一個暫住人口,剛把那人的主要特徵說出來,陳紀平一下子就說出了那名暫住人口的姓名和居住地址。
2003年2月一天晚上,他在轄區居民家走訪,無意中發現在一戶亮燈的居民家,有一個男子的身影在窗前一閃而過,他頭腦里一下子就想到,這個人很象是在轄區居住的逃犯張亮,是不是張亮回家探風來了,他立即向所里報告,並和同志們一同來到張亮家門口,就在門敲開的瞬間,陳紀平一下子沖了進去,只見果然是張亮拿了一把菜刀站在屋裡,看到是陳紀平進來了,把刀往旁邊一放,乖乖的把手伸了出來,事後,在審問張亮時,該人說:要不是管咱片的陳大哥先進來,我就和你們拼了。
他熱愛公安工作,把自己的所有時間和全部精力傾注在工作上,他常對身邊的戰友說:只有到工作崗位上,我才能體會到自己存在的真正價值。他沒有什麼不良嗜好,甚至連業余愛好都很少,他把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在工作和學習上。他從不因為自己的私事請假,甚至在妻子病重期間,他都捨不得耽誤工作。他的妻子於1999年因病去世,在妻子病重到去世的近一年時間里,每天下班後,他都要騎一個多小時自行車到省腫瘤醫院,為住院的妻子送飯,然後再騎一個多小時的車回家照顧女兒,第二天早上,他又早早起來給妻子送飯,可每天他都准時上班。妻子病危期間,他天天晚上在醫院陪護妻子,第二天仍然堅持上班。所里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不讓他值晚班,他就把所有雙休日的值班工作給包了。妻子病逝後,他就帶著女兒一起到單位值班。
對待工作,陳紀平同志始終用「認真」兩個字來要求自己。他的各種基礎工作簿冊,記錄得工工整整,信息詳實,是所內民警的樣板,暫住人口登記變換頻繁,可翻開它的登記簿,每月、每周、甚至是每天的情況都詳細紀錄,為其他公安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社區里有一項低保戶上報工作,每個月都要對低保戶的生活狀況進行審核,並有社區民警簽字一欄,其實這項工作主要以社區幹部為主,社區民警只是配合工作,可每次他都要和社區到低保戶家詳細了解情況。其實,在這認真的背後,是一名公安民警對黨、對人民、對公安事業的強烈責任感。
就在陳紀平犧牲的前三個小時,他還在自己的責任區走訪群眾;就在他犧牲的前兩個小時內,他和戰友們處置了3次110警情,而他在派出所的吃最後一頓晚飯,也是他生前的最後一頓飯,這期間中斷3次,直至最後這次出警都沒有來得及吃完;就在他犧牲的前半個小時,他還在接待社區的一名群眾,因為這最後一次警情緊急,他來不及和這名群眾多說,約好第二天上午在派出所等他,12月14日上午,那名群眾如約而來,可這一次陳紀平卻失約了,這也是他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和群眾失約。
情系民心 為民得民百姓頌
群眾利益無小事。在陳紀平眼裡,保一方平安,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是自己的責任,而為老百姓做實事好事,同樣是自己的責任。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道理:鄰里和諧了,社區才能和諧;社區和諧了,社會才能和諧。
群眾的事,不論大小,陳紀平能辦到的從來都是親力親為。換發的身份證、辦理的戶口本,只要是陳紀平轄區群眾的,他都一一收集起來,親自送到群眾家裡。群眾感謝他,他卻說:「反正我也天天來,順道就捎來了,有啥可謝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群眾知道這是老陳對他們的一份情,自從陳紀平當上泰山社區民警,轄區居民辦理的身份證、戶口本就都是老陳「捎」到群眾手中的。
陳紀平常說:我是沂蒙山老區里走出的苦娃子,是黨和人民培養了我,我曾是一名軍人,現在又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我要用我的全部去感謝黨、感謝人民的養育之恩。正是這濃烈而又質朴之情,使他始終對百姓傾注著一顆實打實的真心,同時又把自己作為向群眾傳送黨和政府溫暖的橋梁。泰山社區有一個叫劉淑範的女青年,因殺人被判無期徒刑,劉淑範有個老母親患有腦血栓後遺症,自打女兒入獄後,老人沒了著落,生活極其艱難。從此,陳紀平成了她家的常客,擔負起了照顧老人的工作。只要一有空,陳紀平就會來到她家,送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幫助老人洗臉洗腳,收拾家務,時間一長,陳紀平還學會了梳頭、按摩等「絕活」。老人的心得到了極大的慰籍,身體也一天天的好起來,她逢人便講:「小陳在我家的時間比我閨女都長,比我閨女都親。」為教育挽救劉淑範,陳紀平每年都會來到監獄看望她,告訴她不要擔心家裡的事,好好表現,爭取早日回到社會。在陳紀平的鼓勵下,劉淑範深受感動,在獄中積極上進,每年都有新變化,先後兩次減刑。
在轄區里有個低保戶陳大娘,70多歲,無兒無女,一直靠政府救濟。2003年,市政府專門捐助了一批彩電發放給低保戶。陳紀平得知電視到了一大早就來到社區辦公室,為陳大娘辦理了受理手續,還大老遠的買來了室外天線,車推肩扛送到了大娘家裡,一進門就高喊:「陳大娘,政府贈送的彩電我給你抬來了!」半信半疑的陳大娘直到陳紀平把電視調好,出了影、有了聲才相信這是真的。陳大娘用長滿老年斑褶皺的手,顫顫巍巍不停的摸前摸後,昏花的雙眼貼得不能再近,不住地問這個鍵子是啥,那個鍵子咋用,嘴裡一個勁地念叨:「現在的人真能耐,這就是彩電哪,跟畫一樣,要不是黨和政府,恐怕到死那天我也看不上彩色電視。」
陳紀平對待百姓是無私的,他幫助過的困難群眾也不計其數,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也准到,轄區里群眾要是有個生病住院的,他也一定會買上吃喝去看望。在陳紀平的衣兜里,一直揣著一個筆記本,裡面記栽著轄區里每一個低保戶、孤寡老人、殘疾家庭等困難群眾的家庭情況,誰家有多少人口,有無單位,經濟來源狀況,他都一一記錄在一個筆記本里。平日里,他總要拎著些水果或是生活用品到這些困難群眾家中走一走,而老百姓們也不見外,誰家包個餃子、烀個苞米也給他帶著。
可誰又知他本身也是個「困難戶」。陳紀平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妻子勤勞賢惠,女兒天真無邪。1997年的一場災難使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那一年他的妻子被確診患上了肺癌,為給妻子治病,家裡欠下了2萬多元的外債,可還是沒能挽回妻子的生命,1999年妻子病逝。從此,照顧女兒的擔子落到了他一個人身上,他既當爹又當媽,省吃儉用,口挪肚攢,就是想把欠的債務早點還上,5年來他沒買過新衣服,內衣穿的袖口都磨破了也不捨得換掉,一雙花了15塊錢買的棉鞋他穿了三年,直到犧牲時,他還穿著那雙僅僅15元錢買來的鞋。為了節省花銷,他自學了靜脈注射,在家裡為病中的妻子打點滴。社區、單位組織捐款他也從來都是帶頭捐,單位領導多次勸他,他卻說:「我捐點錢沒啥,有比我更困難更需要資助的人。」他心裡有「小家」,更有「大家」。就這樣,陳紀平2萬多元的債務整整還了7年,在他犧牲前的一個月,他還完了債務,那時他曾高興地對同志說:「我無債一身輕了」。陳紀平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這輩子最對不起兩個人,一個是我的妻子,她身體好時我在部隊,兩地分居,家裡什麼忙也幫不上,我轉業回來了,她卻走了。再有就是我的女兒,我生了她、養了她,但卻沒有時間來疼愛她,有時甚至發火動手打她。」陳紀平犧牲後,他年僅16歲的女兒哭得幾度昏死過去,醒來就不住地自言自語:「爸爸你在罵我一次、打我一次吧」。
從警9年來,陳紀平用心去耕耘自己的責任田,用真情去奉獻轄區的老百姓,淡泊名利、謙虛恭讓,個人沒有獲得一塊獎牌,但他收獲了褒獎,贏得了百姓的心,百姓為他送錦旗、寫表揚信,用口碑為他鑄就光輝的獎牌。泰山社區每三年舉行一次社區黨委換屆選舉,從1999年,也就是他參加公安工作的第二年開始,在連續兩屆的差額選舉,他都滿票當選社區黨委委員。他所在的社區先後榮獲「全國萬家讀書評選活動先進社區」、「遼寧省文明社區標兵」、「遼寧省先進社區」等40多項殊榮。
在整理陳紀平的遺物時,人們發現了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中陳紀平身著警服,正在與20多名群眾一同揮鍬鏟雪。采訪社區群眾得知,那一年雪特別大,陳紀平像往年一樣一大早就來到社區,幫助社區的群眾掃雪,一位有心人用相機記錄下了這感人熱烈的場面,這個感人的場面永遠定格在了2003年11月。
在追憶陳紀平的靈堂里,有一面寫著「陳警官,泰山社區群眾永遠懷念你」的挽幛特別引人注目。這面挽幛,是社區群眾連夜親手趕制的。這是轄區百姓的一片心,更是對人民警察的由衷表獎。來到靈堂,一位老大爺早已泣不成聲:「陳警官是個大好人哪,我們捨不得你走啊……」。
妻子走了,陳紀平也走了,他們已在天堂里重逢,願他們在天堂里幸福平安!

6、周末駕博越重溫兒時的記憶大鍋飯,體驗博越智能車機系統

每一代人都有著一個年代的記憶,我們小時候最怕的就是上灶台燒飯。十來歲的年紀,還沒有家裡的灶台高。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少爺公主,在家被父母寵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們那個年代,生活在農村,到了農忙季節,父母早早就下地幹活去了,我們也得早早起床,做好全家人的飯,吃完了再去上學。生活真的很苦,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回憶起小時候的種種,卻覺得很快樂,窮日子照樣能開心到飛起。用土灶台燒大鍋飯,就像年輪在骨子裡烙下的印記,大鍋飯的味道,就是那個年代的味道,是快樂的源泉,是記憶的閘閥,聞著鍋巴飯的香味,思緒又回到了上個世紀,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所以我們幾個好朋友一直念叨著要找個地方,親自做一次大鍋飯,重溫兒時的夢。正好郊區有個農家餐館,壘的有大鍋灶台,可以自帶菜品調料,自己做飯吃。周末我們就相約著一起出發,去燒大鍋飯嘍。 我們一行三輛車,我的博越打頭。先上幾張博越靚照。
博越仍然是今天的主角。今天能跟朋友一起出行,確實要感謝我的博越。自從博越加入我們的小家庭,去哪兒都方便多了。每逢周末,總要與朋友相約小聚,農家採摘,水庫釣魚,郊區一日游,都離不開博越代步。回老家看望年邁的父母,帶父母出門散心,也需要博越出力,有車與沒車的生活天壤之別。
博越是一輛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家用車。開鎖和鎖車都不需要用到鑰匙,車門把手上有感應區,只需要拉一下門把手,車子就能解鎖。當然車鑰匙要裝在兜里,鑰匙離開車門2米以外,感應區會失去作用,不能打開車門了。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防盜,在視線范圍內,感應才會有效。
上車後也不需要鑰匙點火,博越配備的是一鍵啟動系統,按一下一鍵啟動按鈕,車子自動點火。前提是鑰匙放置在中控區域,這個區域是鑰匙感應區。前幾天我坐朋友的大眾Polo,這輛神車的配置簡直讓我無語,開車門用機械鑰匙,點火用機械鑰匙,什麼配置都沒有的一輛A-級轎車,價格卻只比博越便宜2萬塊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更堅定了我支持國產的信心。
不熟悉的路要開導航,開著車在大屏上找導航線路,很危險呀!博越的語音交互系統規避了這種風險。語音開啟導航,只需說一聲:你好,吉利,博越的語音系統自動打開。告訴博越:我要去...博越的語音識別系統很快識別出我想去的目的地,它會搜索出相近的目的地供選擇,1、2、3、4...告訴它第幾個,它接到指令後開始規劃路線,導航開始。博越使用的高德導航是目前最先進的導航系統,很少出錯。
天氣熱了要開空調?同樣吩咐博越就能做到:你好吉利,幫我打開空調...幫我把空調調到20度。就是這么智能,每一個指令都能完美接收並完成。能動嘴的決不動手,因為我們是文明人[嘻嘻]
車內太悶,想打開車窗透透氣,要用手去車門上按下開窗鍵。不用!博越的車機系統就是這么牛:你好吉利,請幫我打開車窗,四個車窗緩緩下降。要開天窗?語音系統也能搞定,總之一句話就能解決。開著這樣的博越,有沒有置身電影大片里的感覺,自己就是那個無所不能的男主,自信心爆棚!
體驗了博越的智能車機系統,接下來要進入正題,大鍋飯燒起!
農家餐館的土灶台很簡陋。我們到了之後就開始搞衛生,里里外外的清洗了一遍,擺上自己帶的各種菜和調料,看上去還挺整潔的吧。
大廚准備做飯,陳大哥是燒火小能手,撿來柴火生火。他說這樣的枯樹枝最容易點燃,火也燒的旺。不愧是農村娃,經驗豐富。
開心的比個耶!雖然條件簡陋,但你看陳大哥臉上燦爛的笑容,藏不住的快樂的小表情!
熊熊的火苗舔著鍋底,想起小時候,冬天的夜晚坐在灶台邊,偎在奶奶身旁,看著灶塘里的火苗漸漸熄滅,卻不願上床睡覺,困的眼睛都睜不開了被奶奶抱上床,那樣的幸福越來越遠了。
起鍋,燒排骨,鍋里冒著滋滋的熱氣,我們的劉大廚專心致志掄鍋鏟,後面還有一個賣力的配菜師傅。
排骨炒出香味,下玉米一塊兒燉,放上一段香蔥,香氣四溢。
下一個大菜是燒仔雞,還是劉大廚掌勺,我已經開始流口水了。
先吃幾顆櫻桃墊墊,不然難以抵擋各種香味的誘惑。
自己動手做出來的飯菜,就像媽媽的味道。很多年前,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但那時的我們,擁有最簡單的快樂,最質朴的情感。土灶台和大鍋飯,是兒時最深刻的記憶。以後有時間,我還要開著博越帶著女兒來做一頓大鍋飯,讓孩子感受我們的童年記憶!

7、謝謝你啦陳大哥用英文怎麼翻譯

你好!

翻譯為:Thank you, Brother Chen!

希望能夠幫到你!

8、枯木逢春

典故,梁武帝時,諫議大夫韋恕被貶為駟馬監的判院。一天梁武帝的「照殿玉獅子」跑了,韋恕的手下沿著雪上的馬蹄印找到張果老的瓜園,韋恕帶全家去拜謝張果老。張果老看上韋恕的18歲的女兒,韋恕順從天意將女兒嫁給80多歲的張果老。 應用, 枯木逢春(故事) 李光華 社區是中國最小的基層單位,社區主任當然是中國最小的「官員」。官雖小,卻上管國家大事,下管雞毛蒜皮,管得寬,權力大,選舉競爭也十分激烈。濱江路社區郝麗華大媽,2001年過關斬將,高票當選首屆社區主任。三年一換屆,每次改選她都打遍社區無敵手,屆屆連任,現在仍穩坐釣魚台。幾天前,到鎮里開會,有關領導要求各社區要積極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活動,內練思想文化的「精氣神」,有條件的社區要早作準備,組織紅歌合唱團,參加全市社區賽歌會。郝主任心想:我們這個區級精神文明社區,要爭取在區里拿獎,參加全市社區賽歌會決賽。我要聘請名師來輔導、培訓。嗯,不行,這不符合節約辦事的原則。對,我要發掘人才,上門求賢。 這天傍晚,郝主任進了陳強大爺家。陳大爺像沒有看見她一樣,各自埋頭吃飯。郝主任先打招呼:「陳老師,你好!」陳大爺慢條斯理:「我在工廠當工人,哪有資格稱老師喲!「陳師傅,今天總不能再讓我吃閉門羹了吧?本主任今天三顧茅廬,恭請你出山當社區紅歌合唱團的團長。」「老朽在廠里大會不發言,小會不發言,前列腺發炎;政治不突出,業務不突出,椎間盤突出。無德無才半條命,出啥子山啰。」「我調查了的,陳老師當年當知青時,是毛澤東宣傳隊的台柱子,藝術造詣高。」「高?高啥子?啥子高?別個是學歷高、職稱高、工資高,我是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我們這些被耽誤了的一代,工廠改制的時候沒有下崗就算萬幸了。現在而今眼目下,快退休了,上班走前頭,下班走後頭,關餉的時候拿點零頭。」「陳老師真幽默。」「我們這些人,幽默不起。有時候黃連樹下彈琵琶——苦中作樂。」陳大爺邊說邊收碗筷進廚房,出來就下逐客令:「郝主任,對不起,我要外出辦事,恕不奉陪。」郝主任知趣出門,看著陳大爺手提保溫食品桶漸漸遠去的背影,微微一笑。 第二天傍晚,陳大爺吃飯時郝主任又進了家門。大爺先打招呼:「郝主任又來磨嘴皮子嗩?」「我來作檢討。」「檢討?」「檢討本主任桶桶兒洗腳——不深入下層,不了解社情民意。陳老師,有什麼困難盡管說。」「我有工作,不愁吃穿,兒子在外地買房子成家立業,沒得困難。」「親戚、朋友、同學有困難也可以講嘛。比如……」「郝主任,你為啷個像特務一樣跟蹤我喲?」「豈止跟蹤,我還作了調查……」「郝主任,我和張桂花清清白白,人正不怕影子歪……」「陳大哥誤會了。本主任感謝你無私幫助桂花姐,細心照料桂花姐。從今天起,社區安排志願者輪流照料她。不說了,我在醫院等你。」陳大爺看郝主任風風火火趕路的背影,心頭像打翻了五味瓶。 怎麼忽然又冒出個張桂花呢?讓我慢慢告訴你嘛。這張桂花與陳強念初中時同坐一張課桌。1969年,她沒有跟隨學校初中畢業的老三屆知識青年一道在巴縣下鄉,而是投親靠友到南岸區插隊落戶。後來因為知青登記表在郵寄過程中丟失,造成她1977年沒有及時按知青政策安排工作,靠打工為生。後來結婚生子,兒子也參加了工作,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兒子得了癌症,花光家裡積蓄,於前年去世。丈夫因白發人送黑發人,整天鬱郁不樂,也於去年撒手人寰。堅強活著的苦命女人靠吃低保過日子。幾天前,她膽結石發作,疼痛萬分,須住院動手術。十分無奈,只好通知四十餘年前的同桌老同學。陳強的到來,給了她莫大的安慰,還為她繳了住院治療的押金。她手術後,陳強又要上班,又要照料病人,壓力再大也默默承受,從不怨天尤人。調查時,聽了張桂花的敘述,成天樂呵呵的郝主任也感動得流下熱淚。她及時向鎮領導作了匯報。 星期六那天,陳大爺剛把雞湯燉好,郝主任就來電話催他快去醫院,告訴他區長大下訪來醫院看望桂花了。他一進病房,就看見張桂花手拿紅包,眼含熱淚,泣不成聲感謝區長的關懷。區長當即責成鎮領導落實幫扶方案,解決張桂花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不能報銷部分醫療費等問題。更讓張桂花沒有想到的是,區長十分關心她當年沒有按知青政策安排工作,如今未辦養老保險的問題,當即責成隨他大下訪的區社保局領導牽頭成立專案組調查取證,審定處理此案。苦命的張桂花聽了笑逐顏開,連聲說:「感謝區長,感謝區長……」區長卻說,這些事情本來就該由政府來解決。待區長一行走後,陳大爺對郝主任說:「老朽願效犬馬之勞。」「這人說話啷個酸不溜丟的喲?」「郝主任,陳某願為建設『和諧進步模範區』作貢獻,願為推動濱江路社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拚搏!」「這就對了嘛。哈哈哈……」 不久,陳強大爺就任社區紅歌合唱團團長。張桂花大嬸病癒後也參加了紅歌合唱團。轉眼到了6月底,這天下午排練前,郝主任遞給陳團長一個信封:「下周末,到區文化館故事員培訓班聽課。全區只有你一個學員是老將軍喲!」接著又遞了一個郵政儲蓄銀行的活期存摺給張桂花:「區里研究決定,由民政部門解決經費,參照超齡人員有關政策,給你辦了社保。現在每月可領養老金500元,年滿70歲增加50元,年滿75歲再增加50元。」張桂花雙手接過存摺,含著淚不停地說感謝黨,感謝政府。「不感謝恩人嗩?」快嘴李翠蓮把她車過身來對著陳強大爺,又叫了起來,「你們看,桂花姐笑臉紅起好像盛開的桃花喲!」郝主任說:「枯木逢春,越活越年輕。」這正是: 為唱紅歌求賢才, 訪出苦命知青來。 區長解決老大難, 枯木逢春笑顏開。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