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送給兒子的38封信
1、洛克菲勒給孩子們的38封信——總結
1 |序言
通過,每天分享一封《洛克菲勒給孩子們的38封信》,堅持了38天,終於結束了。不是如釋重負的感覺,而是悵然若失的感覺。因為好久沒有看到這么一本直抵人心的好書了。關於這本書,有些爭議,說不是真實的信件,而是由洛克菲勒研究中心提供給翻譯者的一些思想。但是無論是真的信還是理念,只要能讓我們獲益匪淺就行。下面就來說說我的感受
2| 總結
一共有38封信,譯者給每封信都歸納了一個標題,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都寫了哪些內容。
內容很多,我整理成3大塊。
一、心態。我們無論貴賤,做事也好、做人也好尤其需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這是一切的基石。比如開篇第一封信就告誡孩子們不要以出身論英雄,只要有一個良好的積極心態,什麼都可以改變的。然後教育孩子們我命由我不由天,態度決定一切等等,都是指導孩子們和我們擺正心態,積極地去面對一切。
二、方法。有了積極的心態,與之對應的就是做事、做人的方法。比如抵押,他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抵押的過程,我們為了前途而抵押青春,為了幸福而抵押生命。」由此可見,抵押不僅僅是一個生意的手段,也是一種生存的方法。
三、目的。很多封信,尤其是後期的信里,老洛克菲勒一直在教導孩子們和我們關於目的、責任的問題。目的不僅僅是獲取財富的初心,也是人生的意義所在,所以他說能力越大,任務越大;財富越多,責任越大;思考越多,人生越充實。
3 | 顛覆
之所以從內心覺得這本書有閱讀價值,並不是因為作者多麼成功,文筆多麼優雅,而是作者用朴實的語言告訴了孩子們和我們一些他真實的成功原因。這不是一本心靈雞湯的文字,相反很多觀點還和主流的教條相反,看了之後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顛覆感。
比如,有一封信的標題是《忠誠於自己》,很淺顯的題目是吧,但是卻寫了這么一段話:「凡事三思而後行,不論別人如何催促,考慮不周絕不行動。」看看很簡單,可是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又有多少決策和行動不是因為別人的催促而趕緊去完成的呢?這是什麼思想?這就是我們一直痛恨的資本主義的極端的利己主義啊!是顛覆了我們根深蒂固的長期教育啊!然而,這又何嘗不是洛克菲勒之流成功的秘密呢?人只有忠實於自己,才能忠實於自己的責任,從而造福社會。
再比如,《我沒有權利當窮人》一章,從金錢說起。曾有一位年親人指責洛克菲勒,還說《聖經》告訴人們「金錢是萬惡之源」。我想這句話就是我們傳統的教育結晶。而洛克菲勒先生解釋了他對《聖經》中這句話的記憶,他說《聖經》中的原文是「喜愛金錢是萬惡之源」。金錢本無罪,喜愛金錢也只是一種崇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手段,那就變成了守財奴,於是金錢就成了萬惡之源。而洛克菲勒卻通過金錢去盡自己的責任,金錢就開出了幸福的花。確實又一次顛覆了我的常識。
還有一句話,我也覺得講得非常的透徹:「交易的真諦在於交換價值,即用別人想要的東西換取你想要的東西」。單從銷售角度而言,一句話便道出了天下所有生意的真諦。
4 I 結語
掩卷而思,彷彿真有一位長輩在你耳邊對你絮叨著他的一生。說著真實的言語,而不是那些心靈雞湯式的場面話。
當然,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完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個人,不同階段讀這本書的感悟也可能不盡相同。關鍵不是讀懂,而是要做通。這也許才是花費了時間與這本書做的交易。
2、給兒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寫的嗎?
給兒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寫的。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真實地再現了洛克菲勒一生的思想精華,其中既飽含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殷切的希望與切實的指導,也有著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的財富謀略與管理才華。這38封信將幫助所有渴望成功的普通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創造輝煌的未來。
媒體評論
洛克菲勒的創業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前進的偉大動力。我的許多設想,包括在我的慈善基金里,都有洛克菲勒的影子。
——比爾▪蓋茨
洛克菲勒給他子女的忠告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現在在管理上遇到的難題,沒想到他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輕松化解了。
——傑克▪韋爾奇
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洛克菲勒那樣,對我的投資人生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我坦誠地說,我的投資哲學是建立在洛克菲勒的睿智之上的。
——沃倫▪巴菲特
3、【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精讀【第11封信:
重視對手 勇於競爭】
•我不喜歡錢,我喜歡的是賺錢。
我不喜歡競爭,但我努力競爭。
•在這個世界上能出人頭地的人,都是那些懂得去尋找自己理想環境的人,如果他們不能如願,就會自己創造出來。
•我喜歡勝利,但我不喜歡為追求勝利而不擇手段。
精讀【第12封信: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每個人都需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問心無愧。
•在我看來,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的幫助,它會使一個人失去節儉,勤奮的動力,而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更為重要的是,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就奪走了他的命運,這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作為富人,我有責任成為造福於人類的使者,卻不能成為製造懶漢的始作俑者。
•任何一個人,一旦養成習慣,不管是好或壞,習慣就一直佔有了他。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一個人活著,必須在自身與外界創造足以使生命和死亡有點兒尊嚴的東西。
精讀【第13封:隱瞞你的聰明】
•知識原本是空的,除非把知識付諸行動。
•學問本身並不代表能力。你需要將你所具備的學問巧妙地運用到實踐當中,才能發揮學問的作用。
•在這個世界上要活下去,要創造成就,你必須藉助於人力。
•世界上只有兩種聰明人:一種是活用自己的聰明人,另一種是活用別人的聰明人。後一種人需要一種特殊的能力—抓住人心的能力。
•沒有知識的人終無大用,但有知識的人很有可能成為知識的奴隸。
•每一次說不懂的機會,都會成為我們人生的轉折點。
•自作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裝傻的含義,是擺低姿態,變得謙虛。越是聰明的人越有裝傻的必要。越是成熟的稻子,越垂下稻穗。
•讓我等等再說,是我在經商中始終奉行的格言。我做事總有一個習慣,在做決定之前,我總會冷靜地思考,判斷。但我一旦作出決定,將義無反顧地執行到底。
精讀【第14封信:
財富是勤奮的副產品】
•你要不是贏家你就是在自暴自棄。
•勤奮出貴族。沒有永遠的貴族,也沒有永遠的窮人。
•機會如同時間一樣,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財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奮工作的副產品。每個目標的達成都來自勤奮的思考與行動。
•要想在人生風浪的搏擊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高歌人生,只能評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勤奮是為了自己,自己是勤奮的最大受益者。
•結束生命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什麼也不做。人人都有權力選擇把退休當作開始或結束。我始終將退休視為再次出發。
•我們的財富是對我們勤奮的嘉獎。
精讀【第15封信:
只為成功找方法,
不為失敗找借口】
•贏本身並不代表一切,而努力去贏的做法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越是成功,越不會找借口,處處亨通的人,與那些沒有什麼作為的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借口。
•我一直在為自己的破鞋懊惱,直到我遇見一位沒有腳的人。
•生命是要我們來享受的。
•我認為真正重要的,不在於你有多少聰明才智,而是如何使用你已經擁有的聰明才智。
•要成為一個好的商人,興趣和熱心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
•專注與執著佔了一個人95%的能力。
•才智的好壞不在於教育程度的高低,而在於思想管理。
•知識只是一種潛在的力量,只有將知識付諸建設性的應用,才會顯示出它的威力。
•心態比才智重要。
•我從不相信什麼運氣好壞,我只認為精心籌備的計劃和行動叫運氣。
•集中全力去發展自我,修煉出使自己變成「贏家」的各種特質。
精讀【第16封:
成功的希望就在自己手中】
•你需要資本,但你更需要常識。常識比金錢更重要。
•我就是最大的資本。
•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你是無法達成的。信念是帶你前進的力量。
•不相信自己的人就跟竊賊一樣,因為任何一個不相信自己而且未充分發揮本身能力的人,可以說是向自己偷竊的人。
精讀【第17封:花時間讓自己富裕起來】
•有很多悲劇都是因為偏執和驕傲而引發的,製造貧窮的人也是一樣。
•手裡每多一分錢,就增加了一份決定未來命運的力量。
•我之所以是我,都是我過去的信念創造出來的。
•我應該是富翁,我沒有權利當窮人。我要用財富改變家人的命運。
•要讓金錢當我的奴隸,而不是讓自己淪為金錢的奴隸。
精讀【第18封:
第二名與最後一名沒什麼兩樣】
•人活著就得有目標或野心,否則,他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只會到達失望,失敗與喪氣的海灘。
•財富與目標成正比。
•人被創造出來是有目的的,一個人不是在計劃成功,就是在計劃失敗。
•偉大與接近偉大之間的差異就是要領悟到,如果你期望偉大,你必須每天朝著目標努力。
•我相信為自己勤奮工作會帶來財富,但不相信努力為別人工作就一定成功。
•阻礙你前進的最大敵人就是你自己。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境遇就像騎上一部腳踏車,你只能向上,向前朝目標移動,否則你就會搖晃跌倒,永遠不可能只停留在原地。
•你的前程就系於一天天過去的日子。
•我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和行動,都忠於我的人生目標和人生規則。
•上帝賜予我們聰明的頭腦和健康的身體,不是讓我們成為失敗者,而是讓我們成為人生贏家。
精讀【第19封信:
冒險才能利用機會】
•馳騁商海,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生活提供給他的最偉大的歷險活動。
•金錢像糞土一樣,如果你能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但如果你要把它藏起來,踏就會臭不可聞。
•想獲勝必須了解冒險的價值,而且必須有自己創造運氣的遠見。
•謹慎並不是完美的成功之道。不管我們做什麼,乃至人生的重要的決定,我們都必須在冒險與謹慎之間作出選擇。
•大膽籌劃,小心實施。
精讀【第20封信:
侮辱有時可以催人奮進】
•善於思考和善於行動的人,都知道必須除去人性中的傲慢與偏見,都知道永遠不能然後自己的個人偏見妨礙自己的成功。
•對他人的報復,就是對自己的攻擊。
•我知道任何輕微的侮辱都可能傷及尊嚴。但是,尊嚴不是天賜的,也不是別人給的,是你自己締造的。
•你與自己的關系是所有關系的開始,當你相信自己,並與自己和諧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實的伴侶。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做到寵辱不驚。
4、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的目錄
第一封信:起點不決定終點
第二封信:運氣靠策劃
第三封信:天堂與地獄比鄰
第四封信:現在就去做
第五封信:要有競爭的決心
第六封信:為前途抵押
第七封信:最可怕的是精神破產
第八封信:只有放棄才會失敗
第九封信:信念是金
第十封信:忠誠於自己
第十一封信:貪心大有必要
第十二封信:地獄里住滿了好人
第十三封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第十四封信:做傻的聰明人
第十五封信:財富是勤奮的副產品
第十六封信:不要找借口
第十七封信:你手中握有成功的種子
第十八封信:我沒有權力當窮人
第十九封信:就要做第一
第二十封信:冒險才能利用機會
第二十一封信:侮辱是一種動力
第二十二封信:用實力讓對手恐懼
第二十三封信:要有合作精神
第二十四封信:不甘示弱才會贏
第二十五封信:讓每一分錢都帶來效益
第二十六封信:忍耐就是策略
第二十七封信:幸運之神眷顧勇者
第二十八封信:真誠地相信自己就有辦法
第二十九封信:尾聲就是開始
第三十封信:不要讓小人拖你後腿
第三十一封信:做目的主義者
第三十二封信:拒絕責難,拒絕推委
第三十三封信:善用每個人的智慧
第三十四封信:永遠做策略性思考
第三十五封信:將部屬放在第一位
第三十六封信:財富是種責任
第三十七封信:充實你的心靈
第三十八封信:誰都能成為偉人
5、洛菲克給兒子38封信 主要內容
洛菲克給兒子38封信主要內容:通過38封信件的敘述形式,真實記錄了作者創造財富業績的故事,並且從該書中可以看到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優良的品德、經商的才能,讓讀者了解創造財富的謀略與秘密。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是2004年7月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美國企業家約翰·D·洛克菲勒,譯文是嚴碩。
該書通過38封信件的敘述形式,真實記錄了作者創造財富業績的故事,並且從該書中可以看到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優良的品德、經商的才能,讓讀者了解創造財富的謀略與秘密。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作者戴維·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借巨人思想之光照耀你財富之路。一個偉大的家族。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大致內容:
第一封:起點不決定終點
第二封:運氣靠策劃
第三封:天堂與地獄比鄰
第四封:現在就去做
第五封:要有競爭的決心
第六封:為前途抵押
第七封:最可怕的精神破產
第八封:只有放棄才會失敗
第九封:信念是金
第十封:忠誠於自己
第十一封:貪心大有必要
第十二封:地獄住滿了好人
第十三封:沒有白吃的午餐
第十四封:做傻的聰明人
第十五封:財富是副產品
第十六封:不要找借口
第十七封:握有成功的種子
第十八封:沒有權力當窮人
第十九封:就要做第一
第二十封:冒險才有機會
第二十一封:侮辱是動力
第二十二封:讓對手恐懼
第二十三封:要有合作精神
第二十四封:不甘示弱會贏
第二十五封:每一分錢效益
第二十六封:忍耐就是策略
第二十七封:幸運眷顧勇者
第二十八封:真誠相信自己
第二十九封:尾聲就是開始
第三十封:不讓小人拖後腿
第三十一封:做目的主義者
第三十二封:拒絕責難推委
第三十三封:善用每人智慧
第三十四封:策略性思考
第三十五封:部屬放第一位
第三十六封:財富是種責任
第三十七封:充實你的心靈
第三十八封:誰都能成偉人
6、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 第1封主要內容
第一封:起點不決定終點
格言:我們的命運由我們的行動決定,而絕非完全由我們的出身決定。
享有特權而無力量的人是廢物,受過教育而無影響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Men of privilege without power are waste-material.Men of
enlightenment without influence ate the poorest kind of rubbish.)
july 20,1897
親愛的約翰:
你希望我能永遠同你一起出航,這聽起來很不錯,但我不是你永遠的船長.上帝為我們創造雙腳,是要讓我們靠自己的雙腳走路。也許你尚未做好獨自前行的准備,但你需要知道,我所置身的那個充滿挑戰與神奇的商業世界,是你新生活的出發地,你將從那裡開始參加你不曾享用而又關乎你未來的人生盛宴。至於你如何使用擺放在你生命面前的刀叉,和如何品味命運天使奉上的每一道菜餚,那完全要靠你自己。
當然,我期望你在不遠的將來就能卓爾不群,並勝我一籌。而我決定將你留在我身邊,無非是想把你帶到你事業生涯的高起點,讓你無須艱難攀爬便可享有迅速騰達的機會。
這當然沒有什麼值得你慶幸和炫耀的,更無須你感激。美利堅合眾國的建國信念是人人生而平等,但這種平等是權利與法律意義上的平等,與經濟和文化優勢無關。想想看,我們這個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頂上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腳下;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腳下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頂上。在多數情況下,父母的位置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起點。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的起點不同,其人生結果也不同。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窮、富世襲之說,也永遠沒有成、敗世襲之說,有的只是我奮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堅信,我們的命運由我們的行動決定,而絕非完全由我們的出身決定。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樣,在我小的時候,家境十分貧寒,記得我剛上中學時所用的書本都是好心的鄰居為我買的,我的人生開始時也只是一個周薪只有5元錢的簿記員,但經由不懈的奮斗我卻建立了一個令人艷羨的石油王國。在他人眼裡這似乎是個傳奇,我卻認為這是對我持之以恆、積極奮斗的回報,是命運之神對我艱苦付出的獎賞。約翰,機會永遠都會不平等,但結果卻可能平等。在歷史上,無論是在政界還是在商界,尤其在商界,白手起家的事例俯拾皆是,他們都曾因貧窮而少有機會,他們卻都因奮斗而功成名就。然而,歷史上也充斥著富家子弟擁有所有優勢,卻走向失敗的事例。麻州的一項統計數字說,十七個有錢人的孩子裡面,竟然沒有一個在離開這個世界時還是富翁。而在很久以前,社會上便流傳著一個諷刺富家子弟無能的故事,說在費城的一個小酒吧里,一位客人談起某位百萬富翁,說:「他是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是啊,」旁邊一位比較精明的先生回答說,:「他繼承了兩千萬,然後他把這筆錢變成了一百萬。」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但在我們今天這年社會,富家子弟正處在一種不進則退的窘境之中,他們中的很多人註定要受人同情和憐憫,甚至要下地獄。家族的榮耀與成功的歷史,不能保證其子孫後代的未來將會美好。我承認早期的優勢的確大有幫助,但它不能保證最後會贏得勝利。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這個對富家子弟而言帶有悲哀性的問題,我似乎覺得,富家子弟開始承擔了優勢,卻很少有機會去學習和發展生存所需要的技巧。而出身低賤的人因迫切需要解救自身,便會積極發揮創意和能力,且珍視和搶占各種機會。我還觀察到,富家子弟缺乏貧賤之人的那種要拯救自己的野心,也只得祈禱上帝賜予他成就了。 所以,在你和你的姐姐們很小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不讓你們知道你們的父親是個富人,我向你們灌輸最多的是諸如節儉、個人奮斗等價值觀念,因為我知道給人帶來傷害最快捷的途徑就是給錢,它可以讓人腐化墮落、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樂。我不能用財富埋葬我心愛的孩子,愚蠢地讓你們成為不思進取、只知依賴父母的果實的無能者。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是能夠享受他的創造的人。那些像海綿一樣,只取不予的人,只會失去快樂。我相信沒有不渴望過上快樂、高貴生活的人,但真正懂得高貴快樂生活從何而來的人卻不多。在我看來,高貴快樂的生活,不是來自高貴的血統,也不是來自高貴的生活方式,而是來自高貴的品格——自立精神,看看那些贏得世人尊重、處處施展魅力的高貴的人,我們就知道自立的可貴。
約翰,你的每一個舉動都會成為我掛念。但與這種掛念相比,我更對你充滿信心,相信你優異的品格——比世界上任何財富都更有價值的品格,將幫助你鋪設出一條美好的前程,並將助你擁有成功而又充實的人生。但你需要強化這樣的信念:起點可能影響結果,但不會決定結果。能力、態度、性格、抱負、手段、經驗和運氣之類的因素,在人生和商業世界裡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你的人生剛剛開始,但一場人生之戰就在你面前。我能深切地感覺到你想成為這場戰爭的勝者,但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追求勝利的意志,只有決心做好准備的人才會贏得勝利。我的兒子,享有特權而無力量的人是廢物,受過教育而無影響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找到自己的路,上帝就會幫你!
愛你的父親
7、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 是真的嗎
約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借巨人思想之光照耀你財富之路。一個偉大的家族。《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三十八封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從書中人們不僅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還可窺見一代巨富創造財富的謀略與秘密。
本文作者就是洛克菲勒本人,所以很可能是真的。當然不排除有傳記作家整理搜集洛克菲勒的日常信件編輯成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