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禮物推薦 » 繼承權可贈送嗎

繼承權可贈送嗎

發布時間: 2022-11-22 12:00:00

1、繼承的房子可以贈與他人嗎

法律分析:繼承的房子可以贈與他人。房產贈與是房產所有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由所有人決定並辦理過戶即可;房產繼承是房產所有人死亡,由其合法繼承人依法繼承的過程,合法繼承人首先是死者生前遺囑確定的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2、遺產繼承人可以同時放棄繼承權後贈予他人嗎?

不可以:要麼先繼承,再贈與,或者就不繼承也不贈與;而不能是同時不繼承,又贈與。
法律分析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因為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遺產繼承權是屬於非財產權利,是一種期得權利。所謂的期得權是與既得權相對應的,指在一定條件下才可獲得的利益,需要在被繼承人死亡時才能享有財產繼承的權利。因為是期得權利,所以繼承權在期得的條件未實現時,未實現其權益前,不得將此項權利進行轉讓,除放棄該權利外,他對所擁有的受益權沒有任何處分的權利。而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贈與針對的對象是財產權利而非非財產權利。所以一般來說,可以放棄繼承權由別人繼承。或者是繼承之後,再進行相關的贈與也可以。自繼承開始,客觀意義的繼承權也就轉化為主觀意義的繼承權,繼承人得自主決定是行使繼承權、接受繼承,還是放棄繼承權。繼承的放棄,是指繼承人作出的放棄其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的意思表示。繼承權的放棄,須以明示的方式作出。繼承權的放棄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繼承權的放棄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繼承權的轉讓問題:繼承權是一種以身份關系為前提的財產性權利,基於其人身屬性,繼承權是不可以轉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3、遺產可以贈與他人嗎

法律分析:對於遺產是可以贈給外人的,一般對於遺產就是屬於個人所擁有的合法財產,是可以由自己合理的分配,但對於要贈送給外人就必須要有合法的遺囑,從而可以按遺囑的內容分配給他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4、繼承權是否可以贈與給其他繼承人

法律分析:繼承權不可以贈與給其他繼承人。1、要麼先繼承,再贈與,或者就不繼承也不贈與;而不能是同時不繼承,又贈與。2、只有在辦理了繼承手續,對應繼承的份額取得了所有權之後,繼承人才能將該份額贈與他人所有。對此,公證處應先辦理繼承權公證,再辦理贈與或轉讓公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5、遺產繼承權可以贈送嗎

遺產繼承權不可以贈送,但是可以在繼承之後把自己繼承的財產送給他人,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夫妻兩人的遺產可以送給外人嗎?

遺產可以給外人,因為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被繼承人可以通過定立遺囑將遺產贈與給法定繼承人以外人的人;立遺囑必須是處分個人財產,且必須要按照法律規定的形式、內容符合法律的規定才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7、我繼承的房子已經過戶到自己的名下現在贈個女兒可以嗎?

1、繼承的房產可以再次贈與給子女嗎?
可以。房產贈與是房產所有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由所有人決定並辦理過戶即可;房產繼承是房產所有人死亡,由其合法繼承人依法繼承的過程,合法繼承人首先是死者生前遺囑確定的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根據《繼承法》第五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2、繼承理由法律如何規定?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法定繼承人之間可以協商解決繼承份額,雖然沒有關於「法定繼承人是否可以將應繼承的份額轉讓給其他繼承人」的直接表述,但對於公民來說,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法定繼承人之間將繼承份額贈與其他繼承人的行為並不違反法律規定。
其次,承認轉讓或贈與協議的效力也是減輕當事人訴累之考慮。繼承人放棄繼承就不能再通過繼承協議的方式將其應繼承的份額轉讓給其他繼承人。只有在辦理了繼承手續,對應繼承的份額取得了所有權之後,繼承人才能將該份額贈與他人所有。
對此,公證處應先辦理繼承權公證,再辦理贈與或轉讓公證。也就是說,當繼承發生後,法定繼承人必須先到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持該房產繼承公證書到房產部門更名過戶後,再持房產證到公證處辦理贈與或轉讓公證,然後通過該公證書到房產部門辦理更名手續。這顯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大困難,不僅繁瑣了繼承手續,增加了繼承成本

8、遺產繼承權可以贈與他人嗎

法律分析:遺產繼承權不可以贈與他人。遺產繼承權指繼承人根據法律的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享有的承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遺產繼承權是屬於非財產權利,而「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 轉移。贈與針對的對象是財產權利而非非財產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9、弟弟的遺產哥哥繼承後弟弟可以轉贈送給子女嗎?

本來是弟弟應該繼承的遺產,但實際上卻是由哥哥繼承了,是這樣的吧?如果真的是這樣的,那麼就要看哥哥的繼承是否合法。如果已經被哥哥合法繼承,那麼,弟弟就無權再行處分了,也就是說,弟弟無權再轉贈給子女,反之,如果哥哥是非法取得,那麼弟弟有權依法追回並處分。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