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禮物推薦 » 收到遠方親人來信的謎底

收到遠方親人來信的謎底

發布時間: 2022-11-17 11:13:11

1、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精彩紛呈的郵票世界——青少年集郵知識600題》 林衡夫編著

在19世紀30年代,英國規定郵資費由收信人支付,錢的多少按路程的遠近和重量計算。一封遠方的來信,收信人就得付出昂貴的郵費,使一些平民百姓望而生畏。有一天,在一個偏僻的鄉村,美國的艾麗絲·布朗姑娘,突然收到了郵遞員送來的一封遠方親人的來信。她滿面羞紅地匆匆從郵遞員手中拿過信件,看了片刻,沒有將信拆開,又立即還給郵遞員。她靦腆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那麼多錢付郵費,請你把信退回去吧?」說完就要回走,郵遞員不同意,兩人發生爭執。於是,許多人圍了上來,大家都很同情這位美麗而貧窮的姑娘。當時正巧有一個叫羅蘭·希爾的國會議員經過這里,見此情景,好奇心頓生,趕忙走上前去,打聽發生了什麼事情。當羅蘭·希爾明白這位姑娘是由於付不起郵資而拒收信件時,便主動要代姑娘交付郵費,但艾麗絲姑娘卻說:「先生,謝謝你的好意,我不需要這封信。」姑娘自己交不起郵資,又拒絕別人的幫助,郵遞員只好收回信件走了。這時,羅蘭·希爾好奇地問道:「姑娘,遠方親人的來信,字字千金,為何拒絕收下?」艾麗絲嫣然一笑,不好意思地說:「信雖沒有收下,但是我看見信封上畫有一個小小的圓圈,便知道了親人的近況很好。」「為什麼?」希爾又追問了一句。姑娘接著答道:「是這樣的,事先我們已經約好,通信時,只在信封上作一種暗號——劃個圈,表明親人在遠方平安健康。其實信封內什麼內容也沒有,這樣,既可以不付郵資,又可以互通音訊了」。「哦,」羅蘭·希爾感觸很深地點了點頭,同時也引起了他久久的回憶:當他還是孩提時,一天,媽媽收到一封郵資很高的信,因沒有錢,媽媽叫他去賣掉了一包舊衣服來付清郵資。昂貴的郵資對人們確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他強烈要求改革現行的郵政制度。於是,他及時向國會提出:將郵費由收信人支付,改為寄信人購買憑證,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在這項建議中,他還主張郵資應當低廉,不論路程遠近,信件郵資一律為一便士(一英鎊合240便士)。他認為這一改革的實施,就不會發生收信人拒收信件的現象,增加郵政收入。英國政府採納了他的建議,並委託他付諸實施。1840年1月10日,政府規定信函每重半盎司收費1便士。1840年5月6日,由羅蘭·希爾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枚郵資憑證——郵票,就這樣在英國誕生了。郵票以維多利亞女王18歲時的側面像為圖案,面值為1便士,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

郵票的出現,簡化了收費手續,深受人們歡迎,並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國。

2、收到遠方親人來信的打一城市名 謎底是什麼

是開封··謝謝!望採納

3、遠方親人何時歸,等待一月二一月,指的是什麼,謝謝

我想:「一月二一月」應該是:1月=1月。
謎底:一月。

4、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故事?

1840年5月,英國發行了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票面黑色,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頭像;面值為一便士。這是世界上第一枚由國家機構正式發行的郵票。按規定,凡是半盎司(約合155克)以下的信件,只要貼上一便士郵票,就可寄往英國各地。
1836年的一個夏天,英國的一位教師羅蘭·希爾先生正在倫敦郊外的一個村莊避暑。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從後面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一位郵遞員,正騎著馬送信呢。只見郵遞員來到一所簡陋的農舍前,高聲喊道:「請問愛麗絲小姐在家嗎?有您的信。」這時,從屋裡出來一位姑娘,郵遞員便將一封信交到姑娘手裡,說:「愛麗絲小姐,請您付五先令郵費。」可是,那位叫愛麗絲的姑娘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將信還給了郵遞員:「對不起,先生,我沒錢付郵費,這信我不能收,請您把信退回去吧。」「這可不行,國家規定,信件必須由收信人付郵費。信我已經送到了,您怎麼能不付郵費呢?」「可我實在沒錢,怎麼辦?」 羅蘭·希爾也沒弄清究竟是怎麼回事,見他們爭執起來,便過去勸解,等問明白是為了付郵費的事,他便擺出一副紳士風度來:「這錢我替這位小姐付了!」說著,他付給郵遞員五先令,然後從郵遞員手裡接過那封信,再遞給姑娘:「小姐,現在你可以看信了。」誰知姑娘卻說:「謝謝您!先生,信我不用看了,我已經知道信的內容了。」羅蘭·希爾被弄糊塗了:「你連信都沒拆開,怎麼知道裡面的內容?」「哦,先生,是這么回事,我事先和外出的親人約好,如果他在外面一切平安,便在信封上畫一個圓圈,我只要看一眼信封便知道了,剛才我已經看見信封上有一個大大的圓圈了。」「你這可是欺騙行為呀,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我們家很窮,可郵費又太貴!實在沒辦法,才這么做的。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您替我付了郵費。」羅蘭·希爾聽了,心裡十分同情,他深深地嘆了口氣,默默地走開了。
當時,寄一封信的郵費需要五先令,可別小瞧這五先令,那可相當於當時一個工人辛辛苦苦勞動一天的工資啊。後來,羅蘭·希爾向政府建議,發行一種價格便宜的郵資憑證,由寄信人購買後,貼在信封上,這樣就不用收信人付郵費了。英國政府採納了羅蘭·希爾的建議,於1840年5月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價格只有一便士,由於是用黑色油墨印的,後人便將它命名為「黑便士」郵票。於是,只要貼上這一便士郵票,便可以寄一封信了,十二便士才為一先令呢,比原來便宜多了。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的故事,羅蘭·希爾也因此被人們譽為「郵票之父」。

5、收到遠方來信猜一成語

隴頭音信,
這個成語就是,
意思就有收到遠方的來信!

6、為什麼睡覺的時候會做夢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夢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做夢只是有多、有少;有的醒後記憶猶新,有的模糊不清或覺察不出。那些斷言自己從未做過夢的人,只不過是忘記了而已。因此,對於做夢不必大驚小怪。當然,如果做夢過多,影響正常的睡眠,醒後頭腦昏沉,精神恍惚,全身疲憊無力,夢境仍久久纏結腦中不散,這就屬於病態,有損於身體的健康。 新生嬰兒最初幾天可能不會做夢,原因是他缺乏外界印象沒有夢的客觀源泉,或者因為他的大腦皮層細胞的發育尚未達到保留外界印象的程度。可以看到,六個星期以後的嬰兒在睡眠中已經會笑、發聲和吮吸,這可能就是做夢的表現。 對於夢是怎樣形成的,說法不一。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認為做夢是睡眠的異相階段的產物。在反常的睡眠狀態時,由於輸向大腦皮層的血流量加大,氧消耗量增強,因而使得腦神經細胞仍然進行十分活躍的代謝活動,抑制狀態不深,還在處於所謂的「工作」(興奮)狀態。在接受來自體內外各種刺激的情況下,相應的記憶痕跡便"復活"起來,於是便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夢境。 睡眠時如果聞到香水或花香,可能會夢見置身於百花爭艷、芳香撲鼻的花園里;冷冰放在額頭上,會夢見嚴寒的冬天;聽到水聲,會夢見下雨;臉上被敷蒙毛巾等物時,會做被窒息、停止呼吸的夢等等。也有人時常夢見狗咬腿,醒來時仍隱約作疼,後經診斷,腿部患有疾病。這都是體內外刺激發出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相應的神經中樞部位,從而引起神經細胞的興奮活動所造成的。如果是白日的思念,例如,接到遠方親人的來信或在准備考試,也會夜裡做夢和親人相聚或正在緊張應考等等。這是因為大腦皮層的相應部位的神經細胞興奮強度過強,在睡眠時得不到充分的抑制,繼續處於興奮活動狀態的緣故。一股說來,白天多焦慮、恐懼和願望時,處於疲勞、空腹、高燒狀態時,受到聲音與物理性刺激時,氣壓與氣溫顯著變化時,都容易做夢。調查結果證明:屬於視覺的夢最多,其餘逐次是:聽覺、運動覺、觸覺,最少的是味覺。當然,有些夢是重疊的,如視覺與聽覺並存的夢。視覺夢中也有彩色的夢,如紅花、藍天等等,約占視覺夢中的十分之一。 夢的內容因年齡不同而不同,和知識、經驗的豐富程度也有關聯。日有所思的願望不同,夢境也會不同:小女孩夢洋娃娃,發明家夢發明物的完成;母親夢中見到遠方的女兒等等。同一刺激因子可以引起不同的夢。夢境和過去的經驗有關。兩、三天以內的新經驗的夢約佔75%;遙遠的童年時代經驗的夢約佔15%;而和過去經驗完全無關的夢只約佔10%。 夢的種類廣泛而又多樣。中國古書《周禮·春官·占夢》中講夢有六類:「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其實夢的內容不僅限於這六類。每個人都會做各式各樣的夢:延續日間創作的夢、回憶的夢、幻想的夢、甜蜜的夢、耽憂的夢,等等。有時候夢是那樣美麗、歡樂,簡直不能用言詞表達,恨不得畫下來;有時候夢曲折有趣,就像戲劇一樣;有時候夢陰郁可怕,醒來後一身冷汗。在有些夢中我們好像旁觀者,像看一場電視劇一樣:在另一些夢中自己又身臨其境,參加了事件的進展,又哭又笑、又驚恐又憤恨。也會做"夢中夢",《莊子》中說:「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中又夢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夢又經常是沒有邏輯的。在夢中,慣常是最荒誕、最矛盾的各個行為與事件以極其難以置信的形式交織著。所有這些,足以說明做夢是屬於低級的大腦活動,是一種低級思維的表現。人在做夢的時候,相應的大腦皮層活動處於低水平的粗糙活動狀態,大腦皮層反應的整合作用不完備,對於事物的分析往往是錯誤的、離奇的、幻覺的,把過去的事情以混亂形式呈現出來。所以說,做夢的內容和原因並非神秘,是可以分析說明的。 人在做夢時,眼睛雖然閉起來,但眼球仍在不停地迅速轉動著。測量這種「迅速眼動」時的眼動情形,就可以准確地查出做夢的時間來。用這種方法現已查出,人類做夢的周期大約是九十分鍾。 有些生理學家,認為一定數量的夢是必需的,因為它可以使人的高級神經活動得到鬆弛,從而可使精神上起到緩沖、調劑與鎮靜的作用。他們經過實驗證實,縮短做夢的時間會使人產生急躁與焦慮的情緒。一些生理心理學家論斷:正常的做夢有利於人的智力的恢復,因為一定程度的神經興奮有助於神經聯系的建立與鞏固。

7、有誰知到關於羅蘭 希爾發明郵票的故事嗎?

郵票的誕生,源於一起拒付郵資的事件。1838年的某日,一輛郵政馬車停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車上跳下一位郵差,他的手裡舉著一封信,嘴裡不停地喊道:「愛麗斯·布朗,快來取信。」一位秀麗的姑娘應聲推開門,接過信,看了看,便把信退還給郵差:「對不起,我付不起郵資,請把信退回去吧!」「這,這……哪有這樣的道理!信都送到你手裡了卻不付錢。」郵差心懷不滿地說。

兩人的對話聲使路過這里的數學家羅蘭·希爾駐足觀望,他問清事情的原委,便替姑娘付了郵資。姑娘拿到信,對羅蘭·希爾說:「先生,謝謝你!不過這封信我也不用拆開了,它裡面沒有信。」「為什麼?」「因為我家裡窮,沒有錢,付不起昂貴的郵資。我和在軍隊服役的未婚夫事先約定,在他寄來的信封上,畫個圓圈,表示他身體安康,一切如意。這樣,我就不用取信了。」

希爾聽了布朗的回答,既為她的家境難過,同時也感到郵資的交付方式有問題。當時英國的郵政管理局規定:郵資由收件人一方給付。如果收信人拒付,信便退給寄信人。

希爾決意要擬定一個科學的郵政收費辦法。經過反復思考,他提出由寄信人購買一種「憑證」,然後將「憑證」貼在信封上,表示郵資已付。1839年,英國財政部採納了希爾的建議,編制了下一年度郵政預算,並經維多利亞女王批准公布。

1840年1月,英國郵政管理局開始實施新的郵政收費方式,即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相當於14克)的重量,收費為一便士。 1840年5月6日,英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上印著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它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並標有「郵政」字樣。一便士一張的票面是黑色的,二便士一張的票面是藍色的,它們被人們通稱為「黑便士郵票」。

第一枚郵票發行後,由於使用方便,深受人們的歡迎,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竟重印了11版,售出6800萬枚。

可是,當時的郵票是沒有齒孔的。郵局工作人員要用剪刀把印成一大張的郵票剪開,然後再出售給用戶。直到1848年,英國發明家亨利·阿察爾發明了郵票齒孔,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1848年的一天,阿察爾在倫敦一家小酒家喝酒,目睹一位顧客將信裝入信封內,然後從手提包里取出一大版郵票。他想裁下一張郵票,可一時找不到剪刀,便向老闆來借。不料老闆也沒有剪刀。那位顧客從衣襟上取下別在西裝領帶上的一根別針,用針尖在郵票之間的連接處,扎了一連串的小孔,然後輕輕一撕,就完整地撕下了一張郵票。

阿察爾聯想起車票票根上的齒孔。他想:如果能製造一台打孔機,在兩張相鄰郵票連接處都打上齒孔,使用起來就方便了。經過一番努力,一台裝有兩個滾輪切刀的打孔機被研製出來,它能打出由短切口組成的橫向和縱向的齒孔。

1854年,英國正式發行了有齒郵票。此後,瑞典、挪威、美國、加拿大等國也相繼開始發行。

這枚郵票圖案採用維多利亞女王頭像,用黑色油墨印刷,面值為 1 便士,因此人們稱它為「黑便士郵票」。
這是我找的比較清晰的圖片:http://blog.cnii.com.cn/?85254/viewspace-6883.html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