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禮物推薦 » 收到與妻書後

收到與妻書後

發布時間: 2022-10-30 20:13:28

1、與妻書怎麼到陳意映手裡的

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被捕慷慨就義,之後陳意映輾轉收到了丈夫這一封氣貫長虹的《與妻書》。‍

2、《與妻書》中的愛情讓大多數羨慕,這封絕筆信究竟寫了什麼內容?

原文: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雲,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悲啼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生平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摹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尋我乎!一慟!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轉白話文:

意映愛妻,見字如面:我現在用這封信跟你永遠分別了!我寫這封信時,還是人世間一個人;你看這封信時,我已經成為陰間一鬼了。我寫這封信,淚珠和筆墨一齊落下,不能夠寫完信就想放下筆,又怕你不體察我的心思,說我忍心拋棄你去死,說我不知道你不想讓我死,所以就強忍著悲痛給你說這些話。
我非常愛你,也就是愛你的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從結識你以來,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結為夫婦;然而遍地血腥陰雲,滿街凶狼惡犬,有幾家能稱心滿意呢?江州司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淚濕青衫,我不能學習那種思想境界高的聖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語說:仁愛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從而推及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及愛護別人的兒女」。我擴充我愛你的心情,幫助天下人愛他們所愛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顧你呀。你能體諒我這種心情,在哭泣之後,也把天下的人作為自己思念的人,應該也樂意犧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傷啊!
你還記得不?四五年前的一個晚上,我曾經對你說:「與其讓我先死,不如讓你先死。」你剛聽這話就很生氣,後來經過我委婉的解釋,你雖然不說我的話是對的,但也無話可答。我的意思是說憑你的瘦弱身體,一定經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給你,我內心不忍,所以寧願希望你先死,讓我來承擔悲痛吧。唉!誰知道我終究比你先死呢?我實在是不能忘記你啊!回憶後街我們的家,進入大門,穿過走廊,經過前廳和後廳,又轉三四個彎,有一個小廳,小廳旁有一間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剛結婚三四個月,正趕上冬月十五日前後,窗外稀疏的梅枝篩下月影遮掩映襯;好我和你並肩攜手,低聲私語,什麼事不說?什麼感情不傾訴呢?到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只剩下淚痕。又回憶起六七年前,我背著家裡人出走又回到家時,你小聲哭著告訴我:「希望今後要遠走,一定把這事告訴我,我願隨著你遠行。」我也已經答應你了。十幾天前回家,就想順便把這次遠行的事告訴你,等到跟你面對時,又不開口,況且因你懷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傷,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當時我內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筆墨來形容的。
我確實願意和你相依為命直到老死,但根據現在的局勢來看,天災可以使人死亡,盜賊可以使人死亡,列強瓜分中國的時候可以使人死亡,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們這輩人生在今天的中國,國家內無時無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時讓我眼睜睜看你死,或者讓你眼睜睜看我死,我能夠這樣做呢?還是你能這樣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離別分散不能相見,白白地使我們兩地雙眼望穿,屍骨化為石頭,試問自古以來什麼時候曾見過破鏡能重圓的?那麼這種離散比死要痛苦啊,這將怎麼辦呢?今天我和你幸好雙雙健在,天下的不應當死卻死了和不願意分離卻分離了的人,不能用數字來計算,像我們這樣愛情專一的人,能忍受這種事情嗎?這是我敢於索性去死而不顧你的緣故啊!我現在死去沒有什麼遺憾,國家大事成功與不成功自有同志們在繼續奮斗。依新已經五歲了,轉眼之間就要長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撫養他,使他像我。你腹中的胎兒,我猜她是個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裡非常欣慰。或許又是個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親的志向作為志向,那麼我死後還有兩個意洞在呀。太高興啦,太高興啦!我們家以後的生活該會很貧困,但貧困沒有什麼痛苦,清清靜靜過日子罷了。
我現在跟你再沒有什麼話說了。我在九泉之下遠遠地聽到你的哭聲,應當也用哭聲相應和。我平時不相信有鬼,現在卻又希望它真有。現在又有人說心電感應有道,我也希望這話是真的。那麼我死了,我的靈魂還能依依不捨地伴著你,你不必因為失去伴侶而悲傷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訴你,這是我的不對的地方;可是告訴你,又怕你天天為我擔憂。我為國犧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辭,可是讓你擔憂,的確不是我能忍受的。我愛你到了極點,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給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國!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國!我終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唉!方巾短小情義深長,沒有寫完的心裡話,還有成千上萬,你可以憑方巾領會沒寫完的話。我現在不能見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會在夢中夢到我吧!寫到這里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親筆寫。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曉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請她們指教。應當完全理解我的心意是好。

3、林覺民的《與妻書》,妻子看完為何淚流滿面呢?

清朝宣統三年(西歷1911年),林覺民接受同盟會指派,前往福建聯絡革命志士,准備在廣東發動反清革命。該次革命行動,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黃花崗起義”。在起義之前的前三天,林覺民撰寫了《與妻書》,作為自己的家書和遺書。從《與妻書》的內容來看,林覺民其實是抱著必死之心去參與這場起義的。


林覺民犧牲後,林覺民留下的遺書被人輾轉帶走,並送達林覺民家裡,這時候,林覺民的妻子才看到《與妻書》,並知道林覺民已經犧牲了。

《與妻書》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到辛酸落淚。

林覺民的成長

光緒十三年(西歷1887年)林覺民生於福州一個鄉紳家庭。其養父是一個廩生——在大清朝那會兒,這個身份也算得上是一個有點身份地位的人。林覺民得益於這樣的環境氛圍熏陶,加之天賦較好,因此很小的時候,就熟讀儒家典籍。


不過,林覺民似乎生來對儒家學說不感興趣。少年時候,林覺民在養父的期盼下,雖然也曾參與科舉考試,但是對於科舉考試和功名利祿,林覺民始終提不起興趣。因此,在一次科舉考試中,林覺民直接在卷子上寫了“少年不忘萬戶侯”這七個大字,來表達自己對科舉制度的不滿。那一年,林覺民只有13歲;那一年,中國面臨著被洋人瓜分的命運。


其實林覺民的這種行為,是中國近代史上獨有的現象。此時的大清被洋人打開國門已經六十年,象徵著中世紀文化的儒家學說、科舉制度,和近代文明在華夏大地發生著交鋒。讀書人不自覺地站在了兩個陣營。有支持傳統主張抱殘守缺的,也有主張全面革新的。


林覺民成長於舊知識分子家庭,但卻又有幸生於福建,因此,林覺民註定受到新舊文化的影響,最終,西洋文明在林覺民的思想里佔了上風,讓林覺民對封建文化產生了否定心理。

光緒二十八年,林覺民考入全閩大學堂。西式學堂的教育,讓林覺民更加全方位的接觸到了西方文明,並且,林覺民對西方文化的認同更深了。

革命志士林覺民

林覺民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更是一個有著改造社會意願的人。

以一己之力來改造一個社會,這種想法在任何時代都讓人感到荒唐。但是,近代世界各國的革命,其一線參與者,幾乎都是這些看似荒唐、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而對於這些革命者來說,這些嘲笑他們的人,其實是值得憐憫的。


如同魯迅的《葯》裡面描述的場景一樣:革命者告訴監獄的人,大清的天下不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更不是旗人的,而是全天下民眾的。結果,居然引起鄉民譏笑。

革命者往往是前衛者,而前衛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和當時格格不入,意味著被視為離經叛道,更意味著被當時的人視為怪物而離棄。

因此,林覺民是苦悶的。苦悶之餘,林覺民需要突圍,需要尋找自己想要的世界。於是,光緒三十三年,林覺民選擇東渡日本去留學。


終於,在日本,林覺民如願以償找到了自己的同志:日本存在著大量的同盟會會員。很多民國時代的風雲人物,不論是北洋系的還是南方系的,其實,都有過在日本留學的經歷——比如山西王閻老西、浙江督軍孫傳芳等等。

林覺民在日本找到了同盟會的機構,並成為福建分會的骨幹成員。就這樣,林覺民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者。

捨生取義

宣統三年正月,同盟會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當時遠在日本求學的林覺民得到消息後,急忙趕赴香港,表示願意參與這次起義。於是,有了林覺民返回福建老家召集志士的一幕發生。

林覺民返回老家後,還專門去看望自己闊別許久的妻子。此時林覺民的妻子陳意映已經身懷六甲,而林覺民不敢保證自己此次前往參加起義,能夠活著回來。於是,林覺民只好強壓自己內心的千頭萬緒,強顏歡笑,唯恐妻子知道自己將要做的事情,從而影響身體。要知道,孕婦的身子骨很弱的。


林覺民探視完妻子以後,借故離開了家裡,繼續參與起義活動。

宣統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黃興率領起義軍在廣州發動起義。林覺民參與攻打總督府的戰斗。不過,結局是意料之中:少數民間武裝組成的小股起義軍,和清軍打游擊戰或許還綽綽有餘,但如果正面沖突,結局可想而知。


因此,參與起義的義軍遭遇清軍主力後,很快遭遇重創,林覺民也在這一戰斗中被清軍俘虜。被俘後的林覺民慷慨陳詞,表示對反清革命的形勢極為看好,最終,林覺民被清政府處死,享年二十四歲。

林覺民被處死後不過半年左右時間,廣東光復,隨後不久,清朝滅亡。志士,倒在了黎明的前一刻。


烈女陳意映

陳意映嫁給林覺民的時候,是光緒三十一年的事情。從光緒三十一年陳意映嫁給林覺民,到宣統三年林覺民英勇就義,陳意映在林覺民家裡一共生活了七年。而這七年時間里,林覺民很少在家。

和一般的女子往往會因為丈夫不在家而產生怨恨心理、深閨寂寞不同,陳意映十分支持林覺民的想法:因為陳意映雖然沒有參與革命,但卻也是一個開明且進步的女子。並且,因為林覺民的有見識和果敢擔當,陳意映對林覺民,還夾雜著一絲敬仰的感覺。


但即便這樣,當陳意映收到林覺民的《與妻書》的時候,她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起來。對於丈夫的犧牲,陳意映還是感到很痛苦和傷心。但畢竟陳意映還懷著林覺民的遺腹子,因此,陳意映強行讓自己振作,最終,生下了林覺民的孩子。隨後不久,在郁悶中,陳意映去世。

好在,陳意映已經目睹了清朝的滅亡和民國的新生。或許,九泉之下,她可以讓林覺民瞑目了。

4、與妻書讀後感600字

<

5、《與妻書》是哪一位愛國青年寫給妻子的最後留言

林覺民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漢族,福建閩侯人。少年之時,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4月24日寫下絕筆《與妻書》,後與族親林尹民、林文隨黃興、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轉戰途中受傷力盡被俘。後從容就義,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1]

6、當林覺民妻子收到 與妻書 的時候心情會如何?要寫作文啊,各位大大幫幫我

你可以加入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首先肯定是巨大的悲痛啊,自己馬上就要失去丈夫了,雖然知道他是將要為國捐軀,但是悲痛的心情一定是像海水一樣涌過來的。然後才會有什麼對國家的愛和對丈夫行為的理解甚至自豪。但我覺得,後面這些都是寫作文硬往上靠的,沒有一個女子失去了丈夫會開心,不管丈夫是為什麼而死!

7、生死相隨:《與妻書》背後的伉儷情深

「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電影《辛亥革命》中胡歌扮演的林覺民說完後英勇就義,藉此有著「第一情書」之稱的《與妻書》更是得以廣為流傳。這封絕筆信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從小家到大家,寫盡了對愛妻的深情與不舍,寫滿了對清政府腐敗無能的痛恨。時過一百年,這一千三百餘字所呈現的為國捐軀的大義與對愛妻的深情仍令人感奮、落淚,這種「寧汝先我而死」的真情與「以天下人為念」的革命者覺悟將伴隨《與妻書》一起,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林覺民於1887年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幼年時過繼給叔父林孝穎為子,其嗣父是個飽學多才的廩生,以詩文聞名於時;嗣母是個生性善良仁愛,典型的賢妻良母。林覺民天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愛,自幼就由嗣父親自教導讀書。嗣父對林覺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達到自己無法企及的人生高度,為林家光宗耀祖。但林覺民卻十分厭惡封建科舉考試,在他13歲的時候,參加了科舉考試。他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後,擲筆離開了考場,驚呆了考官和同學。

林覺民15歲的時候遇到一個人生中比較重要的人,他考入了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在家鄉興辦的新學堂:全閩大學堂(今福州一中),而陳寶琛有一個侄子叫陳元凱,陳元凱的女兒陳意映就是林覺民的妻子。林覺民在全閩大學堂學習期間,接觸了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的先進思想,還常常與同學一起討論時局,並且認為「中國非革命無以自強」。校長在他的父親面前誇獎他,「是兒不凡,曷少假寬,以養其剛大浩然之氣。」林覺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不僅加入學生愛國組織,還與友人創建進步報刊,發表演講。一次,林覺民在城內七星廟作「挽救垂亡之中國」的演講時,在場一位學監聽了他的講演,驚呼:「亡清者,必此輩也!」

林覺民的行為讓林孝穎深感擔憂,一面希望兒子成才,又不希望他走革命的道路,怕日後有危險傍身。於是乎,他做了一個決定,讓林覺民娶妻成家。

1905年,林覺民在林孝穎的安排下,返回家鄉迎娶陳氏名門閨秀陳意映。出生在詩書禮義俱全家庭的陳意映,容貌溫婉姣好,幼年受庭訓,耽詩書好吟詠,嘗著《紅樓夢》人物詩一卷。兩人雖然是媒妁之言,但一見鍾情、相見如故,彷彿命中註定一般。婚後兩人感情融洽,恩愛有加。後來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回憶,兩人住在雙棲樓,並肩攜手,賞花賞月,沒有什麼感情不訴說。

有雖然有個相親相愛的妻子,但是林覺民並沒有像林孝穎期盼的那樣沉浸在溫柔鄉里。他在家中辦女學,動員妻子陳意映、堂妹林孟瑜等親友10餘人入學。他親授國文課程,抨擊封建禮教,並介紹歐美先進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男女平等情況。在他的勸導下,家中一眾女眷紛紛放腳,還有人進入福州女子師范求學,成為該校第一屆畢業生。

為了找到救國救民的道路,林覺民決心出國學習,深明大義的陳意映並沒有阻攔,在1907年,林覺民在妻子的支持下離開了家鄉,東渡日本,開始了留學的日子。林覺民學習日語和哲學,同時還學習多門語言,學習進步的思想。孤身在外學習的日子是苦悶的,林覺民忍不住對愛妻的思念,提筆寫了情書給陳意映,「吾妻性癖好尚,與君絕同,天真爛漫真女子也。」

留學不久之後,林覺民便加入了同盟會,開始從事反清革命活動。他每年暑假都會返回家鄉探望妻子和父親,順便與福州其他同盟會成員秘密相會。久而久之,陳意映便發現了丈夫的秘密,深明大義的她非但沒阻止丈夫,反而在同盟會密會的時候主動幫丈夫放風。後來經過多次參與,陳意映明白了其中的危險性,於是哭著對林覺民說,「希望今後要遠走,一定把這事告訴我,我願隨著你遠行。」

1910年11月,孫中山召集黃興、趙聲等同盟會骨幹舉行會議,決定向海外華僑募捐錢款購置武器,在廣州再舉義事。

林覺民於是就離開了日本到達了香港,黃興看到林覺民的到來,十分高興,說:「天助我也,運籌帷幄,何可一日無君」,於是,黃興就派林覺民離開香港先回福建組織一批革命義士後再共聚廣州。

林覺民回到福建家中後,以學校放櫻花假由在福州停留了10餘天,期間,他在福州動員了數十名青年義士。當時,林覺民還承擔著向廣州運輸一批炸葯的任務,他原打算讓陳意映扮為孀婦,用出殯的方式把炸葯藏到棺木中運出。由於陳意映當時已經懷孕八個月了,也不能長途跋涉,只好改由方聲洞的姐姐方君瑛等人擔任。陳意映雖然極力想和丈夫同行,但因為懷孕在身,林覺民堅持不讓,讓她乖乖在家等待,卻不曾想竟天人永隔。

1911年4月24日深夜,廣州起義前夕,林覺民在香港濱江樓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妻子和家人,也想到了即將到來的起義勝負難料,生死未卜。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最終徹夜疾書,分別在白巾上給自己的妻子和父親寫下了訣別書。給妻子的那封便是舉世聞名的「百年情書」。

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參加了廣州起義,和同盟會的人一起進攻總督衙門,而這場起義無疑又是失敗的,眾多仁人志士死在了敵人的圈套里,林覺民也負傷被捕。被俘後的林覺民拒絕投降,慷慨就義。

林覺民一共准備了三塊白巾,分別給妻子、父親和友人沈仲英,他犧牲後,他的訣別書經同仁阿三之手轉交給在清朝任職的好友沈仲英,沈仲英打開給自己的那份信,讀完後直接焚毀。另外兩封信,沈仲英讓自己的管家趁天黑時從福州早題巷林家的門縫中塞了進去。

廣州起義失敗之後,林家人躲避到了鄉下,整日擔驚受怕,陳意映更是擔心丈夫的安危,夜夜難以入睡,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林覺民已經英勇就義,只是整天禱告著,他能夠平安回家,全家人能夠團聚,以後再也不分開。收到丈夫的《與妻書》,知道丈夫已經不在人世,陳意映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瞬間癱軟在地,自己恨不能馬上就去死,這樣自己便能和丈夫永遠地在一起,只是自己懷有身孕,在公婆的勸說下,陳意映才逐漸穩定,只是,丈夫的死因為她悲傷過度,已經成了自己的一塊心病,也因為如此,她早產了,林覺民死後不到一個月,陳意映生下了孩子,陳意映給孩子其名為仲新,取改天換日,迎來新中國之意,這便是林覺民的志向所在。生完孩子以後的陳意映彷彿完成了丈夫生前的遺願,只是自己仍舊沉浸在丈夫去世的悲傷中,身體也愈發虛弱,兩年後,陳意映緊隨丈夫而去。

縱觀林覺民的一生,他對得起天下人,唯獨對不起妻子一人。我們通過《與妻書》可以看出,哪怕是面臨死亡,林覺民都不曾懼怕,唯獨放不下妻子。他把自己的身軀交給了國家,把自己的靈魂留給妻子,而妻子的追隨丈夫的果決,造就了他們動人的故事。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他們的愛情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後記:部分資料來源網路,侵刪。有喜歡他們故事的朋友建議閱讀《與妻書》原文,感人至深;喜歡影視的朋友推薦《辛亥革命》、《百年情書》;喜歡歌曲的朋友推薦齊豫的《覺》,這是一首以陳意映角度寫的歌。

8、回《與妻書 》——予夫信

我、明白了。我是真的已經失去你了。

我依舊每天生活,像曾經有你時那樣。看你看過的書,寫你寫過的字,走我們一同走過的路。

但是,我心中未曾停止過的頓感,和在體內震顫著的悲傷,都在清晰地提醒我,不一樣了,有什麼東西已經改變了……

越是這樣欺騙自己,我卻俞加頭腦清醒。我是怎樣,怎樣才做到了在沒有你的世界裡繼續苟活著,曾經無比珍惜的生命,現在卻是對我再殘忍不過的折磨。

當初雖知你入牢,卻仍抱著希望,期盼著可再次相見,奈何等到最後,收到的竟是一封-絕筆信!

我一直都知你心中所懷,曉得你是一個怎樣的人。若不如此,也不會被你吸引,與你相系終身。 或許這就是先驅者的悲劇!

尚知古往今來沒有不付出代價就能成功的事業,只是於我而言,這代價未免太過於慘重了些。

憐你直到最後,還在擔心著我,只是如你所想,我無法去說服我自己,況且,況且…依新還不過五歲,而我腹中的孩子,只有一個月便就要出生了啊,還曾說好為之取名,可你們竟連一面都無法相見,這又是為何如此的殘忍!我又該如何與他們解釋!我,這是一個人在承擔著幾份的思念,你來教我,我到底該怎麼做?

國家大義為公,個人牽掛為私,忠愛兩難全。這國是你的國,也是我的國,是千千萬萬個人民的國!  我何嘗不希望這中國的震盪能夠停止,這悲哀的時代能夠結束!既你已如此,倒是真的希望你的付出能夠換來一絲的回報,讓如同你愛我一樣愛著的國家,能夠像你期盼著的那樣重生。別讓你一腔熱血的努力付之東流,也別讓我們白白的承受這一切。

我知道你說出那樣的話,也是想讓我好好活下去,只是你知否?死亡最大的力量不在於它能讓人死去,而在於讓留下的人不想再活著。還留在世間的我,怕只是一具行屍走肉了,我的心與魂魄,早已與你共赴黃泉。

意洞,只怪我們生不逢時。如果真的有來世,你等等我好不好,我想和你一起牽手漫步在一個沒有動盪的幸福時代,平凡的度過一生,你說,這樣好不好。

9、答《與妻書》 :妾願隨君行,意洞等我我這就來了

《好中文的樣子》S01E02習作

意洞吾夫,見字如見面: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你離開我已經兩年了。這兩年裡,我多少次提起筆來想給你寫一封信,可是剛一提筆,淚水就不聽使喚地跑出來打濕信紙,我的手也顫抖個不停,我的心臟像是停止了跳動,一次次剛寫了個開頭就不得不停筆。兩年了竟是沒能給你寫一封完整的書信,我想你定是知曉我的心意,不會怪我的吧。

兩年前的一天夜裡,父親託人捎信來,說你在廣州被捕,讓我們一家火速逃走。知曉你被逋那一刻,我只覺得天旋地轉,站立不穩,好不容易扶著牆才勉強支撐住身體。意洞,我的夫君啊,你在牢里可能吃上飯,可有床褥睡,可有被拷打,我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是遍體鱗傷的你。

孟姜女千里尋夫,我多希望自己也能去廣州尋你看你,和你一起生一起死。可是我拖著七八個月的身孕,還有拉著我衣角抹眼淚的剛剛五歲的依新,為了這兩個孩子,終是不能成行。

在那個枝繁葉茂百花絢麗的春天,我們匆匆賣掉了你我曾一起居住的祖屋,留戀只能藏在心底,臉上都不敢掛一滴眼淚,然後倉惶搬到光祿坊早題巷3號。這是一幢兩間雙層的小屋,低矮,簡陋,破舊,其凄涼的千瘡百孔與我的心境是如此一致。

房子破舊我不怕,窮困的生活我也不怕,我只盼望你哪一天能突然回來,我們餘生相守,再也不分開。可是,有一天,就在這所破舊的房子里,有人從門縫里塞進了一方寫滿字的手帕,我滿心歡喜地以為你的事情有了好的轉機,匆忙拿到手裡展開細讀。

意洞,我親愛的夫君啊,等待我的卻是當頭一棒,我讀到的竟然是你的絕筆。第一句你就說,寫這封信的時候,你還是人世間一個人,我讀到這封信時,你已經是陰間一個鬼了。數日來,我們無法打探到你確切的消息,我心中的感覺越來越不好。及至收到這封信,我的心中終究是被排山倒海般的黑雲占據。

數日後,還是在這個房子里,我收到了你的死訊。我親愛的夫君啊,原來你早在給我寫完信沒幾天就離我而去了啊。收到你的信後,我雖悲痛萬分,還心存僥幸,想著你萬一能回來呢,我要等著你,為你守著孩子,守著這個家。

可是,你舍我而去,我還有什麼活著的意義,這世間人有千千萬,我最愛,最在乎的只有我的意洞啊。

意洞已去,我絕無獨活之理,我和我的愛夫要生死相隨。那時候,我忘了依新,忘了肚子里還有一個孩子,我只一心求死。是公公婆婆跪在我面前求我憐惜一下孩子,我才清醒過來。

你會怪我吧,怪我忘了孩子,忘了公婆,只求自己一時痛快。意洞,我那時真的是太悲痛了啊。

後來孩子早產,不是你信中猜測的女兒,還是一個男孩,取名仲新,眉眼像極了你。看著眼前兩個小人兒哭泣笑鬧,我又開心又悲傷,開心的是這世上還有兩個小意洞,看到他們就時時想起你,悲傷的也是一看到他們就想到你就止不住地想哭。

意洞,我的夫君啊。我知道你有宏圖大志,為了天下人敢於犧牲自己,也犧牲了我們的愛情和我們小家庭的幸福。我愛你至深,也一直努力追隨你,支持你。我放了小腳,進了女學,都是為了能追隨你啊。看到你一次次離家,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我也曾哭著告訴你:「希望今後要遠走,一定把這事告訴我,我願隨著你遠行。」

那次你都答應我隨你一同去廣州,可以扮作貴婦幫你們運送彈葯。有時候我真恨仲新啊,要不是因為我的肚子里有他,我就能和你一起遠行,一直陪在你的身邊同生共死了。

我想向你信里交代我的一樣,好好撫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以父親的志向作為志向。我也想像你說的那樣,在哭泣之後,把天下人作為自己思念的人,自己愛的人,存大愛於心。可是,意洞,我親愛的夫君啊,我終究是個小女子,我做不到啊。

你走之後,我無數次讓自己堅強,可是又無數次難忍悲傷,眼淚總是不由自主地流出來。因為悲傷過度,我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近來更甚,連起床都頗費力氣了。

我平素也不相信鬼神,但是現在我真的希望有鬼,這樣的話,我很快就能在另一個世界和你相聚了。意洞,我親愛的夫君,你聽到我的哭聲了嗎,你等著我啊,我想我們見面的日子不會太遙遠了。

此刻,我的心裡既悲傷又歡喜,想想不能再侍奉雙親,不能撫養幼兒,我又痛又愧,可是,想到將要再次能見到你,我又有了滿心的歡喜。

還記得我說過「妾願隨君行」嗎,這次,我真的要來追隨你了。

意洞,我的夫君,我愛你,等著我啊,我這就來了。

寫了一會,太累了,我的眼睛都要睜不開了,就此擱筆。

1913年某月某日意映親筆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