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掛鯉魚
1、南京中山陵導游使用鯉魚旗引爭議,鯉魚旗究竟有何含義?
引言:其實有時候文化是有一些相互聯系的,就比如說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一些文化流傳到了日本,所以說總有一些人會覺得日本的文化就是日本的,其實並不然。有一些文化是來自於中國的,這裡面就包含了鯉魚旗。沒想到這個鯉魚旗還引發了爭議,原來是南京中山陵導游在導游的過程中使用了鯉魚旗,被路人進行了制止,那麼鯉魚旗的含義究竟是怎樣的呢?
估計有很多人都聽說過“鯉魚躍龍門”這個神話傳說,“鯉魚躍龍門”其實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故事,這意味著小鯉魚通過自己的努力越過了龍門,最終化成的真龍,其實這是一個很吉祥的象徵。受到這個神話故事的一個啟發,於是在我國古代就會有人去在即興的時候製作一個鯉魚形狀的旗幟,還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好看。後來這個鯉魚旗從中國傳到了日本,在日本的很多酒家或者是節假日的時候,就會看到有鯉魚旗被掛了起來,所以有一些人會以為這是日本的東西。
其實有很多導游在引導遊客行動的時候都會使用鯉魚旗,因為鯉魚旗的形狀比較的有特色,而且又有比較吉利的含義,所以說就可以通過鯉魚旗能讓遊客知道該往哪裡走,不過被路人制止也說明了這個路人是沒有文化的。因為鯉魚旗本來就是中國的東西,只不過是日本學去了,遊客在當時也立馬對路人進行了反駁,並且不讓路人進行滋事。
實際上日本有很多的傳統文化都是從中國學去的,不能說這個時候就丟失了自己的文化自信。本來是中國的東西,反而以為是日本的東西,在這個時候還加以制止和譴責。所以也希望路人能夠更有文化,不要以為自己就可以打著愛國的名義去欺壓其他人。
2、端午象徵意義
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為了紀
念屈原,一說源於田文端午立新規。
據說當初屈原投江之後,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們都把米飯扔到河裡紀
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夢見屈原面黃肌瘦,就連忙上前詢問。原來,百姓投往河
里的米飯,都被魚鱉蝦蟹吃掉了。屈原無食充飢,所以日漸消瘦。他左思右想,不
知怎樣才能不讓魚鱉蝦蟹吃米飯。屈原告訴他,如果用箬竹葉包飯,做成尖角的角
黍(即粽子),魚鱉蝦蟹見了,以為是菱角,它們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後,就把
此夢轉告給鄉鄰。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夢中屈原說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
又托夢給那人,感謝人們送去的粽子。後來,人們都這樣去做,漸漸形成了包角粽
的習慣。
老百姓把源於田文的說法都稱為「躲五」。傳說古代的時候,人們把五月稱為
惡月,五月五日為惡日,此日生的孩子為「五日子」。「五日子」是父母的剋星,
誰也不敢撫養。齊國的田文是「五日子」,父親幾次要害死他,多虧母親保護,他
才倖免於難。但父親命令他,每到五月初五這天,他必須到外祖母家去「躲五」。
田文長大以後,做了宰相,便下令改「躲五」為「端午」,說五月五日是個端端正
正的吉利日子,此日生的孩子一律不準加害,也毋須到外祖母家去「躲五」。自此以
後,便有了端午節。
在端午節的風俗中,除人們熟知的賽龍、吃棕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葯浴等祭
奠、慶賀、文體活動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趣。
名稱最多的節日
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堪稱節日別名最多。究竟有多
少,目前還沒有一個准確權威的統計。據統計的資料就達二十多個,但含義不
盡相同。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
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棕子節等等。
同風異俗的節日
同為端午節,全國多在五月初五日過節,唯有福建有些地方是在五月四日過節
原因是說五代十國時閩國建立者(即閩王)王審知死於五月五日,故避之。
同為賽龍舟,湖北秭歸(屈原故鄉)正式比賽是在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
別的地方是在初五這天。江西一些水淺乾旱之地,不是在水上龍舟競賽奪標,
而是在陸上跑旱船、爬高比賽。同是佩符避邪,各地佩帶物也有差異:江蘇女
子帶用各色草花做成的五毒花,婦女頭上插絨制虎,兒童背上負綢制虎,而河
北豐潤一帶卻用棉花布縫製成小狗、小人、小口袋帶在孩子身上。青海湟源一
帶所帶香包,已不單是別處的驅穢作用,而成了愛情的信物,女子精心縫制於
端午節送於情人。在各地除了吃粽子風俗外,還有吃年糕、餛飩、油果、咸甜
雞鴨、鵝蛋、蒜瓣等習俗、浙江端午的駱駝蹄糕就很有名氣。
在外國過的節日
外國也有端午節。在朝鮮,端午節這天也有用艾蒲的習慣。不同的是,中國插
艾葉、插菖蒲,或飲雄黃菖蒲酒;而朝鮮是吃艾餅,洗菖蒲澡。他們不是祭屈
原,而是用艾餅、松皮餅祭祖先。他們不竟龍舟而是摔跤、打鞦韆。日本的端
午節與我國的習俗差不多:插艾草、吃粽子,沿海也要舉行類似賽龍舟的活動
叫「相會」、「爬龍」。有男孩的家庭,還要掛鯉魚旗,期望兒子「鯉魚跳龍
門」。新加坡在端午節這天舉行全國龍舟大賽。在美國從1979年開始,在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舉行一年一度的波士頓龍舟會,並逐步形成了中國傳統的文
化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