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同州端午節古詩怎麼讀

同州端午節古詩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3-04-22 01:51:26

1、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關於端午的詩句古詩
端午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芹裂汪。
五月五日北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北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源鋒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嫌仔。

2、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1、《同州端午》——唐代: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釋義:白發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已經在異鄉過了三十五個端陽了。

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

2、《和端午》——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釋義:龍舟競賽是為了悲悼屈原的千載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國破身死後現在還有什麼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3、乙卯重五詩【作者】陸游【朝代】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譯文:

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人吃了兩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又忙著儲葯、配葯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他便高興地喝起酒來。臘清

4、《午日觀競渡》【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譯文:

端午節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局褲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從古輪臘前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俗至今仍存。閑暇的日子正適合在江亭喝酒聚會,誦讀離騷,哪覺得其中的憂愁。

5、《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譯文:

到處采擷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准備過端午節?五色絲帶纏繞著手臂唱歌跳舞。我內心惆悵,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

過去的事不要評論衡量,屈原忠義氣節,可與日月相比。讀完了《離騷》總能感到悲傷。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樹蔭底下乘涼。

3、一二年級端午節古詩四句有哪些?

一二年級端午節古詩四句如下:

1、《同州端午》

殷堯藩 〔唐代〕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野碼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譯文:白發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已經在異鄉過了三十五個端陽了。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

2、《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明代〕

獨搏脊槐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譯文:我剛剛從蓮城踏青回來,只在家置備了菖蒲、竹葉青酒,我覺得這樣就可以過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們的甌江,何必要勞民傷財以如此豪華的龍舟競渡來憑吊屈原呢?

3、《己酉端午》

貝瓊 〔元代〕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譯文:端午突遇風雨天氣昏沉陰暗,汨羅江上無人憑吊逝去的屈原。盛開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話我,陶淵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4、《和端午》

張耒 〔宋代〕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基友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譯文:龍舟競賽是為了悲悼屈原的千載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國破身死後現在還有什麼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5、端午日賜衣

杜甫 〔唐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譯文:端午佳節,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香羅衣是細葛紡成,柔軟得風一吹就飄起,潔白的顏色宛如新雪。來自皇天,雨露滋潤,正當酷暑,穿上它清涼無比。宮衣的長短均合心意,終身一世承載皇上的盛情。

4、同州端午古詩帶拼音

《同州端午》,作者殷堯賣頌藩,朝代唐。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hè,fà,chuí,jiān,chǐ,櫻唯xǔ,zhǎng,lí,jiā,sānshí,wǔ,ān,yáng,ér,tóng,jiàn,shuō,shēn,jīng,yà,què,wèn,hé,fāng,shì,gù,xiāng。
《同州端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長期離鄉背井,而今返里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這首詩開頭就寫刻畫了一個白發老人的形象,略寫了端午脊配培節的氣氛。然後就寫到小孩子見到自己的喜悅,想要盡快回到自己的故鄉。

5、同州端午的作者怎麼讀?

作者是殷堯藩(yin yao fan)
殷堯茄埋余藩(780年—855年),浙江嘉興人。唐代詩人。唐元和九年(814年)進士,歷任永樂縣令、福州從事,曾隨李翱作過潭州幕府的幕僚,後官至侍御史,有政績。他和沈亞之、姚合、雍陶、許渾、馬戴是詩友,跟白居易、液褲李紳、劉禹錫等也有往來。曾拜訪韋應物,兩人投契莫逆。他足跡很廣,遍歷晉、陝、閩、浙、蘇、贛、兩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說:「一日不見山水,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須以酒澆之。」著有詩集一顫滾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6、描寫端午節的詩

1,《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2,《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3,《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5,《和端午》北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6,《乙卯重五詩》南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7,《六幺令·天中節》 北宋·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纍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8,《滿江紅·端陽前作》作者不詳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祭聖賢,忠義盪乾坤,傷君去。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9,《菩薩蠻》宋·陳與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0,《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11,《已酉端午》明·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12,《午日處州禁競渡》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

13,《午日觀競渡》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