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圓月有什麼不同
1、中秋月的特點
中秋將至,月色如何?廣東天文學會的專家預測,今年的中秋月將會出現四大特點:最圓、最小、月出較遲、高度角偏低。
特點一:中國及亞洲各地都可觀賞到最圓的中秋月,中秋月最圓時刻出現在農歷八月十五晚上21時59分。
特點二:中秋月較小,為1993年以來之冠。這是由於中秋期間,月球運行到距離地球最遠位置的緣故。農歷八月十七凌晨,人們看到月亮的視直徑是最小的。
特點三:月出較晚,是1995年以來最遲的。在廣州,今年中秋之夜月出時間是18時32分,這比去年推遲了44分鍾。
特點四:中秋月的地平高度角比常年顯著偏低。這給居住在北京的人們將帶來一種有趣而少見的天象,即中秋月最明亮時(月上中天),月亮不高不低,剛好升至半空中;月亮不東不西,成為名副其實的「指南針」。
2、中秋節的月亮有什麼特點呢?
<
3、今年的中秋月亮為何被稱為「小滿月」?與以往有何不同?
中秋節的月亮一直都是一年中最遠最亮的,今年的中秋月亮與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且有著一個十分別致的名字——“小滿月”。今年的中秋月亮能夠有著這么特別的稱呼一定有著其特別之處,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小滿月”的特別之處。
今年的中秋是小滿月,和以往的中月亮比較起來依舊是滿月但是要瘦上很多,所以今年的月亮被稱作小滿月。 每一年的中秋節都是中南亞地區比較重要的日子,而且每一年的中秋節,無論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都會對天空的滿月進行一番欣賞。賞月自古至今,一直都是中秋節不可缺少的活動。今年的中秋月亮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外形上雖然也是一輪滿月但是其觀賞起來要比往年的中秋節小很多,所以今年的中秋月亮被稱作小滿月,小滿月看起來也要明顯得瘦了很多。
小滿月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當月球處於地球的遠地點的位置時人們所看見的月亮也就明顯地瘦了很多。月亮繞地球運動時的軌道是橢圓軌道,這也就導致了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恆定,人們看見的月亮也會隨著月球到地球之間的距離而不斷地變化著。月球是圍繞地球沿著橢圓軌道公轉,所以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是不斷地變化的,月球繞地球公轉時也存在著近地點和遠地點。當月球位於近地點時,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最近,人們會看到非常大的一輪圓月,而當月球位於遠月點時,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最遠,人們看到的月亮也就瘦了很多,瘦下來的也就是今年中秋會出現的小滿月。據天文學家測量,人們所看見的月亮最大與最小時,其視直徑相差1/8。
人們觀察到的月亮形狀是不斷變化的,雖然今年的中秋月亮是比以往中秋月亮小很多的小滿月,但是相信中秋節的每一個人想念家鄉的心、想念家人的心都是一樣的。
4、中秋節月亮的變化
中秋節就是在滿月的時候:月球轉到地球的另一面,這時地球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對著地球,此時我們看到的是滿月,或稱之為「望」。
下弦月:滿月以後,月球升起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遲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農歷二十三,滿月虧去了一半,這時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現於東半天空中,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時候,月球又將旋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在日出之前不久,殘月才又由東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開始新的循環。
(4)中秋節的圓月有什麼不同擴展資料:
月相變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
一個口訣(方便記憶):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於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東);下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凹的一面朝西),位於東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