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吃粽子25字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吃粽子25字

發布時間: 2023-03-12 00:03:51

1、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和劃龍舟?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和劃龍舟

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愛國愛民,被奸人迫害,在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不是秦國滅楚之戰,應該是鄢郢之戰),悲憤交加,於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抱石投入汨羅江自盡。百姓聽聞,紛紛到江里去打撈,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防水族侵害他的身體。以後便成為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是給魚類吃的,讓它們不要傷害賢人的屍體。百姓爭相劃船到洞庭湖尋找他們的屍體。後來就演變成今天的賽龍舟的習俗。


2、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包粽子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我媽都會給我包粽子,還會用艾葉煮雞蛋。我們小夥伴們都會拿著粽子和雞蛋去學校。當時還有一個娛樂節目,就是碰雞蛋。兩個人一人拿一個雞蛋相互碰,誰的雞蛋破的少誰就贏,玩的那個不亦樂乎。南方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賽龍舟的習俗。我也曾看過一些龍舟比賽,那場面也是非常壯觀。

端午節的時候大家又吃粽子,又賽龍舟,那麼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端午節的的來源有很多傳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屈原大家都了解,偉大的詩人,給後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離騷》。同時他也是楚懷王的大臣,忠君愛國、憂國憂民。楚國被秦國攻破後,屈原內心悲痛萬分,不願苟活,最終投江自盡。

據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異常傷心,百姓自發組織去江邊祭奠他。好多漁夫劃著船隻,在江里打撈屈原的屍體。有的人把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都扔到江里,說是把江里的魚蝦喂飽,這樣它們就不會咬屈原的屍體了。人們為了防止飯團被江里的蛟龍吃了,就把飯團用樹葉子包好,外面纏上絲帶,慢慢就發展成了粽子。

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包粽子的習俗,用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無論是北方的吃雞蛋、吃粽子還是南方的賽龍舟,這都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生活本該有種儀式感,就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傳統節日,才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樂趣和希望。

3、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都和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有關,是為了紀念他捨生取義的精神。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節日,例如每年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等,這些節日都有特定的風俗習慣,而端午節更是熱鬧非凡,家家戶戶提前幾天要泡糯米、摘粽葉,包出花樣繁多的粽子,同時各地也會舉行劃龍舟比賽,而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出生在楚國丹陽,父親是當地的貴族,這讓屈原自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四歲開蒙讀書,屈原很快便被沉迷於書海,常常手不釋卷,讀書的種類從四書五經到街邊話本,這些書大大的開闊了屈原的視野和心胸。長大之後的屈原文采飛揚,待人接物總是彬彬有禮,尤其是對一些窮苦人家更是心懷憐憫,經常接濟他們的生活,這讓屈原在當地有很好的名聲。

當時六國鼎力,彼此之間虎視眈眈,公元前321年,秦國派兵攻打楚國,他帶領著家鄉的青壯年義不容辭走私那個戰場,憑借機敏的才智領導他們取得了勝利,這場戰斗也讓世人看到了屈原的才華,之後屈原被召入宮封為縣丞。步入朝廷之後屈原多次勸說楚王頒發仁政,減輕民間負擔,深得楚王信任,但卻引起小人嫉妒,最終在奸臣的挑唆下,屈原被罷官流放。

罷官流放的時間里,屈原寫下了多部愛國詩篇,他憂國憂民卻又無計可施,內心充滿了悲憤之情,不久秦國再次舉兵來犯,勢如破竹,攻佔了楚國半壁江山,不願淪為亡國奴的屈原毅然投身於汨羅江自盡,當地的人們得知此事後,紛紛駕船到江中搜尋屈原,可惜都沒有找到,為了避免江中的魚兒啃食屈原的軀體,人們用竹筒裝米扔入江中,後來逐漸演變成粽子。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