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賽舟寓意什麼
1、端午賽龍舟的寓意是什麼?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軍一舉攻破楚國都城,面臨國破家亡的屈原痛心不已,選擇與國家共存亡。在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自盡。百姓聽聞此事,立即劃船於江上撈救,卻一無所獲。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周末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投身於岳陽汨羅江),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岳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民間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人們置信,經過氣勢浩盪的競賽龍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龍心神感應而大娛大悅,從而煥發神性,克盡神職,保佑一方水土風調雨順,稼漁豐成。同時,也使人們本身秉賦龍性,像龍那樣強悍矯健,進而怯邪彌難。
2、賽龍舟的寓意和象徵
&
3、賽龍舟的由來和寓意是什麼?
一、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舟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兒六女,兒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瑤、侗、土、畲、黎六個民族。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師不知他魂落何處,就讓各族打造一隻龍舟,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劃船招魂的祭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5千年前,比紀念屈原的說法要早3千多年。
二、端午節賽龍舟的寓意
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4、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這是有什麼寓意嗎?
引言:說到端午節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要吃粽子,賽龍舟,可是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節日裡面吃粽子,賽龍舟嗎?其實是有一個故事典故的,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當然了,端午節裡面還有一些其他的習俗,有不一樣的話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裡面告訴小編。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小的時候就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的,因為當時他死的時候非常的冤屈,所以很多人楚國人不捨得他死去,在得知他投江之後,就選擇去江水裡面撈他。結果卻沒有見到蹤跡,因此決定每年的五月初五劃龍舟來紀念屈原。當然了,還有另外的一個寓意就是避免其它的小魚小蝦去吃屈原的屍體。
傳說在屈原死了之後,楚國的百姓都十分的哀痛,紛紛都去到汨羅河邊上去釣魚宴屈原。而漁夫呢就拿到准備的飯團雞蛋等等,撲通撲通都丟下江里,這樣的話就是讓那些魚龍蝦蟹吃飽不去咬去,大人的身體很多人看到之後都紛紛的效仿起來。所以最後也就發展成了端午節的時候要吃粽子,賽龍舟。其它的一些風俗習慣可能意義不大,可是這兩項是完全跟著故事的發展而流傳下來的習俗。
當然了,有些地方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他還會喝雄黃酒,因為對於一些水裡面的生物來說,他們是害怕雄黃酒的,因此當時也有很多的老人從漿里倒入了雄黃酒,因此也延續了下來,除此之外呢,還會掛艾草或者說是掛鍾馗像。不過不管是哪個風俗習慣,主要是在那一天裡面能夠記得屈原,能夠知道他當時遇到了哪些事情,小編認為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