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去哪裡玩比較好蘇州
1、端午節去哪玩好
導語:端午節三天小長假馬上就要到了,想好了要去哪裡玩了嗎?想好了要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怎樣的假期了嗎?我給你推薦了國內一些好玩的景點,讓你有個完美的假期和不一樣旅行,詳情如下:
一、嘉興
嘉興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東接上海,南瀕杭州灣,西連杭州,北鄰蘇州,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景點推薦:西塘、烏鎮、海寧錢江潮
二、青島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南端,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也是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勝地。是中國的品牌之都,曾經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旅遊資源瀕臨黃海,環抱膠州灣,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青島岬灣相間,沙軟灘平,海岸曲折,城伴海生,海增城色。嶗山,山險峰秀,空曠幽遠,鬼斧神工。
景點推薦:嶗山、珠山佛寺尼庵、道觀廟院、流清河、太清宮
三、輝騰錫勒草原
輝騰錫勒草原蒙語意為「寒冷的草原」,海撥1800多米。從呼和浩特乘車需要3.5小時,這里有大大小小九十九個天然湖泊,鑲嵌在碧綠如茵的草原上,向西約2。5公里處有一黃花溝,漫山遍野的小黃花,高聳的峭壁懸崖和清泉小瀑布,既有草原找蒼茫雄渾的格調,又有江南水張明媚清秀的色彩,甚為壯觀。
四、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邊,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古城因此而得名。鳳凰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距離省會長沙430公里,車程5小時,距離最近的城市吉首37公里,車程50分鍾。鳳凰因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而聞名於世,又有紐西蘭作家艾黎將其描述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景點推薦:南華門、北門城樓、沱江、苗人谷、沈從文故居
五、烏鎮
東柵區東柵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旅遊勝地。景區遊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東柵景區佔地面積約為0.9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
六、廈門
作為端午節出遊好去處的廈門,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在廈門,這個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地方,你可以感受鼓浪嶼的浪漫、看海上金門的滄桑、撒歡在環島路上、游最美學府廈大。「城廈門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島、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可以說這里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因廈門人熱情好客,陳運和才寫出詩《鼓浪嶼在笑》,終被遊客稱為最溫馨的城市。
海水環繞、沙灘廣闊、陽光和煦,由於生態環境良好,廈門的空氣清新,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鷺,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又因為廈門的地形就像一隻白鷺,它因此被人稱為「鷺島」;除了自然風光優美,廈門的城市環境也非常整潔,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2、端午想出去玩 什麼地方比較好呢 離無錫近一些的
端午民俗游、避暑游、親水游、採摘、賞荷花成為無錫端午節旅遊熱門選擇,本文盤點了無錫十大端午節旅遊景點,可以去太湖、蠡湖看龍舟賽,去三國水滸景區體驗端午民俗、品楊梅和祈福,去盪口古鎮、惠山古鎮體驗端午民俗活動,去無錫黿頭渚、梁鴻國家濕地公園賞荷花,可以去靈山景區賞花祈福、雪浪山賞薰衣草等,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1、太湖風景名勝區
太湖風景名勝區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島嶼的山水景觀為特色,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天然湖泊風景區,包括蘇州的木瀆、石湖、光福、東山、西山、甪直、同里景區,無錫的梅梁湖、蠡湖、錫惠、馬山景區,和常熟的虞山、宜興的陽羨景區。每年端午節期間,太湖風景名勝區都會在太湖西山島舉辦一年一度的蘇州「太湖杯」龍舟賽,萬頃太湖,煙波浩渺,西山島如水中仙子,飄然落於碧波之上。島內景點眾多,乃蘇州度假好去處。端午節可以來這里看龍舟比賽,賞煙波浩渺的太湖景色。端午節一般處於6月上中旬,來太湖度假避暑也是不錯的選擇。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蘇州市、常熟市、宜興市
2、黿頭渚
無錫黿頭渚獨占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勝景。每年夏季,黿頭渚景區已成為賞荷勝地。每年6月-8月,景區內十里芳徑、水景苑、翠湖、藕花深處、長春橋畔、櫻花林小河、太湖仙島大覺灣等處近萬平方米水域的荷花已競相綻放,粉的、白的、黃的、藍的、紫的,或嬌嫩欲滴,或高雅純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與水榭、幽廊、亭台、樓閣相映成趣,別具一格,美不勝收。其中,千畝荷田綻放是太湖黿頭渚最壯觀的賞荷地。睡蓮6月初已開放,還可以觀賞到「小荷才露尖尖角」含苞待放的荷花美景。初夏時節,黿頭渚景區花菖蒲園內,引進種植的上萬支「情花」爭相盛開。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黿渚路1號
3、三國水滸景區
三國水滸景區坐落在美麗的太湖之濱,是中國一家以影視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的主題園,分為唐城、三國城和水滸城三大景區。每年端午節,三國水滸景區都會將傳統文化、端午民俗與現代形式相結合,舉辦相關的端午節活動,如端午習俗射五毒、端午民俗DIY製作香囊、編織鴨蛋網等端午活動。端午節還有除瘟避毒驅疫的習俗,景區內露寺里就供奉著一位能驅除瘟疫的烈帝,每逢端午節,這里香火旺盛得很。三國城坐落在無錫市大浮村,大浮為丘陵山地,又處太湖、五里湖之間,土壤為砂質,適合楊梅生長。大浮楊梅品質上乘,肉厚核小,酸甜可口。6月正是楊梅成熟的季節,端午節正好是楊梅成熟時節,可以去三國城品梅。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山水西路128號
4、靈山景區
靈山景區是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歷史知識於一體,是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一處佛教文化主題園區。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外,還可以來這里祈福。靈山勝境旁邊就是拈花灣小鎮,景區內有一大片「梵天花海」,栽種的有波斯菊、硫華菊和百日草三種春季和夏季花卉,面積達數百畝,放眼看去,真是花的海洋。每年5-6月份,正是花開最茂盛之時,端午節剛好處於盛花期,端午去靈山大佛祈福、拈花灣「梵天花海」賞花海也是不錯選擇。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馬山鎮靈山路1號
5、蠡湖
蠡湖是無錫太湖山水組合奇佳、歷史人文積淀深厚的天然風水寶地,形成了風光旖旎、山水獨勝的蠡湖風光。而龍舟賽所在的蠡湖水域,坐擁水岸秀色、一覽新城繁華,毗鄰無錫大劇院,貼近濕地公園生態氧吧,常年保持著良好的氣候和溫度,寬闊的水面也是龍舟賽不可多得的比賽場地。每年端午節,無錫都會在蠡湖水域舉辦一年一度的「無錫蠡湖端午龍舟賽」,每年的五六月里,蠡湖上進行龍舟訓練的隊伍就有100多支,景色宜人的蠡湖水面、同舟共濟的龍舟精神、端午佳節的民俗文化共同構成 「水韻無錫,動感蠡湖」的體育旅遊品牌形象。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山水東路6號
6、盪口古鎮
盪口古鎮是秀麗的鵝湖孕育的歷史名鎮,河道縱橫、湖盪密布,小橋流水、環境幽雅,是集旅遊、休閑、觀光、度假為一體的江南水鄉古鎮。每年端午節,盪口古鎮端午節日氛圍濃重,都會舉辦相關的端午節活動,包粽子、舞龍舞獅、掛艾草、佩香囊等,還有精彩的水上戲曲表演等,以及民俗傳承,龍舟競渡,熱鬧非常;端午節游江南水鄉盪口古鎮也是不錯選擇。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
7、宜興竹海
竹海景區擁有有2萬畝翠竹,蒼翠欲滴,綿延八百餘里, 形成了一片翡翠的海洋。景區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日之內,四季之間,奇趣天成,美不勝收。夏遊竹海滿山翠竹,比城市裡低5-6度,置身竹海海底,也是很涼爽的!端午節正處於6月,此時已經是初夏,氣溫升高,端午游竹海景區可以避暑。景區所在的湖㳇鎮,有楊梅近1萬畝,每年6月,湖㳇都會舉辦盛大的楊梅節,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感受採摘楊梅的樂趣。端午節剛好處於6月,剛好可以去這里採摘楊梅。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
8、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景區文物古跡眾多、山水林泉俱佳。有風景名勝景點200多處,有古街、古園、古寺、古泉、古書院、古詩社、古祠堂等多種傳統文化資源,時跨數千年歷史。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連綿的古風建築構築起惠山古鎮悠久的文化底蘊。同時惠山古鎮也是著名的惠山泥人、錫綉、留青竹刻等大批非遺項目的發祥地。每年端午節,惠山古鎮結合傳統民俗,都會舉辦端午節相關的端午民俗活動,如包粽子、掛香囊及驅邪五彩繩等活動,端午節來這里也是不錯選擇。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長壽里15號
9、陽山桃花源
陽山桃花源景區一年四季皆風景、山環水繞桃花源,形成「春花、夏綠、秋果、冬浴」。陽山有水蜜桃栽培基地面積30000多畝,以其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而馳名中外。陽山水蜜桃早桃品種5月底開始上市,持續到晚桃品種9月上旬成熟,端午節正好處於陽山水蜜桃成熟期,來這里採摘水蜜桃也是不錯選擇,還有垂釣、登山、拓展、觀鳥、電瓶車、自行車、遊船等游樂項目。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
10、無錫梅園
無錫梅園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除了梅花外,景區內種植了達6000多平方米,共有草綉球品種26個,數量達28400多棵,而且品種繁多,主要以大花綉球為主,優良品種有:無盡夏、藍色媽媽、精靈、粉色回憶、夢幻藍、無盡夏新娘、玫紅媽媽、珍貴、羅斯、帝澳利等等。綉球花花色豐富,有紅色、白色、藍色、粉色、紫、鑲邊復色等。梅園綉球花主要集中種植在梅藝苑周圍、北區蠟梅園周圍、花溪、主幹道花壇花境等處,最佳賞花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而端午節一般處於6月上中旬,此時正是綉球花盛花期,來這賞花也是不錯選擇。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梁溪西路
3、南方端午旅遊好去處
導語:2017年的端午節南方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自古南方都是風景秀美,旅遊景點著多的地方、下面一起來看看端午節南方必去的旅遊景點推薦。
一,蘇州錦溪古鎮:在記憶中的水鄉聆聽江南絲竹
在江南,古鎮是一抓一大把的。從最早火起來的周庄,到紹興,再到近幾年名聲大噪的西塘、烏鎮、同里、甪直、南潯、千燈、楓涇、木瀆、朱家角……
但是我唯獨願意在錦溪停留下來喝杯茶。因為一旦喧囂,江南古鎮的靈氣就全部煙消雲散了,不管你在電影里多麼美麗,也不管你曾經過往過多少名人。
一個因為孤獨地埋葬著宋朝一位陳姓妃子的地方,最打動我的就是這里的世無爭。沿著枕河人家的那些小巷子里走,偶爾飄過一些戲迷吹拉彈唱的聲音,盡管我聽不懂,但是我知道,這種隱約婉轉的聲音里,透出的恰恰是很多人要尋找的江南……
二,福建霞浦:世界上最美麗的灘塗
世界上最美麗的灘塗,那些漁民們本無意支起的漁網將最優美的線條和大自然的光影結合在一起,整個灘塗所表現出的那種夢幻般的陣列幾乎會讓鏡頭後的攝影師暈厥!
如果是單純的旅行,除了可以在霞浦和漁民一起去體驗那份光影間的快意以外,你可以將霞浦、惠安、永定連成一條線,去看看勤於勞作的惠安女子和我多次推薦的永定土樓。當然,如果中途也想逛逛古老的泉州和浪漫的廈門也是不錯的。總之福建作為中國濱海文明的代表地,有著很多獨特的民俗風情和自然景觀值得體驗。
三,東川紅土地:令人驚嘆的大地藝術
雲南的美景太多了,所以這個地方顯得被冷落,但是對於喜歡攝影的人來說,無法拒絕這種人類開墾與自然形成的大地的傑作。那種熱烈的土地的顏色和農民種種植的莊稼形成波瀾起伏的色帶,交錯縱橫,尤其是彩雲之南所特有的濃厚雲影間,偶爾投射下幾縷太陽的光線,則更顯得神秘壯觀。如果你喜歡攝影、不在乎吃苦,還恰好有自己的一騎座駕,那麼很適合來這個地方感受一下紅土地的壯麗!
四,貴州鎮遠:在溫潤如玉的小鎮欣賞那份純粹
鎮遠真得不想讓你錯過。一個安靜得連水都看不到多少波紋的小鎮,古色古香的`建築臨河而建,放佛坐落在一塊溫潤的碧玉上。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打算在鎮遠開家客棧,我勸退了他。我告訴他這里家家臨河觀景,都可以成為漂亮的客棧,你有什麼競爭力?另外,這里遊客根本就沒有幾個,你去賺誰的錢?
五,河池巴馬:在與世無爭的美景里和你慢慢變老
很多人會去這個世界上長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買個房子,卻沒有時間去住。
我們不妨把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和誇張的長壽願望分開,而是去安靜地享受這里的山和水。正因為有好的山水和看山水的心境,才讓這些村民健康地活到100歲以上。都市人大多習慣於製造一個很精緻的杯子去盛水喝,其實往往等到杯子造好的時候,水已經沒有了。
同樣在廣西河池,毗鄰巴馬很近的地方,還有一處世外桃源叫鳳山,比巴馬風景更無敵,長壽人數也同樣很多,卻很少有人知道。
六,瀘州分水油紙傘:在繽紛的手藝里回味中式古典
這些令人叫絕的油紙傘可以讓你充分領略到中式古典的魅力。有人說這些玩意現在除了在日本和台灣有人願意買,內地誰還稀罕它!
但是不管我們如何仇視日本,也不管我們如何示好台灣,仔細回味一下,中華文明最具有生命力的根,恰恰似乎是埋藏在這兩個地方。
除了欣賞油紙傘手工製造工藝,你還可以去距離不遠的犍為看窄軌蒸汽機車,據說wate的後人來到中國時,看見犍為的這些超級古老卻依然在使用的蒸汽機車,激動地淚流滿面。
無論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個體的人,我想都無法忽視自己根的存在。
七,廣西龍脊梯田: 南中國農民修築的時光天梯
這個季節龍勝的龍脊梯田更漂亮一些,因為元陽梯田在春節前後灌水時才最漂亮,而龍勝的秋天滿山的稻田尤為醉人。旅遊不能不說是一件感性的事情。比如盡管我對所有人工製造的景觀都很排斥,卻唯獨鍾情於農業景觀,也許是因為在農村長大,覺得農業距離自然最近的緣故吧,那些大面積的田野、起伏的莊稼、一望無際的花海、層疊的梯田、翻滾的泥土,都很容易讓我為之心動。
距離龍脊梯田不遠就是廣西的海洋,在那裡可以欣賞到古老的村落里大面積金黃的銀杏。
八,甘孜丹巴:藏族美女和碉樓一樣神秘美麗
那些嘉絨藏族的先民們在群山間創造的建築傑作碉樓,一場舉世震驚的地震都安然無恙,可想其堅固與壯美了。
九,貴州開陽:天人合一的田園風光與峽谷河流
跟雲南一樣,貴州的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但是如果你不想過於舟車勞頓,可以在開陽的田野里游盪,這里沒有什麼大名氣的山水,遊人也不多,但是恰恰是欣賞田園風光和休閑度假的好地方。附近有個南江大峽谷,每年經常有攝影愛好者搞人體攝影,不用說也是個很僻靜的峽谷。所以不想太累的話到這里放鬆一下也不錯。
4、端午節旅遊最應去的四個地方
導語: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由湖北、湖南、江蘇三省四地共同申報,共包括4部分內容,分別是江蘇省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 所以講端午節小長假外出旅遊最值得去的地方應該是蘇州、秭歸、汨羅和黃石。
屈原故里---秭歸
秭歸縣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地處川鄂咽喉,長江西陵峽兩岸。西漢置秭歸縣。秭歸是三峽庫區首縣,屈原故里。秭歸縣名來源《水經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鄉人民具有濃厚的端午情結,秭歸端午民俗歷史悠久,有其獨特的文化空間和表現形式。在秭歸,端午節又叫端陽。農歷五月初五為小端陽,五月十五為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為末端陽,一個端午三次過,主要為紀念生於秭歸樂平里的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
在秭歸過端午,粽子、粑粑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當地人在製作粽子時,還特意在粽子內放一紅棗,並編唱著一首別致的《粽子歌》:"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煎熬",以此來紀念含冤負屈而死的屈原。在高山不產糯米的地方,就用剛收割的麥子磨出的麥面蒸出又大又軟的粑粑,以此來取代粽子。
屈鄉人將雄黃研磨成粉末倒入酒中,製成雄黃酒,這就成了端午期間特製的酒水。除了飲用一部分外,還要在小孩額前耳後塗上一些,以此來防止蚊蟲叮咬。
秭歸人過端午,還會製作一些小飾品。將艾蒿、雄黃、陳大蒜梗、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種中葯材裝入事先做好的小布袋中,以五綵線纏繞,這就成了一個小巧漂亮的香包。佩戴在胸前,不僅用作裝飾,還可以驅邪防病。
端午節當天清晨,露水未乾時,人們會上山采割艾蒿,回家用綵帶紮上,懸掛在大門兩旁,用來辟邪祛風。采來的艾蒿除了當天應節外,一年中,不論何時有什麼痛癢時,隨時可摘取幾枝配以大蒜梗,用水煎煮,洗擦患處或泡腳,可以止癢祛風消炎。
在秭歸民間,出嫁的女兒都要在這一天回到娘家,與娘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不僅女兒要回娘家,老人和小孩都有屬於他們的活動。
老人頸帶艾葉花環,愜意的坐在飄著艾香的水盆前,兒子或媳婦兒蹲在老人面前,一邊慢慢地往老人的腳背上撩水,一邊拿艾葉在老人的腳上輕輕地按摩。端午節為老人泡腳,這在屈原故里是孝敬老人的一種形式。
末端午夜,家人團聚,親友雲集,同時喜慶夏收,由一家或數家做東,邀請鄉親鄰里自娛自樂,跳當地的建東花鼓戲,唱山歌,吹打樂合奏,往往通宵達旦。至此,端午節過完。
秭歸端午是中國上古楚文化和中國端午禮俗的活態見證之一,形象生動地宣揚和傳播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精神品格和中國文化傳統精神,把傳統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娛樂化,加強親情、鄉情和民族感情,加強社會群體與民族的`凝聚力,促進了中華傳統的民族文化認同。
秭歸旅遊景點有:屈原祠、九畹溪、四溪、鳳凰山、鏈子崖。
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黃石
黃石,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是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華中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也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開放城市。 黃石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黃石市工業文化底蘊深厚,工業基礎較好,有“青銅故里”、“鋼鐵搖籃”、“水泥故鄉”和“服裝新城”之稱。
西塞神舟會是黃石市西塞山區道士袱村民慶賀端午節,主要活動有祭祀、巡遊、送神舟下水等系列儀式和活動。西塞神舟會已經有3000餘年歷史,在歷代傳承過程中,形成了嚴格規整的程序內容和儀式要求。在每年的端午節前一個月,也就是農歷四月初八,他們就要舉行扎制神舟的開工儀式。從四月初八到五月初五,扎船的民間藝人進駐神舟宮扎制船體。龍形舟船長7米、寬2米、高5米,船上樓台亭榭,宏偉精美。整個舟船除少量木料外,主要用茅草和油菜稈填充,外用紅布包裹。船艙除主骨架外,全部為篾骨紙糊。除船體外,還要扎制108位各路驅魔滅災的神仙。神舟正艙內正襟“危”坐的“忠孝王”就是屈原大夫。從舉行龍舟的開工儀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時由道士主持儀式為神舟開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會正式會期,整個活動歷時40天,是目前國內端午節時間較長的祈福和祭弔活動。
在正式會期,當地日日夜夜唱楚劇大戲,四鄉八嶺的民眾趕來向神舟許願求福。農歷五月十六早上8點神舟出會巡遊,家家戶戶都要在門邊懸掛菖蒲艾葉,門口設香案、燃香燭,擺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每到一家,村民們都要放鞭迎接,撒茶米、祭拜。農歷五月十七晚,為神舟點燃48盞長明燈,通宵打醮守夜。農歷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宮,道士和神舟會全體成員共同為神舟開路,由16名青壯小伙抬著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帶著龍舟沿江而下,東流入海。此時江上眾多漁船在船頭擺香設案、鞭炮齊鳴、繞神舟三圈,以示送行。神舟登江處的大堤上,有成千上萬的村民雙手合十、跪拜神舟,祈求神舟帶走疾病、帶走瘟疫、帶走災難,祈年吉祥、一年幸福、一年安康。神舟會是民眾自發自願組織參加的,以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壽延年為核心主題的漢族傳統文化活動。與傳統的吃粽子、掛菖蒲艾葉相比,湖北黃石的西塞神舟會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
黃石市地理區位優越,自然環境優美。黃石城區襟江懷湖,依山傍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環水繞,環境優美,擁有“三山兩湖”(東方山、西塞山、小雷山、磁湖、仙島湖)眾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於一體的風景名勝。黃石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之稱。
中國龍舟名城-----汨羅
汨羅,簡稱羅城,隸屬於岳陽市,處湖南省東北部,緊靠洞庭湖東畔、汨羅江下游。因境內有汨水、羅水會合,其下游名汨羅江,因以名市,是"中國龍舟名城"。汨羅江是戰國時期文學家屈原自沉之地,現有屈子祠、屈原墓等紀念屈原的古跡建築。
汨羅江發源於江西省修水縣,經平江、汨羅而入洞庭,全長不過253.2公里。她雖然沒有揚子江、密西比河那麼域廣流長,也沒有黃河、尼羅河那麼遠古燦爛,但隨著公元前278年屈原在這條江上驚天一躍,年復一年的五月、載復一載的端陽,人們都在這里重復著一個 “用龍舟打撈屈子屍魂”的故事,這條江便隨著龍舟競渡的鼓點聲響徹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異國他鄉。汨羅江,在世界眾多河流中,也就成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江。
汨羅江畔端午節一般從農歷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日止,整個節日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性、廣泛的群眾性、豐富的多樣性、濃郁的文化性、狂熱的參與性和深遠的影響。汨羅江邊的端午習俗,除辦盛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外,雕龍頭、偷神木、唱贊詞、龍舟下水、龍頭上紅、朝廟、祭龍、祭屈等都有神秘的儀式和獨特的文化內涵,還留下了“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等許多端午民謠。觀龍舟、回娘家、辭端陽、插艾葉、喝雄黃酒更有濃郁的地方含義。而且上述這些習俗和文化場景,自漢以來就有零散的文字記載,如在公元424年顏延之的《祭屈原文》、公元六世紀初吳均的《續齊諧記》及《荊楚歲時記》、《隋書﹒地理志》等均有描述。
千百年來,汨羅江邊的人們表現出了對端午節的重視和狂熱。端午這天里,小孩要穿上新衣服,大人長者要換上最隆重的盛裝,姑娘媳婦們要穿上花衣服。上午龍舟競渡,十里八鄉的男女老少們便成群結隊地趕往賽地。江中,鑼鼓喧天,號子聲震四方;岸上,喊聲震地,歡歌笑語雷動。可以說,參與者的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人們完全沉浸在競渡的激烈競爭和狂熱之中,各自的心為著自己的一方而跳動。中午,大辦盛宴,對酒劃拳,談笑風生。下午,唱老戲、放鞭炮,鑼鼓聲、歡呼聲、嬉鬧聲,鬧成一團。整個節日,人們在喜慶中盡情狂歡。
汨羅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汨羅江、屈子祠、神鼎山、八景洞、任弼時故居、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屈子祠大門心、屈子公園、普德觀。
千年古祠屈子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屈子祠汨羅江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湘楚文化旅遊黃金線上的重要景點。
任弼時紀念館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東方水都----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吳文化的發祥地 。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市端午節的漢族民間習俗,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紀念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紀念伍子胥的端午節是蘇州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民間節日,具有一整套與當地自然氣候條件、日常生產生活習慣、經濟文化特徵相適應的民俗活動。有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戴香囊、掛鍾馗像驅鬼等傳統項目。2009年,蘇州端午習俗作為中國端午節的四處重要傳承地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蘇州吳地端午習俗:
喝雄黃酒。端午節雄黃酒的前身,應該是菖蒲酒。菖蒲葉形如劍,故稱“蒲劍”,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劍”。製成菖蒲酒,具有性溫味辛特點。對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壽。《本草綱目》載:“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瘺,久服耳目聰明。”
掛香囊、插艾葉。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稱佩幃、容臭。其製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端午食粽。是蘇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節前夕,在蘇州小巷深處,朱門半掩,廳堂里妯娌婆媳團團圍坐,或者就在彈石路邊,小藤椅幾張圍攏來,滿目青綠的箬葉,糯米的晶瑩,傍晚,就飄來了香氣,還有要好鄉鄰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藝,味道鹹淡,賣相如何,這是現代人生活里難得的悠遠古風,是蘇州人津津樂道的佐餐美食。“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競龍舟。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事物原始》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
蘇州龍舟競渡的最早起源當為“胥門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詩人邵長蘅有 “五月胥江怒,水嬉歡競渡”的詠嘆。到清朝,蘇州端午龍舟競渡盛極一時,地點眾多,“龍船,閶、胥兩門,南、北兩濠及楓橋西路水濱皆有之。”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5、蘇州端午旅遊好去處
1.蘇州樂園不錯,刺激,門票100左右,不會超過100,節假日時也有優惠,學生證也會有優惠的
2.周庄,有著鄉村氣息,可以感受江南的生活,門票100左右,跟著旅行社最好了,可以便宜些,導游還可以講些典故,比如說沈萬三聚包盆,外婆橋等等
3.拙政園獅子林留園等園林去拙政園就可以了,畢竟這個比較大,還是個私家園林,門票<100,淡季有時三四十左右,
4.虎丘也不錯,門票<100
5.金雞湖周六晚上去,20:30有半個震撼漂亮的水幕電影喲,不過當天得是晴天,陰天放不出來
6.商業街:觀前街,石路老街紡 ~~ ~ ~ 這兩個是小商品市場,如果;LZ想要有檔次的話,可以去觀前街的人民商場,美羅商城,大洋百貨,蘇州第一百貨,蘇州金鷹國際購物中心,蘇州長發商廈,,蘇州豫園服飾.南門有泰華商城,新蘇商廈.石路有蘇州石路國際商城.金雞湖那邊有圓融時代廣場,久光百貨.
希望樓主玩的愉快。
6、蘇州端午節有哪些地方好玩的
金雞湖,山塘街(石路),周庄,觀前街,蘇州游樂園,還有就是虎丘,拙政園,網獅園之類的古典園林~過節就可以選擇山塘街以及觀前街,這兩條街繁華熱鬧並且小吃的種類也很多~
7、蘇州端午節旅遊景點介紹
兩日游可以有很多選擇。
第一天可以去虎丘和留園。逛虎丘用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回留園是最小的一個園林,而答且印象中晚上也開放的。晚上可以在山塘街逛逛。我去是住在山塘街的國際青年旅舍,感覺是很不錯的。
第二天就可以先去獅子林後去拙政園,然後出來還可以逛平江路。都說去蘇州,要找一個臨河的咖啡屋,發一場前世今生的呆,平江路上就有這樣一家咖啡屋。
拙政園附近還有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的設計,可以看看。這附近其實有很多玩兒的,隨處穿著巷子都有看的。
蘇州旅遊很方便,公交車有專門的游覽線路,到了蘇州就買張地圖,一下就明白了。
個人覺得,去蘇州,拙政園和獅子林是最有特色的,很值得一看。獅子林附近有一家「吳門人家」,這里做正宗的蘇幫菜,是老字型大小,去試過,當時去還是學生,覺得是有點兒貴的,但是無奈我和朋友都是吃貨來著,還是很不錯的。
8、端午去蘇州哪旅遊最好
來蘇州一定要看蘇州園林,這是蘇州典型的旅遊文化,沒有復制。園林中以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為著名,被譽為蘇州四大古代名園。
拙政園,在蘇州城區東北隅婁門內,為蘇州四大古代名園之一。拙政園最初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在元代時將其改建為大宏寺;到了明代正德年間,御史王獻臣辭職還鄉,買下大宏寺遺址並改建成宅園,取名為「拙政園」。初建時規模較大,園內景物很多,除正宅外,還包括現在的東花園(歸田園)和西花園等景物30餘處。拙政園園內面積現有60餘畝,以水面為主,建築群多臨水而建,全園景物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入園處是解放後,在歸田園(東花園)廢址上重新擴建而成的,主要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放眼亭、秫香館等。
拙政園中部正中央為水池,山石、樹木、亭榭等景物;其中的遠香堂位於園部的正中,南北有門,東西皆窗,是一座建造別致的四面廳,聳立於低平的青石台基上。前堂有假山,後堂平台臨水而建,台北湖中以土山分割成兩座小島,島上建有亭閣,並恰與廳堂成對景;山上林木蔥郁,有雪香雲蔚亭,高踞一園之上;沿湖植柳,周圍有梅,冬春花開,冷香四溢。還有岸邊遠香堂東面的枇杷園,島上的侍霜亭,北牆邊的綠綺亭等,都各有獨道之處;亭閣翼然,環以迴廊,相互借映,彼此互應。長廊北面的見山樓立於荷花池中,為兩層低矮的水閣,三面環水,一側為假山,在靜水襯托下產生一種山水樓亭、和協幽靜的藝術效果。最值得說的是遠香堂西南面的小滄浪水院,是架在湖水上面的三間水閣,南邊窗外是幽靜的水庭,可靜觀穿閣而過的綠水和南壁牆前的竹石;北邊可掠過荷花池四面亭,遠望弄影荷池的見山樓,景色優美。
拙政園的西部是風格獨特的鴛鴦廳,它是一個在屋頂下面分為南北兩部分方形的、獨特的建築廳;廳的北半部是「三十六鴛鴦館」,南半部稱為「十八曼陀羅花館」;北館臨水池,適宜夏居,南館靠花院,適宜冬住;在大廳四角各有一小間耳房,形成了一個大廳帶四隻小耳的格局,為我國古建築中奇特的一例。拙政園中還有聽雨軒、枇杷園、留聽閣等各式景物,都為園林增添不少的藝術華彩。園內水池面積很大,有聚有分,山徑水廊,起伏曲折,古樹敝日,花香濃郁,富有自然色彩。這種運用分割空間,利用自然,對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隨步移,成為具有江南園林特色和古代園林風格的典範。
滄浪亭,在蘇州市南部三元坊附近,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江南古代園林之一。它原是五代末年吳軍節度使的別墅,後幾經興衰,到南宋初年辟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住宅,並加以擴建,到了明清兩代又加以修整,成為現在滄浪亭的主要基礎和規模,全園面積約16畝。滄浪亭最大的特點是未入園先見景,一條清清溪水繞園而過,隔河相望,亭閣起伏,波光倒影。走過小橋後方能步入滄浪亭園內,園內的結構以假山為勝,建築物均環繞山丘而建,上山小路曲曲彎彎,迂迴盤上,道路兩帝翠竹叢生,山上林木蔥郁,滄浪亭就屹立於山頂林木之中,景色自然。山南有明道堂、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等;園內有藕香榭、聞妙香室、瑤華境界等處,各自組成院落,風格獨特。
獅子林,在蘇州市的園林路,為蘇州四大古代園林之一。元代的高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在這里修建了菩提正宗寺,後更名為獅子林;乾隆十二年(1747年)時,改名為畫禪寺,獅子林就成為寺後的大花園。因為中峰禪師曾在天目山獅子岩居住過,軒內又有許多怪石形態都很像獅子,故取名為獅子林。該園幾經興廢,後為清代的貝氏花園,並進行了重新修整,始成現在的規模。
獅子林以假山為著名,但山下有洞,洞壑宛轉,曲折盤桓,猶如迷陣,有桃園十八景之稱;洞頂的高度雖不算太高,但奇峰林立,山峰的形狀奇特,有的形如獅獸,有的形似虎豹,其中以獅子峰為群峰之首。全園布局自然,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山水相繞,長廊迂迴,樓台時隱時現,別有風趣。園內許多建築依山傍水,參差錯落,如真趣亭、指柏軒、問梅閣、湖心亭、五松園、卧雲室、燕譽堂等,水山景物,渾然一體,別具一格。
留園,在蘇州市閶門外,也是蘇州四大古代名園之一。它是在明代的泰東園的舊址上興建的寒碧山莊,因庄園姓劉,所以取名劉園,劉與留同音,後來就變成了「留園」。園內面積較大,約有50多畝,按園內景物可分為東西中北四個部分。園區東部,以樓閣建築為主,樓閣館堂富麗堂皇;如五峰仙館,不僅建築宏偉,內部裝飾也古樸精美。這里著名的留園三峰,其中的冠雲峰,高約9米,為江南園林中最高大的湖石。園區西部,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山上有楓樹林,每當秋末初冬,山紅一片,景色優美。中部地區以山水為勝,湖池居於中央,四周假山和亭台樓閣成群,長廊旋曲其中,廊壁上有歷代書法、石刻三百餘方,被稱為「留園法貼」,引人注目。北部地區以小竹林、桃、杏、柳等為主,還有紫藤架和葡萄園,頗有田園之意,北面的小桃園,稱為「小桃塢」,山前小溪細流,兩旁桃柳成行,景緻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