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秋節是用什麼花
1、中秋那時候有什麼花
1、桂花。
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2、茶花。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3、菊花。
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4、山丹百合。
又名山丹花、山丹丹、珊瑚百合、線葉百合、細葉百合。因葉細而多,花冠似珊瑚得名。子房長約1厘米,花柱約長於子房1倍;柱頭膨大,3裂。蒴果矩圓形。花期7~9月份,果熟期9~10月份。
5、月季花。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內向外,呈發散型,有濃郁香氣,可廣泛用於園藝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適應性強,耐寒、耐旱,不論地栽、盆栽均可。
2、日本過中秋節嗎?
日本過中秋節。
在日本其實是有中秋節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被日本人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他們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這個習俗在日語里被稱為「月見」。
日本的中秋節,首先是從祭供月亮開始。祭月既是對自古就有的月亮信仰的繼承,也融合進了慶豐收的內容,而且它主要是一種感謝上天佑助豐收的祭禮,這時月亮成為上天的代表。所以最熱鬧的不是家庭,而是神社。人們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擺上芒草或其他鮮花,供上剛收獲的農作物。
日本各大神社都會舉行賞月晚會,叫「祭月」。晚會上會表演傳統的歌舞,譬如巫女們表演嫦娥,許多人都會去神社參加祭月活動,觀看歌舞表演。
日本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最重要的活動當然就是賞月啦,在日本也不例外,被人們稱之為「月見」(月見/つきみ),這一天夜晚的月亮稱作「中秋名月」(中秋の名月)。
在日本,賞月可不僅限於中秋。除了農歷八月十五以外,農歷九月十三日被稱為「十三夜」。這是日本本土傳統的賞月日,而十五夜則是從中國傳入的。只在十五夜或是十三夜賞月在日本稱作「片月見」,據說這是不吉利的,所以一般來說,日本人在這兩個夜晚都會賞月,這才算是完整的中秋活動。
由於中秋時期正好是各種農作物的收獲季節,日本人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祀祈禱豐收,向神明進獻貢品,來表達對自然的感激之情,並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除了上貢以外,日本人還會掛芒草,因為芒草具有保佑五穀豐收的寓意,除此之外芒草還被視作驅邪避凶的植物,因此祭月之後的芒草仍會被留在家中,寓意著驅除災難,守護家園平安順利。
日本過中秋,和中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不吃月餅。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唐朝中秋節被傳入日本時,月餅還沒有誕生;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盛產稻米而很少有麥子,做不成月餅。盡管中秋沒有月餅,日本人依然有他們獨特的傳統食物,那就是月見團子。
3、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的別稱也很多:「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等;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團圓節」一詞最早見於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關於中秋節起源的還有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所以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各地習俗:
浦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寧中秋夜俗以掛 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紅 叫「天公 」。拜月的紅 則做成豬羊的形狀,數目必是九豬十六羊。
〔廣東省〕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山東省〕
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
潞安中秋節宴節請女婿。永寧中秋夕恭祀太陰星主。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樓縣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以中秋雨為苦雨,中秋節若下雨,當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
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請邊中秋有吹鼓手沿門鼓吹,以討賞錢,例同端午、除夕。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攜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江蘇省〕
無錫縣中秋夜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樣子就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自十一夜起懸掛通草燈,以鼓樂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之器具。夜間則內外皆點上燈燭,光輝可愛。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除了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打 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將桔子挖空,點上蠟燭,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乳源縣志》還記載,中秋節吃芋頭,可治疥癩。廣東中秋也有兒童提燈的風俗。燈的材料有紅柚皮雕的柚燈,素馨茉莉花結的花燈,明亮的燈火帶著陣陣的花果清香,使人愛不釋手。東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風俗。曳石是戚繼光發明的,以石塊繫上繩索,沿街拖拉,虛張聲勢,用來恐哧敵軍。
4、今年的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節有什麼風俗?
陽歷2005年九月十八日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歷,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了。
<<<節日習俗>>>
·賞月
·吃月餅。
·在香港,除了月餅以外,楊桃、芋頭仔都是常見的食品。由於菱角現在比較難買,已經比較少見。
·祭月即拜祭太陰娘娘。
·台灣自1990年代起,中秋節流行起吃烤肉的習俗。
·此外,亦有些地方的習俗會向長者或後輩送贈豬仔餅或長壽面。
·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秋節做「韓國人的感恩節」。
<<<韓國的中秋節>>>
韓國人的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 Thanksgiving Day,因為秋夕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三天假。過去交通未發達之時,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時至今日,每逢秋夕之前一個月,韓國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
<<<日本的中秋節>>>
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也叫芋明月,也叫栗明月。現代日本人,已經不過中秋節了。那天人們可以不工作,在家裡呆著喝啤酒,不看月亮,看電視節目。由於傳統文化的衰退,年輕人都不知道節日的來源和意義,聽到什麼節日,只知道那天不用上班。
<<<中秋詩詞>>>
有許多古代詩人寫下了詠誦中秋節的詩詞。不少人認為,以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最佳.
[ 宋朝的辛棄疾寫過一首詞: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賞月的天氣>>>
下面的數據是1949年以來的大約46個中秋節(不含閏月)20時的天氣狀況(2000年以前)。
·平均氣溫
北京:18.2℃
漠河:5.3℃
武漢:22.0℃
廣州:27.0℃
·陰晴(平均總雲量)
北京:40%(遮月的低雲平均只有16%)
吐魯番:31%(遮月的低雲平均只有2%)
貴陽:72%
雅安:96%,只有1956年可以賞月
·降水(雨雪天氣)
貴陽:7次下雨
雅安:18次下雨
峨眉山:29次下雨
長白山天池:9次降雪
5、日本中秋節吃什麼
日本是沒有吃月餅這個概念的。他們在賞月時吃的是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
一些餐飲品牌,會推出「賞月限定」產品。比如金拱門每年都會有的月見漢堡,各種食物都是圓月的造型,看上去溫暖又溫馨。
在十五夜,日本鄉村民眾有一個習俗就是祭月、慶豐收,為了對自然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人們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擺上芒草或其他鮮花。供上剛收獲的芋頭、紅薯、白蘿卜、豆子等。用新糧做的食物,如團子、饅頭、年糕、米飯、面餅等,還有蘋果、梨、柿子等水果。
有的地方還擺上水酒,旁邊放上燈籠。在這些供品裡面,最重要、最有十五夜節日特色的是芒草(ススキ)、芋頭(里芋 さといも)、月見団子。
在日本也有中秋賞月的習慣:
據說這習慣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唐朝),從中國傳入的。在日本後來與農業活動相結合,也稱「芋明月」,或中秋明月。
起初,貴族們在中秋時一邊欣賞倒映在水面和酒杯里的月亮,一邊聆聽詩歌或用管弦演繹風流韻事。這種賞月活動得到廣泛舉行,是在江戶時代,但賞月這種風雅之活動,也被演變成「慶祝收獲、祈禱來年豐收的收獲祭」了。
6、中秋節送什麼花
有一種長壽花,和佛珠吊蘭。名字好聽,樣子也不賴。如果年紀很大花材上可以選用。、康乃馨、非洲菊、劍蘭、百合等。應該以紅色和粉色為主,感覺比較溫馨熱烈。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送
香氣很重的花材。
7、代表中秋節的花
代表中秋節的花有:
1、桂花
中秋賞桂花吃月餅,是自古就有的傳統習俗,也是最能代表中秋的花。桂花有著榮華富貴的寓意,中秋這一天喝一杯桂花蜜酒,豈不是一種享受。
2、綉球花
綉球花顏色能紅能藍,令人悅目怡神。花語是美滿團聚,圓形的花朵就代表著生活美滿,家人團聚的幸福,中秋這一天送綉球花也很好。
3、金錢兜
金錢兜圓圓的葉子寓意著團圓。它的名字是為了吸引財富,樣子也像一串連在一起的硬幣,在中秋這一天不僅能團圓,還能盆滿缽滿。
4、百合花
百合花一直都很受人們的歡迎。它象徵著聖潔和吉祥,有著百年好合的寓意,所以中秋送百合花是很好的選擇。
5、芙蓉花
芙蓉花在我國象徵富貴吉祥。古時候的秀才常用芙蓉吟詩作畫,民間刺綉也是芙蓉圖案作裝飾,並且芙蓉還可作禮品饋贈,不同顏色的芙蓉花還擁有不同的寓意。
6、大麗花
自古以來,牡丹是象徵「花好月圓」的富貴花。不過,牡丹在春季盛開。而跟牡丹花可以媲美的大麗花,開花大氣端莊,富麗堂皇,雍容華貴似牡丹,又叫天竺牡丹,象徵著富麗大方。而且,花期很長。
8、中秋節買什麼花好
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傳統節日。唐菖蒲、蘭花、百合、火鶴等能體現人們內花好月圓之情。桂花容、大麗花、百合花、百日草等也是適合中秋節的花品。桂花高貴、崇高、大麗花色彩艷麗,華貴典雅,由於中秋節臨近國慶節,市場對一串紅、翠菊、蒲包花等花卉的需要量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