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上香怎麼念
1、中秋節去寺院上香行嗎?
彼世尊葯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庄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凈,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庄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葯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葯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許多亞洲國家,也和我國慶祝同樣的中秋節。雖然節日稱謂各異,習俗各種各樣,但是中秋節跟春節、端午節一樣,是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在漢傳佛教中,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一天,恭逢月光菩薩聖誕。
月光菩薩為葯師如來二肋侍菩薩之一。葯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又,月光菩薩與秘密曼陀羅中表如來化他之德,表示遷變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樂者也。其形像身為白色,左手為拳,安於腰,右手持蓮華,其蓮華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為三形。
又,釋尊在因位時,作大國王,施頭於婆羅門時之名。又曰月光王。見佛說月光菩薩經,賢愚經六月光王頭施緣品,經律異相二十五。菩薩在無明暗夜中救度眾生,故表示為月,謹列出佛教中與月有關的經典和論著,以在中秋佳節,對佛教經典有所思維。同時,普請念誦葯師經:
葯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1卷)〖唐 玄奘譯〗「寶庫」錄校版本
延伸閱讀: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歷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凈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凈,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凈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三、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燒香求財可以得到嗎?
不可以。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無私的奉獻,即佛門所說的「布施」。這啟示我們:從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捨得不二。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佛菩薩施捨給你的。佛門常講:「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燒大香就發大財嗎?這純屬「以凡夫之心,度諸佛之腹」。大徹大悟、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凡夫眾生一樣,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別賜富呢?當然不會。
五、有人一定要燒香怎麼辦?
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里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六、燒香禮佛應當許什麼樣的願?
燒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凈,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七、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薩很多,給每個佛、菩薩都要燒三支香嗎?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布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
九、把點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確嗎?
不正確。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污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麼方法供養佛菩薩功德最大?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資料來源:蟬友圈-佛旅網 佛教在線網 編輯回答:蟬友圈商城 隆康
2、中秋節燒香要注意啥,啥時間燒?有啥規矩?
任何時候都可以給佛菩薩上香,上香講究的是誠心和勤奮,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要注意的。
很多人為了能夠堅持每天給佛菩薩聖像上香,便在家裡設立佛堂。
把佛像菩薩聖像請回家,供在你認為最庄嚴聖潔的地方。面前擺一張供台,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畢後就供上一杯飲用水,然後燒上一柱清香。有條件的時候供上一些水果鮮花。禮佛拜佛關鍵是要誠心,禮儀和規矩反而顯得不怎麼重要。把佛像放在自已認為最庄嚴聖潔的地方是表達誠心的一種方式。其次是拜佛的次數,堅持每天供水、供香是為了日積月累地勤積功德。
有很多大型的論壇交流、學習。比如「宣化上人法寶網」、「弘化社」、「地藏論壇」、「地藏緣論壇」、「中華放生聯盟」等等。
3、中秋節可以燒香嗎?
可以的。中秋節本有燒香傳統,在拜月的時候上香是最好的。民間傳說的嫦娥、吳剛等神仙,佛教中的月光菩薩,傳說都是在月中的。香供菩薩及神靈,功德無量。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3)中秋節上香怎麼念擴展資料: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
「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中說,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記載,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時中秋賞月習俗在北方還不很流行。
4、想在中秋節去寺廟求願,請問該怎麼做?
第一:選擇清凈庄嚴的寺院即可,你的問題最好禮拜觀世音菩薩,菩薩聞聲救苦最快。先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感應事跡》。注意重點是常念恭敬 恭敬禮拜
其他的佛菩薩也可以禮拜。到觀世音菩薩像前求。
第二:拜佛禮儀網上有視頻
第三:求願很簡單,心裡想什麼就跟菩薩怎麼說,沒有固定的程序,只要你心想菩薩就會知道。
有多少個心願都可以說。不要輕易的許願,因為許願要還願。而且必須還。
第四:你的不順問題請學習《了凡四訓》,教你如何改變命運,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學業空閑的時候多稱念菩薩名號,好轉的程度取決你的心。(相信菩薩的心和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不用相信命數,因為佛法教我們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是束縛與坐以待斃。
第五:家人的身體問題也能解決,關鍵還要看你的相信程度。
教他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搜索:念佛治病。
同時要做到戒殺 放生 吃素 念佛 懺悔 迴向,如果能做到,身體會越來越好。(戒殺 放生 吃素的直接果報是身體健康、長壽少病。如果操作正確還可以達到無病。殺生的果報是多病,必看書《戒殺放生現報錄》)這些知識的學習對你來說可能陌生,但真實有效的。如果想了解具體內容可以繼續問。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阿彌陀佛
5、中秋節如何祭拜月亮
祭月要先沐浴,穿上漢服。沐浴猴擺上陳設,月出後,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擺放好祭品,點燃紅燭,鋪設好席子。
然後可以准備入座了,參祭者正坐於祭者席上。執事、贊禮就位。開始祭祀贊禮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於席上。上香、祭酒。讀祝。
焚祝文及月光紙:主祭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拜月。主祭離開奠席,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
祭月的由來
「貂蟬拜月」是比較著名的祭月典故,這個故事最早起源於元代。在元代文學中的主要寓意便是「祈福團圓」,這一點也比較符合「團圓節」的說法。
「祭月」歷史十分悠久,是作為古代人們對月神的一種崇拜而舉行的活動,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事實上無論是祭月還是上月,都是以8月15的滿月為寄託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寄託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