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端午節要下雨啊
1、端午節一定會下雨嗎?
端午節並不一定會下雨,只是水文方面來說,端午節所處的季節雨水明顯增多。
為便於統計,氣象部門一般將每年公歷5月21日(小滿前後)至6月20日(夏至前後)的降水稱為「龍舟水」。這期間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范圍的強降水。由於此時正值端午節龍舟競渡之時,所以稱之為「龍舟水」。
就水文方面而言,華南地區每年4月以後,已經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前汛期,雨水明顯增多,江河水位已經較高。如果恰好遇到「龍舟水」或台風風暴潮,在兩者的共同影響下,江河排水速度大大減緩,甚至發生海潮倒灌現象。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為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
(1)為什麼端午節要下雨啊擴展資料:
浸龍舟水之說
端午前後的強降水,人們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蒼龍群星飛升於正南中天。
在民間信俗中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行雲布雨。自然現象上,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我國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范圍的強降水。
2、端午節下雨有什麼寓意
端午雨,指端午期間下的雨水,端午下雨南方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洗龍舟水能去晦氣,帶來吉祥,北方一些地方認為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
端午節下雨寓意
五月是個多雨的月份,而且還有幾個重要的下雨日子,五月初五這是端午節,到了這天,通常降雨,據說是紀念屈原投江,人們進行龍舟比賽,因此,也被稱為龍舟雨,到了農歷五月初八,還是個下雨天,被稱為頭八雨,還有二八雨和三八雨。
端午節這天有雨,農歷五月雨水充足,但是,到了農歷六月和七月,就不一定了,正如諺語所說,五月端午有雨,往往預三伏天里,雨水匱乏,天氣乾旱少雨,端午佳節,正是農忙時節,人們忙著收割小麥,如果天氣晴朗,那麼預示著夏糧豐收。
3、為什麼每年端午節,都會下雨
此時已進入梅雨時期,梅雨期,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國長江中下游區域內出現的一段連陰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霉,故亦稱「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
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天氣特徵:陰雨持續連綿、高溫高濕。梅雨結束後,雨帶移至華北地區,江淮流域進入高溫少雨天氣。
(3)為什麼端午節要下雨啊擴展資料
其實在古代民間很早的就是就有著「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說法,意思是端午這一天不下雨這一年才會是豐收年,不然的話很可能使得莊稼作物收成不好,所以老百姓都信奉著這一說法,害怕端午節下雨,這樣自己一年的糧食可能就沒有了著落。
此外,還有另一句話,叫「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也是相同的意思,老百姓不希望端午節下雨。因為農歷五月的時候剛好是麥子成熟的時期,老百姓要收割麥子,如果在這個時候下起了大雨,那麼就會影響到收割工作的正常進行,麥子很有可能就會在田地里發芽,這樣會影響老百姓一年的收成,沒有了糧食,就意味著這一年就會餓肚子。
4、為什麼每年過端午節下雨
因為這個時候是霉雨季節。
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台灣、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梅雨季里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霉雨」。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