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清遠端午節扒龍舟在哪裡
1、2018廣州端午節活動有哪些
2
2、端午節為什麼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公元前278年,秦軍一舉攻破楚國都城,面臨國破家亡的屈原痛心不已,選擇與國家共存亡。於是,在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自盡。百姓聽聞此事,立即劃船於江上撈救,卻一無所獲。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端午節為什麼賽龍舟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張認為劃龍舟的端午節最早源自於戰國之前江浙地區的吳越民族。當時,龍已是吳越民族的圖騰,而聞一多先生認為,就是這個龍圖騰,後來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圖騰崇拜;就是在祭龍的儀式中,才逐漸有了劃龍舟的習慣。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3、廣州哪裡有龍舟比賽
廣州有龍舟比賽的地方有:2022年5月27日-6月2日荔灣區永慶坊「五月五·龍船鼓」端午活動,番禺區5月28日-6月1日番禺線上龍舟挑戰賽,越秀區6月3日廣州動物園動物皮影賽龍舟,海珠區6月3日-6月5日海珠濕地龍船景活動(展覽+免費龍船茶)。
5月29日、6月2日將以五月五端午節傳統民俗文化為主題,邀請嶺南古琴師、傳統樂器家、獨立音樂人等藝術家舉辦端午專題音樂會,通過吟唱演奏的形式傳誦經典、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提前在「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公眾號放出搶票鏈接。
廣州龍舟比賽
廣州扒龍舟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廣州早期賽龍舟只是一種宮庭活動,南漢後主劉龔(958--971年在位)當年在廣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農歷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到了明、清兩代是廣州龍舟競渡的鼎盛期。
而古時廣州龍舟競渡與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種藝術性很強的群眾藝術活動。正如屈大均當年所形容的:舟龍長十餘丈,高六七尺,龍須去水二尺,龍額與項坐六七人,中有錦亭,坐倍之。旗者、蓋者、鉦鼓者、揮橈擊楫者,不下七八十人。
有的龍舟,上建五丈檣,檣上有台閣二重,中有五輪閣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雜劇五十餘種,童子凡八十餘人。而現在則是舟小人少。龍舟競渡變成了一種體育競技比賽活動。
4、賽龍舟在哪個地方舉行
端午節龍舟賽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比如湖南汨羅、浙江杭州、雲南洱海、武漢漢江、四川萬縣、雲南德宏等地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辦龍舟賽。除此之外,還有世界龍舟錦標賽,舉辦地在世界各地。世界龍舟錦標賽由國際龍舟聯合會(IDBF)組織主辦,逢奇數年舉辦,是國際最高級別的以國家代表隊參賽的龍舟比賽。
1、湖南汨羅
湖南汨羅的賽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形成的風俗。在公元前278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屈原含恨自投汨羅江,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屈原的紀念日,這里的龍舟是最正宗的龍舟,也是有著歷史意蘊的。
2、浙江杭州
錢塘江的賽龍舟風俗歷史悠久,古書《杭州府志》中就有記載,這個活動是為了紀念吳國的大將伍子胥所設立的。
3、雲南洱海
關於雲南洱海的賽龍舟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南詔時期,洱海突然出現了一條蟒蛇,專吃人畜,後來有一個勇士段赤城身帶12把鋼刀為民除害,無奈被蟒蛇吞入腹中,於是他就在蟒蛇的肚子里用鋼刀猛刺,後來蟒蛇被刺死了,而他也消失在洱海,於是當地的人們就駕舟紛紛打撈,於是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賽龍舟習俗。
4、武漢漢江
武漢漢江的龍舟比賽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當時屈原被流放的時候曾經徘徊於漢江,因此也在這里流傳著午日龍舟鬧江市,楚俗相傳吊屈原子。
5、佛山端午節哪裡有賽龍舟
佛山南海的西樵山。
佛山南海是典型的嶺南水鄉,南海各村莊自古以來就有扒龍舟的傳統習俗,到今天南海各街鎮每年都會舉辦大大小小的龍舟賽。改革開放以來,西樵山天湖舉辦過幾次半山扒龍舟活動,要數1980年那一次的活動最為壯觀,大約有10萬人參加了這一次的扒龍舟活動,那也是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招商引資活動。
相關內容:
1、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2、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