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甘肅人怎麼過中秋節
1、中國各省是怎麼過中秋節的有什麼習俗
1、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
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2、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
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3、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4、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5、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
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2、北方人過中秋習俗
1、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
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2、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3、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3、西北地區中秋節吃什麼
蘭州人中秋節習俗
甘肅省城蘭州,中秋祀月,以西瓜、冬果、棗等水果為主,西瓜、冬果中分,呈錯齒狀,分者為半,合則為一。祀月時盛之於果盤,連同其他果品、月餅供之於庭(來自南方)或者供於庭院(土著或者來自山、陝以及甘肅東部的)。祀月和親友間饋贈的月餅,是用發面間以紅曲蒸制而成。清末民初,才有現代意義上的月餅傳入蘭州,但民間少有食、用者,直至上世紀80年代,機制月餅才進入尋常家庭,家庭蒸制的月餅漸漸淡出中秋節俗。
4、北方人過中秋習俗
北方人過中秋時,在家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一些人家在自己的家中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5、土族的中秋習俗
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的土族,就有「打月亮」的習俗:中秋之夜,家家院子里放一盆清水,當圓月的倒影出現在盆中時,人們便不停地用小石子擊打,直把那輪圓月打得「體無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