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長輩送禮 » 長輩重陽節的習俗

長輩重陽節的習俗

發布時間: 2023-03-30 10:35:58

1、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習俗有登高、佩茱萸、迎霜宴、吃重陽糕和飲菊花酒。

登高

重陽節首先行友有登高的習俗,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登高還有高壽、高升的隱喻。

佩茱萸

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迎霜宴

舊俗重陽節前設「迎霜宴」,「迎霜宴」吃「迎霜兔」。有關重陽食霜兔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筆記。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棚孝義。

飲菊花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准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並用來釀酒,至第鏈帶稿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2、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是什麼 人們為什麼要敬老

從古時到如今保留了許多的東西,但同時我們也失去了許多東西,而節日是我們保留下來的,那麼 重陽節 的主要風俗是什麼呢?重陽節人們為什麼要敬老呢?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是什麼:登高,吃重陽糕,賞菊
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 , 金秋九月 , 天高氣爽 , 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知毀重陽糕
重陽糕搭行備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 , 制無定法 , 較為隨意。農歷九月九日天明時 , 以片糕搭兒女頭額 , 口中念念有詞 , 祝願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陽節人們為什麼要敬老
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願老人長壽的含義在裡面,所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自古以來帶差就有敬老感恩的傳統。重陽節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秋收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對在世親人的感恩、尊敬,是一個體現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節日,每年重陽節,人們都會給家人或者長輩帶去真切的問候,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3、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源於天象崇拜,是根據上古時代,秋季豐收後祭祀演變而來的。重陽節的傳統風俗有:登高、賞秋、賞菊、懸掛葫蘆、佩茱萸、放紙鳶、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感恩敬老等,我認為在重陽節眾多的習俗中,最值得一提有6個,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之一:懸掛葫蘆🌹✨

重陽節有懸掛葫蘆的傳統風俗。民間傳聞,葯王下凡到人間時,毒蟲亮卜磨橫行、瘟病四起。為了解救眾生,他將自己的神葯裝在葫蘆里掛在眾人家門口滅蟲降瘟、普救眾生。因此留下了重陽節家門口掛葫蘆這一風水習俗。

而在重陽節當天,瘟氣降臨、凶毒四起,人們就會在門口懸掛各式各樣的葫蘆以鎮凶化煞、祛除病氣。其中,尤屬黑曜石葫蘆效果最佳。古代的佛教文物中,就有相當多有關於鎮宅或避邪的黑曜石聖物或佛像。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之二: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十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外,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陽節很多人會選擇去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尤其在一個特殊日子裡,更是樂此不疲,此即九九重陽的登高節。

古人登高來源於漢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後漢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桓景按師傅所說,九月九日帶全家上山遊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見家中家禽家畜均暴斃而亡,便知師傅所言屬實自己和家人逃過一劫。後人代代相傳,並視九月九為登高避災、飲酒聚會之期,而後漸成風俗。

還有就是重陽登高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山神的崇拜,信奉山神可以使人免除災害。古人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九月九日,月、日均為老陽之數,不吉利。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必須往山上遊玩,以避免災禍。最初人們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平安吉祥,後來逐漸演化成一種習俗活動。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之三:重陽糕🌹✨

還有吃「重陽糕」的傳統風俗。重陽糕,也叫花糕或重陽花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糕點;九月食糕的習俗起源很早,在漢朝時稱「餌」,其原料為黍米。黍為五穀之長,在古代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陽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嘗新食品,這也就是後世民間在重陽節,以重陽糕薦神祭祖的秋祭習俗淵源。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令令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黃,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米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之四: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十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常菊之習尤為昌盛,目不限千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之五:佩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傳統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茱萸節弊辯。茱萸香味濃郁,有驅蟲去濕、去除風邪的作用,也有消積食、治寒熱的功能,可以入葯,也可以制酒養生祛病。所以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佩帶茱萸或者登高望遠時插茱萸的習俗,還可以將茱萸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壽。茱黃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敬斗們喜歡佩帶茱黃以辟邪求吉,茱黃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農歷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之六: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部分地方每年重陽節也開始進入曬秋旺季,並舉辦隆重的傳統風俗曬秋節。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

對於生活在山區的人們來說,這里地勢是非常復雜的,即便是大家賴以生存的村莊,平地也都非常少,晾曬農作物的話,只能充分利用房前屋後,或者是自己家裡的窗檯,以及屋頂等等這些地方,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傳統的農俗現象。一般來說,重陽節曬秋指的就是村民晾曬農作物,這種特殊的生活場景和方式。後來在攝影家、畫家的作品之下,曬秋成為了他們素材的豐富來源,他們還將這種農俗活動冠以詩意般的稱呼,也就是曬秋。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曬秋的秋,指的並不是秋天,而是豐收的果實和農作物,其實晾曬這種傳統的農俗現象,也並不是只有秋天才有,一年四季其實都存在這種情況。只不過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農作物種類更加多,曬秋的范圍和規模,都更加豐富龐大,所以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罷了。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4、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很多同學都想多了解一些重陽節相關的知識,我整理了一些重陽節的習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楔登高」作者余森殲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豎沖述: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

重陽節登高則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鄉親。並告知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春旅裝入紅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

今天的重陽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重陽節民間風俗

重陽節的晚上,廣場上熱鬧非凡,大夥們都聚在一起,舉行龍燭會,慶祝節日。老一輩人說,龍燭會主要是為了迎接祭拜山神,驅除趕走瘟魔。還有的年輕人三五個的圍在一起,點放孔明燈,祈禱許願。

重陽佳節,金桂飄香,菊花滿園,賞花飲酒,談笑風生,也是一道美景。許多人們會聚在一起,欣賞著美麗的風景,慶祝著豐收的喜悅。菊花又名長壽花,各地人也會舉辦一些菊花展,所以重陽節,有人也稱之為「菊花節」。

以上就是一些重陽節的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5、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我們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節日,而重陽節就是其中一個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風俗習慣。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的相關內容。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1

重陽節風俗:登山秋遊、敬老、賞菊。

1、登山秋遊

重陽節登山秋遊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唯頃鎮民間就有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

2、敬老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因此,這一天人們要敬老,敬老可以體現在對父母的孝順,也可以體現在祭祖、祭祀上。

3、賞菊

重陽節時,正是菊花開的時候,因此,在很多地區都有重陽節賞菊的習俗,重陽節除了賞菊外,還可以購買一些菊花送給長輩,表示心意。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2

重陽節必吃的9種食物

1、菊花酒

在我國的傳統佳節重陽佳節中菊花酒是必須要飲用的,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九九與「久久」 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2、菊花糕

說道菊花酒就必須要說一說菊花糕了,菊花糕是潮汕名糕點之一,重陽節吃菊花糕在潮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潮汕特產菊花糕以其新鮮、清甜溢香,軟脆無異味而馳名。菊花糕比一般糕點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觀,此糕甜軟酥鬆,入口即化,齒頰生香。

3、吃螃蟹

有著這樣一句俗話說得好「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重陽節還有吃螃蟹的習俗。鄭板橋詩:「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陽吃蟹傳統的佐證。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味美,肉肥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所有在重陽節必吃的9種食物中螃蟹是必不可少的。

4、重陽糕

重陽節有吃重陽糕的傳統食俗,重陽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陽糕,還要加入棗子、栗子為餡料。因為重陽節有登高以避災的'說法,而「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糕」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節日食品。指粗

5、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重陽吃花糕始於西漢,當時稱為「蓬餌」,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陽節吃花糕之風大盛,一直流傳至今。

6、羊肉

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民間重陽這天還有吃羊肉面的習俗,「 羊 」 與 「 陽 」 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 白 」 是 「 百 」 字去掉頂上的 「 一 」,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 「 九九 」 之典。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

7、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據《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他已經一天未食,感到飢餓口渴,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牆倒樹凋,均為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採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

8、糍粑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里,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里搗爛,揉搓成團即可。

9、栗子糕

在北京地區,重陽節吃的重陽糕有兩種,一種是花糕,另一種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製作而乎碼成的。糕呈菱形,色醬黃,質糯、栗香、味甜。據《夢粱錄》記載,在宋朝時期就已經有這個栗子糕了。

重陽節有哪三個風俗3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句子有哪些

1、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正值中秋之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最佳時機。

2、金秋時節,丹桂飄香,三九相逢,重陽到來。佳節到眼前,朋友卻不在身邊,此時倍感遺憾,只有將濃濃的祝福送到你心間。願你重陽佳節,快樂不減,幸福無邊。

3、重陽節到了,秋高氣爽,願與你賞菊飲酒,登高遙望,祝你健康。

4、我願化作一片雲,隨你漂流到天涯海角,我願變成一首歌,寂寞時在你耳邊響起,我用真心編寫最美的祝福,在這重陽佳節里送給最愛的你。

5、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6、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

7、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雁一向南飛遠遊人幾度菊花叢,正菊花爭艷的季節,我知道一個地方,可以賞菊,我帶你去吧!

8、句句問候,是秋風傳遞我的思念;寸寸關懷,是流水寄予我的心願;聲聲祝福,是手機送上我的祝福。雖忙碌無法相聚,卻未曾把你忘記,重陽節祝你快樂!

9、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騷。

10、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6、重陽節的習俗是什麼?

重陽節的意義是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蘆做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6)長輩重陽節的習俗擴展資料:

重陽習俗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陪坦衡播。漢代作品《西京雜記》中收錄了古時重陽節求壽之俗。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信沒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正式將農歷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適年間。

7、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其時間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因為古人認為九九歸真,一元肇始,所以九九重陽是個吉祥的日子,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1

一 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先說這個「九」字

在易經中,九是陽數,也是最大的數,稱為「極數」。人們把天之極稱為「九重」天,地之極稱為「九泉」。九在古時人們都認為是神秘的數字,皇帝稱為九五之尊。可見九是至極的數字。農歷九月初九,日和月都是九,出現了雙九,就叫「重九」。同時就又都是陽數,則兩陽合在一起,這一天為重陽日,故稱「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有久久、長久、長壽之意。所以,一直以來把重陽節作為老人的節日。重陽日正好處在秋天的季節,是一年農作物收獲的黃金季節,人們在這一天,用豐收的糧食,做出好吃風食品,獻給老人,一起舉杯,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我國在198 9年將每年的九月初喊逗肆九這一天,定為老人節。也稱「敬老節」。

二 重陽節的由來

源頭要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先秦之前。據《呂氏春秋》記載,當時的人們已經有在九月秋季,農作物豐收時,用豐收的果實,組織祭祀上天、祭拜祖先的活動,以感謝天帝、祖先對天下萬物的恩德。

漢代《西京雜記》記載,從西漢起,有了在重陽節求老人長壽的習俗。據說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長生不老,採集草葯服用的影響。還有一些大型的聚會、宴會,在每年的九月九日,人們歡聚一起,擺上豐碩的果實,佳餚,祭拜上天、祖先,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喝酒吟詩,唱歌跳舞,慶祝豐收之時,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又來一個豐收年。所以,古時重陽喝酒,祝壽的習俗,流暢至今。

還有一種重陽登高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祭祀大火的活動。古人把大火奉為神明,冬季慢慢,寒冷異常指伍,人們認為是火神休眠的緣故。人們就在重陽節舉行迎火神的儀式。至今民間有的地區還有祭灶的風俗。三月三是寒食,和九月九都是春秋節日。漢朝資料記載,這兩個大節,都有登高的習俗,以避災驅邪。至今仍然有在重陽節爬山登高的活動。

三 重陽節在民間傳統習俗

1 踏青與辭青

重陽是秋寒剛至,萬物即將進入「藏」的階段。人們把秋遊作為首選的儀式,所以民間早就有三月三「踏青」,九月九「辭青」的習俗。這個季節正好秋高氣爽,適合到處遊玩。

2 飲菊花酒

九也與「酒」同音,又有古人重陽飲酒的典故,人們認為,喝菊花酒能延壽益壽。李清照的一首《醉花陰》,就展現了重陽節喝菊花酒的習俗。

3 吃羊肉面

因為「羊」與陽同聲,民間講要吃白面。秋季寒冷應該進補,羊肉性溫,最適合秋冬食用。而秋天是羊肥肉美的季節,羊肉是最好的進補大餐。

4 吃花糕

重陽節有敬老登高習俗,而「糕」同高同聲,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聽著就吉祥,買一塊花糕吃,圖個吉利。

5 喝清茶

辭青回家來,吃一碗香噴噴的羊肉面,飲了菊花酒,再吃塊花糕點心,當心消化不良,此時喝杯清茶是最好的選擇,茶能促進人的消化,又是健康的綠色飲料。

在我國的各個省份,還有不同的重陽節的活動,比如江西有「曬秋」活動,河北有互送禮物的「追節」,山東據說有喝蘿卜湯之說,上海有「菊花會」等等。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2

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鄭轎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3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

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願老人長壽的含義在裡面,所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自古以來就有敬老感恩的傳統。

重陽節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秋收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對在世親人的感恩、尊敬,是一個體現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節日,每年重陽節,人們都會給家人或者長輩帶去真切的問候,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重陽節為什麼是給老年人的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從寓意上來說,重陽節就是為老人慶賀的節日。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因此,重陽節一直是屬於民間的老人節,198 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意為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就正式成為了一個敬老的節日。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節的時候有:踏秋、敬老、賞菊、喝菊花酒、吃菊花糕、吃重陽糕、登高、放風箏、曬秋等傳統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自上古時期重陽節還是一個祭祀節日開始,便有了很多在野外進行的探索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眾多的傳統習俗,例如:踏秋、登高、賞菊、放風箏等,都是比較應季的活動,曬秋是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在秋季保存食物的方式之一,在每年重陽前後進行。

重陽節是法定節假日嗎

重陽節不是法定節假日。

重陽節是具有深厚底蘊的傳統節日之一,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數不勝數,例如:二十四節氣、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花朝節、三伏天、三九天等,都是具有悠久歷史,對人們生活有深刻影響的節日,節日眾多,不會全部都安排休假,目前定下來的法定節假日有:元旦節、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不屬於法定節假日的范疇中。

重陽節要敬老踏秋

重陽節是敬老節,有敬老、孝順長輩的習俗,重陽節踏秋則是因為,重陽節的時候,已經進入深秋了,天氣比較涼爽,而且草木凋零,大地上一派蕭瑟的秋季景象,此時去到山上或者野外,會看到獨特的秋景,有舒緩心情、疏鬆筋骨等作用,如果是和父母、長輩一起踏秋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8、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如下: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困信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據現存的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祭祀、登高、飲菊花酒等風俗。重陽節這天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農歷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汪橋輪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擺宴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消含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