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輩都喜歡性格外向的孩子
1、性格外向的孩子就是高情商嗎?哪種類型的孩子「討人厭」?
我們發現,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職場里,雖然個人能力很重要,但是情商高的人往往會更加很受歡迎,和情商高的人在一起共事生活,會令人身心愉悅。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現在的教育不僅僅注重於開發孩子的智商,還講究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以便將來能夠更加適應社會。
朋友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雖然出生時間只差了幾分鍾,但是性格卻截然不同:哥哥南南比較內向靦腆,總是安安靜靜的;弟弟北北相反,性格活潑好動,經常是圍在大家身邊轉個不停。
我因為工作上的事約了朋友出來聊天,兩個孩子也跟著來,在我們聊天的時候,北北總是湊過來問我:“欣欣阿姨你怎麼了,你不開心嗎?你為什麼不開心?”一開始我挺欣慰的,覺得這小孩子還挺貼心,但是隨著聊天的深入,北北在旁邊總是打斷我們“你上司是誰”,“你要辭職嗎?那是不是就沒有錢啦?”“我同桌也經常不開心...”
我剛想提醒他安靜,朋友就說:“北北這孩子情商高,他關心你才會問你”,而哥哥南南在旁邊一直安靜地坐著,我以為他沒注意我們的聊天,沒想到在朋友帶北北去激皮上廁所的時候,他卻拉過我的手,把他一直在玩的小汽車放進我的手心,說:“欣欣阿姨,我喜歡的小汽車送給你”我問他為什麼呀!他說:“這樣你就會開心啦!”,我真的一瞬間就被治癒到了。
性格外向就是高情商嗎?其實情商並不是以性格來判斷的,高情商的孩子,雖然性格之間有差異,但是行為表現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一、“高情商”會有哪些表現
1、愛護幼小,尊敬長輩
高情商的孩子,會比同齡人對幼小更具備同情心,不會因為自己比對方強大而感到不屑,比如,大家都不想跟年齡比自己小的孩子玩的時候,高情商的孩子反而會經常邀請幼小的孩子加入游戲,並在游戲過程中扮演照顧的角色;另外,他們還尊敬長輩,不會隨便打斷大人的交談,見人會主動問好,會耐心等待行動比較緩慢的爺爺奶奶,而不是一直喊“快點,快點”。
2、情緒穩定,不亂生氣
情緒穩定也是衡量孩子高情商的標准之一。我們都知道,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毫無道理可言的,情緒起伏過大時,還會不分場合,給家長帶來很多麻煩,讓家長為難。高情商的孩子,雖然也會有情緒,但比較穩定,家長可以和他們好好對話,並得到他們的理解,比如,孩子可能會因為家長接放學的遲到而感到委屈,但是卻不會對父母亂發脾氣。
3、善於聆聽,行為得體
高情商的孩子可能不一定能舌燦蓮花能說會道,但一定是懂得聆聽並行為得體的。有時候,對於心情沮喪、情緒失落的人來說,他們不需要語言的安慰,他們更需要有一個人來聽自己講話,並待在自己身邊。一個懂得耐心聆聽別人煩惱的孩子,將來也一定會是個溫柔體貼的人。
高情商體現在生活中的小事里,孩子通過這些細節來讓人感受到他的貼心和懂事和與之相處的舒服狀態,以上提到的這些行為表現,才能正確說明孩子情商高,而不是通過表面的性格特點來判斷,希望家長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不要對“高情商”產衡鉛慶生誤解。
二、家長對“高情商”的誤解
1、覺得孩子性格外向就是高情商
家長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錯誤認知: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社交能力不強,所以也不是高情商的代表,而活潑外向的孩子因為能說會道,表現聰明,所以情商更高;這都是不對的,有的孩子性格外向,卻因為過於聒噪頻繁打擾到別人,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卻心思細膩,能給你恰到好處的安慰。
2、覺得孩子表現欲強就是高情商
孩子有表現欲是好事,說明孩子自信,敢於表現自己,但是如果表現欲不分場合、不知進退,就很容易讓人厭煩。比如大人在談事情,明明交代了不要來打擾,卻還頻頻打斷詢問;安靜的休息時間大家都保持秩序,表現欲強的孩子卻還不停地講笑話引人發笑等等。
3、孩子耍小聰明卻覺得是高情商
有的孩子,腦瓜子比較機靈,很會哄人,用長輩的話來說就是“嘴巴很甜”,表現在會通過在語言上承諾好處去慫恿其他小朋友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喜歡對大人說謊,明明是自己想買玩具卻跟家長說要買學習資料等,有的家長對於這樣的行為還覺得孩子機靈,情商高,卻不知道如果不好好引導,孩子就很容易從“小聰明”,變成投機取巧、謊話連篇的人。
孩子的情商是可以培養的,不是天生的,家長們不要對情商產生誤解,也不要對孩子過早下定義,因為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都有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三、如何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1、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咐握
換位思考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理解和控制情緒。孩子經常會因為情緒而失控,開心了會大叫,興奮了會胡鬧,難過了會大哭,委屈了會鬧脾氣等等,如果得不到情緒引導,孩子很容易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能讓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體會別人的感受,這樣他們會更加理解別人,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2、教孩子學會關心別人
3、讓孩子感受到聆聽的力量
可能孩子不知道什麼是“聆聽”,但是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了解聆聽的具體表現,比如家長可以經常對孩子說:“媽媽現在不開心,你可以聽我說一說嗎?”然後說完後表示心情好多了,讓孩子覺得自己幫上了忙;還可以通過第三方去引導孩子學會聆聽,比如聽到孩子說哪個小朋友不開心了,可以問他:“那你有認真聽他說為什麼不開心嗎?”通過這樣的辦法來讓孩子知道聆聽是有用的。
高情商可以是後天有意識地培養,有些孩子懂事貼心是家長教得好,也可以是家庭氛圍熏陶得好,有些家庭的孩子父母沒有專門去教,他們的情商也很高,可以判斷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情商也是很高的。所以無論是哪一方面,家長們都有必要做好引導的角色,這樣孩子才能為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
所以,總的來說,一個孩子是不是高情商,不能單從性格外向或內向來判斷,有句話叫“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如果一開始由於家長亂下結論,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教育引導,孩子不僅不會成才,還可能會因此走向歧途。所以家長們要對這方面多了解,讓孩子擁有健康積極的教育。
2、為什麼小時候長輩都喜歡安靜的,內向的小孩,大了之後,長輩都喜歡外向的晚輩了?
每一個老人家都會喜歡小孩子的,所以外向一些的小孩子,而且特別聰明的,有更加多的老人家喜歡。
3、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究竟誰將來更有出息?跟大家想的不一樣
有個孩子說,每次期末成績,老師給出的評語就是:「你是一個內向文靜的孩子,成績很優秀,繼續加油。」每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孩子的心裡就會被刺痛。很長一段時間里, 他都在努力調整性格 , 希望自己能變得外向一點 。也許那樣,老師就會更喜歡他了。可是,當他強迫自己去改變性格後,孩子發覺,自己精疲力盡,非常痛苦。
這位內向的孩子,不喜歡跟同學們湊熱鬧,不樂意跟大家一起玩。也 不愛爭著在人群里奪目 ,那樣太耀眼了。 他只樂意安靜讀書 ,織會毛衣,做會手工,或是畫一幅畫。這樣會讓他感覺很舒服,很有安全感。
一直以來,這位內向的小孩也不知道,他錯在哪裡?但常逼著自己改變性格,讓他感覺非常痛苦。
這個孩子的獨白,說出了很多內向的小孩,心底里的感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都聽過這句話?
「有空多帶孩子出去走走亮陵吵,讓孩子見見世面,爭取讓孩子變得開朗點。」生活里,一些長輩也有著思維定式,一旦發現誰家的小孩子性格內向,就會在聊天時,勸說孩子的父母,要幫孩子「改變性格」。
長輩們說話的初衷本沒錯,都是為了孩子好。但錯的是,這些長輩的想法,實在是有點太狹隘了!孩子的性格太內向了,也算是缺點嗎?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缺點
一個內向的小孩子,喜歡獨處,上課懂的問題,孩子也不愛舉手回答。下課看著同伴嘻哈玩樂,孩子在笑,但不是很愛參與。可內向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裡,依然感覺知足和快樂,充滿幸福感,只是外界看他的眼神不一樣罷了。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把 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 。內向型的孩子對外部世界持有收斂態度,自我具有抵觸外在訴求,保守自身,避免與任何客體直接接觸消耗能量的傾向。孩子會為自身營造安全感, 建立堅不可摧的內部世界 。
可見,小孩子喜歡「獨處」,只是性格內向,並不是沒能力與人社交,更未必是過得不幸福。長輩們一味地把「外向的孩子有出息」,當成鐵板釘釘的事情, 逼著內向的小孩變外向 ,這只會讓孩子不舒服。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被逼迫變外向,就會陷入糾結中,損毀能量,降低幸福感。而 「宅在家」一個人玩,一個人獨處,卻會讓孩子感覺愉快 ,精神滿足,心裡舒服,獲取能量。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宅在家很內向的小孩,未必就一定沒出息。孩子的性格跟未來的成就,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系。
「宅在家」和「出門玩」的孩子,長大誰更有出息呢?
愛出去玩的孩子,見識廣,人緣好,朋友多,孩子性格開朗,遇到的汪叢機會多,也許會多個朋友多條路,有個不錯的發展。但是, 宅在家裡的小孩子,未必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
比如,首富 比爾蓋茨 ,從小就是一個很宅,特別愛宅在房間里研究的人。再比如歌唱家 劉歡 ,他也很喜歡安靜的一個人宅著。哪怕是看起來性格外向的 郭德綱 ,也很享受一個人在庭院里,栽花賞花,不太樂意社交。
所以,可以看出「 宅在家」和「出去玩」的孩子,各有各的優勢 。宅在家裡的孩子,可能反而有著更強的思考力,有著更高的思辨力,做事謹慎認真,會更多地考慮別人的感受,結交到真心朋友。
這類孩子樂意鑽研喜歡的事物,例如寫作、繪畫、唱歌等,也許會在文學創作和藝術特長方面,有著外向孩子沒有的大發展。
因此說,性格沒有好壞之分,跟孩子未來的成績高低,也不直接劃等號。爸媽若是發覺,自家孩子就是喜歡「宅在家」,不愛說話,不樂意跟人交際。那麼,爸媽也別強逼著孩子做改變,不然,孩子容易陷入自卑和糾結中,過得不愉快。
但如果爸媽發現, 孩子「宅在家」,性格內向得過頭了 ,爸媽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主動帶孩子出去旅行,讓孩子享受大自然的風景,感受平日生活之外的人文生活,提醒孩子「世界很大」,該出去放鬆心情長見識,也要出去釋放天性。次數多了,孩子自然就會享受出去玩了,並能夠在過程中學到東西,慢慢地就會變得不那麼宅。
其實,小孩子性格內向,並敬侍沒有太大的不好,您認為對不對?
4、為什麼長輩喜歡調皮的還有不喜歡老實的孩子
原因是你太老實了,不喜歡交流,不願意跟人交流,長輩們認為你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
試想一下,長輩會因為你沒有任何出息而喜歡你嗎?答案是否定的。
大部分老實的人長大之後都是很平淡的一個人,然而那些特別調皮的孩子長大後通常不會混得太差。
這個社會更是如此,你在職場中太老實了,就算你工作能力很強,升職加薪的機會也很難輪到你。
我堂弟現在已經上高中了,學習成績在全校也是名列前茅。然而他有一個特點,很喜歡看書,不喜歡跟別人交流。在爺爺奶奶眼中,我堂弟是一個讀書讀傻了的李腔襪人。
相反我堂妹學習成績特別差,經常在學校惹事被叫家長,而且還在讀初中就已經開始哪激談戀愛了。
在老師眼中,我堂妹就是所謂的壞學生,但是在我爺爺奶奶眼中那可是寶貝,有什麼東西先想到的絕對是我堂妹。
因為我堂妹嘴巴很甜,面對村裡人都喜歡打招呼,然而村裡人都比較喜歡八卦。都喜歡用別人家的小孩對比,然而我堂弟堂妹圓爛就成了鮮明的對比。
因為村裡人都是文盲,所以對學習成績這一塊並不是很重視。
認為讀書出來之後還不是要回到農村當農民,思想比較落後。但是我爺爺奶奶比較好,沒有重男輕女。
所以,堂妹得到了長輩們的喜歡,堂弟卻被忽略了。
寫在最後:我認為長輩們不應該過早地下結論,誰說不喜歡交流的孩子就一定沒有出息,調皮的孩子也不一定有出息。這跟後期的學習,和經歷都有很大的關系,對此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5、為什麼步入老年的人都喜歡開朗的性格?
因為老年人經歷的多了,什麼事情都想開了懂得多了,感覺珍惜的也就多了,所以就開朗了
6、子女多的家庭中,父母為什麼會偏心?
1、性格外向的子女更討人喜歡。
父母養育孩子辛苦,不可能顧及每一個孩子的感受。俗話說嘴甜的毀坦孩子有糖吃,這一點不假,哪個父母不喜歡嘴甜的孩子呢?就像《都挺好》中的明成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明玉就因為喜歡和爸媽頂嘴,性格很倔,不怎麼會溝通交流不討父母歡心。
如果兩個孩子,有一個嘴特甜,父母回家就是甜甜的一聲爸爸媽媽,喜歡和父母聊天,對父母噓寒問暖。一個比較內向,不喜歡說話,也不怎麼和父母交流。父母自然是喜歡嘴甜的孩子,有什麼好事,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妹妹。
2、父母能力有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上最好的學校,用最好的東西,將來能出人頭地。但養育孩子也得看家庭的具體情況,如果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就會芹差有所取捨,進行權衡考慮。所以就會出現偏心的情況。
3、父母對比較弱的孩子會多幫助一點。
有的多子女家庭,孩子們都會說,父母總會偏心於誰,父母纖首桐給誰出力最多或給誰錢最多。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的本意是誰需要幫助就多支助一點。明顯哪個孩子經濟上弱一點,父母肯定要上心一點。為人父母的總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出現,默默地奉獻自己,做為子女也一定要理解父母。
7、為什麼有些家長喜歡總強迫內向的孩子做外向的事?
因為在一般人看來,外向型的人好像更受歡迎,所以家長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外向型人。平時見得最多的情況就是家長和孩子在路上遇見熟人了,內伏拆首向的孩子可能比較靦腆不會打招呼,可是家長卻一個勁地要求孩子打招呼。這時候,家長越說孩子越拒絕,而且以後可能都不會跟任何人打招呼了。
其實內向和外向兩種性格是平等的,沒有好壞之分,性格也是天生的不容易改變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家長也沒御指必要逼著內向孩子去做一個外向型的人,各有各的優缺數點,只是人們更容易看到外向型的優點,待人熱情有禮貌呀,處事圓滑受歡迎呀等等。內向型的人雖然沒有這些表面東西,但是能沉得住氣,意志堅決,是可以成大事的。家長不要為了一些面子上的虛榮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了。
8、為什麼父母都是比較愛聰明的孩子,聰明,懂事,膽大,性格開朗,父母就喜歡這種。如果是老實。膽小
這個是正常的,太老實了,很多父母看不出你有哪些優點,自然他們不正歷會去說,也就不太會關悄盯注。父母都比較喜歡在某些方面比較突出的人,比如:學習成績好的,樂觀開朗的,活潑可愛的。因為這啟清和些東西很能吸引到父母的關注。
9、外向的孩子大家都喜歡,但都有什麼壞處?
有的家長看櫻知到別人家的娃外向活潑,和別人說話落落大方,很是羨慕。再看自己家娃總是害羞,不敢在人前說話,自己的權益不會捍衛,一副慫樣,真是怒其不爭。但其實,孩子天生的性格氣質,是硬幣的兩面,有優點,必然有相應的缺點。
那外向的孩子有什麼壞處呢?
人際關系疲勞外向性格的人喜歡說話,因此能和別人很快的建立一段關系,但是關系建立了之後還需要維護,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在人際關系之中,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自己需要表現出來的一面也應該不同,外向的人需要別人的認可,有些過的人還會出現阿諛奉承、得意忘形的局面,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人覺得不誠懇,反而得不償失,心裡有時候也會感到有些疲勞。
人們一向認為外向的人頭腦更聰明,外貌更出眾,為人更加風趣,也更受同伴歡迎。但外向的人卻在同伴相處時容易太過強勢,我行我素。研究者們又做了一個關於群體文化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幾個七歲的孩子被帶到同一間屋子,裡面有一套樂高玩具,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擺弄玩具,設計情節。安娜斯塔西婭在游戲中有很多想法,會強制別人按她的想法行事。這會使她在人際交往中忽視他人傳遞的信息,覺察不到別人的需求。自信和果斷是安娜斯塔西婭的優勢,但她還需要學會理解他人,懂得讓步。
喜歡說話是外向的人的一大特點,說話表達自己,有什麼就說什麼,對外界的卜皮事物很關心,但是內心缺乏細膩的情感,內心世界不夠豐富的話,給人的感覺是有些膚淺,可能會受到別人的輕視,得不到別人真正的信賴,外向的人也脊弊消應該有一些豐富內心的興趣,拓寬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
總之,外向也不一定是好事。
10、我姐就是情商高性格外向那種,跟同學很玩的來,但是家裡老人卻喜歡我這種性格內向,直來直去,又不會
老人是你的親人,不管是他的什麼孩子,他都應該會喜歡滾答老的,那外人不接受你這種性格,有時候覺得你木訥,可能還要欺負你一點,所以這個家裡家外沒有什麼稀罕的大升,受欺負了就要避免這種情況,適當的反擊一下,讓別人覺得你也不是好欺負的,但是平時還是要拉攏舉搜一些人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