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長輩送禮 » 為什麼過洋人的父親節

為什麼過洋人的父親節

發布時間: 2023-01-29 23:44:16

1、父親節是哪天,有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父親節是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

父親節(Father's Day),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

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中國大陸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但內地民眾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

中國台灣父親節是每年的8月8日。中國台灣的父親節訂於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象一個 「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定於八月八日。

(1)為什麼過洋人的父親節擴展資料:

各國父親節習俗

1、美國

在父親節這一天,凡是父親已故的美國人都會佩戴一朵白玫瑰,而父親在世的美國人則佩戴紅玫瑰。在賓夕法尼亞,人們也會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而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佩戴白丁香。 在美國,父親節當天早餐一般是由子女們來做,父母可以繼續睡覺,不必早起。

由子女們做好早餐拿到床前給父母親食用。此外,在美國兒女也會給父親寄賀卡,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2、日本

日本給父親念感恩信、搓背。在日本父親節時,女兒一般會念感謝信給父親。她們會和父親團聚,給父親送上禮物和祝福。在日本,不管是已經出嫁的還是待字閨中的女兒,一般要給父親寫一封摯愛和祝福的信,將這封信捧到父親面前,大聲念給父親聽,感謝父親的生身和養育之恩。

日本的洗浴文化歷史久遠,泡澡對日本人來說是一種享受。因此父親節這一天,女兒們要親手給泡澡的父親搓搓背,也是給父親最大的溫暖一種方式。

3、德國

德國父親喝啤酒慶祝。在德國的父親節這一天,嗜酒的德國父親們可以想喝多醉就喝多醉,而且回家之後媳婦不許管。一些小鎮上的男人一早推著載滿大木桶裝的啤酒小車出門,碰上誰就和誰喝,直至醉倒在街上。

2、為什麼日歷上的父親節是美國人的節日?

因為是美國人提議的。

還是在一百多年前的1910年,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寫信向市政府和州政府倡議設立父親節,多德夫人幼年喪母,哥哥和弟弟加上她一共六個孩子,都要靠父親威廉•斯馬特照料。

在多德夫人的印象中,他的父親白天辛苦勞作掙錢養家,晚上回來還要料理家務並照料每個孩子的生活,含辛茹苦把孩子們都拉扯大了。

但是還沒有等受到孩子們的孝敬,斯馬特先生就因多年的過度勞累而於1909年辭世,多德夫人對此深感遺憾,她體會到父親為他和哥哥弟弟們的成長付出的愛和艱辛,於是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倡議設立父親節。

華盛頓州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並把把節期改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於是在1910年6月19日,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慶祝活動,之後美國其他地方乃至世界各地相繼效仿,「父親節」也開始漸漸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節日。

不過美國父親節直到1966年才由約翰遜總統簽署公告確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才簽署正式文件,成為美國官方認可並支持的永久性的紀念日。

我國的第一個父親節設置於1945年,這一年的8月6日,上海《申報》刊文《八八父親節緣起》。

其中提議中國也應該發起創立自己的父親節,還說因漢字的「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讀音也與「爸爸」相同,所以號召上海市民,不過當時的上海還在日本人的管制之下,所以這一活動沒有造成大的影響。

第二年又有不少人向南京政府提議設立父親節活動,後獲得批准,中國人的第一個父親節也就這么設立了,所以,實際上我們中國人的父親節設置於1946年,比美國人還早了20來年呢!

3、為什麼要過父親節,這不是外國人的節日?

父親節來歷 (每年六月第三個星期日,又稱「男人節」): 人們在慶祝母親節的同時,並沒有忘記父親的功績。1909年就開始有入建議確定父親節。據說第一個提出這種建議的是華盛頓的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親早亡,其父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們全部培養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親養育之恩,准備為他舉行慶祝活動,同時,想到所有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於是給當地一家教士協會寫信,建議把6 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該協會將建議提交會員討論,獲得了通過。1910年6 月,人們便在此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親在世的人則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但是開始時父親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徵,有的地方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作為父親節的象徵。 直到1934年6月,美國國會才統一規定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 後來,全世界有二十多個國家通過教堂儀式、送卡和禮物來紀念父親節。每年全美國要在五千六百萬令人尊敬的父親們身上花去十多億美元禮品費,但在禮品的種類上除了領帶和雪茄煙外其它東西很少。很多人認為給父親買禮物最難。其實有很多有趣的、合適的禮物是會令父親們開心的。

4、中國人為什麼要過外國的節日?中國有母親節和父親節嗎?

聲張| 為什麼說中國人不需要過母親節? 

2019-05-11 16:19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也就是本周末,我們又迎來了母親節。母親節,是一個讓廣大母親和孩子都沒什麼感覺,但是商家卻歡天喜地,搖旗吶喊的日子。你根本不用擔心你會忘了這個節日,你放心,那些做生意的,會用盡各種打折促銷手段來提醒你。你看這兩天,連商場里賣菜刀的,都做起了母親節的廣告。

嚴格來說,5月第二個星期天,這只是美國人的母親節,跟咱們沒啥關系。這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有自己的母親節,時間也都不一樣,比如印度4月5號,泰國8月12號,法國5月最後一個星期天。所以,你想過母親節,多得很,不用死盯著5月第二個星期。這又不是五一勞動節,屬於國際性的節日。

有人說:那為什麼咱們中國5000年燦爛文明,就沒有一個我們自己的母親節呢?當然,如果我們要設立一個母親節,也很容易,比如說:中國人共同的母親——女媧。我們就選女媧的生日,相傳是農歷三月十八日。選這一天當成中國人的母親節,也是可以的。但是為什麼這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設立呢?

因為沒這個必要。中國人其實並不需要過母親節。在全世界來說,中國的孝道文化都是最濃厚的。我們講,百善孝為先,在古代,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都是從孝開始,孝是做人的根本,甚至它有一票否決權,比如當官,你孝都做不好,你就不可能獲得提拔重用。古書上說:堯把帝位傳給舜,就是因為舜不僅有才幹,而且是個大孝子。後來,漢朝時期甚至提倡「以孝治天下」,選拔官員,「孝」是最重要的標准。

正是因為我們有孝道文化的傳統,所以,並不需要一個特殊的時間來提醒你,今天要去敬孝,今天要給母親買禮物,今天要陪母親吃飯。有些家庭,有些子女,可能天天都在陪母親吃飯,隔三差五都要給母親買東西,還需要這個節日嗎?

中國人生活方式跟歐美不一樣。你看電影裡面,美國人結婚了,然後抱著娃去老母親家裡,老母親會感到異常驚喜:啊,你結婚了?哎喲,你妻子好漂亮。啊,這是你們的孩子?我看看,哎呀,太乖了。

我給你說,這種事情,在中國是不可能發生的。你說你結婚了,你父母還不知道?你怕是這輩子不要再進家門了,這根本不符合中國的劇情的。你生娃了,怎麼可能還不給母親打電話,趕緊過來照顧月子啊,是不是?

你看,美國人與父母親疏關系,與咱們中國人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特別需要一個母親節,來表達對母親的愛,過了母親節,平時364天,可能面都見不上,最多聖誕節再吃個飯,然後再見面,又是一年。所以,這個節日對他們就很重要。咱們不是那麼回事,我們這里,母親節第二天一大早,你媽可能就要喊你起床,吃早飯。你說這節日,有多大意思?

轉自搜狐網

5、問:中國人該不該過洋人的節日?

該過。因為我們的文化有包容性和開放性。
首先我們怎麼定義「洋節」。
如果「洋節」是指「非中國傳統的節日」,那元旦也是「洋節」。因為它是西元紀年中的新年,不是我們傳統歷法的新年。
嚴格地說,父親節、母親節,甚至五一國際勞動節,都是從國外傳入的。難道這些也都別過了嗎?
其次,「節日」作為一種「文化」,它本身是談不上「好」或「不好」的。並不是說,只要是傳統文化,都是好的,只要不是傳統文化,都是不好的。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很難有哪個國家把外來文化完全排除在外。
從「物質文化」的層面說,電燈、電視、電腦,汽車、飛機、輪船,都是外國的發明,難道我們每天使用時都會問一問該不該用?!
從「精神文化」的層面說,阿拉伯數字、英文字母、公元紀年、星期制,也都是外國的發明,而缺少了它們我們將會怎樣?!
這些東西用起來挺方便,如果因為它們是外來的,所以就不用了,可就因噎廢食了。
文化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基督教教義中引人向善的精神,同中國的道德體系有一致性,也是對中國傳統道德的補充與完善。吸收其精華,對現時中國社會文化建設將大有裨益。洋節,給中國帶來了人類的另一種文明,它的浪漫詩意和溫馨人情,給世人增添了更多的喜氣。特別是父親節、母親節和感恩節,與我國本土傳統文化精神和民族道德情感不僅毫無沖突,反而特別吻合。我們為什麼要排斥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文化是開放和包容的。正因為其開放性,才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一個真正自信的文明,不會盲目的排斥外來文化而是懂得尊重每個人的合法自由。
最後,「應該過」或「應該不過」都是不成立的。過不過是每個人的自由。而互不幹涉自由是我們對彼此最後的尊重。
ps:聖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是美國最隆重的節日。
平安夜,即聖誕前夕(Christmas Eve)年12月24日是平安夜(Silent Night),在大部分基督教國家是聖誕節節日之一。

6、為什麼中國人就要過洋人的節日?郁悶啊如題 謝謝了

1、大部分中國的傳統節日缺少相應的象徵物(人)的支持和對個體感情需求的滿足,大部分傳統節日沒有那種讓人印象深刻的感覺。節日也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最初的節日可能是慶祝豐收或者在節氣交替的時候產生了集體參與活動的一種儀式,而現在已經沒有慶祝豐收的必要,隨著空調、暖氣、貂皮大衣等工具和物資的出現,節氣的變化也不再受人重視,現代人過節日往往是滿足情感訴求,像中秋的人月兩團圓和大年三十年夜飯因為能夠滿足人們對家的情感訴求而一直長盛不衰,而其他的節日相對在這方面就比較弱一點。 2、現在使用的歷法是公歷,不使用農歷,傳統節日往往與農歷聯系在一起,而現代人漸漸已經沒有農歷的概念,對與農歷相對應的節日的概念也就越來越淡了。可能也是城市的月亮越來越模糊吧,我們已經沒有根據天上的月亮和星象來了解時間的習慣和心情,也不會了解那些對於男耕女織的年代無比重要的節氣,傳統的節日也越來越模糊。 3、商家的炒作,這點對於外國節日進入中國生活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外國節日的進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受到現代教育而不是傳統教育的人們的感情需求,象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等等。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孝順父母是天大的事情,根本就無需再來個什麼什麼節來表示,但是現代人確實有很多情況下沒法做到,這個時候在中國傳統節日里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來表達這種感情,外國的節日就乘虛而入了。

7、為什麼第一個母親節和父親節都產生於美國?

父親節是在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2015年的父親節是在6月21日。母親節是在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2015年母親節是在5月10日。
父親節:是向父親表達敬意的節日;母親節:是向母親表達敬意的節日。
世界上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於美國。由美國華盛頓州的約翰•布魯斯•多得夫人倡導,為紀念獨自辛苦撫養六個孩子長大的父親。多得夫人的父親1909年辭世,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慶祝活動。在差不多的時間里,美國各地其它城鎮的人們也開始慶祝「父親節」。
1876年,美國還在悼念南北戰爭的死者時,安娜·查維斯夫人(Anna Jarvis)在禮拜堂講授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講到戰役中捐軀的英雄故事後,她進行祈禱時說:「但願在某處、某時,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紀念和贊揚美國與全世界的母親」。當查維斯夫人在72歲逝世時,41歲的女兒安娜,立志創立一個母親節,來實現母親的夙願。經過安娜的不懈努力, 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衛理教堂應安娜之邀為母親們舉行一個禮拜儀式。隔年,此儀式在費城舉行,反應熱烈,終於獲得維州州長支持,並於1910年宣布在該州設立母親節。隨後,美國多個州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先後對母親節給予認可,並舉行慶祝儀式。 到了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提請國會通過決議案,將母親節定為全美國的節日,並促請人們「公開表示我們對母親的敬愛」。世界各國相繼仿效,最終成為「國際母親節」。安娜原建議以她母親的逝世日5月10日作為母親節;但是,為了方便人們共敘天倫,便選定在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向全世界偉大的母親、父親致敬!

8、為什麼我國要跟美國過父親節?

最正統的中國父親節是每年的農歷八月初八。其理由有三:
一,八八的諧音是 "ba ba" ,同爸爸。
二,八月初八中的「八八」兩個字,恰好組成中國漢字的「父」字。
三,八八吉祥、仁慈、寬容、正義等等的象徵。之所以用農歷,因為「民以食為天,農為國之本」,並且書寫農歷的日期不用阿拉伯數字。
僅居於以上幾點,就足以說明把這個日期定為父親節的義不容辭。咱們是中國人,希望不要太崇洋媚外,歡欣鼓舞地把其他國家的節日變成我們的節日,特別是這個父親節,八月八日是咱們中國人地地道道的父親節,她包容了我國的漢語文化傳承和其他諸多原因。
希望廣大中國同胞們來宣傳,不要讓那些亂七八糟的洋人的節日侵犯了中華人民的信仰!!!!!

至於買什麼嘛,我還是建議你給他們買點營養類的東西,或是他喜歡吃的用的東西,健康快樂最重要!因為把他們的身體調理好了你才會有更多的時間來盡孝。要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常成為很多人的遺憾,成為他們一輩子的痛…………

其實說句老實話,你要是真有心的話天天都是父親節,你又何別執著呢??也就是說,無論你送的是什麼,最關鍵的是要把你發自內心的關懷,體貼誠摯的孝心送給父親!!

9、我們是中國人為什麼總喜歡洋人那套,過什麼洋節?

在我看來,中國人喜歡過洋節並非崇洋媚外,而且這種說法也比較片面,只不過是中國的年輕人比較喜歡過洋節罷了。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時間緊張而已,凡是法定的中國傳統節日按照慣例都是要和家人一起過的,什麼春節、中秋、端午等等,且都以吃為主題,再加上雙休日又都留給了愛人和雙方父母,於是就缺了朋友小聚、把酒言歡的固定時間。雖說現今的中國社會略顯人情淡薄,但中國人的朋友觀仍重於西方國家,在生活節奏如此快的現在,朋友的相聚需要有固定的時間,這就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年輕人喜歡過洋節的習慣。當然有人會問,外國人為什麼不喜歡過洋節呢?呵呵,西方國家的孩子,在18歲的時候就脫離父母了,時間當然充裕了。 非是說要少給家裡人留時間,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抵制這種過洋節的習慣 追問: 既然是論文,你就是要我修改,也得給我1000字類吧.... 回答: 呵呵 我試試吧 補充: 《中國人過洋節》議論文
過完正月十五,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才算真正的過完了。春節的遠去,不禁讓人想到在以往的一年中,我們過了許多節日。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等。
建國後的新節日:婦女節、勞動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元旦等。
國外引進的節日:情人節、愚人節、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聖誕節等。
節日是五花八門、紛紜眾多,但無論是傳統的、新的還是外來的節日,這些節日都是給忙碌的人們帶來了歡樂與放鬆。節日是人們對美好事物和願望的一種寄託,過節是讓每個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放鬆下來,快樂起來,尤其在如今緊張生活的經濟社會中,人們更需要節日的放鬆,節日更刺激了經濟,所以如今節日越來越多,中國人過洋節早已經不新鮮了,但是我們應該怎樣過好洋節呢?

10、父親節是幾月幾日幾號?

中國法定父親節是8月8日,6月17日是西方所謂的「父親節」。

實際上6月17日,這個「父親節」其實是美國父親節,跟聖誕節一樣是洋人的節日。

1972年美國總統才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國的父親節,至今不過40多年時間,就成為許多沒頭腦的中國人稀里糊塗跟風要過的洋節之一了,還振振有詞「要有儀式感」、這是「節日存在的偉大意義」雲雲。

要知道,中國早在1945年就正式設立全世界最早的父親節,在今天卻被很多國人遺忘了。

美國父親節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倡導的,目的是紀念自己勞累而死的父親威廉斯馬特。1966年美國簽署總統公告,宣布當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美國的父親節,

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才正式簽署文件,將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的父親節,並成為美國永久的紀念日。        

相較於美國父親節的設立,中國的父親節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正式設立時間也比美國更早。

中國父親節是每年公歷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諧音「爸爸節」,在1945年就由國家正式宣布設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設立父親節的國家。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