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過年可以請長輩嗎
1、晚輩辦喜事有必要請雙方長輩嗎?
晚輩兒辦喜事兒是一定要請雙方家長長輩的,因為有長輩的祝福,這個婚姻才算是幸福的。
2、中國傳統習俗小輩做壽可以請長輩嗎?
小孩子過滿月或者過周歲可以請長輩來,家裡添丁是喜事,請客吃飯是分享喜悅的意思。其他年齡的小輩做壽只是自家人聚聚或者同學朋友慶祝一下,沒有請長輩的傳統習俗。
3、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
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戶戶都准備了最豐盛的飯菜來款待親戚,合家歡樂,其樂融融,享受親人團聚的幸福。過去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的說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著年味正濃時,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
春節走親戚時帶禮物也是必須的,從古至今,各個時期的禮物也有所不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般是帶饅頭、包子、糕點、肉類、雞蛋、燒酒等;八十年代末,是桃酥、罐頭、白糖、柿餅、燒餅、蜂蜜等;九十年代,除了酒以外,魚肉、奶粉等也開始盛行;二十一世紀,多是水果、奶、茶,還有年輕人喜歡送鮮花、書籍、音樂唱片等。
1、入座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其次長者依次入座。一般以正對門口為上座,入座順序根據對方身份地位來安排。
2、吃飯禮儀:先請餐桌上的客人及長者先動筷,且注意吃飯/喝湯時,避免發出很大的聲音;喝湯用湯匙一勺一勺送進嘴裡,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注意先放涼了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
3、夾菜禮儀: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記得用公筷;餐桌較大的話,也可以把距離他們較遠的菜送到他們面前;每當上來一個新菜,記得請同桌的領導、客人、長輩先動筷,或者輪流請他們動筷,以示尊重。注意吃飯間隙適時和座位上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只埋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4、餐後禮儀: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准備好的紙上。如果要剔牙,注意用手或餐巾紙遮擋一下,最好離席後再剔牙。
我們中華民族作為文明之國,禮儀之邦,以上禮儀僅是部分禮儀,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有禮的文明人。
4、過年時小輩去長輩家拜年 長輩有必要發出邀請嗎?
過年小輩就應該給長輩拜年,長輩不用發邀請啊,這是晚輩應該做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