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618是父親節
1、父親節為啥叫618?
父親節為啥叫618
1、周日就是父親節,又恰逢618,我就一直在考慮給爸爸送啥禮物。他勤儉節約慣了手機估計不願意換。送衣服和鞋子?又太過普通,翻來覆去想了半天,我決定捋一捋腦海里關於爸爸的記憶,看看爸爸會喜歡什麼,送什麼會讓他開心。
2、小時候,我是沒有零花錢的,每次看到別的小朋友買東西,我都會投去羨慕的目光,我也想買,我也想買,後來,我發現家裡有一個零錢罐,裡面經常會有一些毛票,於是就萌生了「是不是可以拿這些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想法,但我又不敢和爸媽說,畢竟他們本身就不同意給零花錢,我只能偷偷地去取一些(簡稱「偷」)。
3、剛開始,一切還很順利。但是有一次買東西的時候,我一回頭,就發現爸爸站在那裡,那真是一個令我想起來就發毛的場景。毫無疑問,回到家之後,我就開始交代買東西的錢從哪裡來,剛開始我還嘴硬,撒謊說是撿來的。
4、爸爸看我不招,就罰我跪著,繼續問我錢從哪裡來,最後,我只能老老實實說是從家裡拿的,這之後自然免不了一頓「竹筍炒肉」。
5、那是我印象里唯一一次被罰跪,同時也是被打得最慘的一次。考試考不好,家長會被批評,我都沒有被打得那麼慘過。但自那之後,這種小偷小摸的行為就和我無緣了。
6、我成年之後,爸爸也基本不打我,按他的說法,我都成年了,很多事情應該有自己的主意,他自然就不打了。雖然爸爸現在不打我了,但我也不會去干出格的事情,所以想想,那頓打挨的還是蠻值得的,如果能回到過去,或許在看到小時候的自己挨打的時候,我還會在旁邊吶喊助威吧。
7、讀大學的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爸媽就靠幫別人加工紅木傢具改善生活。這其實是個手藝加體力活,因為傢具普遍不小,加上紅木密度賊大,加工過程中難免扛上扛下,還需要對其中的小裂縫進行修補,找裂縫本身就考驗眼力,想修補得不顯突兀,更需要細心和耐心。
8、我那會放假了會去幫忙,但按照爸媽的說法,我純粹是去體驗生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回想當時,主要原因應該是當時的我覺得那裡灰塵大,而且三伏天熱的時候還要帶口罩穿工作服,實在太難受了,加之打磨過程中,打磨機的高速震動會讓我感覺手不屬於自己。
9、之後手臂還會各種酸痛,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總是逃避不想去,而爸媽也不強求,現在想來,他們其實也不捨得我受那份苦和累吧,總希望自己多做些,讓我們後輩少做些。
10、說到苦和累,我在工作之後才明白,其實所謂的苦、累,在哪個地方都存在,只不過表現形式各有不同罷了,而在那時,是父母替我承受著。
2、為什麼6月21日是父親節?
原因
1、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是由美國的布魯斯多德夫人 倡導的,1909年斯馬特先生辭世之年,當多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想念父親。
2、多德夫人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斯波坎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州政府採納這一建議的同時,把節期改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21日)。
3、1966年約翰遜總統簽署總統公告,宣布當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美國的父親節,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國的父親節。
(2)為什麼618是父親節擴展資料
父親節的意義:
1、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是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仁愛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很有影響的父親形象。父親節用以彰顯父親的偉大和,激勵一代代父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
2、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載體。文化記憶很大一部分是節日的記憶。多年後,許多往事都淡忘了,但過節的情景卻歷歷在目。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對子女有一種出於本能的無私的慈愛。設立父親節,就是為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體認的節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父親節
3、父親節為什麼是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的由來是什麼
父親節為什麼是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的由來是什麼
第一個說法: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麼不能有個父親節呢?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撫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籲建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採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
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後,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採納了多德夫人伯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後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籲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於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個說法: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後華盛頓州的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來向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
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准。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並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製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製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Father's Day),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中國大陸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但內地民眾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中國台灣父親節是8月8日。
世界其他各國父親節時間
2月23日:俄羅斯
3月19日: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聖約瑟日)
5月8日:韓國(雙親節)
5月21日:德國
6月5日:丹麥
6月第一個星期日:立陶宛
6月第二個星期日:奧地利、比利時
6月第三個星期日:阿根廷、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厄瓜多、法國、印度、愛爾蘭、日本、馬來西亞、馬爾他、墨西哥、荷蘭、巴基斯坦、巴拿馬、秘魯、菲律賓、新加坡、斯洛伐克、南非、瑞士、土耳其、英國、美國、委內瑞拉、辛巴威
6月20日:保加利亞
6月23日:尼加拉瓜、波蘭
7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多明尼加
8月8日(爸爸節):中國大陸、中國台灣
8月第二個星期日:巴西
9月第一個星期日:紐西蘭、澳大利亞
11月第二個星期日:愛沙尼亞、芬蘭、挪威、瑞典
12月5日:泰國(普密蓬·阿杜德國王的生日)